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论文.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5815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摘 要】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也是地理学习的核心技能之一,在知识内容迅速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的当代,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就更凸显出其重要性。【关键词】获取和解读 地理信息 能力“获得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三项能力的基础,没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或这方面能力不强,就谈不上“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其他三种能力,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一 高考地理信息特点分析高考试题都比较新颖,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的能力要求很高,一般题中的信息量比较大,相对又较复杂,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高考地理题强调以学生的能力立意,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其中地理信息呈现以下特点:1提供教材之外的信息地理试题中提供的地理信息,逐渐脱离了教材,即呈现教材之外的信息。即使呈现教材中已有的信息,也不直接给出。如果信息中涉及学生没有学到的概念和原理,试题中也会对概念或原理给出解释,使提供的信息不会给解题产生障碍。这些信息或基于实际问题、热点问题,或是合理的假设、推理,都是为了一定的能力考核目的而提供的。2多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地理试题多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不仅便于阅读,而且能考查学生的读图

3、、用图能力。3情境化的信息不仅教学、教材编写在创设情境,高考地理试题中提供的信息也在追求情境化,以使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4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试题中提供的地理信息往往很简练,且可能隐含了一些信息,使得信息本身不完整。一般来说,无论是文字还是图表,对解题无用或无关的信息必须删去,因为任何多余的信息都可能对学生解题形成障碍或干扰。5提供组合信息有时候,为了特定的综合能力考查,地理试题还可能在同一题中以中文、图、表等不同形式给出组合信息。这类信息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中,或考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或考查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二 从高考试题中看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高考题中包含的信息非常多,

4、而且让学生回答的问题也很有针对性,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1实施开放性教学,创设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训练的平台实施开放性地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行收集资料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使知识的获取不仅限于课内,而且向课外延伸,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习过程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2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感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学习地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繁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来说,如何利用网络和多

5、媒体技术带来的方便条件指导学生学习,是广大地理教师探究教学方法的一项重要课题。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主动通过网络查找海量的地理信息,并经自己的分析、理解来消化和吸收;二是利用计算机编辑软件,学会重要的地理信息表达方式地理统计图的绘制与分析;三是建立地理模型或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等。3注重学法指导,从试题分析中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怎样处理好“鱼”与“渔”的关系,已引起许多老师的关注,学法指导课的开设在地理教学中已显得十分重要。教学的理想是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训练,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

6、对具体情境问题或试题的分析来实现,其中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方法的提炼,能让学生得到认识能力的升华和思维能力的飞跃。4重视“实战”训练,提高学生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地理信息包括三种类型。地理信息的载体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也应“因地制宜”,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有效获取和解读地理图文信息的能力。三 获取和解读地理试题中的有效信息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以中心问题为背景材料设计试题的命题模式,每一组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选的,对解题无效的信息或有一定干扰作用的信息一般没有,而对解题有用的信息相对比较完整。因此,解题时一定要对背景材料进行

7、仔细的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如果忽视背景材料的存在或者不能快速准确地从背景材料中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就会影响解题的思路和速度。2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试题除了题材新颖、信息提供合理适度外,问题的设置也非常重要。一道试题的质量好坏与设问的科学性、技巧性和严谨性直接相关。设问的科学性影响到试题的正确与否,技巧性影响到试题的技术水平,而严谨性则影响到试题的逻辑规范性,即设问中的逻辑性和条件限定,对问题回答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指向。设问不仅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生解题时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意图的重要依据。因此,解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从题干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地

8、理信息,明确试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命题的考查意图。3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试题在提供一幅地图时往往会通过文字表述的形式告诉学生此图的名称、含义等信息。解题时学生需要从这些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重要的地理信息。标注于图下的地图名称可以提供与解题有关的信息。4从地理图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判读地理图表时要注意分清主次,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确定应该从地图上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如经纬度、大陆轮廓、国界线和省界线、等值线、特殊地名、特殊地理景观等。然后再按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与设问无关的图形要素可以不管,排除干扰。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5从试题的答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如果围绕一个共同的背景材料设置组合式的试题,那么试题在设问时各题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前一题的答案是解答后一题的信息。如果前一题解答错误就会为下一题提供错误的解题信息,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后面的题目也跟着出错。总之,学生要很好地从高考题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需要学生掌握地理内容的知识结构。内化了的、清晰的地理知识结构,是对地理信息进行提炼、分析与整合的前提;在试题提供的各种地理信息中,只有在地理知识结构的框架下,才可能提炼出重要的、关键的信息,也才能分析地理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整合。参考文献1张亚南.地理学科考核能力要求解读j.地理教育,200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