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激励模式.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61758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激励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激励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激励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激励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激励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激励模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激励模式 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激励模式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激励模式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激励模式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文化背景对激励模式的影响,通过中西方传统文化对比,分析了传统文化对员工价值观的影响,论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员工激励应采取的激励模式及激励的侧重点。关键词 传统文化 员

2、工激励 模式一、问题的提出1.员工激励及其作用激励是通过管理工作创设一定的条件,激发起被管理者实现工作目标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组织中的员工激励,就是创设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员工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员工激励的目的就是把人这种具有巨大能动性的资源管理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使之与物质资源达到最佳配合,以最高的效率实现组织的任务和目标。二、中西方传统文化对比分析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情感。这主要源于我国的主导思想文化儒家思想。孔孟之道的核心是“仁”与“义”。强调在与人的交往中,不但在与利,甚至在与生命的比较选择中,

3、都要首选“仁”与“义”,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虽然许多人都做不到这些,但这在他们的思想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重家庭。这主要受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儒家的忠孝思想,它要求人们“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它把人在家庭中的孝悌责任和在国家中的忠君爱国责任几乎并驾齐驱;另一个则与宗教有关。西方宗教强调个人的作用和社会团体的作用,而中国社会没有严格的宗教组织。“中国缺乏宗教,以家庭伦理生活填补它。”所以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和西方对宗教的重视一样。(3)重面子。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很想不通,这实质还是由于儒家思想造成的。儒家规定的礼制极为繁多,人们违反其中一条,

4、便被认为不符合伦理道德,违反礼制的行为也要被社会公众轻视。因此长久以来,中国人的羞耻感要比其他国家的人敏感许多。(4)重归属又工于心计。中国传统文化源于黄帝年代,真正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是一个多国竞争的时代。在当时,很少有人希望自己孤立于任何一个国家外,尤其是有思想、有志气的人,都渴望能按照自己的统治思想来发展本国经济、军事,或是能杀敌建功。加之几千年来封建统治者都宣扬忠君爱国思想,因而就形成了人们明显的归属愿望。但另一方面,一国内部各派势力也在明争暗斗。这主要是通过谋略获取高层统治者的宠信。久而久之,也使得人们在交往中工于心计。2.西方传统文化的特点(1)个体性文化。西方国家价值观的

5、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性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2)宗教色彩浓厚。美国的宗教色彩非常浓重,百姓对去教堂很看重,认为这是在价值观上有共同点。美国人信奉的是基督教中的新教,在建国时就把教义里面所体现的精神写入宪法中。美国人具有高度自觉的遵纪守法意识,对法律、制度、习俗的尊崇让人感受深刻,这种

6、特点在一定程度应归功于对宗教的信仰。(3)美国包容性的移民文化。在与美国人的交往中,会十分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无论你来自怎样的文化背景,思想如何“离经叛道”,行为如何“荒诞不经”,美国人都会抱以倾听、理解、沟通等十分宽容的态度,尊重你的思想,理解你的选择,而绝不横加指责与干涉。在此理念下,美国文化呈现出异样的繁荣。究其原因,可能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聚集在那里,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美国人见多识广,具有较强的对异域文化、异己观点的宽容性。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激励模式不同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各国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管理方式下所采用的激励模式也往往是有区

7、别的。1.竞争激励的运用美国是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因而开展员工之间个人竞争,并对个人表现进行奖励是有效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中国则相反,这种激励手段未必会取得同样的成效,这也与我们的上述论点达到了不谋而合。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引起的不同激励方式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关系代表一个社会对个人权力的看法。在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当中,员工对于组织怀有忠诚感和效忠心理,工作中倾向于群体的努力和集体的回报。而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则相反,倾向于个人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更适合于采纳基于员工表现的奖励制度。在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当中,认为归属于组织,取得成员身份是一种美

8、德。所以我们认为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更易于创造员工和管理者之间融洽的关系。3.重视对群体的激励我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员工更看重对组织的归属感。因此,在员工激励方面,可更多地采用群体激励的方法。对群体的激励,不仅可以利用经济性奖酬资源,还可以利用社会性奖酬资源。一般说来,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可比的不同群体进行评比,奖励工作绩效高的群体,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良性竞争,避免群体内员工之间的恶性竞争。第二,在组织中树立和宣传先进群体,以先进群体为榜样来激励其他群体。第三,给工作成绩优秀的群体更多的自主权,激发群体成员的团结合作和进取精神。群体激励方法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

9、产率、产品质量、员工士气和降低生产成本均有积极的效果。以群体为激励单元的激励措施的实施,必须与群体内部有效的行为规范配合起来。因为,面向群体的激励措施可能引发群体内部成员的“搭便车”行为,必要的监督措施和良好的群体规范可以制约群体成员的“搭便车”行为。4.情感激励美国的管理比较强调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强调每一个人的具体责任与相应的权限;在报酬方面比较重视公平、公正,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劳资双方主要任务在于认真履行双方的协议,责任心建立在严格的制度和协议上,而很少涉及情感。因此美国的管理更偏重于“法制管理”,比较倡导个人英雄主义。当然也强调协作,但这主要是通过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来与其他人员或

10、部门步调达成一致。因此,美国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比较偏重于对员工创造一个能发挥个人才能的空间,使其自我实现需要得到尽可能的满足,同时获得相应的物质报酬、赞誉与提升。日本的管理则是强调一个团队、一个部门的整体责任与权限,非常重视群体的和谐一致,强调群体价值观。员工的责任心来源于对自己所在企业的价值观的认同,来源于对企业的忠诚与感情。因此,日本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比较偏重于保障职业安全 (终身雇佣制 )、奖励忠诚 (年功序列制 ),以及价值观激励等。5.批评激励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大量违规行为和不良现象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批评加以化解。批评是管理者最常用的武器,它不像罚款和行政处分那样“无情”,它通过批评者与被

11、批评者之间的语言和感情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违规者认识错误,产生信心,改正错误,并从深层次上起到激励作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根据不同的传统文化特点,我国企业不宜对员工较多使用批评激励法,因为中国人爱面子,有太多的羞耻感,有时明知自己错了,也难于启齿主动承认错误;而西方社会对宗教的虔诚使人们养成了知错认错的习惯,不过于在乎面子,可利用批评激励法。四、结束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的文化交融也逐渐深入。像美、日随着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化,他们在文化上也进一步融合适应,在管理模式上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依然以自己的激励模式为主,以他人的为补

12、充。因此,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激励理论与方法时,有必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造就人们价值观的特殊性,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员工激励更有效,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因为文化冲突引起的在先进激励方法上的“消化不良”。参考文献:1郝辽钢等:激励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92张玉霞:关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文化背景思考.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9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

13、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

14、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

15、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