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60894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本文从分析妇女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入手,剖析制约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充分发掘好、发挥好农村妇女人力资

2、源的对策,帮助广大农村妇女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妇女 人力资源目前,我国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的60以上,她们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一、妇女在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妇女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近几年来,妇女不再仅仅是家庭生活的主妇,而且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以杭州市为例,农村妇女已占农村一线劳动力的50以上,在种植、养殖、加工中承担着更多的工作量,在发展农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妇女是农村精神文明的直接推动者。农村妇女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村庄、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中起着主导作用

3、。近年来,杭州市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妇联组织的“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家庭教育双合格”等活动中,身体力行,为弘扬时代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重要作用。3.农村妇女在家庭增收中的作用。以杭州市为例,有一大批农村妇女,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农业实用技术、手工业技术培训、学习,使她们掌握了科技致富的新技术、新工艺,成为“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她们劳动收入与家庭收入的比重也连年上升,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农村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农村妇女整体素质较低,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

4、在思想意识上,停留在“满足温饱、吃穿不愁、围着灶台、丈夫、儿女转”的状态;在经济意识上,有小富即安思想,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在家庭生活上,大多数农村妇女“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意识根深蒂固。二是文化科技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据统计,杭州市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总数的41.3。初中文化程度,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了总数的42.1,15.6和1.0。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大多数农村妇女不能有效地掌握现代农业技能,对一些政策措施、经营信息更是知之甚少。2.农村妇女参政总体比例偏低。以杭州为例,据统计,只有25以上的妇女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参

5、加村委选举。这就将导致女性的意愿不能在决策层有效地表达和融入政策之中,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女性特有的优势和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挥。3.农村妇女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够。以杭州市为例,农村妇女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70是电视,只有27左右的人经常看报纸、杂志、书籍,20左右的人偶尔看报纸、杂志、书籍,接触网络的人就少之更少,只有5左右的人上过网。信息的贫困制约了农村妇女自身素质的发展。4.农村妇女知识水平不高。以杭州市为例,有65的农村妇女想学一门新技术,有想读更高学历的人占了75。这说明大部分的农村妇女的知识水平远远达不到现在社会的要求,知识缺乏使得她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会就大大降低了。5.农村妇女劳

6、力负担加重。调查发现,农村妇女家务活普遍繁重,平均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长达4.15小时,比男性多2.7小时。就家庭事务的分工而言,家务大部分由女性干的家庭占50.37%,完全由女性干的家庭占26.7%。严格的角色规定使农村妇女的劳动力转移受到了制约。6.侵犯妇女权益现象依然存在。歧视虐待生女孩的妇女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女童失辍学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少年女性受教育年限偏低。此外还存在妇女人身权受侵害、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影响了女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性的发挥。三、开发妇女人力资源,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1.将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纳入

7、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议政府予以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把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范畴,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统一规划,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妇女的作用。2.大力宣传,唤醒意识,更新观念,鼓励参与民主政治管理。首先,要唤醒农村妇女参加建设新农村的意识。其次,以典型事例激励广大妇女,使其摒弃传统观念,使之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妇女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努力培养一批女村支书、女村委会主任,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优秀女性中大力发展中共党员,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3.提高素质,增

8、强致富本领。各级政府及妇联要对农村妇女进行全面系统的素质和技能培训,使其不断增强致富本领。首先,要创新培训内容。不仅要进行农业技术的培训,还要拓展到创业理念,经营管理等各类知识的培训。其次,要注意培训的层次化。对农村科技致富骨干、基层干部等集中进行农业高新技术、市场营销、网络知识等培训,使她们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标兵;对文化程度较低、接受能力相对差的妇女,通过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使她们能掌握12门以上的实用技术;再次要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可采取集中和分散办班等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培训,使广大农村妇女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4.深化女性素质工程,提高妇女参与发展的综合素质

9、。各级妇女组织要把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培养优秀妇女人才贯穿于妇女工作之中,努力争取在各地创建1个“妇字号”培训基地,培训失土、失业妇女,帮助她们实现再就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的法律意识、职业技能和竞争能力。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广大农村妇女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激烈、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妇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参考文献:1王怀明程晓陵:南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05(07):115-1162刘福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人力资

10、源开发的效应J.经济问题,2005(01):45-473王秀梅:中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01):98-100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

11、.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2、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13、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