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乙烯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95968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乙烯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环境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乙烯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环境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乙烯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环境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乙烯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环境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乙烯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乙烯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乙烯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引 言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它孕育和滋养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并从各个方面为人类服务。水的用途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渔业用水、交通运输用水等。一般情况下,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前三种用水不能大规模取用海洋咸水,而只能取用淡水。以石化工业为例,它的快速发展对人民生活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展的同时,石化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因为行业的特殊性,石化污染物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危害性强,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乙烯是石油化工的主要代表产品,乙烯装置生产的三烯和三苯是其他有机原料及三大合

2、成材料的基础原料1。由于乙烯装置是生产石油化工有机原料的基础,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龙头,所以它的生产规模、产量和技术标志着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因此乙烯装置污染的防治便成为石油化工环保的重要一环。只有环境管理工作的加强,预防治理的有效运行加之科学合理的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回收,将污染降低到最小,这样石化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2。为解决现已存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不相协调的问题,改善因乙烯生产企业所造成的的水体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进行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以下部分是按照某乙烯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和远期规划进行的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1 乙烯废水简介1.1 乙烯工

3、业概述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龙头,是非常重要化工原料,作用和地位没有其它的原料可以替代。乙烯的工业下游的衍生物,比如说聚乙烯、聚丙烯等等这些产品和国民经济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之一,由乙烯装置及其下游装置生产的“三烯三苯”是生产各种有机化工产品和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的基础原料3。工业上采用的乙烯生产方法有石油烃裂解,乙醇催化脱水、焦炉煤气分离等。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大规模生产乙烯成本低、质量好。因此,大量乙烯主要用石油烃裂解法生产。乙醇催化脱水法、焦炉气分离法只有小量生产。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烃类热裂解和随后分离获得乙烯、丙烯等原料

4、的设备统称为乙烯装置。乙烯装置在生产乙烯的同时,副产大量的丙烯、丁烯和丁二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称为石油化学工业基础原料的主要来源。除生产乙烯外,约70%的丙烯、90%的丁二烯、30%的芳烃均来自乙烯副产。以“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和“三苯”(苯、甲苯、甲苯)总量计,约65%来自乙烯装置。正因为乙烯生产在石油化学工业基础原料生产中所占的主导作用,常常将乙烯生产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4。1.2 乙烯工业废水的来源乙烯装置通常包括两部分,即前段的裂解、急冷段,和后段裂解气分馏及精制段。裂解段的主要设备为裂解炉和急冷塔。不同型式的裂解炉其乙烯收率不尽相同,但其污染源基本

5、一致。废气污染源为裂解炉烟气及烧焦气;废水为裂解炉清洗废水;固体废物为清焦废渣。所不同的是,不同类型的裂解其清焦周期及方式有所不同,这可能会影响到烧焦烟气、清焦废水和清焦废渣的产生量。但总体差异较小。分离段可采用顺序分离流程,前脱丙烷及前加氢分离流程等。不管是哪种流程,其产品目标均是一致的,污染源变化不大。为了脱除裂解气中的硫,确保乙烯产品的质量,无论哪种技术,均需设置工艺水汽提单元及碱洗塔。工艺水汽提废水和碱洗塔废碱液即为乙烯装置的主要废水污染源。对于工艺水汽提废水,大部分经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送乙烯裂解炉回用作稀释蒸汽,其余送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废碱液是乙烯装置较难处理的一个污染源,其COD

6、值通常可达到10000ppm,硫化物的含量可达到15000ppm,工程上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目前,比较成熟的预处理工艺为高温湿式氧化法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氧化法原理将废水中的硫转化为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5。1.3 乙烯工业废水的特点及危害乙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水量较大,污水中所含的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波动大,主要有含油污水、含硫污水、含酚污水等, COD和BOD含量都较高。由于乙烯废水含有大量的含油、含硫、含酚物质的特点,因此废水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油类物质漂浮在水面,形成一层薄膜,能阻止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使水中的溶解氧减少,致使水体中浮游生物等因缺氧而死亡,也妨碍水生植物的

7、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体的自净作用,甚至使水质变臭,破坏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对于鱼、虾、贝类长期在此类污水中生活将导致其体内内含有油、酚及硫类物质,而不宜食用,而且在水体表面的聚结油和硫化物之还有可能燃烧产生安全问题。1.4 乙烯工业废水治理技术进展针对乙烯污水的特点,目前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生化法,其中活性污泥法使用较为广泛。对于来自各个装置的污水,首先采用预处理,将其污染物含量较大程度的去除,然后将各装置的废水收集,集中处理。乙烯装置产生的废碱液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工艺废水,含有油、挥发酚、硫化物和无机盐,COD值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pH值不小于10,须对其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后才可排

8、放。国内外的诸多研究结果证明,湿式空气氧化法是较理想的废碱液预处理方法,经此法处理后的废碱液不再具有恶臭气味,COD值大幅下降,后经生化系统适当处理便可达标排放。湿式空气氧化法又分为低压、中压、高压法。低压湿式空气氧化法(LPWAO)因具有氧化工艺简单、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国内外乙烯装置广泛采用。经预处理后,废水集中处理时,采用格栅、沉砂、隔油、气浮、曝气、二沉池及过滤等方法,对乙烯废水进一步处理,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可排放的标准6。2 设计说明书2.1 概述2.1.1 设计任务 完成某乙烯生产企业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设计范围为污水处理厂工程。2.1.2 设计依据依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

9、要求进行设计。2.1.3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常用资料;(2)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城镇排水;(3)给排水设计手册第十册器材与装置;(4)给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一册常用设备;(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6)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7)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62007)。2.1.4 设计要求2.1.4.1 污水处理厂设计原则(1)污水厂的设计首先必须确保污水经过污水厂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考虑现实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以及当地的具体情况(如施工条件),在可能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流程、构筑物形式

10、、主要设备设计标准和数据等。(2)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各项设计参数必须可靠。设计时必须充分掌握和认真研究各项自然条件,如水质水量资料、同类工程资料。按照工程的处理要求,全面地分析各种因素,选择好各项设计数据,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守现行的设计规范,保证必要的安全系数。 (3)污水处理厂设计必须符合经济的要求。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完成后,总体布置、单体设计及药剂选用等尽可能采用合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费用。(4)污水厂设计应当力求技术合理。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必须根据需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工艺、机械和自控技术,但要确保安全可靠。(5)污水厂设计必须注意近远期的结合,不宜分期建设的部分,如配水井、泵房

11、及加药间等,其土建部分应一次建成;在无远期规划的情况下,设计时应为今后发展留有挖潜和扩建的条件。(6)污水厂的设计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场内布局、构筑物外观、环境及卫生等可以适当注意美观和绿化。2.1.4.2 污水处理工程运行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同时,正确处理城市、工业、农业等各方面的用水关系,合理安排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用地,节约劳动力,考虑污水处理厂的发展前景,尽量采用处理效果好的先进工艺,同时合理设计、合理布局,作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2.1.5 设计规模(1)污水厂的处理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2)污水厂的日处理量:污水量远期为10000m3/d,近期8000m

12、3/d,污水厂主要构筑物拟分为二组,每组处理规模为5000m3/d。2.1.6 设计参数进水水质(mg L-1)出水水质(mg L-1)BOD5500-60030COD800-1000100油180-2005挥发酚40-600.5苯40-600.1SS180-20070pH6-96-9表2-1 进出水水质Table 2-1 Water quality of influent and effluent 该水经处理后,水质符合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62007),2010年1月1日起执行标准中的二级标准。2.2 工艺比较和选择2.2.1 常见工艺的比较2.2.1.1 活性

13、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而行之有效的传统污水生物处理法,也是一项极具发展的污水处理技术,这体现在它对水质水量的广泛适应性,灵活多样的运行方式,良好的可控性,以及通过厌氧或缺氧的设置使之具有生物脱氮、除磷的效能等方面。活性污泥法的主要优点是能以相对合理的费用得到优良的出水水质,这是因为排放之前细胞物质就从废水中去除;主要缺点是可控制性差。要达到期望的水质,往往需要复杂的操作能,提高微生物对环境和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2.2.1.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法等其共同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形成生物

14、膜。生物法的主要优点固着于固体表面上的生物膜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稳定性好;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有机物代谢对较多的转移为能量,合成新细胞即剩余污泥量较少。主要缺点活性生物难以人为控制,因而在运行方面灵活性较差;由于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故设备容积负荷有限,空间效率较低7。2.2.2 工艺流程的选择根据任务书所给的原始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本设计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见图2-2隔油池沉砂池提升泵格 栅原 水均质调节池二沉池 曝气池反洗废水气浮池砂滤池回收污油污油池 回流污泥浮渣出水

15、 水机械脱水浓缩池初次污泥填 埋贮泥池机械脱水浓缩池 剩余活性污泥图2-2 工艺流程图Figure 2-2 The craft flow chart2.3 污泥处理工艺2.3.1 污泥水分去除的意义和方法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是由液体和固体两部分组成的悬浮液。污泥处理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以减少污泥体积,否则其他污泥处理步骤必须承担过量不必要的污泥体积负荷。污泥中的水分和污泥固体颗粒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般按照污泥水的存在形式可分为外部水和内部水,其中外部水包括孔隙水、附着水、毛细水、吸附水。污泥颗粒间的孔隙水占污泥水分的绝大部分(一般约为70%80%),其与污泥颗粒之间的结合力相对较小,

16、一般通过浓缩在重力的作用下即可分离。附着水(污泥颗粒表面上的水膜)和毛细水(约10%22%)与污泥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强,则需要借助外力,比如采用机械脱水装置进行分离。吸附水(5%8%,含内部水)则由于非常牢固的吸附在污泥颗粒表面上,通常只能采用干燥或者焚烧的方法来去除。内部水必须事先破坏细胞,将内部水变成外部水后,才能被分离。2.3.2 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将产生生物污泥,有机物含量较高且不稳定,易腐化,并含有寄生虫卵,若不妥善处理和处置,将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处理需要达到的要求如下:(1)减少有机物,使污泥稳定化;(2)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污泥后续处理费用;(3)减少污泥中有毒物质

17、;(4)利用污泥中可用物质,化害为利;污泥处理单元技术及其组合工艺流程虽然多种多样,但有些处理工艺,如好氧消化、热处理、焚烧等耗能大、技术复杂、维护困难、运行费用昂贵。结合本工程实际,污泥处理与处置宜选用技术成熟耗能低的技术路线,采用卫生填埋为最终处置方式8。2.3.3 污泥最终处置污泥的最终处置,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都经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或用于农田,国外许多国家对污泥处置采用较多的方法是焚烧、填埋、堆肥和投海。焚烧技术虽然具有处理迅速、减容多(70%90%)、无害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一次性投资巨大,操作管理复杂,且能耗高,不太适合我国的国情。污泥卫生填埋、终结覆盖,是污水处理厂脱

18、水污泥较为有效的方案,但其渗滤液的COD和BOD值较高,需进行处理,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9。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将脱水泥饼外运填埋。2.4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2.4.1 细格栅和提升泵房 格栅用以截留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和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提升泵房用以提高污水的水位,保证污水能在整个污水处理流程中流过,从而达到污水的净化。(一)设计参数(1)水泵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人工清除 2540mm;机械清除 1625mm;最大间隙 40mm。(2)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

19、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3)格栅倾角一般用4575,机械格栅倾角一般为6070;(4)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5)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二)运行参数栅前流速 0.7m/s 过栅流速 0.9m/s栅条宽度 0.01m 栅条净间距 0.01m栅前部分长度 0.56m 格栅倾角 60o栅槽有效宽度 0.79m 格栅间隙数 40水头损失 0.10m 每日栅渣量 0.33m3/d(三)提升泵房说明(1)泵房进水角度不大于45度。(2)相邻两机组突出部分得间距,以及机组突出部分与墙壁的间距,应保证水泵轴或电动机转子再检修时能够拆卸,并

20、不得小于0.8。如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时,则不得小于1.0m,作为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2m。(3)泵站为半地下式,直径D10m,高12.35m,地下埋深9m。(4)水泵为潜水式。2.4.2 沉砂池(一)沉砂池设计 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涡流式式和多尔式。沉砂池的作用是从污水中将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去除,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其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将沉砂池的进水速度控制在只能是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本设计采用平流式沉砂池。(二)沉砂池运行参数沉砂池长度 6m 沉砂池总宽 4.0m有效水深 0.29m 沉砂槽容积 0.11m

21、3沉砂槽底宽 0.2m 沉砂槽上口宽 0.7m 水力停留时间 30s 沉砂池水头损失 0.33m 2.4.3 隔油池(一)隔油池设计 常用乙烯装置产生的废水中,含油污水占有较大比例,因此设置隔油池。隔油是重力分离法的一种,其原理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废水中所含的油以及其它物质根据不同的相对密度自行分离,相对密度小于1的上浮,相对密度大于1的则下沉,隔油可以使废水中的浮油和粗分散油与水分离,且回收油品10。本设计设置一平流式隔油池。(二)隔油池运行参数 隔油池长度 34.56m 隔油池总宽 12m有效水深 2.4m 隔油池总高 2.7m水力停留时间 2h 隔油池水头损失 0.35m2.4.4 气浮

22、池(一)气浮池设计 由于隔油池只能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浮油和粗分散油,对于细分散油、乳化油去除效果很差,所以隔油后一般紧跟着气浮处理。气浮法的关键是在水中通入或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微小气泡与水中悬浮的颗粒黏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黏附上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漂浮絮体,絮体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以此实现固液分离11。本设计使用加压溶气气浮法,设置一平流式气浮池。(二)气浮池运行参数气浮池长度 15m 气浮池总宽 4m有效水深 2.5m 气浮所需空气量 135.1m3/d气固比 0.005 气浮池水头损失 0.3m2.4.5 均质调节池(一)均质调节池设计 由于乙烯生产所产生

23、的废水来源广,特别当裂解原料发生改变、工艺方法变更时,或者装置开停工初期和检修期间,废水水量和水质变化很大,故在废水处理场设置均质池十分必要。它的作用是:缓冲进水量峰值;均匀废水中的污染物(COD、BOD、SS等);调节PH值;对暴雨水提供储存容量。 内设潜水搅拌器,PH监测系统,加酸加碱系统。(二)均质调节池运行参数均质池长度 52m 均质池总宽 10m有效水深 4.5m 均质池总高 5.0m均质调节周期 8h 均质池水头损失 0.25m2.4.6 曝气池(一)曝气池设计 活性污泥法处理流程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等基本组成成分,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

24、合液。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充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污水并使活性污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反应。曝气设备不仅传递氧气进入混合液,同时起搅拌作用而使 呈悬浮状态,这样,污水中的有机物、氧气和微生物能充分进行传质和反应。随后混合液流入沉淀池,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流出沉淀池的就是净化水。曝气池设置两座。(二)曝气池运行参数曝气池长度 52m 曝气池总宽 11.8m有效水深 4.0m 曝气池供气量 4325m3/d鼓风机出口风压 45.7KPa 曝气池水头损失 0.4m2.4.7 二沉池(一)二沉池设计 二沉池是整个活性污泥法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系统的处理效

25、能与二沉池的设计和运行密切相关,在功能上要同时满足澄清和污泥浓缩两个方面的要求,它的工作效果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设置两座二沉池。(二)二沉池运行参数二沉池长度 52m 二沉池总宽 5.6m有效水深 2.88 固体负荷 140kg/(m2d)表面负荷 1.44m3/(m2h) 水力停留时间 2h堰负荷 2.0L/sm 二沉池水头损失 0.5m2.4.8 砂滤池(一)砂滤池设计 设置砂滤池作为污水的深化处理,主要除去污水中的油,悬浮固体和活性污泥。其主要机理有两个方面:一是滤料的拦截作用,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油的较大颗粒在滤料表面拦截,较小的颗粒则被悬浮固体堵塞滤料形成的小孔隙“

26、筛网”截留下来;二是滤料的凝聚作用,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油与滤料碰撞接触时,由于分子吸引力的作用,被吸附于滤料表面或滤料表面的絮凝物上。本设计采用普通快滤池,设置3个快滤池。(二)砂滤池运行参数砂滤池长度 4.5m 砂滤池宽度 3.0m有效水深 1.77m 滤速 10m/h冲洗强度 14L/(s m2) 冲洗时间 6min砂滤池水头损失 2.7m2.5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2.5.1 贮泥池(一)功能为污泥浓缩、脱水调蓄部分剩余污泥。防止污泥在浓缩脱水过程中发生磷的释放,本工程采用机械浓缩,而不采用重力浓缩。因此,储泥池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30min以内。(二)设计参数剩余污泥量:812

27、.5m3/d停留时间:12h池子的有效深度为4.0m2.5.2 污泥浓缩池(一)功能采用竖流式浓缩池,用带栅条的刮泥机,采用静压排泥。(二)设计参数(1)进泥的含水率:当为初次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95%97.5%,当为剩余活性污泥时,含水率一般为99.2%99.6%。(2)污泥的固体负荷:当为初次污泥时,污泥的固体负荷采用80120kg/ (m2d),当为剩余污泥时,污泥的固体负荷采用3060kg/ (m2d)。(3)浓缩时间不小于12h,但也不超过24h。(4)有效水深为4m,最低不小于3m。2.6 污水厂选址及平面、高程布置2.6.1 污水厂选址未经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不仅会对水体产生严

28、重污染,而且直接影响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危及国计民生。所以,在污水排入水体前,必须对污水进行处理。而且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批水管网时,必须符合一定的排放标准。最后流入管网的污水统一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在设计污水处理厂时,选择厂址是一个重要环节。厂址对周围环境、基建投资及运行管理都有很大影响。选择厂址应遵循如下原则:(1)为保证环境卫生的要求,厂址应与规划居住区或公共建筑群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一般不小于300米。(2)厂址应设在城市集中供水水源的下游不小于500米的地方。(3)厂址应尽可能设在城市和工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4)要充分利用地形,把厂址设在地形有适当坡度的城市下游地区,以

29、满足污水处理构筑物之间水头损失的要求,使污水和污泥有自流的可能,以节约动力。(5)厂址如果靠近水体,应考虑汛期不受洪水的威胁。(6)厂址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7)厂址的选择要考虑远期发展的可能性,有扩建的余地。2.6.2 平面布置2.6.2.1 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污水处理厂包括生产性的处理构筑物和泵站鼓风机房药剂间化验室等建筑物,以及辅助性的修理间仓库办公室值班室等。在厂区内还有道路系统室外照明系统和美化的绿化设施。在各构筑物和建筑物的个数和尺寸确定以后,根据流程和厂区的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平面布置。在平面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布置应紧凑,以减少处理厂占地面积

30、和连接管(沟道)的长度,并应考虑工作人员的方便。(2)各处理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沟道)应避免交叉,并考虑施工检修方便。(3)同类构筑物之间配水均匀,切换简单,管理方便,不同构筑物之间距离适宜,衔接紧凑,一般在510m,污泥干化脱水设备应在下风向,干化污泥能从旁门运走。(4)办公构筑物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位于上风向。(5)考虑分期施工和扩建的可能性,留有适当的扩建余地。2.6.2.2 管线布置(1)应设超越管线,当出现故障时,可直接排入水体。(2)厂区内还应有给水管,生活污水管,雨水管。(3)废水及污泥采用明渠输送,以便检修,管线要短,曲折少,交叉少。2.6.2.3 场内道路(1)主要

31、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3.54.0m,双车道为6.07.0m,并应有回车道。(2)车行道的转弯半径宜为6.010.0m。(3)人行道的宽度宜为1.5m2.0m。2.6.3 高程布置 在污水场内,各处理构筑物之间,水流一般是依靠重力流动的,前面构筑物中的水位应高于后面构筑物中的水位,两构筑物之间的水面高差即为流程中的水头损失(包括构筑物本身连接管道计量设备等的水头损失)。在污水处理厂,如果进水沟道和出水沟道之间的水位差大于整个处理厂需要的总水头,处理场内就不需要设置废水提升泵站。反之,就必须设置泵站。厂内高程布置的主要特点是先确定最大构筑物的地面标高,然后根据水头损失,通过水力计算,递推出前后构

32、筑物的各项控制标高。根据曝气池设计水面标高,推求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根据处理构筑物结构稳定性,确定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地面标高12。3 设计计算书3.1 污水处理系统计算3.1.1 格栅(一)设计参数:(按远期流量设计)设计流量Q=0.116m3/s,栅前流速v1=0.7m/s,过栅流速v=0.9/s;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e=0.01m;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60;栅渣量W=0.33m3/d(二)设计计算(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计算得栅前槽宽则栅前水深:(2)栅条间隙数:(取n=40)(3)栅槽有效宽度:B2=s(n-1)+bn=0.01(40-1)

33、+0.0140=0.79m 所以总槽宽为:0.79+0.200.99m(考虑中间隔墙厚0.20m)(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其中1为进水渠展开角)(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6)过栅水头损失h1: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 其中 =(s/e)4/3 h0:计算水头损失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 :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1.67(7)栅后槽总高度H:取栅前渠道超高h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1=h+h2=0.29+0.3=0.59m栅后槽总高度:H=h+h1+h2=0.29+0.18+0.3=0.77m(8)格

34、栅总长度:L=L1+L2+0.5+1.0+0.59/tan=0.56+0.28+0.5+1.0+0.59/tan60=2.68m(9)每日栅渣量:W=m3/d(可以机械格栅清渣)3.1.2 污水提升泵房(一)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115.7L/s,泵房工程结构按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设计。(二)泵房设计计算采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对于新建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故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污水提升前水位-5.23m(即泵站吸水池最低水深),提升后5.12m(即隔油池水面标高)。所以,提升净扬程Z=5.12-(-5.23)=10.35m水泵水头损失取2m从而需水泵扬程H=Z+h=12.3

35、5m根据流量416.7m3/h=115.7L/s,采用6台100WDL-15型立式污水泵,4用2备。该泵提升流量120m3/h,扬程13m,转速为1450r/min,功率7.5Kw。占地面积为52=78.54m2,即为圆形泵房D=10m,泵房为半地下式,地下埋深9m,水泵为自灌式。3.1.3 沉砂池(一)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10000m3/d=116L/s设计流速:v=0.20m/s水力停留时间:t=30s(二)设计计算(1)沉砂池长度:L=vt=0.2030=6.0m(2)水流断面积:A=Q/v=0.116/0.20=0.58m2(3)池总宽度:设计n=2格,每格取b=2.0m,池总宽度B

36、=2b=4.0m(4)有效水深:h2=A/B=0.58/2.0=0.29m (介于0.251m之间)(5)贮泥区所需容积:设计T=2d,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2天,则每个沉砂斗容积(每格沉砂池设两个沉砂斗)其中X1:污水沉砂量3 m3/105m3,K: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1.5(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设计斗底宽a1=0.2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60,斗高hd=0.5m,则沉砂斗上口宽:沉砂斗容积: (略大于V1=0.1m3,符合要求)(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计池底坡度为0.06,坡向沉砂斗长度为 则沉泥区高度为h3=hd+0.06L2 =0.5+0.062.65=0.66m 池总

37、高度H :设超高h1=0.3mH=h1+h2+h3=0.3+0.29+0.66=1.25m在沉砂池出设置一砂水分离器,砂水混合液从分离器一端顶部输入水箱,混合液中比重较大的如砂粒等到将沉积于槽形底部,在螺旋叶片的推动下。砂粒沿斜置的u型槽底提升,离开液面后继续推移一段距离,在砂粒充分脱水后经排砂口卸至盛砂桶,而与砂分离的水则从溢流口排出,达到分离目的。3.1.4 隔油池(一)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10000m3/d=0.116 m3/s设计流速:v=0.01m/s水力停留时间:t=2h(二)设计计算(按油珠的上浮速度计算)(1)隔油池的表面积A:A=a Q/u =1.44416.7/(0.1v

38、)=166.68m2 其中:Q含油废水设计流量,m3/h u油珠上浮速度,m/h v废水在池内的水平流速,m/h a修正系数,取v/u=10时,a=1.44(2)隔油池的有效长度:L=a(v/u)h=1.44102.4=34.56mh单个格之间的工作水深 b宽度 h/b宜取0.30.4(取0.4) (3)池总宽度:设计n=2格,每格宽取b=6m,池总宽度B=2b=12m(4)过水断面面积Fc: Fc=Q/v=416.7/18=23.16m2(5)有效水深:h1=2.4m 取超高为0.3m则H=h1+h2=2.4m+0.3=2.7m选用PJ-J型刮油刮泥机,电动机功率为:行走0.370.55Kw

39、,卷扬0.75Kw,行走速度1m/min,卷扬提板速度2m/min。3.1.5 气浮池(一)设计参数气浮池的有效水深通常为2.02.5m废水在反应池中的停留时间一般为515min废水在接触室中的上升速度为1020mm/s,水力停留时间为12min废水在气浮分离室的停留时间一般为1020min,其表面负荷约为68m3/ (m2h)(二)设计计算(1)气浮所需空气量进入气浮池时悬浮物固体浓度已较低,此时选用气固比a=(A/S)为0.0050.006,选用a=0.005则 其中:Qr加压溶气水的流量,m3/dSa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g/ m3Cs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大气压时的空气溶解度,mL/L,取

40、18.7Nf加压溶气系统的溶气效率,取0.9(2)接触室的表面积Ac Ac=(Q+Qr)/Uc= (416.7+135.1)/72=7.67m2其中:Ac接触室的表面积,m2 Q气浮处理的废水量,m3/hQr回流加压水量,m3/hUc接触室水流的上升速度,m/h,取72 m/h(3)分离室的表面积AsAs=Q/q=416.7/8=52.1m2其中:As分离室的表面积,m2Q气浮处理的废水量,m3/h q分离室表面负荷,m3/(m2h)气浮池的净容积V=( Ac+ As)H=(7.67+52.1)3=179m3 H选定池的平均水深(分离室水深),选3.5m。有效水深为2.5m,超高为0.5m,池

41、底安装集水管所需高度,取0.5m。气浮池的规格 L=15m B=4m选择GM-4型刮沫机,行走速度为5.0或7.5m/min,电动机功率为1.5Kw。3.1.6 均质调节池(一)设计参数周期T=8h,水流速度为2mm/s,有效水深定为h=4.5m,超高为0.5m。(二)设计计算均质调节池有效容积V=8416.7/7.2=463m3均质调节池规格设为 L=52m B=10m H=5m选用BQT075型低速潜水推流器2台,叶轮直径1800mm,电动机功率为7.5Kw,转速为47r/min。3.1.7 曝气池(一)设计参数经前期处理后BOD约为200mg/l,处理场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曝气池污水温度

42、为20,MLVSS/MLSS为0.8,回流污泥悬浮固体浓度取10000mg/L,曝气池中的MLSS取3000mg/L,污泥泥龄取15天。估算出水中BOD浓度约为15mg/L。(二)设计计算(1)计算曝气池容积: 按污泥泥龄计算,取污泥负荷0.25kgBOD/(kgMLSSd) 取曝气池V=2500 m3(2)计算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t=V/Q=250024/10000=6h(3)计算每天排除的剩余污泥量:按表观污泥产率计算 计算系统排除的以挥发性悬浮固体计的干污泥量:按污泥泥龄计算 排放湿污泥量计算剩余污泥含水率按99%计算,每天排放湿污泥量:500/1000=0.5t(干泥), 0.5/(

43、100%-99%)=50m3(4)计算污泥回流比R曝气池中悬浮固体(MLSS)浓度:3000mg/L,回流污泥浓度:10000mg/L 10000Qr=3000(Q+Qr) R=Qr/Q=43%(5)计算曝气池的需氧量 (6)空气量计算 本设计采用鼓风曝气,设曝气池有效水深为4.0m,曝气扩散器安装距池底0.2m,则扩散器上静水压3.8m,其它相关参数选择:值取0.7,值取0.95,=1,曝气设备堵塞系数F取0.8,采用管式微孔扩散设备,Ea=18%,扩散器压力损失:4Kpa,20水中溶解氧饱和度为9.17mg/L。扩散器出口处绝对压力 Pd=p+9.81000H=138000Pa空气离开曝气池面时,气泡含氧体积分数为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