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粉葛套种香芋技术推广与农民行为改变实践.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6235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粉葛套种香芋技术推广与农民行为改变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粉葛套种香芋技术推广与农民行为改变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粉葛套种香芋技术推广与农民行为改变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粉葛套种香芋技术推广与农民行为改变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粉葛套种香芋技术推广与农民行为改变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粉葛套种香芋技术推广与农民行为改变实践.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粉葛套种香芋技术推广与农民行为改变实践 粉葛套种香芋技术推广与农民行为改变实践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粉葛套种香芋技术推广与农民行为改变实践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粉葛套种香芋技术推广与农民行为改变实践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昭平县昭平镇是一个山区乡镇,由于长期实行经济效益低的单一双季稻种植模式,造成农民收入逐年下降。通过实践认为粉葛套种香芋适于该区农业发

2、展。介绍了该实践过程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经验,并就该模式在该区的进一步推广提出建议。关键词 粉葛;香芋;套种实践中图分类号 S632.9;S6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098-02昭平镇是距昭平县县城最近的乡镇,具有发展种植经济作物独特的地理位置,并且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全镇现有水田面积1 200hm2,农业人口6万多人,人均占有水田面积不足200m2。由于长期实行单一的双季稻种植模式,水田的经济效益低,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山上的林木开发,但经过近几年不断的开发利用,山上的树木逐渐减少,群众的年收入也逐渐下降。而通过引进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高产高效的

3、种植模式,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笔者于2007年在昭平镇裕益村开展了粉葛套种香芋栽培技术的推广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完成了计划任务书的计划指标。1实践内容与方法1.1实践内容本实践的内容是推广粉葛套种香芋技术,粉葛和香芋品种都是从广西梧州市藤县太平镇引进的优良品种,都具有适应性强、产量稳定、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的特点。粉葛的生育期为250d,3月种植,12月初开始收获;香芋的生育期为200d,3月种植,10月底收获。实践时间为2007年112月,地点选择在交通便利、群众基础好、群众科技意识相对较强的裕益村大坡小组,该组共有38户农户,经宣传发动,共有27户参与本项目的实施。

4、1.2实践方法(1)宣传发动方法。1月,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村委会的配合下,利用晚上时间召集示范点的群众召开了3次户主培训会,由笔者向群众宣传粉葛套种香芋种植模式的优点及其经济效益,并介绍粉葛和香芋套种的技术要点。会后落实示范面积3.33hm2,实施农户数为27户。(2)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共召开了3次现场会。其中在2月底召开第1次,现场示范指导农户整地、起畦,并要求农户掌握好种植规格与技术要求;5月底召开第2次,主要是现场示范指导农户进行粉葛的抹芽和剪枝;7月中旬召开第3次,指导农户进行粉葛的奄根与香芋的培土。同时配合召开现场会,出版墙报3期。笔者平时还经常深入示范点指导农户做

5、好田间管理工作,并及时为群众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3)技术方法。提前培育种苗。2007年1月便开始粉葛、香芋种苗培育。合理安排种植规格。在2月底至3月上旬开始整地、起畦种植,种植粉葛9 000蔸/hm2、香芋8 250蔸/hm2。加强肥水管理。前期用粪水或化肥水淋施2次,5月后进行3次化肥深施,每次施复合肥1 200kg/hm2。水分管理工作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做到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干旱时每隔35d灌1次跑马水。适时进行粉葛的抹芽、剪枝与奄根及香芋的培土工作,促进高产稳产。及时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好危害粉葛的蝽蟓和香芋的炭疽病。2实践效果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粉葛套种香芋技

6、术的示范推广工作进展顺利,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经测产验收,粉葛的平均产量53.25t/hm2,总产量为177.5t;香芋的平均产量8 250kg/hm2,总产量27.5t。粉葛售价按2.0元/hm2、香芋按1.6元/kg计,总产值达39.9万元,平均产值11.97万元/hm2,扣除生产成本8 550元/hm2后,平均纯收入为11.115 万元/hm2。而种植双季稻按年产稻谷15t/hm2计,年产值不足3.3万元/hm2,扣除生产投资6 000元/hm2,纯收入为2.7万元/hm2。从粉葛套种香芋的种植模式与种植双季稻模式看,前一模式比后一模式增收8.415万元/hm2,效果极为显著,且产品在市场

7、上销量较大,属适销产品,很有推广价值,是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行之有效的途径。3主要经验与体会3.1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样板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当前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障碍因素是缺乏行之有效的高产、高效、优质的种植模式。笔者通过1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办起了1个粉葛套种香芋模式的示范样板点,达到了高产高效优质的要求,种植的产品在市场上也很适销,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接受,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农民栽培意识和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2示范样板与宣传发动工作相结合,是推广新技术、新成果行之有效的途径笔者在实施粉葛套种香芋种植模式的过程中,大力宣传粉葛套种香芋的好

8、处,向农民传授栽培技术,使群众看得见,会操作,掌握关键技术要点,学到了一整套栽培技术。特别是在收获期,农民看到示范样板的种植效益达到11.115万元/hm2,种植的热情高涨。3.3推广粉葛套种香芋种植模式,扩大种植面积,是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有效措施通过1年的社会实践,实施粉葛套种香芋种植模式,取得了纯收入11.115万元/hm2的生产效益,比双季稻栽培模式增产8.415万元/hm2,且产品在市场上比较适销,很有推广前途,成为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为当前农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在昭平镇来年推广面积如能达到66.7hm2,产值按11.97万元/hm2计,年

9、总产值可达到798万元。比种植双季稻总产值增加561万元,仅此一项全镇人均可多增收100元左右,效益显著。4建议(1)积极组织农民参加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笔者在参加本项目的实践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农民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太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实施者,只有农民掌握了更多的科学技术,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才能使农民自觉地学习科学技术。而作为政府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责任和义务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2)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做群众致富的领头人。领导干部不掌握一定的农业科学

10、技术就很容易出现“瞎指挥”的现象,使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并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领导干部要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以减少工作中的“瞎指挥”的现象。(3)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不断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扶持,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4)政府部门要想方设法拓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做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无论什么种植模式,只要扩大种植面积,农产品就会大量增加;然而流通渠道若不畅通,就会造成产品积压,经济效益降低,从而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1、。因此,政府部门要想方设法做好农民发展生产的参谋,多方引资,带领群众拓宽市场,做到产品生产出来就能销售出去,让农民在种植中得到实惠,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2、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

13、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

14、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