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62610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逆向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它能充分节约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本文从阐述逆向物流的涵义出发,通过分析我

2、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存在的认识、法制、信息等方面的障碍,提出了我国企业逆向物流运作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逆向物流 障碍 对策尽管逆向物流被认知和开展只有十几年时间,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法规约束力度的逐步加大,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已逐步得到显现。国外许多知名企业把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强化其竞争优势,增加顾客价值,提高其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逆向物流仍然未能引起企业界的足够重视,大多数企业对这一领域的开发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在资源和环境制约企业发展的今天,我国各类企业应重视逆向物流,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寻求新的竞争优势。一、逆向物流的涵义人们一提到物流

3、往往指的是产品从供应商手中送达到最终用户手中的正向物流。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不仅包括“正向物流”,还应该包括与之方向相反的“逆向物流”。如图所示。逆向物流示意图“逆向物流”这个名词是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最早提出的,在他看来,“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逆向物流的定义是:“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效和成本经济地从消费点到起点的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目前,理论界对逆向物流的概念表述很多,其中较能概括其特点的定义是:与传统供应

4、链方向相反,为了实现价值恢复或合理处置,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实际流动所进行的有效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二、引入逆向物流的原因及意义逆向物流的目标不同于传统的正向物流活动。正向物流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逆向物流的目标在上述经济利益目标之外,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环境效益目标。具体的说,企业引入逆向物流系统的原因如下表所示:表 引入逆向物流系统的原因在以顾客为导向和绿色主义盛行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建立上述退货、缺陷产品退回或召回、物料循环利用、报废品和有害品回收处理等逆向物流系统,是提高顾

5、客满意度,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企业降低物料成本,增加效益,促进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对企业塑造环保形象、增强竞争优势等具有积极意义。三、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障碍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美国的物流成本约占GDP的9.9%,而中国物流成本约占GDP的18.3%。其中美国的逆向物流成本已逐步降到物流总成本的4%左右。然而在中国,由于很多企业的逆向物流管理仍然是空白,逆向物流成本估计要占到物流总成本的2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成功运作逆向物流存在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方面:1.多数企业对发展逆向物流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据一份对300位受访者

6、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40%的被访者认为逆向物流相对不重要,这成为阻碍逆向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企业的大部分管理者,只重视正向物流活动的管理,而对逆向物流活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发现其中的潜在价值。一般情况下,一件产品从消费者返回到生产者的费用,大约是同一产品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的9倍左右。很多企业认为实施逆向物流成本高,短期内很难获益,因此,逆向物流不是他们优先发展的项目。2.政府立法及引导鼓励政策不足大多数开展逆向物流的企业是迫于政府法律限制及环境保护机构的压力,而不是经济因素。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大都出台了关于残次品的退回、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等法案,这

7、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逆向物流的开展。而我国目前相关法规还不够完善。此外,逆向物流要想得到全面地实施,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和鼓励。没有政府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支持,企业的逆向物流运作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3.缺乏完善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与正向物流相比,逆向物流有着明显的不同:正向物流起点和终点都比较固定,而逆向物流产生的地点、时间和数量则难以预见;逆向物流发生地点分散、无序;逆向物流发生的原因通常与产品的质量或数量的异常有关;逆向物流的处理系统与方式复杂多样,不同处理手段对恢复资源价值的贡献差异显著。因此对信息系统的柔性化要求比较高,很难在原有正向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对开发

8、逆向物流信息系统能带来的效益持怀疑态度,都不愿投入太多的资金,即使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些信息系统,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四、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的对策1.提高逆向物流意识企业管理层应该提高逆向物流意识,认识到其中的潜在价值,意识到逆向物流已日渐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有力武器。正如西尔斯负责物流的执行副总裁所说:“逆向物流也许是企业在降低成本中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了。”逆向物流已经被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管理者应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重视企业逆向物流系统的构建,制定出有利于逆向物流实施的政策,赋予物流部门足够的权力,并大力培养相关人才,使逆向物流得以实施。2.加大政府环境立法进程,出台相关引导鼓励政策世界各国政府

9、对危害环境行为的立法越来越严厉。例如欧盟的“废弃电子电气设备(WEEE)”指令,以及美国一些州的类似立法都要求制造商承担处理这些产品的责任。WEEE规定2005年8月之后出售的设备,公司必须回收自己的产品。我国也应该借鉴经验,加大政府环境立法进程,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通过法规影响公司的环境行为。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会使得企业不得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逆向物流的管理,以期达到法律的要求。此外还应出台相关引导扶持政策,例如在税收、贷款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鼓励企业进行逆向物流相关技术的研发,如废弃物处理技术、再利用技术和环境污染物质合理控制技术等。3.建设完善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成

10、功运作逆向物流最重要的环节。建设完善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使信息化和标准化相结合,可以实现逆向物流的规范化。例如将条形码、射频等技术,应用到产品甚至是产品的零部件上,并储存有关产品的结构、材料构成、生产时间、销售状况、回收处理建议等信息,使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所有进入逆向流通的产品进行有效、及时的追踪。另外,逆向物流信息系统还应包含分拣、仓储等环节,以提高逆向物流系统的工作效率。4.引入第三方逆向物流管理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无力投资进行逆向物流系统的建设;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为了集中精力形成核心竞争力也非常有必要将部分或全部逆向物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专门企业。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既可以对退回的产

11、品进行集中收集、分类、处理,同时又可以提供集中的仓储和运输活动。通过对流程加以整合,可以产生规模效应,节省成本。另外,一般情况下,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都有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和操作流程,专业化的运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逆向物流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运作风险。据报道,国际物流巨头如UPS、联邦快递等公司已经进入我国并开始提供逆向物流管理服务。因此,第三方逆向物流已经成为逆向物流发展的趋势。综上所述,尽管逆向物流并非新生事物,但由于许多原因,目前逆向物流还不是我国企业优先发展的领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它的战略重要性,也必将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建立、完善逆向物流系统,进一步提升企

12、业的竞争力。参考文献:1莎拉默里:“逆向物流”大有讲究.金融时报,2007-5-182王兰王俊峰:我国大型企业实施逆向物流困难的原因及对策.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3胡继灵方青:供应链的逆向物流管理.物流技术,2004(1)4雷震甲杨纳让译:综合物流管理入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

13、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

14、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15、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