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61238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 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调查测算,2005年湖南城镇贫困人口为145.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9.3%,贫困程度指数超过100,达到112.5。由此表

2、明,湖南各地城镇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收入较低,生活处于贫困状态。湖南城镇居民贫困程度偏高,反贫困任务非常艰巨。为此本文对湖南省的贫困现状进行诊断分析。一、城镇贫困问题仍很严重1.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大城镇贫困人口主要包括: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无业人员、困难企业职工、因健康状况差或残疾不能工作的人员、无亲友抚养或赡养又无储蓄的人员、多子女家庭、重灾重病户家庭等。城镇低收入的主体已由传统的“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抚养人)转为特困职工、失业人员及其家属。从湖南省民政厅2003年和2002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构成情况看,贫困人口主要是下岗、失业和其他无业者。2002年,这三类人口占全

3、省社会保障总人口的85.26%,2003年占86.34%。2.城镇贫困人口分布广泛(1)城镇贫困人口的地域分布。从地域分布情况看,总的说来,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低收入人口的比重比较高。据调查统计,按湖南东、中、西三个地带划分,2003年东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发生率为8.4%,比2000年的5.7%上升2.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11.3%,比2000年的7.2%上升4.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为12.4%,比2000年的7.4%上升5个百分点。从东部地区来看,该区沿京广一线和湘潭等6个市城镇非农业人口,占全省城镇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为52.2%,贫困人口占全省的44%;中部的5个市城镇人

4、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为39%,贫困人口占全省的39%;西部地区的两市一州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为13.3%,贫困人口占全省的17%。湖南省中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经济欠发达,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为47.8%,贫困人口占全省的56%。按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划分,大中城市市区人口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44.5%,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37.1%,贫困发生率为8.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小城镇非农业人口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55.5%,贫困人口占全省的62.9%,贫困发生率为11.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比大中城市市区高2.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西部地区和小城镇是贫困

5、人口多发生地。(2)行业分布情况。城镇低收入群体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些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如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建筑业等,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37.9%、19.0%、13.1%和4.9%,比平均水平分别高出7.5、6.2、4.5和1.9个百分点。相对而言,在电力、煤气、水生产供应、金融保险、卫生体育、教育文化艺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且比较稳定的行业中,就业的比重明显偏低。3.城镇贫困人口生活质量低据2005年全省城镇10%的最低收入户全年收入及消费资料显示:贫困家庭收入水平低,生活艰难。(1)入不敷出。2005年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70.38元(

6、平均每人每天收入8.14元),不足以支付其人均3142.82元的生活消费支出。其中收入最低的5%的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515.61元,其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723.22元,入、出缺口更大。(2)平均每人每天购买4.12元食品。10%的低收入户全年平均每人购买食品支出为1502.21元,人平每天约4.12元;其中5%的最低收入户购买食品支出仅1337.83元,每人每天仅3.67元,而10%的高收入户每人每天13.1元。高低收入户食品支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烟酒副食和在外饮食上。10%的低收入户平均每人每天购买1.45元肉禽蛋水产品,低于全省2.11元的平均水平。但低收入户的糖烟酒饮料的支出人均95.

7、27元,仅及全省平均水平的34%、10%最高收入户人均589.93元的16.1%。(3)每人不到四件廉价服装。10%的低收入户平均每人衣着消费支出为198.48元,其中购买服装每人3.74件、支出141.65元,不到最高收入户的1/10。 (4)家庭用品花钱不多。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家庭用品和服务支出为127.56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8.3%、高收入户的9.6%。(5)医药费用每天0.734元。10%的低收入户人均支出医药费267.9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5.5%,仅为最高收入户的17%。(6)交通通信费用少。2005年10%的低收入户人均支出交通费73.29元、通信费173.18元,

8、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4.7%和34.3%。低收入家庭交通、通信开支少,没有汽车,百户拥有摩托车仅6.37辆,百户分别拥有固定电话71.77部和移动电话62.95部。(7)除了电视收视费没有其他文娱开支,学杂费占了可支配收入的14.9%。10%的低收入户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70.07元,比全省556.5元的平均水平低87.4%。低收入家庭文娱消费主要是看电视,订报刊的很少,仅有不到4.3%的家庭有电脑,1.5%的家庭接入了互联网。人均教育支出为443.31元(包括给在外就学子女的144.03元),尽管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3.5%,但却占了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4.9%。(8)房租、水电

9、、燃料支出占11.7%。10%的低收入户人均用于房租、水电、燃料支出368.65元,占消费总支出的11.7%。低收入家庭几乎没有购房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9.2平方米,低于全省28.35平方米的平均水平。有30.22%的家庭住的是租赁房。(9)没有购买珠宝首饰、手表等贵重物品。10%的低收入户人均其他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62.16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3.8%。低收入户没有购买珠宝首饰、手表等贵重物品的。二、城镇贫困人口的特征和类型1.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特征城镇贫困具有多方面、复杂的原因。从对城镇贫困户的情况分析,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户均人口规模较大。2005年末平均每户3.35人,比全省

10、平均水平多0.42人。(2)劳动力就业程度低、负担系数高。平均每个就业人员负担人口3.15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多1.1人。多数家庭有下岗失业人员或老弱病残人员。(3)文化程度低。70%的低收入人口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水平,而城镇总人口中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比例为49%。据2004年对3688个下岗失业人员的调查,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者占43.24%,初中文化程度者占38.0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98%,三者相加达89.28%。从技术等级分,初级工及没有技术等级的人员占52.6%,中级技工占38.9%,高级技工及技师占8.5%。也就是说,下岗职工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技术只有初级水平,在激烈的

11、市场竞争中,他们明显处于弱势,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陷入失业困境的概率比较大。2.贫困人群的六种类型从贫困家庭未就业的人群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和调整导致失业的群体。(2)资源枯竭型城市里大量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3)退休较早、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4)流入城市、成为城市新贫困阶层的农村人口。调查户中有3.1%为进城农民。这部分城市新进入者,尽管他们能吃苦耐劳,但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技术,往往难以找到固定的职业,或者只能从事一些城镇居民不愿干的重体力劳动或脏活等低收入劳动,他们中有1/3的人其收入低于贫困标准。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

12、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3、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14、.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