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格萨拉景区旅游开发前景.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62739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格萨拉景区旅游开发前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格萨拉景区旅游开发前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格萨拉景区旅游开发前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格萨拉景区旅游开发前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格萨拉景区旅游开发前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格萨拉景区旅游开发前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格萨拉景区旅游开发前景.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格萨拉景区旅游开发前景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院(系): 外国语学院 年级专业: 2003级英语本科1班 指导教师: 二七年五月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目录目录摘 要IAbstracttII绪 论1一、格萨拉景区总体概况2二、格萨拉景区的开发优势3(一)优势旅游资源3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3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33、民俗风情旅游资源4(二)格萨拉便利的交通条件4(三)格萨拉开发的其它有利因素4三、格萨拉景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6(一)景区内旅游服务设备不齐全6(二)餐饮、娱乐方面服务质量差6(三)景区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偏低6四、格萨拉景区的进一步开发与升级7(一)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改

2、善7(二)景区旅游特产的开发7(三)景区服务质量和员工素质的提高71、适者生存72、人才引进83、员工的管理与培训8(四)特色旅游的开发81、生态旅游开发82、民俗风情游开发93、探奇游开发9(五)景区旅游产品的营销9结 论11参考文献12致 谢13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摘要摘要旅游业是目前最大而且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旅游业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与利用。在攀枝花,格萨拉景区已成为不可忽略的一大旅游景点。格萨拉景区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优势条件,比如说优势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开明的政府政策等等。与此同时,其目前也存在着景区服务设备不完善,餐饮、娱乐方面服务质量较差,景

3、区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者从改善景区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员工素质、开发特色旅游、推销景区旅游产品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而得出格萨拉旅游开发前景一片乐观的结论。关键词旅游业,格萨拉景区,旅游开发1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AbstractAbstractTourism is the greatest industry at present which develops rapidly. Nowadays, the tourism in each place all obtains a rapi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degrees

4、. In Panzhihua, Gesal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cenic spot which cannot be neglected. There are many favorable factors to develop the tourism in Gesala, such as superior traveling resources,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enlightened government policy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5、 in Gesala at present which include the imperfect equipment; the worse service and entertainment devices; the poor education of the staffs. Facing to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proposes his own solution to improve the facility of scenic spot, to enhanc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the sta

6、ffs, to develop the tourism with special characteristics,to sell the traveling product and so on. Then the sound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is, there is an optimistic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in Gesala .Key WordsTourism; Gesala; tourism development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绪论绪论旅游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产业。1997年12月,世界旅游组织在土耳其会议上发表

7、的旅游业:2020年前瞻中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每年接待海外游客大约1.37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J Christopher Holloway,2004)近年来,我国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持续而稳定的发展以及加入WTO,旅游业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旅游景区开发得合理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人们的经济收入,解决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但不合理的开发不仅会收不到应有的成效,而且还有可能会对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格萨拉景区自2001年列入盐边县旅游发展规划以来,已分层次的得到开发与建设,于2003年6月,作为了攀枝花市旅游重点开发项目。

8、市旅游局与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签订了规划合同,在2004年开始进行高起点、高标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目前虽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及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者从整体上和客观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从改善景区设施、开发特产、提高服务质量、开发特色旅游、推销景区旅游产品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希望对格萨拉景区的进一步的开发与升级有所帮助,从此带动其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正文一、格萨拉景区总体概况格萨拉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四川、云南边界,是稻城丽江攀枝花金三角洲旅游区的一部分,中国大香格里拉的南大门,同时也是攀西阳光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省继九寨沟

9、之后着力打造的第二个生态旅游品牌。“格萨拉”是彝语,其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天堂”,“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俗称最好玩的地方。格萨拉全区面积为34430.7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8.68。区内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植被丰茂,生物多样性明显,野生动植物丰富,而又具有浓郁的彝族风情,不管是对国内游客还是国外游客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格萨拉生态旅游区又分为6个子旅游区:跑马坪生态环境旅游区、索玛格泽湿地生态旅游区、天然园林生态观光区、九道竹林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日都尼西高山骑马牧羊旅游区和立石火普野营旅游区。各子旅游区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分布,都以生态旅游为主而又各具特色。格萨拉生态原始、自然、山

10、脉陡拔、自下成溪、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鸟语花香,云雾雨雪,风涛月色,对旅游者具有独特的吸引魅力。13二、格萨拉景区的开发优势一个旅游景区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关键在于它能否满足游客好奇、探索、求知、休闲、娱乐、观光的心理需求以及拥有便于游客前来的交通条件,作为3A级的旅游景区,格萨拉拥有它自身的优势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其它的一些开发优势。(一)优势旅游资源格萨拉生态旅游景区拥有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品位极高的旅游资源。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从其地形来看,景区内地形复杂,再现了远古时期的地质运动,是一种典型的立体地形。由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差异升降活动,本区在岩口哇落一线形成了长数十公里突开的峭

11、壁,将本区划分为两大地貌单元。海拔1500-2600米,以峡谷、瀑布风光为主;海拔2600-3300米,发现天坑、地漏及溶洞,有着奇异的高原山地风光。格萨拉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要数其喀斯特地形。格萨拉拥有各式各样的喀斯特地貌。据不完全统计,景区内有直径、深度不一的“天坑”600多个,地缝300多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主景区东面的宝石山上,还有一大片可与云南路南石林、四川兴文石林媲美的石林。格萨拉石林的奇特性,在于它是组合性石林,石灰岩、地漏、草甸、地衣、苔藓、原始森林融为一体,是少有的世界地质奇观。素有“动植物乐园”之称的格萨拉也拥有丰富的动植物旅游资源。区内有万亩盘松、天然园林、原始森林、湿

12、地等植物景观。共有800多种植物,其中以索玛花、云南红豆杉、地盘松、冷杉等最为出名。此外还有四川山鹧鸪、花松鼠、山喜鹊等野生动物共计170余种。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而又充满了神奇色彩,人文旅游资源自然很多。格萨拉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来源于它的传说以及一系列的神话故事,而其独特性体现在其人文与生态的完美结合,这在其它景区是极为罕见的。比如说“神仙赛马场”,传说是鸽神德布阿尔与彝族三位祖先赛过马的地方,而其实是一片高寒草甸。赛马场中有供游客骑乘的马匹,游客可亲自体验一番神仙赛马的滋味。这种把人文与生态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不但让游客感觉神话传说愈发真实,而且有利

13、于旅游资源的保护。诸如此类的神话还包括“九酒醉龙”、“神仙饮马池”、“神仙赛马场”、“母亲树”等等。每一个神话传说都引领着游客进入一片梦幻般的仙境。3、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寻求差异,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满足猎奇心理,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是旅游的基本动机之一。而最能够全面满足这一需求的旅游资源,也许要数民俗风情了。(陈福义,范保宁,2003)格萨拉是彝族的集聚地,具有浓厚的彝族民俗文化色彩。格萨拉群山高耸入云,居住着热情、淳朴、善良的彝族人民,原始的自然风貌远离喧嚣而未受到任何的破坏,古朴的民俗民风一直延续而流传至今。因此,格萨拉拥有丰富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彝族喜欢称自己为“火的民族”,一年一度的火

14、把节更是充分地体现了彝族人民的民族特色。“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 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二)格萨拉便利的交通条件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支柱产业。通达的交通是沟通客源地与接待地空间联系的基础,是旅游行为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旅游地能否开发的先决条件。没有交通,即使两地间存在着极强的吸引力,也不可能产生旅游客源。(刘振礼、王兵,2004)格萨拉生态旅游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状况较为便利。格萨拉

15、生态旅游区地处攀枝花市盐边县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的交接处,省道216线“稻攀公路”由南经北岩口乡纵贯全区,从岩口乡有一条通往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的机耕道。岩口乡政府向东南至攀枝花市118千米,距二滩水电站36千米;北距泸沽湖116千米,较近西昌至泸沽湖的距离缩短了近89千米。随着2003年攀枝花机场的通航,格萨拉不管是对国内旅游者还是国外旅游者都具有便于前来旅游的交通条件。从区位条件上看,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不仅可成为攀西大裂谷风景区的旅游支撑中心,而且还可以成为攀枝花至泸沽湖精品线上的旅游支撑点。(三)格萨拉开发的其它有利因素格萨拉的开发可丰富当地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大裂谷奇

16、异风光之旅”品牌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它将形成川西南地区的旅游增长极,也将使攀西地区甚至于四川全省旅游开发的布局更加合理。正因为格萨拉景区开发出来后的多种利益,所以格萨拉景区的整体规划、开发都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格萨拉生态旅游景区部分资金就来源于政府的资助。另外,格萨拉所隶属的攀枝花市经济条件优越也有利于其开发。2003年攀枝花市人均GDP达15569元,在省内仅次于成都,而且格萨拉距离攀枝花市中心仅121公里,大约两小时的车程,据有关资料显示,距离大城市2小时左右车程的旅游地是城市居民周末理想的休闲度假地。这都不可质疑地将对格萨拉景区的开发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三、格萨拉景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7、尚处于开发、建设中的格萨拉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在开发期间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经笔者的调查,其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急待解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景区内旅游服务设备不齐全作为3A级的旅游区,应当根据实际接客量等情况建立相对完善的住宿,并且配备规定的消防、救护车等设施设备,健全紧急救援体系。而尚处于开发中的格萨拉景区并不具备上述一些设备。由于格萨拉生态旅游区开发较晚,目前也尚未建有旅馆、饭店,游客想要住宿一晚都必须赶往距景区15km远的格萨拉乡停留,其车程大约半小时,且供床量不足200张,不仅不能向游客提供方便,而且在黄金周期间会出现床位供不应求的状况。(二)餐饮、娱乐方面服务质量差

18、游客兴致勃勃地前往景区游览,一方面是想融入大自然,感受其原始生态,另一方面则是想参与娱乐,放松心情,花钱享受高品质的服务。据考察,格萨拉景区内仅有一处提供盒饭的工作点,两处提供烤鸡,且无餐桌,味道平平而又价格昂贵,完全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娱乐方面,仅在广场处可供游人观赏达提舞等表演。表演极具单调而又豪无张力,即使是简单的舞步也很少有游客愿意参与,更不用说是乐在其中了。这种缺乏主题与活力的表演难以引起游客的兴趣,往往导致许多游客乘兴而来,失望而归的结果。(三)景区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旅游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其宗旨是以人为本。低素质的服务质量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严重地阻碍了格萨拉景区的进一步开

19、发与升级。由于格萨拉景区大部分的员工为当地居民,文化程度不言而喻地普遍偏低,工作经验不足。因此而导致其糟糕的服务质量,具体表现为导游讲解不生动形象,不完善,未能和游客进行良好沟通;景区工作人员似乎并未重视游客的一些其他需求,并未做到视游客为衣食父母的工作宗旨。四、格萨拉景区的进一步开发与升级格萨拉生态旅游景区是一个正在开发建设的景点,经过笔者踏查,尚存在诸多的问题,所有的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如何促进格萨拉更好的开发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利润,如何促进格萨拉生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首先,根据客流量在景区内建设应有的酒店、旅馆。笔者建议酒

20、店、旅馆体现彝族民居特色,就像丽江古城中的纳西民居客栈,独具一格,定能收到良好的成效。而酒店中的菜肴也应以彝族风味为主,让游客吃起来感觉就是在彝族村寨中的一次作客,极有特色。其次, 完善景区内旅游服务设施。作为一个3A级的旅游区,应当根据实际接客量等情况建立相对完善的消防,救护车等设施。不然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当游客发生意外的时候,也将只能隔岸观火。最后,加快景区内的道路建设。道路应环绕六个子景区建设,沿途可设置一些观景台和休憩的场所,让游客游览舒畅而又不疲惫。 (二)景区旅游特产的开发“购”是旅游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旅游者前往外地旅游,或多或少地会买一些当地的特产来留作纪念或者

21、送给亲戚朋友。而格萨拉景区却没有自己的特产,一方面给游客造成了遗憾,另一方面也使景区白白浪费了一个盈利的机会。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开发商可开发一些彝族特有的乐器。与此同时,彝族的服饰也很有特色,而且有佩带首饰的习惯,比如说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这些商品开发出来既体现了独特的彝族风格,满足了游客旅游购物的心理需求,也能使景区盈利不匪,可谓一举两得。吃的方面也应开发一些彝族特产食品,比如说砣砣肉、花样灌肠、细鳞鱼、杆杆酒等等,每一样都是彝族的特色食品而又美味可口,肯定深受游客的喜爱。(三)景区服务质量和员工素质的提高旅游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其宗旨是以人为本,视游客为上帝才能得到游客的信任

22、才能获得理想的市场利润,才能使景区得到可持续发展。根据景区内工作人员素质偏低这一事实,景区开发商应做好以下三点:1、适者生存有什么样的员工,就有什么样的企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对于格萨拉景区来说,其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开发商应当机立断,淘汰掉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员工,否则持久下去,只会阻碍景区的开发与升级。2、人才引进取精弃粕是每个企业得以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格萨拉作为一个尚处于开发中的景区,就更应该注重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一些旅游规划、旅游产品营销、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对景区内不合理的规划作一些改善。旅游产品推销是旅游景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23、部分,要想使更多的人了解景区,增加景区客流量,专业的营销人才就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3、员工的管理与培训首先,实行部门分类管理,严格规范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其次,培训在职员工,具体表现为知识、道德、能力三方面的培训,多训练模拟导游讲解,使员工全面了解游客心理,以其热诚的态度为游客提供服务,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最后,对员工的工作质量实行奖罚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业绩,达到和景区共同发展的目的。(史蒂芬,佩吉,2004)(四)特色旅游的开发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开发旅游,旅游景区数不胜数。一个景区开发如果是照葫芦画瓢,没有自己的特色,根本就无法吸引游客的眼球。格萨拉景区应当充分利用其众多

24、的优势以及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以此来增加景区的市场竞争力。1、生态旅游开发格萨拉是四川省继九寨沟之后着力打造的第二个生态旅游品牌,因此,格萨拉应依据其丰富优势旅游资源而开展其特色品牌旅游。生态旅游是欣赏自然、享受自然、认识自然与保护自然的旅游,它既有与一般的旅游业相同的目的与内容,即吃、住、行、游、购、娱,更有与一般旅游业不同的内容,即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而发展生态旅游起码要有四个条件:有显著特色的自然景观;对自然景观有较好的研究;有一支素质较好的队伍,特别是导游员十分重要;一定的硬件与软件设施。(白润光,2006)因此,格萨拉开发商应首先做好景区的规划,找出特色,再逐步开发。其次是培

25、养一些优秀的生态旅游导游员。导游的知识面、表达能力对游客的感染力对于发展生态旅游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游客要了解他在生态旅游途中遇到的各种自然现象,都希望通过导游得到解释,这就对导游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高的标准。因此,开发商应培养一些生态旅游的专业导游,要求他们在较深刻认识,理解景区主要自然现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游客的兴趣,有针对性的解说与解答。2、民俗风情游开发格萨拉是一个古朴彝族集居区,在景区开发前,很少与外界往来,因此很多的彝族民风民俗都保留至今而未消失。游客因为好奇自然而然地很想了解其中的文化。开发商应抓住游客这一心理需求,依据优势开发一些吸引游客的特色产品,比如建设彝族村寨旅游服务

26、中心,民俗表演广场等,把彝族村寨建筑建设于格萨拉景区外约100米以外的开豁地带,这样既能满足了游客了解彝族文化的需求,又相当于增加了景区的一个景点,又利于增加景区的盈利而不单调。彝族村寨应完全按照彝族特色规划,布局按照彝族村寨布局,然后再提供彝族独特的风味小吃。建筑群围绕歌舞晚会广场,切实体现彝区自然生态,天人合一的世外桃源情趣,从而使游客融入其中,了解彝族文化,了解格萨拉。3、探奇游开发现代封闭的城市生活方式,使人们缺少交流,远离了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强烈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于是探奇游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就尤其具有可开发的空间。格萨拉景区拥有原始的自然风貌,而且地形复杂,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具备了

27、良好的开发探奇游的条件。笔者认为,在格萨拉开发探奇游不仅可以增加景区的旅游特色,也会因为游客的好奇而增加景区的客流量。九道竹林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可充当探奇游的中心,路线可设置九道竹林至立石火普之间。这一段的探奇游既能够让游客了解一些原始森林的生态和奥秘,满足游客的探奇心理,而且在旅游者结束探奇之后在立石火普进行野营,中间的天然园林则给游客提供了一个过渡的观光空间。格萨拉探奇游的开发也会吸引国内外一些动植物专家、学者的眼球,因为在格萨拉拥有很多中国特有的裸子植物和稀有动物物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国外学者也希望通过探奇而发现其他的某些新的物种,带回本国进行研究,这样也就弥补了格萨拉景区国外旅游者

28、空缺的现状。因此,笔者认为在格萨拉景区开发探奇游具有不匪的意义和价值。(五)景区旅游产品的营销由于复杂的原因,西部许多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景点不为人们所知,格萨拉景区也不例外,可谓“处在深山人未知”。为此,格萨拉景区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以宣传,提高知名度,增加景区客流量,为进一步的促进其开发与升级做好准备。景区开发商可从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上对格萨拉景区加以报道和宣传,特别是对其特色旅游产品的宣传,也可对游客采取赠券,赠送纪念品、奖励、积分、折让等宣传手段,还可以采取旅游印刷品、旅游展销会等促销手段。(刘德光,陈凯,许杭军,2005)笔者还认为景区在旅游开发初期应该对外来游客采取优惠的政策

29、,而不是像乐山大佛景区那样对当地居民优惠,因为流动人口更有利于景区的宣传。就比如说攀枝花学院的学生,如果去格萨拉景区旅游而发现其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景点,因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外省,这样就会对其外面的亲戚朋友进行宣传。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景区产品营销的部分费用,更可起到更为有效的宣传效果。结论格萨拉是四川省攀枝花市提出重点建设的“红格-格萨拉”百里生态长廊,是四川省继九寨沟之后着力打造的第二个生态旅游品牌。经过笔者的调查,景区既存在着许多有利于开发的优势条件,其目前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及待解决。基于此,本文作者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具体解决方案,希望对格萨拉景区的进一步开发有所帮助。无可置疑,格

30、萨拉丰富的自然生态、人文、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政府的优惠政策为其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开发条件。但经过笔者调查,格萨拉景区的开发目前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景区内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格萨拉景区客流量持久不升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员工为当地居民,工作经验不足,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而导致其糟糕的服务质量;作为生态旅游景区的格萨拉也没有一批专业的生态旅游讲解员和导游;旅游产品营销工作做得不够到位;没有对员工实行强有力地培训与管理。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及待解决。面对格萨拉景区存在的以上问题,本文作者从完善景区旅游服务设施、道路建设、特色酒店旅游建设来改善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淘汰掉不利于景区发展

31、的员工、引进人才、培训和管理员工来提高景区内服务质量;通过开发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游、探奇游来促进景区特色开发;通过各种各样的旅游产品营销方式来提高景区的客流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希望以此来促进景区的进一步开发与升级,从而带动格萨拉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格萨拉景区的调查,面对格萨拉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在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之后发现,从整体上来说,格萨拉景区的开发前景还是比较乐观。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J Christopher Holloway(英)著. The Business of Tourism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04年2月.2

32、 白润光主编.生态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6月.3 陈福义,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2003.4.4 邓永进,薛群慧,赵伯乐等著.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7年12月第1版,2001年1月第三次印刷.5 刘德光,陈凯,许杭军编著.旅游业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6 刘伟、朱玉槐.旅游学.广东旅游出版社M,1999年9月第一版.7 刘振礼,王兵编著.新编中国旅游地理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第二版.8 马勇,舒伯阳著.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2

33、004年第一版.9 仇保兴.简论旅游资源开发J.风景名胜,2000,3.10 史蒂芬,佩吉等著. 现代旅游管理导论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年.11 威廉 . 色厄波德主编,张广瑞译.全球旅游新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年.12 谢彦君著.基础旅游学 第二版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年.13 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8.14 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01.15 邹统钎著.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致谢在此,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撰写导师唐国平副教授,在我构思并最终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为我提供了许多学术性的建议以及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正是在他的指导,我的论文才得以不断地完善。他的鼓励和帮助我将永远铭记于心!借此机会,我也要感谢我在格萨拉景区调查期间,景区所有给我提供帮助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我还要衷心的感谢所有老师、朋友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的巨大帮助和提出的一些宝贵意见。祝愿他们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