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8002.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95753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80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80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800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800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800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80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8002.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2011届)论文题目: 电光源跟踪系统目录摘 要第一章 引言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2.1 主控芯片2.2 LED驱动电路2.3传感器的选择2.4 电机的选择2.5点电源的供电方案2.6总方案的确定第三章 理论分析及计算3.1点光源特性分析3.2传感器分布分析与计算3.3光照度分析第四章 体统单元电路设计第五章 程序设计流程 第六章 测试方案与结果6.1测试方法与过程6.2测试仪器及材料6.3测试结果及拓展部分第七章 设计总结第八章 致谢第九章 参考文献第十章 实物图摘要:本文设计是一个点光源跟踪系统,主要有光照传感的照度检测和处理,控制器分析与处理,执行机构和模块显示这几个部分

2、结构。整个系统是以LM38S811为控制核心,通过四个可见光照度传感器来检测光照,依据光照的变化、大小来判断出点光源的位置与运动趋势,并将点光源运动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二维运动,借以来控制水平电机与竖直电机的旋转角度,当水平方向上的两传感器的中间的激光笔将精确的指向点光源。除基本要求满足外,本系统设计了一些拓展环节:在点光源正对及电机运动幅度允许的条件下,激光笔可跟踪任意方向移动的点光源,也可换速度档位,达到迅速调节的目的。关键字:点光源定位 寻迹 二维运动分析 直流减速电机控制 LM3S811Abstract:What this article designs is a point sou

3、rce tracking system, mainly consist of the illumination sensors degree of illumination examination and processing, the controller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the implementing agency movement and the module demonstrates. This system takes the LM3S811 as the control core., examines the illumination throu

4、gh four obvious illuminance sensors .It is based on the illuminance change and the size to estimate the position of the point source and the movement tendency, and decomposes the point source movement into the level and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n order to control level motor and vertical motors rota

5、tion degrees. When two sensors survey values in horizontal directions are relatively close and so is in vertical direction, the light pen which lies in the middle of vertical sensor will point at the point source precisly. Beside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this system design some development link:

6、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point source and the motor movement range permission, the light pen can trace the point source that the random orientation moves, and also trade the speed files, to adjust the goal rapidly. Key word: A point source orientation, Tracing,2d movement analysis,Dc gear,motor cont

7、rol, LM3S811一 引言世界能源日趋枯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广阔,成为未来能源的焦点。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 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本系统所设计的点光源跟踪系统是一种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的简化模型,可以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跟踪太阳,实现最大效率地吸收太阳能。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太阳光自动跟踪系统设计方案,采用摄像头和光电传感器实现光源的精确跟踪,误差小,实时性强,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二系统方案设计1.主控芯片根据本题的要求,整个系统中必须要有一个主控芯片来处理数据和控制操作,主要考虑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MSP430系列单片机。16位低功耗单片机,性能良好。方案二:

8、Cortex-M3系列。32位处理器内核高性能处理器,具有强大的控制、处理能力,丰富的外围模块,稳定的系统,提供方便高效的开发环境。本系统选取Cortex-M3系列的LM3S811作为控制器,LM3S811支持低功耗模式,性能稳定,内置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在控制、处理数据速度上有优势,并含有丰富的外围模块,所以选择方案二。2LED的驱动电路LED驱动电路采用TI公司生产的TPS61062芯片来驱动,INA270芯片来对电流检测,具体电路如下图2所示:图2 LED的驱动电路3.传感器的选择本系统的传感器主要是检测光照度,可考虑的传感器如下列方案:方案一:光敏电阻。从光照特性来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

9、加,光敏电阻的阻值开始迅速下降,可以反映光照的变化,但该特性大多数情况为非线性,部分光照区间内,特性变化不灵敏。方案二:硅光电池。硅光电池是一种直接把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根据硅光电池光照强度曲线特性可知: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或短路电流与光强呈很好的线性关系。方案三: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无光照时,有很小的暗电流,当受到光照时,光电流随射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方案四:可见光照度传感器。该传感器是一个光电集成传感器,内置敏感元接收器,可见光范围内,输出电流照度呈线性变化,暗电流小,低照度响应,灵敏度高。在测试光敏电阻与硅光电池时,发现光源的距离限制了两者的应用范围。当距离比较大

10、时,两者的灵敏度大大降低。经实践测定,光敏二级管与可见光照度传感器满足要求,但在反映速度,及变化的灵敏、快速性方面,光照度传感器更胜一筹,因此传感器选择方案四。4.电机的选择电机的主要作用是调整激光笔的位置,指向点光源,可选取的类型如下方案:方案一:步进电机。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每给一次脉冲信号,电机能够转过一个步距角。方案二:直流减速电机。此电机在正常通电状态下,转速平稳,角度的变化也近乎连续,控制简单方便。根据设计的要求可知,步进电机存在的明显缺陷是角度变化的局限性,控制相对直流减速电机而言也复杂。直流减速电机除角度连

11、续变化外,转速平稳,容易控制,因而选用第二种方案。5.点电源的供电方案根据题目要求:为产生150mA350mA的LED驱动电流,采用亮度驱动芯片TPS61062。调试发现,电流不能够满足要求,最终决定在此基础上添加大功率三级管放大,经测试可行。6.总方案的确定综上,本系统最终以LM3S811作为控制器,用可见光照传感器做检测元件,通过控制直流减速电动机来使激光笔指向点光源。图1 系统方框图三理论分析及计算1点光源特性分析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可以将点光源的运动分为沿圆周移动和沿其他任意方向移动两种形式。空间中的任何一点可以用惟一的参量来表示,根据运动轨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坐标参量,具体如下:a.沿

12、圆周移动点光源此类运动趋势的点光源设定为第一类点光源。对于第一类光源,我们采用柱面坐标来处理。由于运动圆周的半径和点光源的高度都以固定,因此确定点光源的位置或变化趋势可归结于求取单一变量:水平面的角度或其变化量。b.沿其他任意方向移动的点光源此类运动趋势的点光源设定为第二类点光源。对于第二类光源,我们采用极坐标来处理。因为点光源的指向问题与径长的值不相关,所以点光源位置的确定可通过求解仰角和水平面角度及其变化。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追踪点光源的位置问题转化为求解水平角度或仰角与水平角度的相关问题。降低了任务的复杂性,目标明确。2根据第一、二类点光源的特性及光照亮度来追踪光源的原理,依据简易、精确

13、控制与节约资源的原则,本设计采用四路照度检测通道。其中,两路检测元件水平排布用于水平面定位,布局相对对称,另两路左右检测元件与激光笔平行,用于竖直定位。点光源的移动可分解为水平移动和竖直移动。水平布局的中心传感器应用于精确定位光源的水平位置。水平方向两边的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光源的水平位置或水平移动方向,以便及时通知控制器调整指示笔的水平指向。考虑到能够快速的检测到光源的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及移动的具体方向,设定最小识别光源距离为10cm(此偏差的解决方法见光照分析)。此时传感器的理想分布如下图所示:15水平方向两路传感器与中间的夹角计算如下:;其中r为传感器距离圆心的距离由实际可知r值相对比较小,

14、近似计算,可得。根据实际调试的情况,选取左右。 竖直方向的布局分析与上述情况相同图2 传感器布局分析图此外,考虑到外界强光的影响,在传感器的前端加黑色圆筒处理。实践证明,这样的处理能够有效地避免外界干扰,达到更良好的控制。图3传感器电路3.光照度分析根据可见光照度传感器的物理结构特征:内置敏感元接收器。适宜用光照度来分析,照度指物体被照亮的程度,采用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示。一般的点光源的特点是能以4 立体角向周围空间发出相同发光强度的光辐射。而本设计采用的点光源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有聚光作用的灯罩,所以周围的光照强度分布并不均匀,变化趋势为中间向两边递减。但在中间的一段可以近似相等,这也是精

15、确指示光源的难点之一。对光照相等的区域做如下分析:假设面元ds受点光源S的光照,设点光源S至面元ds距离为r,并且点光源发出的元光束的光轴与面元的法线N之间的夹角为 ,则面元上的照度如下:对相邻面元的光照分析与计算下:易知,中间光照近似相等的区域很小,则。就水平方向而言,当且仅当时,两个传感器的光照亮度,此时点光源位于两传感器中间位置;因为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分布相同,当时,点光源位于竖直传感器中间。设置激光笔的位置在竖直传感器的中间,当水平与竖直方向同时满足条件时,激光笔将准确定位在光源中心处。 图3 光照度分析图四系统单元电路设计检测电路:传感器检测光照后,输出的模拟量经过限幅、采样保持处

16、理后接入AD通道。图4 检测电路点光源电流控制电路:选取LED亮度控制器,输出电流经大功率三极管后,接入负载。图5 点光源电流控制电路显示、按键电路:由7279构成的显示,按键电路图6 显示、按键电路电机驱动电路:采用电机驱动芯片L298控制电机图7 电机驱动电路五程序设计流程程序描述:初始化部分:控制器配置程序主体部分包括:光照度检测,数据处理,状态分析、控制执行机构并循环。控制系统上电后,如果不按按键K1,那么控制系统会进入到检测状态,在检测状态中,系统会每个一段时间分别显示出4路传感器的测量值,也可以通过按按键K4,K5,K6来实现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四个方向的调节。如果按按键K1,会

17、启动系统自动寻找点光源。此时,可以移动点光源的位置,或者移动激光笔的指示位置,经过一段后,系统会自动调节使得激光笔的指示位置与点光源的位置接近,从而达到对点光源的自动跟踪效果。 图8 程序设计流程六测试方案与结果由理论分析可知,本系统对传感器的精度要求比较高。主要就是微调传感器的角度。测试前的准备:先给点光源通电,调整点光源的电流值,达到规定范围内,然后在给其余设备供电后系统直接进入检测传感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状态。然后,手动使激光笔对准光源,查看四个传感器的光照的测量情况,主要是使水平方向的两个传感器的测量值相对接近,竖直方向的两个传感器的测量值也相对接近,并且微调指示台,传感器的测量值有显著

18、地变化,接着按启动按键,就可以测试。测试方法:在测试前的准备工作结束后,先让其自动运行,在自动找到点光源,并且激光笔正确指示后,沿任意方向调整光源,观测结果。2. 测试仪器及材料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 点光源支架3. 测试结果及拓展部分点光源位置不变,移动激光笔的指示位置,测量数据如下表:表1:点光源位置不变的测量数据测量次数12345测量偏差(cm)1.02.40.92.31.9测量次数678910测量偏差(cm)3.42.71.11.71.2点光源沿圆周运动,测量数据如下表:表2:点光源沿圆周运动的测量数据测量次数12345测量偏差(cm)1.32.51.92.41.0测量次数678910

19、测量偏差(cm)2.83.62.11.41.9点光源沿直线LM运动,测量数据如下表:表3:点光源沿直线LM运动的测量数据测量次数12345测量偏差(cm)2.82.91.91.32.3测量次数678910测量偏差(cm)1.82.02.53.02.3点光源在激光笔支架前的一定空间范围内运动,测量数据如下表:表4:点光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运动的测量数据测量次数12345测量偏差(cm)0.71.32.11.70.5测量次数678910测量偏差(cm)2.61.63.02.91.1经过反复调试,在规定区域内,激光笔能够在5S内精确指示,误差在5cm之内。此外,经测试,本系统的拓展部分:只要点光源能正

20、对激光笔,任意方向的局部移动也可追踪;追踪的速度可调,分低速、高速追踪,效果良好。七设计总结综合上述各部分的分析与测试结果,本设计基本完成了题目的基本要求,还较好的完成了大部分发挥内容。通过本次的设计竞赛,我们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八致谢本文从课题的选定开始,系统方案的确定,以及对设计电路的调试知道,到最后论文的编写和完成交稿,王涛老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对其中设计思路的引导,电路的可靠性,论文的严谨性等方面更倾注了她的精力和心血。在具体的设计问题中,能够一针见血的之处问题所在,是我学到了许多的新知识,受益匪浅。她广博的知识面,丰富的时间经历以及严谨的治学作风,将

21、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丰富自己,努力进取,在此,特别向王涛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同时,感谢同学对我的监督和帮助,尤其感谢我们组的其他组员,他们在我的设计过程中给予我莫大的帮助。是同学们使我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我的设计过程中能够大胆地提出问题和想法,给了我细微的源泉,让我对这类设计有个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时也让我对所学的专业更加感兴趣。最后,衷心感谢全系老师在这三年时间里给予我的关怀和教导,是你们让我喜欢这个专业,也是你们让我了解这个专业,更是你们给予我专业知识,最后才促成了今天的设计。谢谢!九参考文献【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李增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3】刘红丽,张菊秀.传感与检测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4】苏奎峰,吕强.TMS320F2812 原理与开发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沈庭芝,王卫江.数学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7【7】别塞克尔斯基.B.A.自动调节系统的动态综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8】Cortex-M3技术参考手册十实物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