现代汉语量词——兼谈对汉外语量词教学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56783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量词——兼谈对汉外语量词教学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量词——兼谈对汉外语量词教学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量词——兼谈对汉外语量词教学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量词——兼谈对汉外语量词教学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量词——兼谈对汉外语量词教学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量词——兼谈对汉外语量词教学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量词——兼谈对汉外语量词教学 毕业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题 目 现代汉语量词兼谈对汉外语量词教学(中、英文) Characteristics of Quantifier in Modern Chinese and in TCSL摘 要量词被人们视为汉语中的“小件”,但它的能量却不可小视。量词在语言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基本功能外,它还有描绘形态、表达感情的特殊作用。丰富多彩的量词在现代汉语中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所以量词运用好坏是汉语学习及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决定因素。本文就量词的分类、特点进行逐一分析阐述,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使用的偏误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使用量词偏误的根本原因。关键词:现代汉语;量词;对外汉语;

2、偏误AbstractQuantifiers were considered small in Chinese. But its energy is not taken lightly. Quantifiers in language learning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addition to show things, persons or actions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unit outside, it still describe form, express feelings special effects

3、. Rich and colorful in modern Chinese quantifiers has irreplaceable position, so quantifiers whether is a Chinese learning and by using Chinese communication determine- ant. This paper classification, features of the classifies rest is discussed, and one in TCSL, the use of classifiers, find use ana

4、lysis of errors of the classifiers fallible reasons.Key words: Modern Chinese; Quantifiers; TCSL; Mistake 目 录引 言1一、现代汉语的量词的分类1(一)名量词11、集合量词12、专职名量词13、临时名量词14、度量衡量词2(二)动量词21、通用量词22、自主量词23、借助量词24、情态量词3二、现代汉语量词特点3(一)量词的语法性3(二)量词的语义性3(三)语义的色彩性4三、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常见量词偏误分析5(一)缺少量词5(二)量词多余5(三)数量词结构位置错误6(四)量词过度泛化6四、

5、出现量词偏误的根本原因6(一)语系之间的差别6(二)语言迁移71、母语的负迁移72、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7结 语7参考文献9谢 辞10引 言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量词是汉语表达体系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词类之一。俗话说 “得量词者得汉语”,足见量词地位之重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步提高,汉语在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走近汉语。无论是对于汉语作为母语的中国人,或者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量词都是学习的难点。一、现代汉语的量词的分类 汉语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一)名量词 名量词又分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专职名量词、临时名量词、度量衡量词六小类。1、集

6、合量词 集合量词又分为定量词和不定量词两类,表示若干人或事物的量,它和个体量词相对。如:“双、对、副、打、伍”等。这些量词所表示的集合量词是一定的,“双、对”表示两个,成对人或事物;“副”表示两个,也表示一定数量的事物,如“一副扑克牌、一副围棋”;“伍”表示五个人或五家,是定量量词。表示若干任何事物的不确定量的词归为集合量词中的不定量词,如“团、组、层、些、点”等。这些数量词模糊不确定,但指称的人或事物数量都是多个并不是单数,所以仍属于集合量词的范围。个体量词就数不胜数了,相对于集合量词如“个、只、条、匹、辆、顶”等等。集合量词与个体量词主要是根据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数量的多少来划分的。2、专职名

7、量词 专职名量词是指和某些名词有选择关系的量词,即某些名词只能用一个或几个专门量词表示。比如:“一尾鱼,一只鸟,一匹马,一张桌子”等。3、临时名量词 临时名量词是指借用名词作为量词,是在运用中才具备了量词的特点。即与名词结合后的语境中体现出来的。那什么样的名词可以被借用作量词呢?这不仅要看这个名词,还要分析它所修饰的那个名词。例如:一杯水、两筐土豆、一车薪、一脑子坏主意、一肚子坏水、一袋血、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脸坏笑等。杯子用来容纳水,同上“筐、车、脑子、肚子、袋、腔、脸、身”等均为容器或者承载后者的东西,所以这两个名词之间存在容与被容的关系。认知语言学认为:“任何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物理

8、的空间都是容器”,由于思想的抽象性及复杂性,现实的容器关系远远不能表达,所以很多借用名量词是一种构想出的容器名量词。4、度量衡量词 现实生活中度量衡量词有比较多继承性,如量制量词丈、尺、寸、分、公斤、亩、度、担、斗、升等,时间量词有年、岁、载、日、月等。计量量词的特点一是表示计量单位,这种计量单位可以用来计量事体,也可表示事体某个方面的数量特性,常充当间接定语。如“千丈之堤”, “千担之粟” 表示事体的数量,“千里之马”表示某事体一方面的特性等等。“五尺童子”是直接定语,“围田九十亩”作后补定语。计量量词的特点二是可以用来说明与行为、性质等有关的数量;他可以用作准宾语,或给形容词作谓语。如“日

9、行三十里”作准宾语,“在敌二十年”作准宾语。“身长八尺”作谓语,“五斤以上”作谓语。计量量词特点三是人工量词在数量上包含有进位关系,他们可以构成数量短语之后,还常可以依照进位关系构成计量短语。如“二尺有六寸”二尺与六寸构成计量短语,之间有进位关系。(二)动量词 动量词是量化动作行为的词。动词分为动作动词、心理动词、存现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依据于与动词的选择关系,依赖于动量词本身的语义特点,还涉及动词的相关对象。动量词没有名量词那么丰富,组合上也比较简单。1、通用量词吕叔湘先生说:“动作的次数,一方面和量的观念有关,一方面也和时的观念有关。因此最基本的动量词就是计数量词和计时量词,它们组合

10、成了通用量词。比如计数量词有:回、次、下、遭、顿等,计时量词有 月、日、季、周、代、世、会儿等。 2、自主量词 自主量词是和动词同形,单音节动词构成“A一A”的形式。例如,看一看、洗一洗、扫一扫、学一学、试一试、吃一吃等,其中“一”可以省略。双音节构成“AB”式或者“AB一下”。例如:研究研究、研究一下、打扫打扫、打扫一下、理解理解、理解一下等等。3、借助量词 借助量词主要是表达与有关的人体器官、工具及伴随结果的词。有:眼、掌、拳、脚、指头、口、刀、枪、步、声、圈等等。例如:“打了我一拳”、“踢了他一脚”、“砍一刀”等。4、情态量词 情态量词是个别的专用量词,富有各自的情态特点。例如:“研究一

11、番”、“解释一通”、“胡说一气”等。还有:遍、顿、场、阵、趟等等。二、现代汉语量词特点(一)量词的语法性量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很重要的语法性。量词总是跟在数次后面,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在句中充当定语、状语等。量词是同数词或指示代词组合为数量短语、指量短语。如:一吨、三种、四张、两趟、那把、这只等等。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如:粒粒、个个、点点、颗颗、本本、趟趟等。重叠后表示“每一”、“逐一”的意思。 量词一般不充当句子的成分,但特殊情况可以。单音节量词重叠后可直接作主语、谓语、定语。例如:(1)他们个个都不识好歹,气死我了。(主语)(2)瓶瓶白酒在地上东倒西歪的躺着。(定语)(3)电闪雷鸣、风雨阵

12、阵。(谓语)(二)量词的语义性量词语义的模糊性主要来源于事物的模糊性,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语言符号本身的模糊性,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量词在使用过程中的模糊不确定性。在对模糊性的客观根源的考察上,模糊数学的创始人查德认为;随机性是对象出现的概率条件,是客观不确定性。模糊性关系到主体对象类属的边界、形态的把握。所以模糊反映就是人们认识中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不可能精确或不必要精确的反映。因此,量词的模糊性就是对表象对象所指范围缺乏明确的界限,即外延划界不清,伸缩幅度较大,表量不明确。1、数词与量词搭配,这类量词主要是不定的集体量词,不能表达确定的数量。如:(1)草原上有一群马在奔腾。(2)他们把吃的用的

13、分为几类。(3)马路上过来一对小学生。(4)调查一下一共有几组人马。但更多的是为文学作品中借用来的有比喻义和引申义的量词。如:(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6)车过了松江,风景又平添了一味和平的景色。(7)他扬鞭一挥,绝尘而去,甩下了一串清脆悦耳的笑声。2、表量对象的不同。当标量对象的外延界限不清晰、不确切时,常用不定量量词表达模糊义(8)动手没你的,我先告诉你,外边还有一大帮人呢。(9)再过一两天吧,我们没再做决定。(10)每到周末,我们一群就聚在一起。(11)他受伤了,但他一点也不担心。量词“点”常和数词“一”搭配,口语中“一”也常常省略,如:“喝点水”、“吃点东西”、“给我点时

14、间”等等。有时候也与“半”搭配表示否定意义,如:“半点钱都没有”、“半点用都没有”等。“帮”多用之某种共同的目的而结成集团,用于成群的人或物。因此“点”、“帮”和“群”等在语义的外沿上是不确定的,只表示大约量。3、用于计量延续一段时间的动作、行为或事物变化过程的量词一般带有模糊性(12)如今他要走了,参军去了,她心里却酸了一阵。(13)这一阵阵寒风仿佛是一盆冷水把他浇醒了。量词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灵活性,量词的语义内容得以扩大,传递的信息也根据语境增多了,运用也灵活起来了。(三)语义的色彩性现代汉语量词之所以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不仅因为它具有理性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色彩意义。“词义信息在传达

15、人们对其所称谓的事物的理性认识外,往往还会因人们的主观性表达出对事物形象、情感、格调等方面进行潜意识的补充描写。现代汉语量词的色彩意义是多方面的,有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其中形象色彩又最为突出。1、量词的形象色彩。量词本身具有形象色彩,这类量词一般表示事物的外在形象特征,多为个体量词和集体量词,如:缕、朵、束、张、群、串、团、簇本身就具有形象性。他们和中心名词搭配在一起,引人想象和联想,给人以突出立体的想象感,生动活泼。例如:一朵鲜红娇艳的玫瑰花;一缕炊烟;一串哈哈;一汪儿水;未来还是一团漆黑等等。用“串”来形容“哈哈”,既有视觉上的又有听觉上的形象感;“朵”形容“花”表量同时供人想

16、象;“汪”来写水,引发联想;“团”写未来的情况,具体形象。借用来的量词具有形象色彩这类量词主要是借用名词和动词。如:粒、堆、带、钩、根、丝、道、圈、瓣等。主要是些量词和中心词的超常搭配。例如:一瓣黄月朦胧;钓得一方和平,钓得一泓宁静;闲人用一身感慨唱一树凋零等。这几个例子都属于超常搭配,这种超脱文字的逻辑形式,使得语言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给人以形象、鲜明的审美享受。如“瓣”修饰月亮,使得豆芽状月亮的形象更加突出;“一方”和“一泓”去修饰“和平”和“宁静”,使之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人们似乎感到“一方和平”,体味到“一枝的愁苦”。汉语中这类形象较多,如:“一轮圆月”、“一叶小舟”、“一柱烟云

17、”等等。量词重叠后具有形象色彩,如:滴滴、点点、片片、朵朵、丝丝、重重等等。例如:周围是片片绿色的麦田;右边是幢幢米色的宅邸,左边是高走的宫殿;湖里有十来枝,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绿枝簇簇,鲜花朵朵;下起了丝丝的凉雨等。“幢幢”将宅邸一大片的情景描写的很形象;“簇簇”写“绿枝,“朵朵”写“鲜花”突出了鲜花和绿枝的茂盛;“丝丝”写“凉雨”写出了雨的凉爽和惬意。2、量词的感情色彩。具体的语境产生感情色彩,这类主要有量词的主观活用如褒义贬用、贬义褒用、中性褒用、中性贬用等。例如:在战场上,他也算上一条好汉;他就是那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教书先生;我们的总理不仅堪称是一位战略家,而且堪称是一位

18、哲学家。“条”形容“好汉”增加了汉子彪悍、勇猛的气质;教书先生本来应是受人尊敬的人,但“大字不识”明显是对教书先生的讽刺,这里的“位”就有了明显的贬义。量词重叠后的感情色彩表示微小的量词,如:颗颗、粒粒、点点、针针、线线、寸寸等。例如: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颗颗粒粒都是农民种出来的。“寸寸”明显带着喜欢、喜爱的感情色彩;“颗颗粒粒”有珍惜的含义。量词的语体色彩。有些量词典雅、严肃经常出现在书面语中,具有书面语色彩。如:抹、所、掬、盏、具、幅、宗、项、樽、吊、贯、码、加仑、人次、公里、步、等、丝、起、瓦等等。而有些量词则带有明显的口语色彩,随意、通俗和调皮。如:溜、窝、疙瘩、勺、摞等。量

19、词不仅出现在汉语里,其实其它语言里也存在着,只不过它们没有汉语量词丰富的形象色彩义,这才是汉语量词独特之处,是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特征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现代汉语中,量词的灵活运用能够准确细腻的表达作者的意愿,能描写出生动传神的景物。虽然有些量词和事物之间只是出于社会习惯,约定俗成,但大多数量词都不同程度的反映某一事物的特征。注意到这点,恰当选用,就能充分正确运用量词表达作者的所想。三、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常见量词偏误分析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与规

20、律。偏误不可避免,它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量词的习得是留学生习得汉语的一大障碍,笔者经过调研和实践,发现留学生在习得量词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缺少量词 在应该使用量词的情况下没有使用量词,造成缺少量词的偏误。例如:“坡上有一树”、“我是一韩国人”、“每提高一档次就更难“像第一世界大战一样,死了很多人”等等,缺少了量词“棵”、“个”、“次”。(二)量词多余在不需要的情况下使用了量词,不过此类偏误较少。例如“看上去他满张脸的幸福”和“我想了解了解一下”等等。有时候在“年”、“季”、“天”等部分度衡量词前或其它已有量词的格式中使用量词“个”。例如:“他们已经走过差不多十个年

21、了”、“我们被划分到第二个类人了”、“每个分每个秒都不能浪费”。(三)数量词结构位置错误 在此类偏误中,大部分偏误都属于“动量词位置不当”,一般情况下,当动量词所修饰的只是一个简单动词时,发生位置不当类偏误并不多;但是当动词后有宾语时,常常会因动量词位置不当而出现的偏误。比如“他给我写过信一次”、“车坏了,路上只好一段时间停车”、“我只和他见过一次面”等等。(四)量词过度泛化量词的过度泛化指将一个量词使用范围扩大化,将其与一些固定的、专属量词的名词搭配。在很大程度上这与汉语量词丰富的数量和极强的表现力有关。例如:“他给我买了一个花”、“我昨天买了一本报纸”等等。在这一类中,出现最多的要数量词“

22、个”的泛用,汉语学习者广泛使用量词“个”来代替其它个体量词。例如:(1)带几个花给我。(2)给我买个裤子。(3)过了十个年了。(4)这个比赛已经结束了。(5)这个画比较抽象,我们很难看懂。此外部分量词暗含有一定的数量限制义,如“双”、“对”等,对应着同样有数量意义的名词,如“夫妻”、“对联”等,否则就会造成数量不匹配,出现偏误。例如:(6)那个夫妻经常吵架。(7)村里的那个父母经常虐待孩子。(8)有一个男女向这边走过来了。(9)过年我买了个对联。所以在学习汉语量词时,不仅要学会基本的量词使用,而且要学会分析不同语境中的量词的运用。四、出现量词偏误的根本原因(一)语系之间的差别语言的谱系分类也叫

23、“发生学分类法”,是语言分类法之一。它根据语言间的亲疏关系分为若干个语系,语系之下又按亲属关系远近分为若干个语族,语族之下又分为若干个语支,语支之下是语种。世界语言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亚非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非洲语系、美洲语系等十一个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汉语语族。这些不同的语系又根据形态分为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三大语言形态。屈折语主要指句子中某些词本身丰富的形态变化,典型的如德语、俄语;黏着语主要是句子中某些词的形态变化表现为附着在词前后的语素的变化,典型的有维吾尔语、日语;孤立语也叫分析性语言,一般来说,通过虚词和词序来表达语法作用的语言就是孤立语。

24、汉藏语系就属于孤立语。虽然在其他语言中也有量词,但是都有少量的替代其行使这一功能的词类。如英语用名词,法语用冠词。也就是说只有汉语才有量词。(二)语言迁移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学习汉语则是克服非汉语母语的语言习惯从而形成汉语的语言习惯。因为量词是唯汉语所有,其他语言没有的一类词,所以汉语量词习得是阻碍性的负迁移,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根据量词在习得过程中的出现的四大偏误,笔者分析其根本原因有以下两点。1、母语的负迁移学习者在不熟悉的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背景的留学生在习得汉语量词过程中就出现同类偏误。在学习汉语的过程的初级阶段,母语对学

25、习者干扰作用比较大。我们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出现的偏误为例,如:(1)我有一笔。(2)我们刚新买了一个房子和一个车。(3)他给我写过信一次。例一中丢失了量词“个”;例二泛化量词“个”;例三数量短语位置错误。这三个偏误均是由于英语的负迁移导致的,英语中没有量词,数词后直接跟被修饰词,类似once、twice等的数量短语往往放在被修饰词之后,如:She called me twice,He wrote to me just once.2、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错误的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即上文提到的过度泛化。这种偏误在高级阶段经常出现。例

26、如:(1)树上有一个鸟。(2)池塘里有一个鱼。(3)带几个花给我。这就是出现最多的也是最典型就是量词“个”的泛化,将“个”错误的套用在其它的被修饰语中。结 语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量词成为对外汉语学习与教学的难点。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现代汉语量词的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要想学习量词,我们就得掌握量词的分类及其特点,但对留学生而言,仅仅掌握这些方面还不足够掌握汉语量词的。还应该与其母语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寻出在量词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的深层原因,达“治标、治本”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汉语量词尽快被掌握,使汉语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从学习策略上来说,当然,汉语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我们在研究外国人

27、学习汉语的策略时不应该完全照搬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来研究。“既然汉语有许多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点,那么外国人学习汉语是不是也使用了一些不同于其他语言的学习策略”、“探索汉语学习的特殊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量词使用错误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握汉语的结构方式,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们还没有适应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发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内在动力,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成为影响学习者最终学习效果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人类处于不同的年龄段时有不同的兴趣和需求,处于不同语言习得环境有不同的文化认知,教师只有根据这不同的特点找出不同的策略来诱发学习者内心想表达的欲望,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文化的渗透,才能使他

28、们时刻保持学习热情,更好地学习和正确地运用现代汉语。参考文献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吴振国.语义的性质、来源与语义范畴的根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1(3)4张文.数量短语的模糊性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0(1-2)5刘淑芬.从三个平面角度析汉语量词特点及其特殊用法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6年玉萍.现代汉语量词的色彩意义J.时代文学,2008(4)7朱德光.英汉语量词的异同及其认知J.时代文学,2010(4)8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9廖婷婷.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初探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1)10张婧婧.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使用名量词的偏误分析J.黄冈师院学报,2009(4)11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12唐淑宏.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初探的偏误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2) 1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