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6212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学论文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学论文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学论文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学论文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 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文化排斥是社会排斥的一个方面,也是最为深层的一个方面。从理论视角厘清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的困境,对于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具有重要的

2、启迪作用。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困境;文化排斥;启迪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1000605一、文化排斥的理论视角一般认为,社会排斥包括经济排斥、政治排斥和文化排斥。而文化排斥不仅是社会排斥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更为深层的一个方面。由于文化有其自主性和滞后性(或称之为“惰性”),文化排斥往往独立于社会排斥起作用,当社会排斥并不明显的时候,文化排斥仍因其自主性或“惰性”而存在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文化总是根深蒂固的东西,群体间的文化排斥一旦存在往往很难消除。从国外移民适应的研究中,我们可窥见一斑。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来讲,或是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需要来

3、讲,对文化排斥的研究都有其独特的必要性。对于文化排斥的涵义,许多学者进行了各自不同的定义:Littlewood和Herkommer认为,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主导性的价值和行为模式,那些追随和表现出不同模式的人会受到文化排斥。Figueroa等学者还指出,排斥出文化过程与个人被排斥出对特殊社会网络的参与有关。由于文化价值观念不同,一些人会受到排斥。kronauer认为文化排斥是指失去根据社会认可和占主导地位的行为、生活发展方向及价值观模式而生活的可能性。Sabour认为文化排斥还应指处于少数的个体和团体不能享有他们的文化权利,即保有自身的传统、仪式、宗教信仰和语言等。Kabbeer认为社会排斥的结果

4、是在制度层面产生不利因素的连续统一体,既有物质排斥又有非物质排斥即文化排斥。物质排斥是资源、利益、再分配排斥,产生贫困;文化排斥是指在认可、身份、尊重方面的排斥,形成歧视。社会排斥理论的研究取向和研究范式,为文化排斥的研究提供了导向和借鉴。研究取向:Rodgers把社会排斥作为一个取向(approach),认为它至少有以下特点:第一,社会排斥取向具有多面向、多学科的特点。它把社会权和物质剥夺二者联结在一起。所以,它不仅包括缺乏获得物品和服务的机会,而且包括排斥出安全、公正、代表和公民权。其核心理念在于,社会排斥和经济、社会、政治及文化等多面向的不平等有密切关系。第二,社会排斥取向把焦点放在过程

5、上。社会排斥可以描述状态,但和许多关于贫穷的理论相比,其特殊的优势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之上。它既捕捉到了贫穷和剥夺的情境,同时也捕捉到了导致它们的机制。第三,社会排斥取向亦把焦点放在社会行动者和代理人之上。它指出,一方面存在着接纳和排斥过程,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接纳和排斥两种社会行动者。处理社会排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确认这些行动者,并理解他们如何和为什么排斥其它人。第四,多层面的影响。社会排斥可以在国家、地区、机构、群体、个人、整个世界等多个层面上来理解。研究范式:Silver提出了关于社会排斥的三个范式,即团结范式(solidarity)、专门化范式(specialization)和垄断范式

6、(monopoly)。Silver认为团结范式植根于法国的共和传统之中。团结取向特别强调群体之间的文化或道德界限在安排社会生活方面于社会中建构起二元类别的方式。排斥,如同越轨或反社会一样,既会威胁到也会强化社会的粘合。排斥的反面因而是“整合”和实现整合的过程,即“嵌入”。在迪尔凯姆的意义上,整合意味着被同化成主流文化,或者在其“后现代主义”意义上意味着主流文化适应少数人文化。从社会团结的观点来看,作为一个过程的社会排斥是一种不利于社会的生活和福祉的现象,因为它预示着要松开把个人和群体与更大的社会联结起来的纽带,亦即个人和社会之间社会纽带(社会团结)的中断。Silver认为专门化范式存在于英美自

7、由主义思想当中。从专门化范式的观点看来,社会排斥来源于不充分的社会领域分割、把不适当的规则运用于一个既定的领域、或者在诸领域间自由运动与交换的障碍。换言之,社会排斥是社会分化、劳动的经济分工和专门化的一个结果。由于存在着分割的社会领域,所以排斥可能会有多重原因和面向。Silver认为垄断范式植根于马克思和韦伯的欧洲左派思想之中。在这种思想看来,社会秩序是强制性的,是透过一套等级性权力关系被施加的。因而,排斥包含着阶级、地位和政治权力的相互作用,并为享有者的利益服务。也就是说,由阶级、地位和政治权力划定界限的社会实体对稀缺资源享有垄断权,这种垄断赋予他们共同的利益并且他们也力求通过社会封闭保持这

8、些利益,而其它人则被违反其本意地挡在外面。二、农民工文化排斥研究我国很多学者已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来分析我国的许多贫困或不平等现象,但是单独运用文化排斥理论作分析的却尚未有先例。我国学者从社会排斥视角研究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状况大致相同,但其中许多研究都涉及到文化排斥理论。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农民工城市流动中的文化意义“农民工进城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移居城市,也是现代化意义上的文化移民,更是指个人从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过程,它涉及到农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转变过程。”“流动人口作为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载体,承载了传统与现代在变迁中表现出的矛盾冲突与不和谐。他们集中体现了转型社

9、会、文化变迁的复杂性和激烈性。如果农民工所承载的文化冲突不断被累积,就会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强烈的社会相对剥夺感,从而危及社会和谐发展。”朱虹指出打工妹从进城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学习扮演城市人角色,适应城市社会,她们学习城里人的打扮和语言上,并且不断获得与积累城市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徐晖认为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对立成为农民工由“准市民”转化为“市民”的文化阻碍因素:传统的小农意识和游民心态,以及受挫后的排斥心态等文化适应上的障碍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张纬提出应通过城市文化的塑造促进农民市民化与城市文化的良性互动化解这些由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以促进农民的市民化。2农民工城市适应具有层次性

10、田凯、朱力认为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他们将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归为三个层次: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和文化层面,三个层面相互影响,依次递进。他们认为目前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呈现边缘性的特点。“农民工群体是一个处于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中介的边缘群体。”“进城农民受到了城市文明的冲击和影响,也感受到了城市制度的排斥力量,这使进城农民的适应存在文化边缘性的特征。”田凯认为农民工低下的经济地位导致农民工城市适应仍处于初级 阶段,朱力进一步指出政策性与制度性因素阻碍了农民工适应的进一步深入。需要指出的是田凯的城市适应三部曲过于强调经济的作用,对文化的促进或延滞作用不够重视,这对于处于经济地位低下的

11、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缺乏指导作用。3农民工城市适应模式的选择江立华建构了农民工城市生存的两种不同的适应模式:“改变自我,融入城市社会”和“在城市重建乡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他认为这两种模式都是农民工在城市性文化中的不自主选择。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许多农民工选择了重建原有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模式。江立华强调城市的排斥力不仅源自市民的文化和心理阻隔,而且源自社会结构的隔离。4农民工边缘化生存状态及产生原因许多学者将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及其心理定义为一种“边缘化”的状态,称农民工为 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是篇质

12、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边缘人”。他们的“边缘化”主要表达了三层含义:一是体制意义上的边缘化,指农民工被视为城市管理之外的人群,不享受城市体制内资源,而农民工又不可能也不愿意再参与农村的社会管理;二是城市生活的边缘化,指城市体系中,农民工较低的经济、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二是文化涵化意义上的边缘化,反映的是农民工处于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中介处,

13、农民工在文化从属上充满困惑与矛盾。农民工的边缘生存状态上投射到心理上,形成了“过客心理”。所谓“过客心理”指的是外来者对所生活工作的城市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权利义务观念淡漠,缺乏对城市的热爱和责任感,进而与这个城市以及城市中的市民产生一种疏离感。农民工的过客心理主要体现在抱怨情绪、农村归属感、被排斥感、不安全感和回乡成就感。有学者称城市农民工为“双重边缘人”,即除了城市“边缘人”外,新生代城市农民工对家乡农村和农业的依恋在减退,不愿或无法回归农村社会,只能在农村和城市之间作“候鸟型”的循环流动,呈现一种“钟摆”状态。学者们对导致农民工边缘化的生存状态的原因做出很多分析,其中制度性因素有:户籍制

14、度、产权制度、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非制度性因素有:在城市里农民工缺乏可靠的能为自己提供帮助的亲属邻里关系和其它社会关系网络,没有可以利用的稀缺资源或特殊等价物参与到城市更广泛的社会交换中,受教育的程度低,对陌生的城市生活的心理准备不足,城市里人歧视,城管人员态度粗暴等。刘传江、周玲指出农民工的边缘性地位与其社会资本的占有和使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只有改善农民工社会资本匮乏和质量低下的状况,构建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形成机制,才能促使农民工更快完成城市化和市民化的过程,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社会生活之中。三、农民工与市民的文化冲突研究1995年李强通过个案分析,认为农民工对市民群体有很大的不满情绪,心理

15、上有歧视感。他认为农民工与市民的冲突是双方文化、背景、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所引起的误会、误解所致,解决的办法就是加强双方的沟通。朱力则指出市民在与农民工的互动交往中,存在着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制度性歧视是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磨擦性互动的主要的原因,但也有因农民工的活动条件与自身素质的限制而引起的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他特别指出城市居民与农民工有着鲜明的内群体与外群体的意识。周春霞将农民工与市民的冲突放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指出社会转型、城乡断裂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身份认同的双向偏离危机是冲突产生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他的对策结论是,农民进城是经济结构开放的结果,而农民工与市民冲突

16、的解决将完全取决于社会结构开放的程度。1农民工认同和归属感的考察在制度性因素与非制度性因素相互作用下,认同和归属感成为考察农民工文化适应情况的重要变量。认同的含义是指对自我特性(包括身份、职业和生活)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简而言之就是对自己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的回答。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趋向不明确和不稳定。城市社会的“经济接纳、社会拒入”,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错位,角色转换和身份转换的分离以及城乡文化上的差异是造成农民工身份认同不明确的主要原因。身份认同模糊将进一步催化和强化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性”,甚至形成“游民化”的社会认同

17、,使农民工市民化陷入困境。周明宝认为除了制度性身份外,农民工阶层还有其他三种身份,即基于交往视角的社会性身份、“他者话语”所定义的身份、自我感知性身份,进一步说明了农民工身份转变的多重社会因素。他特别提到文化的滞后性是导致后三种身份认知的重要障碍。王春光认为流动人口的群体特性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建构、解构和重构之中。王毅杰、高燕的研究证实了阶层意识产生的动态模型的有效性,即流动农民的身份意识完全是基于其生活场景的,而不是其客观社会经济地位。这一观点,为在农民工经济地位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米庆成对农民工的城市归属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研究。他把进城农民工的城

18、市归属感定义为: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村人口对城市(地域角度)和城市居民群体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满意和依恋程度。最后他指出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表现出一种矛盾不和谐的态势_地域上的强归属和群体上的弱归属,其结果会导致农民工内心的冲突以及农民工群体的“边缘化”程度加深。2农民工现代性的获得农民工的城市流动经历带给农民工的不仅仅是边缘的心理感受,对现代文明的感受也与之相随。郭正林、周大鸣通过对湖南嘉禾县钟水乡一个外出务工为主的村落的剖析,认为对于不发达的村落社会,外出务工是农民体验工业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现代性程度的基本途径和动力。周晓虹认为城市农民工的流动经历与他们的城市生活体验,在促成个人

19、现代性方面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无论是流动经历还是城市体验,都是一个普通农民完成其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获知,农民工向城市流动、在城市生存是一个不断与城市文化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汇集了传统与现代、主与次文化的矛盾、冲突过程:农民工既受到城市现代文化的强烈撞击和吸引,又深刻体验到城市现代文化的陌生和排斥;既不断习得城市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又固守传统的文化模式。农民工与城市文化的互动过程将经历一个被动适应到主动融入的阶段性发展。由于群体问巨大的文化和利益差异,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被动适应期,主要表现为生存状态边缘化、身份认同模糊、城

20、市归属感不和谐,以及与市民的冲突等。但随着农民工现代性的积累以及制度、文化环境的好转,农民工对城市生存的适应由被动逐渐转向主动。本文则运用文化排斥理论整合上述文献对农民工 城市生存状况和原因的分析,对农民工在城市生存状况进行全景式的描述和分析,这对于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以及解除困境思路的认识有一个深刻及明晰的导向作用。四、文化概念的界定研究文化排斥研究,是建立在一些基础的概念之上的。这些概念包括市民化、文化排斥、自我排斥、适应以及融入,等等。所有的概念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概念展开,即“文化”。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一百多种,在行文之前对它进行定义的界定是很重要的。本研究沿用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

21、洪的综合文化定义: “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的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1排斥、文化排斥、自我排斥概念界定排斥的中文字义是指不相容、使离开或不使进入。排斥发生在群体与个人之间,或者群体与群体之间。如果用一个圆圈来描述,排斥就是因各种原因迫使外面的人无法进入这个圆圈,或者圆圈外面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放弃进入这个圆圈。据此,文化排斥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两个方面:因为文化的原因而无法进

22、入主流群体,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外群体无法获得主流的文化(包括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生活技能等等)的状态或过程。文化排斥的互动双方我们称之为排斥者和被排斥者。被排斥者在文化排斥 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过程中会

23、产生自我排斥。自我排斥既是文化排斥的表现也是文化排斥的结果。社会排斥并不单纯指由于自身原因而被迫遭到的排斥,也可能指人们自主的从主流社会自我排除。自我排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主动的自我排斥某些群体可能被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群体所贬低,但他们喜欢作为局外人的地位,因为这使他们能够定义自己的价值和权利;(2)被动的自我排斥被排斥者在被社会排斥的过程中产生对自身价值及地位的否定,并自己选择和认同了边缘化的状况。2适应概念界定什么是适应?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Golds-eheider.G)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移民一书中认为:“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

24、境做出反应。从农村到城市常常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变化。”高斯席德强调变化和过程,倾向于把适应理解为行为本身,在变化的环境中移民们所做出的一种不断调整的行为。同样源于进城农民工的特殊身份,对他们来说,城市经历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不断地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做出种种调节,从而顺应他们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社会学词典中没有对“适应”的解释,与之相近的是对“适应行为”解释:指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

25、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人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据此,本研究认为适应强调的是个体或群体对差异文化中不同的行为、观念、价值观和技能等做出反应和调整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适应,也就是农民工对城市文化做出反应和调整的过程。由于多种原因,本研究认为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要经历相当长时期的被动的适应。3融入概念界定根据上文定义的“文化”概念,我们依据安东尼吉登斯对“融入”概念的界定:少数群体或个人放弃原来的习俗和生活方式,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附和主导性的价值和标准。外来者改变他们的语言、衣着、生活方式和文化视角,成为新的社会秩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的概念与“同

26、化”比较相近,但仍有所区别。“同化”是指单维度,且单方向的文化适应。认为文化适应中的个体总是位于从完全的原有文化(culture of origin/heritage culture)到完全的主流文化这样一个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并且这些个体最终将到达完全的主流文化这一点,也就是说对于新到一个文化环境的个体来说,其文化适应的最后结果必然是被主流文化所同化。同时,个体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越多,原来民族文化对他的影响就相应地越少。但是,相对于“同化”而言,“融入”并非单纬度的文化适应,“融入”发生在原文化与主流文化整合的基础上。进入主流文化的个体,在经历了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交汇以后,开始融入这种新的文化之

27、中。五、文化排斥研究的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1研究假设研究假设之一:农民工市民化是在文化排斥的背景下进行的。研究假设之二:农民工所遭遇的文化排斥是农民工、城市社会、市民三者互动的结果。即存在来自城市社会和市民的群体排斥,也存在农民工的自我排斥。研究假设之三:受外在排斥和自我排斥的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会陷入困境,甚至发生中断。研究假设之四:在制度化构成发生变化的同时,文化排斥情境的弱化将是不争的事实。但文化排斥的弱化,并不表明农民工市民化将顺利进行。2研究方法一是访谈法。调查对象为农民工。个案访谈抽取典型个案作为访谈对象,应用口述历史(oral history)的方法,采取“非结构性面谈”的形式。

28、农民工的个案访谈主要了解农民工的工作历史及生命历史(work and life history),并着重了解在工作转变中的文化、心理因素,以及他她们选择的考虑。调查访谈的内容主要分为下面几个方面(非固定,非结构式,某些个案突出的访问一个方面):(1)个案的基本情况;(2)农民工对市民的看法、态度,农民工心中的群体差距;(3)农民工对城市管理者的态度和看法;(4)农民工是否遭遇侵权和剥夺;(5)农民工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期望以及困惑;(6)农民工的归属意愿;(7)农民工对未来工作、生活的打算。二是文献法。在研究过程中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为研究设计和分析论证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经验依据。责任编辑:李建

29、君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

30、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1、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