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吴大猷先生与南开大学.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6152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论文吴大猷先生与南开大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吴大猷先生与南开大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吴大猷先生与南开大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吴大猷先生与南开大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吴大猷先生与南开大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吴大猷先生与南开大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吴大猷先生与南开大学 吴大猷先生与南开大学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吴大猷先生与南开大学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吴大猷先生与南开大学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今天我有幸参加纪念吴大猷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谨作为先生母校的晚辈,深切缅怀这位毕生献身科学和教育的、并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南开大学尊敬的学长. 南开大学是吴大猷先生的母校, 是著名教育家张

2、伯苓创办的.吴大猷于1925年夏考入南开大学,不久进入物理系学习,最初把他引进物理学领域的是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的、时任南开大学物理系主任的物理学家饶毓泰先生,吴大猷随饶毓泰教授学习的物理课程有:大学物理、电磁学、近代物理、高等力学、光学、气体运动论、高等电磁学等.后来他曾对恩师饶毓泰教授回忆说:“饶先生表面上看起来很严肃,但心地善良,程度好,造诣高,中、英、法、德文都极好”.大猷先生在大学四年中学习成绩优秀,并获得这所私立学校十分难得的奖学金.他还与同窗陈省身等组织理科科学会,开展业余的学生科研活动,曾将德国物理大师普朗克的热辐射论由德文译为英文.他对科学的感悟和对科学精神的追

3、求,受到饶毓泰器重.1929年毕业留校任教,讲授近代物理和力学等课程.饶毓泰去德国研修后,仍以大猷先生的进修为念,因此与清华大学叶企孙教授联合推荐,使他获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资助, 1931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猷先生作为北京大学教授加入西南联大,再次有了与南开大学物理系合作的机会,与师生建立了深厚友谊.大猷先生十分怀念母校南开大学,他曾写下十年的南开生活、南开大学和张伯苓、我在大学求学经历等回忆文章,表达对母校殷殷思念的赤子之心.他在文章中说:“笔者自十四岁至二十四岁在南开中学、大学至任教的十年,是性格、习惯的形成,求学基础训练的重要时期.现在回溯这段时期,感情的因素

4、自所难免.”改革开放初期,他特地召唤他的堂弟原南开大学副校长、数学家吴大任及家人到香港会面,了解母校和祖国的建设发展情况.1992年初夏,大猷先生以85岁高龄毅然回到阔别46年的祖国大陆,为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开创更加活络的管道,受到江泽民、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我还清楚记得,那年6月4日大猷先生回到南开大学的情景.当我们陪他游览南开大学校园时,眼见南开巨大的变化,他高兴地说:“母校发展的规模和学术上的成就完全超出我的想象.”6月5日,南开大学举行授予吴大猷名誉博士学位典礼,陈省身先生、杨振宁先生以及出席第21届理论物理中微分几何方法国际会议的国内外学者与会,我作为南开大学校长将名誉博

5、士学位证书颁授大猷先生,并且将我校保存的大猷先生当年在南开大学读书时的学习成绩单附件赠予他.大猷先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今天我很高兴,很快乐,也有点不好意思,接受这个荣誉感到很惭愧.离开南开大学60多年,但我始终没有离开学校和教学.今天看南大,和过去相比,在各方面都是不可想象的.”大猷先生对母校仍然完整保存当年学生的档案资料感到很惊奇也很高兴.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在京津的时间虽短,但故地重游,大猷先生对南开大学、对祖国大陆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他回到台湾后,南开大学的过去和现在仍然萦绕在他的脑海,直到1999年5月19日的来信中,他仍以衰年颤抖的笔抒发故园情怀.信中写道:“弟在南开中学

6、四年,大学四年,毕业后教学二年,此不仅是弟受基础训练,亦是我一生生命中最重要的、最快乐的一个阶段.1992年再返南大,则景况大变,不胜兴奋.六十余年的进步发展,使我回忆六十多年前研习、成长的情形.”吴大猷先生心怀祖国,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晚年甚至一度准备回大陆定居.他在写给其堂弟吴大任的夫人陈NFDAA教授的信上说,南开大学如可能给我一个名誉教授,可不给薪金,但给我住的地方,如医药问题容易,我可以考虑在母校终老.但是,病魔终究没有让他来得及实现他的愿望.2000年3月4日,大猷先生走完了93岁的人生长途.吴大猷先生是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的著名科学家,曾荣获密歇根大学荣誉博

7、士、菲律宾麦格塞塞奖和霍英东杰出终身成就奖.他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对原子和分子理论、相对论、经典力学和统计力学都有广泛的研究,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推崇和高度评价.尤其在原子和分子理论、散射理论和统计力学领域有着独创性贡献.他对我国科学发展的影响,更超乎物理学的研究.吴大猷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教育家,他从青年时代即登上三尺讲台,直到70岁没有离开过学校,不仅有丰富的专业教学实践,而且还有独到的教育理念.教书育才是他一生的追求,亲沐他教泽的数以百计千计,其中许多人成为著名学者、科学家,不仅有在座的杨振宁先生、李政道先生,还有郭永怀、马大猷、黄昆、朱光亚、马士骏、虞福春、薛琴舫、李荫远、陈家麟、张润生、杨

8、光德、王先鎔、李卓显、孙守廉、林家翘等人.尤其应当提到的是,抗战胜利后,他与华罗庚先生受当时军政部长陈诚和副部长俞大维委托规划国防科技时,就建议选派优秀年轻科学人才出国进修,并且直接挑选了清华大学助教朱光亚和当时尚未大学毕业的李政道,两人分别进入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吴大猷先生是一位有远见的善于识才的伯乐.吴大猷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在国家经历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他和一大批知识分子坚持在大后方,与人民同甘共苦,与抗日战争相始终.晚年身居台湾,依然保持着科学家的正直和社会良心,坚守中国人的情操.上世纪80年代,当他听说有30多位华裔美人要在美国政府中争取政治地位时,他立即表示,“这是一

9、项不是味道的事”.他说,由中国留学去美的,多是不容易忘掉祖国的;为学术或职业发展的需要,出任学术机构或职业团体的职位,甚或入美国籍皆不足为异的.但如果参与政治工作或职位,则势将如入籍时的宣言,必须对美国效忠不二的.他认为,“生育成长教育在中国,而效忠他国,则是笔者所不易坦然接受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吴大猷先生的中国情结、民族情结.还在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初期,吴大猷先生就站出来支持这一举措,并反对人为地为探亲制造障碍. 大猷先生晚年最可称道的,我以为有两件事:一是,吴大猷力陈反对台湾发展核武器.他曾于1967年7月写出了“核能发展拟议的分析报告”,强调核子武器、洲际导弹不可能“独意进行”.这个建

10、议后被台湾决策当局所采纳.我以为,大猷先生这一建议是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的.二是,吴大猷先生晚年积极推进海峡两岸文化学术的交流.还在1988年,他就明确表示,“我极赞成两岸间的有实质的文化学术交流”,并且敦促台湾当局,“能在学术文化和政治性考虑间,作些决策,使有实质的学术交流可以进行”.同时他还对有人攻击华裔学者访问大陆发表义正辞严的谈话.1992年,85岁的吴大猷带领新竹清华大学阎爱德教授等五位物理学者在李政道夫妇陪同下,首赴祖国大陆,不久他又促成谈家桢、张存浩、吴阶平、邹承鲁等七位大陆学者访问台湾,其当时的影响及后续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吴大猷的大陆之行被誉为“两岸物理界的一大盛事”,是“开

11、辟两岸学术交流的创举”,“使得隔绝四十余年的两岸学术交流有着关键性的突破“.他的晚年大陆之行,显示了他那科学家的远见和爱国情怀,为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吴大猷先生已经离开我们16年了,我作为吴大猷先生母校的一位晚辈,作为与晚年的吴大猷先生有过交往的南开人,对他十分钦敬和怀念.吴大猷先生是一位对科学执着的人,对事业认真的人,对社会负责的人,处事一丝不苟,待人平等宽厚,是一位亲切可敬的人.我相信,他的科学精神,他的道德人格,一定会鼓舞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他晚年所致力的两岸学术交流,一定会在新的世纪以新的锐力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其他参考文

12、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

13、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

14、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