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高纬度地区冬瓜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58998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论文高纬度地区冬瓜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理工论文高纬度地区冬瓜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理工论文高纬度地区冬瓜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高纬度地区冬瓜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高纬度地区冬瓜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纬度地区冬瓜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高纬度地区冬瓜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高纬度地区冬瓜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高纬度地区冬瓜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总结了高纬度地区主要病害,如冬瓜疫病、冬瓜蔓枯病、冬瓜枯萎病、日灼病、炭疽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及无公害防治方法。关键词 冬瓜;主要病害;症状;

2、发生条件;防治方法;高纬度地区中图分类号 S436.4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120-011冬瓜疫病1.1症状发病初期,叶片有暗绿色圆形病斑,湿度大时迅速扩展成不规则形大斑,干燥后变为黄褐色或青白色。茎部病斑凹陷或缢缩,并引起局部萎蔫。果实多在触地一侧生长霜状白霉,有时溢出胶状物,有臭味。1.2发病条件高温高湿是冬瓜疫病发生的必要条件,69月间危害最严重。因此,地下水位高、连阴雨闷热、黏重土壤、低洼易涝、无架栽培等都易发病且病症严重。1.3防治方法(1)种植冬瓜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并间隔3年与非瓜类作物,最好是大田作物轮作。(2)加强栽培管理。

3、采取高畦栽培,支架结瓜;大瓜用草圈托起,避免瓜秧顺地爬。若发现病株残体应立即摘除,并携出销毁。(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2冬瓜蔓枯病2.1症状叶片多从边缘向里,形成半圆形或楔形浅褐色大病斑,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茎节上生病斑,颜色由暗褐色至黑色,斑面密生小黑粒点,有时溢出琥珀色胶状物,严重时组织溃烂软腐成乱麻状。2.2发病条件温度1825,湿度超过85%,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土壤含水量大

4、、重茬地或植被层通风透光性差的条件下发病很重。2.3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若为直播,播种前可用50%福美双可湿粉剂拌种,药量为种子干重的03%。(2)轮作。宜与非瓜类作物间隔23年轮作。提倡高畦栽培,控制湿度,露地防止积水。3冬瓜枯萎病3.1症状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分在光照情况下,叶片褪色萎蔫,最后植株干枯死亡。潮湿时病部生出粉红色或白色霉,有时流琥珀胶状物。茎部特别是茎基部因湿腐而纵裂,内部维管束变褐色。3.2发病条件病菌在土壤中和种子上越冬,通过农具、水流、种子等传播,经根系伤口和根冠细胞间隙侵入。土壤温度在2030之间,空气湿度较大,是发病的必要条件。多年瓜类连茬、农事操作伤根、施未腐熟

5、的农家肥、地下害虫和线虫虫口密度过大等发病重。3.3防治方法(1)轮作。间隔3年以上,与非瓜类作物轮作。(2)定植。定植时顺沟或按穴撒药土,用50%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5kg/hm2加细干土拌匀施用。(3)药剂防治。零星病株出现时要及时拔除并利用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50%琥胶硫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药液300500mL。4日灼病4.1症状果实向阳部分果皮呈黄褐色或黄白色,形状不规则,斑面皱缩,略向下陷,皮革状,硬实,不腐烂。4.2发病条件由于果实没有叶片覆盖,直接曝晒于强烈阳光下而引起。4.3防治方法避

6、免果实直接受日照,可在果面上覆盖瓜叶防晒。5炭疽病5.1田间病情6月初起部分冬瓜田始见发病,6月中旬起大部分田块进入发病始见期。5.2防治适期预报6月下旬每隔7d左右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5.3防治方法(1)抓好清理沟系,防止雨后积水,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发病环境。(2)加强栽培管理,清洁田园减少菌源,在病害盛发期,掌握510d摘除发病中心的病叶1次,增加田间通风通光,清洁田园,减少再侵染菌源。(3)化学防治。可选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8001 000倍液、丰护胺600倍液防治。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7、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

8、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9、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