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水提物对口腔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5692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草水提物对口腔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草水提物对口腔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草水提物对口腔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甘草水提物对口腔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甘草水提物对口腔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草水提物对口腔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草水提物对口腔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毕业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摘要1Abstract21 实验材料3 1.1实验样品3 1.2培养基3 1.3实验仪器3 1.4实验试剂32 方法4 2.1口腔细菌的分离纯化4 2.2口腔细菌的观察4 2.3药物提取4 2.4抑菌试验4 2.4.1菌种活化5 2.4.2抑制53结果与分析5 3.1菌落特征5 3.2菌落的形态特征6 3.3甘草的抑菌效果64 讨论与结果7参考文献8甘草水提物对口腔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摘 要:目的:研究甘草的水提物对部分口腔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甘草水提物进行口腔细菌的抑菌实验。结果:甘草水提物对甘草水提物对3号和7号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对1、4、5、6号的抑制一般,

2、对2、8号的菌抑制不明显。结论:甘草的水提物对部分口腔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关键词: 口腔细菌 水提物 甘草 抑菌 甘草(Glycyrriza Uralensis Fisch.G.Glabra L. )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1。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对多种细菌或病毒所致

3、的感染性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效。本文采用甘草水提物对部分口腔细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观察甘草的水提物对部分口腔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 实验材料1.1实验样品甘草样品于2009年12月购买于大通红十字医院。1.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3。1.3实验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 恒温培养箱 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锅 无菌操作台 1.4药品试剂甘草 结晶紫染液 卢戈氏碘液 95%乙醇 番红复染液 芽孢染色液 荚膜染色液2 方法2.1口腔细菌的分离纯化分别于生命于地理科学学院生物技术06

4、级C班李光菊、李鹏、张华三位同学的牙根、舌后根、舌两侧部位4用无菌牙签取菌,将牙签上的菌用1ml无菌水冲到无菌试管内,振摇5min,使口腔细菌与无菌水充分混合。在无菌操作台上点燃酒精灯并在火焰附近用无菌移液管从中吸取0.1ml放入平板,倒置培养48h。用无菌竹签挑取培养好的口腔细菌放入10ml无菌水中,振摇使口腔细菌与无菌水充分混合,用无菌移液管从中吸取1ml口腔菌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移液管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以此类推制成10倍、100倍、1000倍 、10000倍 到1000000倍 不同稀释度的口腔细菌液3。用无菌移液管分别

5、从后三个稀释度的三管口腔细菌稀释液中各吸取0.1ml对号放入平板中,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涂布均匀。将涂布后的平板倒置培养于37恒温箱中48h,观察菌落特征,将典型的单菌落移接到斜面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48h继续分离纯化,直至形成单一菌落,将单菌落转接到培养基上,纯化3次后,4保存备用5.2.2 口腔细菌的观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菌个体形态,测量其大小,并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荚膜染色,鞭毛染色。2.3 药物提取将阴干的甘草切成薄片,称取50g置烧杯中加蒸馏水浸泡30min后加热煮沸,并加热30min,过滤得第一次水提物,将滤渣用同样的方法得第二次,第三次水提物,合

6、并3次滤液,置于烧杯中,在70恒温水浴锅中蒸发浓缩至50ml,得到甘草水提物(含生药量1g/ml)6。2.4抑菌实验2.4.1菌种活化培养取适量的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斜面上培养24h,将2ml无菌水倒入斜面试管将菌苔洗下,稀释各菌悬液浓度约为10 7个/ml,备用7 2.4.2抑菌分别取各种菌液0.5ml,注入到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在平板上,用涂布涂棒涂布均匀,待平板表面液体稍干后,用无菌镊子将无菌滤纸(D0.5)侵入甘草的水提液中几分钟后,取出,并在瓶内壁除去多余的药液,将滤纸片放到平板上,重复三次。然后将平板倒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48h,测定抑菌圈的大小。如药物有抑菌作用,则在

7、滤纸片周围会出现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越大,说明药物的抑菌效果越好。3 结果与分析3.1 菌落特征经分离纯化得到8种菌,菌落特征见表1 表1 菌落特征 菌落形态1 黄色,表面为虚毛状2 白色,表面为虚毛状3 菌黄色,不透明,圆形 4 白色,不透明,圆形 5 黄色,菌表面长毛 6 白色,菌表面有长毛 7 乳白色,小而多的圆形 8 乳白色,边是透明的3.2 细菌的形态特征 表2 细菌形态特征 形态 直径(um) 革兰氏 芽孢 荚膜 鞭毛1 杆状 1.65.6 G 有 无 有2 杆状 1.26.2 G 有 无 有3 球形 2 G 无 无 无4 球形 2.5 G 无 有 无5 杆状 2.07.6 G 有

8、 无 有6 杆状 1.66.2 G 有 无 有7 球形 1.4 G 无 无 无8 杆状 0.55.6 G 无 有 无 3.3甘草的抑菌效果甘草的水提物抑制效果见表3 表3 甘草的水提物抑菌圈的大小(l/)(xSD)甘草水提物对不同菌的抑菌圈大小1 6.180.232 5.280.173 7.130.844 6.050.415 6.430.416 6.280.217 7.9 0.448 5.250.22由表3可知,甘草水提物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并从抑菌圈直径看,甘草水提物对3号和7号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对1、4、5、6号的抑制一般,对2、8号的菌抑制不明显。4讨论与结论抑菌试验是用于测定抗菌剂体外抑制

9、细菌生长效力的试验。主要方法有进行定性测定的扩散法(如抑菌斑试验)和进行定量测定的稀释法(如最低抑菌浓度试验)。抑菌剂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细胞的膜透性或某些酶作用从而抑制代谢过程发挥作用的,具体来说,是抑制微生物细胞新陈代谢中某些酶或蛋白质的合成或活性,或者抑制核酸合成或代谢,也有的是通过改变细胞的透性8,如干扰细胞壁组成物质的合成等,也有许多抑菌剂则是作为代谢拮抗物影响细菌代谢而发挥抑菌作用,最终抑制细菌繁殖,提高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9.本研究结果表明,甘草的水提物对口腔细菌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甘草水提物对3号和7号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对1、4、5、6号的抑制一般,对2、8号的菌抑制不

10、明显。参考文献12愈崇灵.连翘抗菌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60,8(6):2412433沈萍,范秀容,李广武.微生物实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2144杨圣辉.实用口腔微生物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395周德庆,微生物实验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866任亮,中药理学实验指导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677夏稷子,千里光等五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实验M.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7,508陈玉俊,项进,徐美娟等.连翘化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259张志清,刘剑,李娟.中药抑制作用的进展J,中药材.第25卷第9期2002:688690 7 第 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