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汉字教育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57803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幼儿汉字教育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谈幼儿汉字教育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谈幼儿汉字教育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谈幼儿汉字教育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谈幼儿汉字教育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汉字教育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儿汉字教育 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标题:浅谈幼儿汉字教育作者: 主办院校:太原师范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10级 中文内容提要幼儿可以识字吗?对于这个问题存在截然不同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前进,教育竞争时代的到来,儿童发展关键期理论的深入研究,早期汉字教育愈来愈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与探索,人们在不断地调整各自的视野,加深对这个领域的认识。本人也是探索者之一,特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此就教于同行。一、幼儿识字教育,中外有之;幼儿汉字教育,古今有之幼儿识字教育是人类文化教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经验颇多。幼儿为什么能识汉字呢?这与汉字的特点和幼儿的感知特点、注意、记忆、思维的特点相一致,有着密切的联系。

2、二、研究证明,幼儿本身有识汉字的要求,科学的汉字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是有益的,因而,幼儿汉字教育不仅可能而且也是必要的。三、幼儿期是开始识汉字的关键年龄,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应抓住这一时期进行汉字启蒙教育。四、幼儿汉字教育的误区和正确实施。浅谈幼儿汉字教育幼儿可以识字吗?对于这个问题存在截然不同的认识。对幼儿汉字教育持反对意见的主要观点是:第一,汉字是抽象的符号,实际知识很少的幼儿,让他们认识这些符号,是非常困难而且是非常有害的;第二,教幼儿识字,会刺激幼儿早熟,养成喜欢安静地读、写、算,不喜欢活动和劳动,会增加幼儿负担,影响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第三,幼儿学了汉字不但没有用,而且有副作用,早识

3、字的幼儿入小学之后,学习会更不认真,他们上课精神不集中,小动作多;第四,我国现行幼儿教育法规文件没有幼儿汉字教育的要求。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教育竞争时代的到来,儿童发展关键期理论的深入研究,早期汉字教育愈来愈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与探索,人们在不断地调整各自的视野,加深对这个领域的认识。本人也是探索者之一,特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此就教于同行。一、幼儿识字教育,中外有之;幼儿汉字教育,古今有之幼儿识字教育是人类文化教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经验颇多。十九世纪初,法国的卡尔威廉从三岁半开始识字,四岁阅读,五岁时已能掌握三万多单词,八至九岁时,能用六个国家的语言进行学习。二十世纪初,美国的斯

4、斯特娜夫人的女儿维尼从一岁半开始识字背诵,两岁能写日记,三岁能写诗,四岁能写世界语剧本,五岁时能用八国语言讲话,并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三岁时能读会写,四岁时阅读大量专著,七岁时能读但丁和达尔文的著作。德国著名诗人歌德也是从四岁前就开始读书、识字的,父亲还叫他学习英法等多种外国语,八岁时会用四国文字进行读写。汉字教育在我国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少名人成名成材也都是从幼时开始识字的。相传唐朝诗人王勃六岁善文辞,九岁读汉书。李白“五岁诵六甲,七岁观百家”。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白居易在五、六岁时就能作诗。宋朝词人晏殊七岁时能写文章,并同千余进士一起参加廷试。曹子建

5、也是七岁吟诗。王夫之在七岁之时已经读完十三经。幼儿汉字教育绝非只有古代才有,现代也有大量事例。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刚满三岁就开始识字和写字,五岁读千字文、三字经,还向祖父学习对联、字画与碑文。著名学者郭沫若三岁识字,七岁作诗、对句。女作家谢婉如四岁开始向其舅父杨子敬学习识字,能通读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名著1。在当代超常儿童的研究中,也发现不少幼儿识字的生动事例。有一个七个月的孩子竟识字四百多个,另一个两岁半的孩子识字达一千多,还有一个四至五岁的孩子识字多达两千余个2。江西的宁铂两岁时能背诵毛主席诗词,五岁上了小学,六、七岁开始攻读医书,十二、三岁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柳州的刘俊伟,从一

6、岁两个月开始识字,一岁七个月时能识字七、八百个,三岁时识字一千多,背诗近百首3。魏敏在两岁时开始识字,她每天识一至两个字,渐渐地一天能学二十多个字,近四岁时已识汉字一千多个,并能看报,能阅读动脑筋爷爷、中国历史故事等儿童读物,到五岁时识字已达两千多4。又有褚庆能六岁能读365夜、普希金童话诗、红楼梦、水浒等书籍。四川的陈科平三岁半跟父亲识字,四岁能读人民日报。杜影在五岁时掌握了五千汉字。华裔美人何美山,两岁读字典,一年后读大英百科全书,九岁零三个月进入华盛顿大学5 女儿一周岁时,我从新华书店抱来一套十本的婴儿图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从那时起,我便开始了对女儿的识字教学。上一年级前,聪慧的女儿

7、自己阅读了少儿西游记、三百六十五夜、动脑筋爷爷、蓝猫淘气三千问等大量图书。我和她还共同学习了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书籍。如果有一天身体不爽,她便学着大人的样子,给你端来一杯水,然后拿来她的故事书,让我和孩子一样陶醉在故事的美妙中。在文字世界里,吸取营养,发展思维与想象。方块字的神气与奥妙,极大地开发了女儿的心智。实验证明,科学的汉字教学发挥了汉字的玩具功能,再者对婴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有益的。日本的石开勋博士曾把汉字称为健脑的营养药。美国的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中指出:有42%的天才男童和46%天才女童是在5岁前开始阅读的。中国的文坛巨匠鲁迅、巴金、钱钟书等先生,六岁前已读过很多的古

8、书、名著。可见幼儿识字对孩子的一生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以上这些事例证明幼儿汉字教育是古今都有的,也说明幼儿期有巨大的识汉字潜能。事实胜于雄辩,幼儿汉字教育是可能的。二、研究证明,幼儿本身有识汉字的要求,科学的汉字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是有益的,因而,幼儿汉字教育不仅可能而且也是必要的现代教学论揭示,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唯物辩证法揭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教育,对学习者来说,不过是一种外力,是促使主体变化和发展的条件,要使学习者主体接受,必须通过学习者本身的需要,让学习者本身内化吸收。幼儿汉字教育的道理也是如此,教而无功,教而无果不能算是汉字教育。这就牵涉到幼儿本身有没有识字的要求

9、,幼儿本身有识字要求,就能像海绵吸收水分一般地接受汉字教育,本身没有知识要求,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劳而无功,教而无果。关于幼儿有无识字的内在要求这一点陈鹤琴先生早在3040年代就进行过实验研究。他研究后指出:“识字是儿童所迫切要求的。”因为幼儿学了汉字之后可以自己独立地看故事书,不用由别人讲给他听。陈先生对此作了调查,他说:“据了解,有的儿童主动地向哥哥姐姐们学习认字识句。学了一些字句之后,就抓到故事书死啃,儿童对识字确实有迫切的要求,但为什么幼儿园不进行识字教育呢?”6陈先生和张宗麟合著的幼稚园的读法中指出:“读法与图画手工都是属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儿童喜欢看图,喜欢涂鸦,喜欢东做西扯,这

10、是发表自己意见的活动。字不是一件神秘的东西,可以当作图画看的无论图画、手工、读法,都是儿童发表意见的方式,都可以做的。”7显然识字是幼儿求知的需要,上讲的表现,是幼儿发表意见的一种活动,是幼儿内在的要求,符合幼儿心理需要,对幼儿当然是有益的。正因为如此,陶行知先生及他的助手们在南京燕子矶幼儿园也曾进行识字教学实验,陈鹤琴先生及其助手在鼓楼幼稚园等处也进行过系统的实验。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第一保育院也有识汉字的要求,并明确规定“识字50个,并会写自己的名字”8。后来,陈先生于五十年代初,我国幼儿园暂行规程公布之时,在总结自己实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幼儿园应该进行识字教育的真知灼见。他指出:“在今天来说

11、,识字是儿童能够做的,识字是儿童所迫切要求的,幼儿园大班儿童可以开始进行识字教育了。”9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感叹地指出:“我们二千七百多个语文课时,教出来的学生(高中毕业)大多是不合格的。”原因何在?小学语文二三千汉字的教学过程旷日持久,使得小学阶段几乎与世界名著无缘,学生缺乏文化熏陶,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差,而识字是通向阅读的一个基石。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对某些事略有所知而又未掌握时,他的兴趣是最大的。因此,识字教育应从幼儿期抓起。幼儿为什么能识汉字呢?这与汉字的特点和幼儿的感知特点、注意、记忆、思维的特点相一致,有着密切的联系。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有它的特有的表意功能,汉字又

12、是方块字,有自己独有的造形规律。只由总数不过二十三、四种不同的笔画就组成了几万个不同的汉字,变化有序,奥妙无穷。不同的笔画按一定的数量、顺序、配置原则组合成一个个方形,变成一个个图案,宛如美丽的小花。笔画的顺序、长短、数量、笔度的细微变化,有如魔方,因而对幼儿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幼儿识字时,汉字的造形能使汉字与背景相互区别,方便幼儿感知。每个汉字都由一个图形表示,幼儿识字,如同看图画,每个图形又都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形义一致,义形统一,把图形与文字所标志的事物意义联在一起,有助于幼儿理解字义,又能使幼儿以图作为识记的支撑点,进行记忆。所以幼儿认起字来兴味无穷,毫不费力。幼儿的认知方式是一“模式识

13、别”方式,汉字的形状容易经常引起幼儿注意,映入幼儿眼帘。只要使幼儿反复接触汉字,字就会“模式般”地印入脑海,终生难忘。如果不失时机地让幼儿识字,就会为幼儿成材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汉字教育对儿童究竟有益还是有害?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看所实施的汉字教育是否科学。科学的汉字教育有益无害,不科学的汉字教育有害无益。对此,陈鹤琴先生曾指出:“这要看你用什么教材,你怎样教?”10陈先生一向反对用“人之初,性本善”的旧教材和“那种脱离儿童知识实际的干燥无味的材料”11来作为幼儿汉字教育的材料,并尖锐地抨击那将对幼儿“只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识字教育是摧残儿童的教育”12。科学的汉

14、字教育对幼儿不仅有益无害,而且益处很多,十分必要。拼音文字音形一致,见形能读音,识字时主要是音码在左脑上发生作用,属于单脑文字;而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识字时需要音码、形码、义码同时在左右脑上发生作用,形成统一的暂时联系,属于复脑文字。因此,幼儿识汉字有利于右脑的开发。日本的一项实验指出:十年前实施汉字教育的幼儿园孩子智商提高很多,从五岁开始识字的智商115,从四岁开始识字的智商125,从三岁开始识字的智商达130。这项实验的结论是:三岁至五岁是人一生中学习汉字最快、记忆最强的时期。心理学家查德林曾对英、美、法、西德、日本五国儿童的智商也进行过测查,测查结果是:欧美四国儿童智商平均100,

15、日本儿童智商平均111,原因是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可见,幼儿识汉字可以提高智商。13幼儿汉字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因为感知汉字可以发展视知觉,听读字音,能在大脑形成声觉表象,发展幼儿的听觉;识记字词的任务能促进幼儿注意力、记忆力的发展;识字需要对字的音、形、义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异同,需要紧张的思维活动,汉字本身既有具体图象的特点,又概括地标志着现实的事物,就可以成为幼儿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与中介,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实验研究证明,幼儿对识字不仅不感到压力和负担,反而会因学会了本领而自信和充满愉快,萌发出爱好学习的感情。同时,识字、组词、造句的过程也发展了清楚、连贯的语

16、言表达能力,为幼儿升小学作了良好准备。有个案证明,如果教育得法,幼儿学识字的能力能超过学龄初的孩子,而且在入小学之后并不会成为“顽皮孩子”。观察发现,这个被实验者在上小学之后,对课堂上出现的已认汉字的重新出现并非漠然视之,而是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因为幼儿时的识字,只是认字形,读准字音,浅显地释字义,而学校上课则要当堂“四会”,这个被实验者并非无事可做,而是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字、组词、造句等活动中。这一个案证明,儿童入小学后对所认识而未完全掌握的汉字是能激发其识字动机,并获得良好效果的。三、幼儿期是开始识汉字的关键年龄,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应抓住这一时期进行汉字启蒙教育早期年龄阶段上的关键期

17、理论问题提出并得到丰富与发展之后,对婴幼儿教育方面有两点启示:第一,人的早期经验的获得存在着关键期,如果人的智力和行为特点在早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它将永远得不到发展的机会,甚至会丧失人的智力和行为特点,成为低能儿、白痴,各地先后出现的“狼孩”、“熊孩”、“羊孩”、“猪孩”都是证明。第二,儿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潜能。不同知识、技能的获得也有一个不同的关键年龄。因为人脑接受外界环境的特点刺激的能力,是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顺序决定了某一特点的刺激在某一特定时期提供才算合适。即什么年龄学习什么内容最为有效。于是,探讨儿童各种知识、技能发展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就成为研究者持久而不断的课题。人们已经发现,

18、六个月左右是婴儿学习咀嚼和喂干食物的关键期,两岁至三岁是计数能力(口头念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和按数点物)发展的关键年龄,弹钢琴要从五岁开始,拉小提琴从三岁开始,四岁则是幼儿绘画发展的关键期。那么,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何时?汉字教育有无关键年龄?这是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一些研究指出:从出生到四岁是形状知觉发展的关键期。汉字如同图像,这一时期也是汉字教育的时期。也有人指出:两岁至五岁是识汉字的关键期。这些研究给我们以启示,如果能抓住识汉字的起始关键年龄进行早期汉字刺激,合理施教,那么,起步早,收效快,识字潜能充分发展,能为提早学习其它知识、开阔眼界提供有效的文字工具。反之,如果错过了汉字教育的

19、时间,时不再来,机会已失,识字潜能得不到充分发展,甚至终生泯灭,这将延误儿童成材,甚至难以成材。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幼儿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汉字启蒙教育。幼儿识字的意义 3-5岁是儿童识字的最佳时期,通过识字和阅读训练,幼儿开始接触书面语言,通过对优美文章的阅读逐渐扩大词汇量,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大量的句式,并把他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促进了孩子口语的发展。同时,儿童认识和理解事物大部分都是通过阅读来获得的,儿童识字后就可以提早阅读。视听超常心理研究室查子秀的研究记载:中国科技大学首期少年班有29人,其中有27人都是在认识了一定的汉字之后就开始了独立阅读。这表明:谁阅读得早,谁的阅读量大,谁就在拥有知识

20、的量上占绝对优势。再者,语言能力本身就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他的构成又像智力积木,“汉字能使人联想,而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东京有多所教幼儿识字的幼儿园,据他们从1967年开始的一项研究,5岁开始学习部分汉字的孩子智商可达95,四岁开始学习的可达120,而三岁时开始学的可达130。14石井勋,卡尔.斐迪的教育,日本,东京文化出版社,2005。最后,科学家经调查还发现,中国和日本人患失语症的要比欧美国家少得多,这是因为欧美国家使用的英语是单脑文字(左脑记音义),而中国和日本使用的汉字是复脑文字(左脑记音义,右脑记字形)。科学实验也证明:4岁是幼儿求知欲望最强烈的时期,从出

21、生到6岁是幼儿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幼儿期进行学习会促进大脑皮层的发育。所以,儿童早期识字还能开发大脑。四、幼儿汉字教育的误区和正确实施。幼儿识字的误区(一)“汉字落后论”“汉字难学论”“拼音文字万能论”。 这些“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形成的,我们可以理解,但历史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景的优秀文字。随着儿童心理学和早期教育逐渐揭开“神童”之谜,随着早教识字阅读的孩子成批培养出来,这些“论”就越来越站不住脚了。(二)“早期识字有害论”1、有人一听说“早教识字”就头痛,认为这是片面的智力开发,是有害的死记硬背,是强迫学习,是增加幼儿负担。有人总以为充分开发智

22、力就必然忽视性格培养和品德教育,这是十分荒谬的。孩子的优良品质正是在多种多样有益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离开了智力开发,实践活动怎么能孤立地培养性格品质呢?对婴幼儿来说,劳动是德育,也是智育,它使孩子聪明能干;识字是智育,也是德育,通过识字阅读,能充分发展孩子专注、仔细、文明、上进、自信、开朗、爱憎分明的品格,乃至于萌发理想。我们是德、智、体、美、劳统一、和谐、融合的全面发展论者。2、有人说:早教识字是破坏幼儿教育大纲。 国家教育部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 15中国国家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北京,中国国家教育出版社,2001。 “可以根据本园

23、实际安排来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16中国国家教育部,幼儿园管理条列,北京,中国国家教育出版社,2001。这表明,国家教育部给了婴幼儿工作者重大原则下的充分自由,如果说幼儿大纲中没有提到的内容就一律不准接触,那么有的孩子学钢琴,有的孩子学外语,有的孩子学下围棋,有的孩子多认了几种颜色和图形,会背圆周率,会认地图,会种花卉等,岂不都应当一律禁止么?(三)“早教识字中心论”有人在教孩子识字上片面化、“小学化”,甚至催逼打骂,强迫孩子学习,结果变利为害,盲目的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要警惕这误区。1、忽视全面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孩子的识字和阅读上。“早教方案”非常强调多方培养,因材施教,设计

24、了15个“早教区”和100多项教育参考活动,如果你不去从多方面丰富孩子的生活感受,而是单一识字,这不但会破坏全面发展,而且识字和阅读的效率也是上不去的。早教识字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每天一两次,每次10分钟左右就足够了,关键是长期坚持,一天也不能间断。片面追求识字的数量和速度,以为识字多就是“早慧”。对婴幼儿来说,如果他处于识字的最优环境中,早期识字根本不算什么,就像二三岁的孩子认识许多物品一样平凡,所以单纯追求识字数量和速度是无多大意义的。只有孩子身体健康、品格优良、兴趣广泛、爱思考,具有不一般的个性特长,又喜爱阅读、善于学习,这样的孩子才可称之为早慧儿。一句话,孩子基础素质优良,就为后续发展架

25、起了成功的阶梯。有人说,早期识字的孩子上了小学就不听课了,会破坏纪律。这种情况只会在单纯识字的孩子身上发生,因为他发展不平衡、不全面。假如孩子不仅能识字读书,而且善于提问,上进心强,遵守纪律,做事精益求精,那么他上小学肯定上最优秀的学生。所以单纯追求识字数量和速度,并不是早期教育的目标。况且每个人家庭条件各有不同,每个孩子特点也各有不同,有无形成“识字敏感”也不一样,所以识字的多少,阅读的迟早自然各不一样。所以,识字的多少并不是衡量孩子优劣的主要标准。早期识字中不要排名次、比高低。要知道,对待生活和识字阅读的态度比识字数量更重要。如果早期识字开始得早,教育得法,孩子三四岁便可以脱盲进入广泛阅读

26、,但并不是要求每个孩子都能达到这个水平,教育不可强求。机械、呆板地叫孩子认读,教得单调乏味,引起孩子厌烦。2、用机械、呆板的方法教婴幼儿识字,其后果不仅是早期识字阅读的任务完不成,而且孩子厌烦文字,讨厌书本,获得“识字读书乏味”的体验,形成“厌恶学习”的心理定势,所以千万不能简单地强迫孩子识字,而要在环境建设、榜样示范、启发诱导、活动吸引、趣味游戏、鼓励表扬等方面下功夫。在培养幼儿识字兴趣之前,教育者是要在思想准备以及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多“备课”,然后在实践中精心设计方法。“早教方案”里有早期教育最新理论,也有大量的实施方法,如智力环境创设中的“一桌、三柜、两图、一板”等等,良好的开端就是

27、成功的一半,要认真而小心翼翼地把孩子的兴趣调动起来。幼儿识字量与选字的确定国家语委与教委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注明:现代汉语最常用字为2500个,次常用字为1000个。课改前,小六年级汉字读写量为2500个。课改后,小学二年级学生认读1600个字,会写900个。学龄前儿童认读的高频字与阅读的关系对学龄前儿童来说,认读高频字量与阅读的关系如下表:认读2500个高频字可达成97.5%的阅读100个字中有2.5个猜认读2000个高频字可达成95%的阅读100个字中有5个猜认读1500个高频字可达成90%的阅读100个字中有10个猜认读1000个高频字可达成80%的阅读100个字中有20个猜认读4

28、00个高频字可达成初步阅读即1500个高频字可达成90%的阅读,再增加的1000字,阅读率提升7.5%,从以上可以看出:识读1500字是实现阅读的基础。从1500到2500字,笔画通常在13划以上,已较具难度,阅读占有率低。幼小衔接识读1500字为宜。幼儿识字内容选字应遵循的原则由于幼儿生活与阅读中出现的高频字与成人生活及阅读中出现的高频字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幼儿识字选字应遵循以下原则:1、儿童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字词;2、儿童口头语言中经常出现的字词;3、儿童阅读材料中经常出现的字词;4、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字词。注释:1吴俊昌:早期教育是提高人素质的关键一环,载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1993年

29、第8期第20页。2吴凤岗:论幼儿早期教育,载人大复印资料1981年第6期第5页。3吴祖锐:三岁幼儿刘俊伟,载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1982年第1期第12页。45李英奇:简论幼儿教育,载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1984年第6期1516页。69101112陈鹤琴:幼儿园应该进行识字吗?,载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第207页,第208页,第207页,第207页。717陈鹤琴:幼儿园的读法,载北京出版社、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第71页,第7282页。8何晓夏主编: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07页。 13余德江:关于幼儿识字问题,载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1993年第6期第19页。14石井勋,卡尔.斐迪的教育,日本,东京文化出版社,2005。15中国国家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北京,中国国家教育出版社,2001。16中国国家教育部,幼儿园管理条列,北京,中国国家教育出版社,200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