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毕业论文1.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96243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毕业论文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毕业论文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毕业论文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毕业论文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毕业论文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毕业论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毕业论文1.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 范效应的作用分析 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温州金融改革试验 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 校和学院的有关规定由本人独立完成。文中所引用的观点和参考资 料均已标注并加以注释。论文研究过程中不存在抄袭他人研究成果 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如若出现任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问题, 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承诺人(签名): 日 期: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 摘 要 2012 年 3 月 28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

2、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总体方案 ,并确定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要求通过体制 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 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 提供经验。中国金融改革改就此拉开序幕。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 裕,民间金融活跃。近年来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对经 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 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对 温州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

3、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 意义。 温州民间金融长期以不健全的发展模式生存着,由于没有针对性的立法, 政府也无法可依,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民间金融混乱复杂, 弊端丛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温州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温州民间 借贷危机的爆发对社会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政府敲响了警钟,加 快规范民间借贷的步伐,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 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长期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中国民间金融的制度与 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先分析了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其 中存在风险管理机制的缺乏及效率低下等问题,并总结了目前我国金融制度所 存在组织、调控、监管等一系列问题。

4、第 3 章通过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 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民间金融制度的研究,结合他们的制度政策与发展策略,得 到了相应的教训与启示。在第 4 章分析了此次温州金融改革的背景与民间金融 存在的意义,重点对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全国金融改革将会产生的示范效应 ,并进行作用分析。本人根据这些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尽可能的提出若干 政策建议。最后,对温州乃至中国的金融改革作出自己的展望。 关键词:温州 民间金融 金融改革试验区 民间借贷 ANALYSIS OF EFFECT OF WENZHOU FINANCIAL REFORM PILOT AREA OF THE DEMONSTRATION EFFEC

5、T ON FINANCIAL REFORM ABSTRACT On March 28, 2012, premier Wen Jiabao chaired a state council executive meeting of the state council, decided to set up Wenzhou financial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area. Approval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Zhejiang province Wenzhou financial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a

6、rea overall plan, and to determine the Wenzhou financial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12 major tasks. Request through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match diversified financial system, financial servic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more to guard ag

7、ainst and defuse financial risks,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the national financial reform. Chinas financial reform to start. Wenzhou private economy developed the folk capital abundant, folk financial activity. Appeared in recent years, small and medium-sized

8、enterprise capital chain rupture and business owners flee phenomenon, cause certain influence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tability. Launch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reform,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Wen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guide the development folk financing specification, imp

9、rove the financial ability to service the real economy, not only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Wenzhou, and the countrys financial reform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enzhou folk finance long-term survival in mode of development is not perfect,

10、because there is no specific legislation, the government cannot follow, difficult to carry out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o the folk financial chaos, resulting in complex, numerous defects,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ed the Wenzhou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unity. Wenzho

11、u folk loan crisis had its far- reaching influence on society, but also a wake-up call for the government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standardization, borrowing, push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development in china. Long-term remain stagna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Chinas s

12、ituation, system and the reform of Chinese folk finance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of Wenzhou folk fin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 has the deficiency and inefficiency, and summarized our country financial syste

13、m at present exist a series of problems of organization, regulation, supervision. The third chapter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folk financial system of some typical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combined with the policy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m, get the lessons and Enlightenmen

14、t from the corresponding. In the fourth chapter of Wenzhou financial reform background and folk financial significance, focuses on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of Wenzhou financial reform pilot area of the national financial reform, and effect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se analyses, some conclusions and

15、try to put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inally, to make their own prospects for Wenzhou and Chinas financial reform. KEYWORDS: Wenzhou the folk finance financial reform pilot area private lending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 1 章 绪 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意义.2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2 1.4 研究框架.3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3 第 2 章 温州

16、金融改革的发展与现 状.4 2.1 温州民间经济的模式与发展.4 2.2 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现状.4 2.2.1 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4 2.2.2 温州民间金融的特点.5 2.2.3 温州民间金融及我国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7 第 3 章 国外民间金融的制度分 析.11 3.1 发达国家民间金融制度分析.11 3.1.1 美国民间金融制度.11 3.1.2 日本民间金融制度.11 3.1.3 德国民间金融制度.12 3.2 发展中国家民间金融制度分析.12 3.2.1 印度民间金融制度.12 3.2.2 南非民间金融制度.12 3.3 国外民间金融发展的策略分析.13 3.4 借鉴与启示.1

17、4 第 4 章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成立及其示范效应的作用分 析.16 4.1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设立.16 4.1.1 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的影响.16 4.1.2 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19 4.2 发展民间金融的意义.20 4.3 温州金融改革的政策分析.22 4.4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示范效应.23 4.5 作用分析.24 4.6 局限性.26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展 望.27 5.1 研究结轮.27 5.2 对策建议.27 5.3 展望28 参考文献.29 上海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 第第 1 章章 绪绪 论论 1.1 研究背景 在 2008 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期间,中小企业生存

18、艰难,不得不通过民间借贷 的方式脱困。在国家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大背景下,不少嗅觉敏锐的温州商人 以此发家。然而随着货币政策的不断收紧,资金链末端的企业所承担的成本越 来越高,最终导致资金链的断裂,这种连锁效应一旦开始就会自下而上,最终 甚至导致了上市公司的倒闭。近年来,温州部分中小企业不断出现了资金链断 裂和企业主出走的现象,随着跑路现象不断被媒体报道,国家对民间借贷的问 题越发重视。 在 2011 年温州民间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曾调查显示, 温州有 1100 亿民间资本活跃在借贷市场,因无法进入到主流的金融体系,最终 酿成了一场金融风波。温州金融风波之后,温州市紧急草拟了一份

19、温州金融 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和“1+8”金融改革创新方案,并通过浙江省政府上 报国务院,希望获得国家支持推动温州民间金融改革,逐步形成民间资本的集 散中心。 2011 年 10 月 4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温州调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并 明确提出提高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以及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 的支持力度等措施。此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温州设立 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想法,希望将民间金融纳入监管轨道、降低风险,引导隐藏 在“地下”的数千亿民资早日实现“阳光化” 。 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 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 济的

20、能力,不仅对温州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2012 年 3 月 28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 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总体方案 ,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 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 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1.2 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民间借贷以及由此引出的矛盾渐趋公开,中国的金融改革 也成为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众多专家形成的共识是,中国的金融改革亟需不 断深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温州金

21、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顺应形势的应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 2 时之举。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民间资本量大,资金活跃,民间 借贷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都比较集中。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推进,可以引 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对温州的健康发展 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通过温州地区金融改革的探索,将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试验区的任 务不仅要解决地方问题,还要为今后全国层面的金融发展积累经验。中央政府 控制下的地方政府试验创新,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如 果地方试验失败,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22、;而一旦这些试验获得成功,中央就可以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广至全国。此举大大减少改革的成本,同时提高改革的效 果。 温州是中国个体私营经济最早的萌芽地,这里的民间资本规模超过 6000 亿 元并以每年 14%的速度增加。民间借贷以隐蔽的形式长期为温州的民营经济提 供信贷支持,由于缺少规范,滋生出高利贷等诸多弊端。去年温州发生多起民 间借贷债务危机,溺水的是民营企业,受伤的却是整个中国经济。毫无疑问, 这次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的获批将为这些挣扎的民营企业带来生存的契机。 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进 行民间借贷合法化的试点,这在改革开放以来是没有的。这等于从政策和

23、法律 层面上承认了它的合法地位,必将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金流回到比 较优秀的企业去,引导资金进入一些新的产业,从而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结构与中国的经济增长不相适应,我们需要对现行的 金融体系加以全面的改革,否则,中国的经济发展就会被改革严重滞后的金融 体系所拖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金融改革总体设计方案,内容涉及金融组 织和机构改革、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防范、民间金融发展等多个方面。 到 2011 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 34.3635 万亿元。一方面是大量的 民间财富找不到出路,巨大的财富增值需求在寻求投资;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企业 想融资却融不到资金,融资难和

24、融资贵成为压在中国企业身上的大山。于是,民 间高利贷泛滥成灾,大量资金涌进楼市、艺术品市场等,凡是能炒作的都炒到虚 高价位,赚不到钱还不起本金就只有跑路。 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长期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中国民间金融的制度与 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温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自从 1980 年 0 月苍南县金乡农村信用社首开全国先河,实行存贷款浮动利率开始,温州的金 融改革之路已走过 32 年。此次的金融综合改革,旨在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 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对温 州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 上海理工大学

25、毕业设计(论文) 3 义。本文正是要研究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的示范效应。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本文首先从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的昨天与今天着手,研究温州设立金融改革 试验区的背景与现实意义,又通过研究国外民间金融的发展成果带来的经验与 启示,结合此次温州金融改革的政策,研究分析此次金融改革对中国金融改革 的示范效应。最后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并对金融改革的成果做了展望。 1.4 研究框架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介绍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和创新与不 足。 第二部分重点研究了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对存在的问题进 行分析。 第三部分通过对国外民间金融政策与制度

26、的分析,得出了对我国金融改革 的借鉴与启示。 第四部分研究了此次金融改革的背景及发展民间金融的意义,并对温州金 融改革对金融改革的示范效应进作用分析。 最后一部分总结全片内容提出对策建议并作出展望。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立足于温州金融改革的发展模式与历程,分析温州金融 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立具有的典型意义,展望我国金融改革的道路,研究温州 金融改革对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效应。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 较强的理论性,实际情况往往会更加复杂。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 4 第 2 章 温州金融改革的发展与现状 2.1 温州民间经济的模式与发展 温州模

27、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 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 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 温州模式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发展民营经 济,民营经济或者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放手 发展民营经济的结果,是在利益的激励下,使蕴藏在人们中的巨大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焕发出来,从而转化成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无须政府的安排和鞭 策,也不依赖政府,人们自己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致富之路、发展之路,在市 场的压力下去提高效率,并自己承担风险。 改革开放前,温

28、州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三少一差”:可利用自然资源少, 除了矾矿外,没有更多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人均耕地在浙江最少,当时不 到半亩,现在只有 0.31 亩;国家投入少,从新中国成立到 1978 年,国家对温 州累计投资只有 5.95 亿元;交通条件差,当时没有机场、没有铁路,只有一条 通上海的水路和一条路况很差的 104 国道与外界相接。而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召开,温州人看到希望的曙光。 1982 年,温州出现创业小高潮,当地个体工商企业超过 10 万户,约占全 国总数的 1/10;30 万经销员奔波于各地,成为让国营企业头疼不已的“蝗虫大 军”。1983 年,温州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专业市场

29、:永嘉桥头纽扣市场。1984 年, 温州集资兴建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农民城。1987 年,温州颁布第一个关 于股份合作制的地方性规章温州市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 定。1993 年 10 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以“质量立市”和促进民 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为重点的“第二次创业”发展战略。1994 年 10 月,中国 第一个由政府制订的质量立市法规温州质量立市实施办法颁布。1998 年, 温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将温州人精神概括为“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在 群众中成为广泛共识。1998 年,中国第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委中共正泰集 团委员会成立。2004 年,温州 8 家民企联合

30、组建中国第一家无区域限制的民营 财团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2004 年,温州被评为中国十大活力城市。 上海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5 2006 年,温州瑞安创办全国第一个“三位一体”的农村合作协会。2007 年,温 州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的金融城市”。 2. 2 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现状 2. 2. 1 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 温州民间金融能够长期存在并迅速发展,除了受到温州特有的社会文化因素 的影响,还受其融资机制、方式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温州民间金融的产生,主要 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温州有十分充裕的民间闲散资金;第二,我国缺少 为中小企业以及其他民间经济主体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制度安排,大量

31、中小企业 贷款艰难,这也是民间金融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三,温州经济的专业化 市场特征,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温州的民间金融风气不仅在近代非常昌盛,而且解放后也存在着不少民间 金融活动。改革开放之后,温州地区的民间金融开始活跃,其间也受到过“抬 会”欺诈风波的影响,曾受到打击和整顿,一度销声匿迹,直到90 年代后随着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又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十五“期间,温州 市民间金融资本大约为3000 亿元,其作为解决民营经济资金短缺的重要融资手 段普遍存在,并且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民间融资金额从整体上呈上升趋 势。尤其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以来,民间金融

32、出现了价升量增的发展态势,利 率水平由去年同期的月息千分之八上升到千分之十二左右,个别地区甚至达到 了千分之二十。从总体上看,温州市民间金融的利率水平与宁波、台州水平大 体相当。根据调查,目前温州市民间借贷规模约有800 亿元。 温州民间金融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民间互助资金会,又称为 “会”,是民间金融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形式各样, 名称各异, 有“ 合 会”、“排会”等等称呼。其做法一般是由急切需要资金的人作为发起人邀请 若干亲戚朋友参加,组成一个“会”,并且约定会期,每次向会员收集一定数 量的会钱,轮流交一个人使用,并支付约定的利息,发起人优先收取第一次会 钱。在起初,这种互助

33、资金会大多是由一些企业主为了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而组 织起来的。当这些企业主度过了企业早期资金需求困境之后,筹集的资金对其 重要性相对下降,于是,会主开始把原先主要用于内部互助性质的资金向外贷 放,有的就逐渐转变成为了地下钱庄。第二,“钱中”或“银背”。由为借贷 双方之间的中介发展为经营存贷业务的职业货币经营者,私人钱庄是其机构化 的表现。第三,民间自由借贷。主要是个人对个人、个人对企业、企业对企业 的私下相互借贷。一般以个人之间借贷为主。但是也有企业主以个人名义借贷 的现象存在。第四,典当行、调剂行。相当于银行抵押贷款,但手续简便,费 用高,风险大。一般顾客以个人为主,以资金周转、头寸平衡为目标

34、。利率一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 6 般在20%-30%。根据估算,温州约有3亿元左右的资金由典当行和调剂行等中介 提供。第五,企业以借款、地下贴现等形式运用闲置资金,也有利用自身的融 资优势,取得银行贷款后,向其他企业借出,以获取高额利息。 2.2.2 温州民间金融的特点 (1 1) 借贷总量大小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借贷总量大小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全市各地均存在民间金融现象,但地区间的借贷规模差异很大。这主要取 决于当地民营经济的活跃程度,金融环境和当地民众的投资意识等等。温州市 区的股份制企业较多,使得大量民间游资能够及时找到投资渠道和领域,银行 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力度也相

35、对较强。而各县的股份制企业不多, 常见的是“小、 松、散”的类似于温州的民营企业,借贷资金的来源以自有资金为主,大约 65 的为自有资金,29的为自己和亲戚的资金掺在一起,再去放贷;借贷的 单笔规模较小,调查发现,平均单笔的金额大概在19.4 万元,其中企业的平均 金额在40 万元左右,居民的个人行为借贷平均为9.3 万元。由于游资无法通过 股份制进入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投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因此这些地区的民 间借贷更为活跃。 (2 2) 民间个人借贷逐渐减少,企业生产性借贷增加民间个人借贷逐渐减少,企业生产性借贷增加 随着银行业不断推出面向个人的服务,如个人抵押贷款、消费贷款等,逐 渐完善其

36、服务水平,扭转了以往人们想向银行借钱也借不到的局面,树立了新 的借贷观念。而且由于民间金融的灰色性因素以及前几年的“抬会”风波使社 会及个人信用状况有所下降。根据在温州市民中的调查,表示愿意借钱给别人 的仅有18.3%,其中愿意高利息借给别人的为4.6%,愿低息或无息借给别人的占 13.7%,而表示要看情况而定的占61.2%,表示不愿意借的占20.5%,后两项合计 达80.7%,说明人们相互间信任程度的下降,信用度恶化,民间个人借贷逐步减 少。而且随着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推出,民间个人消费借贷已经开始萎缩,相 对应的,企业生产性借贷则由于民营中小型企业的不断涌现,呈水涨船高之势。 (3 3) 民

37、间借贷操作手续简易民间借贷操作手续简易 一般对借款用途不作限定,仅在口头表明资金使用意向,期限事先基本不 确定,可临时通知收回,也可要求展期,从提出民间借贷申请到获得资金一般 只需要12天,短的则只要几个小时,并且普遍以现金方式交接。 (4 4) 借贷期限以短期流动资金借款为主借贷期限以短期流动资金借款为主 民间借贷的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主要用于短期头寸周转。除瓯海区外, 其他县市区的短期民间借贷占总资金的60%以上。但实际上,一般只要按时支付 上海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7 利息就可以获得展期,因此资金性质实际为不定期,比较灵活。一般情况下, 借款期限为6 个月至1 年比较普遍, 大约占3

38、9.6 , 6 个月以内的占 16.4,1 年以上的占25.5,不定期借贷的大概占5.4,一次性还款大概 90以上,付息方式以分期居多,大约占55左右,还有按季、按月、按年等 方式,还有最后一次性还款付息方式。 (5 5) 民间金融的行业分布相对集中民间金融的行业分布相对集中 瑞安海水养殖业发达,全年总投入约6亿元,若以30%的比例计算的话,需 借款1.8 亿元,即使将瑞安农信社前7 个月的全部新增农贷都用于满足养殖业 需求, 尚有4700 万元缺口要靠民间融资。另根据统计,上半年瓯海区仅在建 船舶这一项的总投资就有6 亿元,其主要资金来源也是民间借贷。因此从各县 反映的情况看,民间金融的资金

39、分布体现出明显的区域性优势或块状经济特点。 2.2.3 温州民间金融及我国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温州民间金融的问题分析 随着20 世纪末温州经济转制,温州民间金融在新旧制度的夹缝中不断成长, 形式复杂多样,散布在人群当中,具有很强的分散性和隐蔽性。而且由于没有 针对性的立法,政府也无法可依,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民间 金融混乱复杂,弊端丛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温州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团结。 (1 1)缺乏风险管理机制)缺乏风险管理机制 任何金融制度供给本身都是风险与收益共存的矛盾统一体,不论何种金融 机构都面临着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等。民间金融自身也 存在着

40、较高的金融风险。同时,民间金融处于一种地下状态,金融监管机构难 以进行监管,存款者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一旦出现欺诈行为,将牵涉广大民众, 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影响经济发展进程。 (2)(2) 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产生影响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产生影响 由于民间金融的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可能难以实现。民间金融往往 会干扰政府的货币政策。例如人民银行如果决定减少货币供给,提高了再贴现 率,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也相应地会提高,而民间金融并不会提高利率。于是 正规金融提供的资金减少了,而民间金融提供的资金增加了,民间资本替代了 一部分正规金融资本,货币供给量并未按照预期数量减少甚至完全没有减少。 (3)(

41、3) 民间金融处于灰色地带民间金融处于灰色地带 这个特殊的地带,使得民间金融很容易与黑色产生联系。有一些人利用民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 8 间金融机构的不透明性从事诈骗活动。还有一些民间金融与地下经济关系密切, 甚至被犯罪分子利用来洗钱,刺激了地下经济和犯罪活动,更有一些则是和黑 社会勾结,不利于社会稳定。 (4 4)民间金融效率较低)民间金融效率较低 民间金融大多缺乏正规的组织形式、良好的运作机制、有效的约束机制和 风险控制机制,很难承担大规模集聚资本的功能,随着民间金融规模和范围的 不断扩大,参与人数的增加,民间金融组织的血缘、地缘关系不断被突破,风 险不断积累,

42、大大降低了民间金融的效率。与此同时,民间金融部门可能同正 规金融部门争夺金融资源,对于正规金融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产生利益冲 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借贷趋向活跃,利率一般为月息 2%3.5%,随 银根松紧而涨落。1989 年后,利率呈下降趋势。有研究认为,温州民间贷款年 利率 1988 年高达 45%,1990 年降到 34.8%,1995 年为 30%,1998 年为 26.4%,2003 年仅为 8%-15%。 据统计,近年温州民间借贷的年利率水平,农村普通生产消费用的借款为 13.37%,由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的短期周转为主的借贷利率为 17.74%,融资性中 介机构短期垫款为主的

43、借贷利率为 35.65%,中介机构向社会借入资金的利率为 15%,综合利率水平为 20.67%。另据 2011 年 7 月 21 日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发 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民间借贷年综合利率水平已提升至 24.4%。 自 2010 年年初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来,截至 6 月 14 日,央行连续 12 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 21.5%的高 位,银行放贷能力受到很大制约。与此同步,银行贷款利率上升,正式利率加 上各种隐性费用,实际年利率可能高达 20%甚至 30%。 在此背景下,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的月息也普遍上升。据报道,温州 2011 年民间借贷

44、的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是 2 到 6 分,有的高 达 1 角,甚至 1 角 5,年利率达 180%。而做实业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毛利润不 会超过 10%,一般在 3%5%,借高利贷无疑是饮鸩止渴,很容易就把企业逼上 绝路,因此出现老板“跑路”逃债不足为奇。 上海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9 图 2-1 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 数据来源:金融界 我国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 (1 1)金融组织制度的缺陷)金融组织制度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体制下的“大一统”的金融组织体系被打破,逐步形成 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包括政策性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 和非银行机构在内的功能互补的金

45、融组织体系。这不仅符合市场规则,而且强化 了金融竞争机制,增进了金融效率。然而,这种组织体系构架依然存在许多不合 理之处。在金融行业结构方面,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比重过高,而证券业、 保险业、信托业、租赁业比重则偏低。整个金融机构的绝大部分资产为银行所 拥有,使金融组织体系呈现出“间接金融过强,直接金融过弱”的寡头垄断格局。 从金融组织体系的所有权结构方面看,大多数金融机构的产权属于公有金融产权,金 融资产主要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所拥有,民有金融产权在金融组织体系中的比例 非常微弱。在金融组织成长方面,行政干预特别明显,导致金融资源在全国各东、 中、西部之间分配不合理、城乡间配置不均衡。我国

46、对金融业一直实施严格的 政府管制政策,对现有金融组织以及新进入金融组织在市场参与、参与地域范围、 参与程度等方面都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包括禁止进入异地任意开设分支行,禁 止任意扩大营业范围,禁止将分支机构任意升级等,这些措施使得中小金融组织 发展严重滞后。这种金融组织发展格局使得很多小规模资金需求者(包括中小企 业和城乡小规模资金需求者)在发展过程中很难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资金,其有效 金融需求不能满足,从而导致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向这种小规模资金需求者提 供资金的非法金融组织。 (2 2)金融宏观调控制度的缺陷)金融宏观调控制度的缺陷 宏观经济体制的转轨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制度提出

47、了新 的要求,但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没有提供完善的金融宏观调控制度,其缺陷主要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对金融改革示范效应的作用分析 10 表现在: 第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面临多目标约束。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至少包 括: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配合积极的财政 政策扩大内需、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货币政策的多 目标 约束意味着货币政策“身兼数职”。这样就迫使中央银行在多目标之间寻 找平衡,最终可能导致调控政策注重短期效果和表面效果。 第二,由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狭窄、国有商业银行对银行业的垄断以及货币 市场不发达和利率体系缺乏灵活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 从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来说,货币政策产生的政策效应的力度和效果均 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 笫三,在分工监管原则下,央行对证券业、保险业的调控力度受到限制,使央 行货币政策作用范围缩小,货币政策效能下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够协调。 金融市场制度的缺陷 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市场结构失衡。尽管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起金融市场体 系,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市场还没有建立,外汇市场现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