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63624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毕业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装订线浅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摘要:本文应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要求,对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展开分析,列举适当的教学案例给与说明.总结了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提供一些建议.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classroom teaching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curricula reform,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relation

2、betwee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llustrates certain teaching cases.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summarizes w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on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classroom teaching and gives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Key words: New Curriculum;Instructional D

3、esign;Classroom Teaching引言: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知识是第一位的,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而现代教学以人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新课程把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整合.因此要求教师正确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课堂教学质量.而仅仅注重教学设计,未必收到最优的教学质量,新课改的浪潮推动着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改进,也更进一步要求二者之间要紧密结合.但是,课堂教学过程按照教

4、学设计的思路走并不意味着完全毫不生化地按着课前设计的讲下去.虽然我们在进行课前教学设计的时候尽量全面考虑了学生将要提出的问题,即预期思路.然而,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学生的超预期思路.如果这个思路是有益于本堂课的讲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就不妨按照学生思路进行下去,而不是一味否定并引向老师的思路.不过,如果能巧妙的引入老师的思路也未尝不可.这时就要把握这个巧妙之处,既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活跃和体现,又要积极引入.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设计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

5、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是数学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手、眼、脑并用.引导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学习.下面举个实例:教师让学生观察函数 (的反函数),由图像观察,的定义域、值域以及其他性质.一位同学由 的图像在轴右边得出其定义域为.老师说:“说得好,那么 的值域是什么?” 生:“值域为.” 师:“道理何在?” 老师进一步按自己的设想启发学生:想一想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关系好吗?很遗憾,这位老师用“说得好”三个字结束了某学生的思考,便急忙转入到下一个问题中去了,导致学生“沉默不语”,只是进一步按自己设想启发学生,其实某学生的思

6、考已经指明了一条探索路,并且道出了“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思想方法.老师若能抓住这个机会,在表扬该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同时,利用“观察”这一武器展开教学,必将揭开新的一页.显然这与他设计好的那一页不尽相同,但却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在教学中渗透多种数学思想,观念类比推理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并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由此可见,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关系之密切.一堂成功的课始于课前教学设计,体现于课堂教学.第二部分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教学基本理念下的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

7、优化的安排,形成教学反思的过程.设计中的每一步都是至关重要的.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教学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期目标被称为教育目标.这些无法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次性体现,而是长期努力的方向.近期目标被称为教学目标.这一目标主要确定一节课教什么内容,通过哪些活动来学习.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例如:同样的“确定位置”一课,由于两位教师确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因而形成两种不同水平的设计.一位教师对

8、“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掌握“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基于这一目标,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写有第几列,第几行的卡片,让学生手拿卡片到前边站好,然后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应的位置.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汇报是怎样找到位置的,最后达成了教学目标.从这节课的目标确定和教学过程设计来看,尽管考虑到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但却造成了学生单一的认知发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体验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另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

9、的位置,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该目标的指导下,教师首先让学生尝试用最简捷的数学方法描述班级中一名同学的位置,然后把同学们各种不同的方法加以分类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表示方法的共同特点都是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这个同学在班级中的位置.此时教师指出:其实这名同学还可以用(,)来表示,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就叫“数对”.在师生共同研究了“数对”的读写方法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教师用手指一个学生,请这个学生用“数对”说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学生判断正误.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感受到了“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简捷性,唯一

10、性,同时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享受了成功,体验了快乐,达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学目标的要求.但是前面提到的两位教师在教学目标中都是“使学生”这个让学生变成了被动的,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如果写成“学生能够”效果会更好.长期以来,对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存在模糊的认识.一种是把教师视为教学主体,学生是客体.另一种是把学生视为主体.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学生教师同是教学之主体,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两个主体的关系,这一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二 、重难点的确定.具体课堂内容重难点的确定时教师主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体验难点

11、,以教学目标为基准确定重点. 三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处于教学设计的最核心地位.导入设计.导入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序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复习导入,用的比较多.在学习一个新概念之前,头脑是要具备与之有关的准备知识,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是新概念形成的依托.所以可以在复习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引入新知识.如,学习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时,先复习平行线等分线线段定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等分线段即两线段的比为1,如两线段比不为1,结果会怎样呢?类比导入,如等比数列,无论从概念,通项公式还是性质上看,都与等差

12、数列非常相似.许多老师都用类比等差数列方法开始等比数列的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等比数列,而且对两类数列又更深入的比较、理解和记忆.除此之外,还有问题引入、观察引入、回忆引入、故事引入、表演引入、纠错导入、自学导入等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媒体条件等,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启动有意义的学生活动控制适度的教学内容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情教学材料的使用设置问题,挑战学生.与学生分享教学信息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作为安排学生学习活动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13、.初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易兴奋、易疲劳、坚持性差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依照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多媒体的运用,直观图的使用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实际的事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有用性.例如:在椭圆定义的复习课中,电脑屏幕上显示动画,同时播放声音:“在半径为5.5米的圆柱形围墙内,距底面圆心东西方向4米的地方各有一个牢固的桩子,在两个桩子上拴着一头极为凶猛的老虎,老虎能沿绳子灵活行动.某天,一位学生观察老虎过程中不慎落入围墙内,问:能虎口余生吗?他应站在什么地方才有惊无险呢?学生在解决这道题目的过程中就把数学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更加渗透.像这样,向学生

14、提供形象的动态型画面,可以诱发学生联想,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活跃学生思维.课堂提问设计.课堂提问的设计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它是了解学生最快的信息反馈手段.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考虑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设计问题.如果是课前提问,要联系上节内容,起到温故而知新,承前启后,铺垫主课的作用.第三部分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准备,教学设计应用到课堂教学时收到的成效,达到的教学效果又依赖于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怎样掌控课堂.语言是数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的载体.课堂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必备的基本条件.教师运用的课

15、堂语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课堂语言要有知识性,科学性.初中生大部分学习自觉性较差,要想普遍培养他们课外坚持自学的习惯是不容易的.课堂自然称为他们用来学习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而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则起着主导作用.也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在每堂课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的营养和养分.让45分钟的课堂充满知识性.同时,随着现在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以及网络资源的广泛应用.课堂上的内容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与之有关的课外知识,比如,数学中会涉及物理,化学,地理等问题.因此,不仅要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深入钻研和理解,还需要不断学习课外新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

16、充满智慧的.2.幽默风趣.对于每天一堂接一堂的45分钟而言,可能非常难熬,影响学生学习效率.人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学习效率是最高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得尽量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和枯燥.3.课堂语言要有鼓励性. 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做出断定.对于正确的回答适当给与表扬,而错误的解答,也不能一味否定就完事了,通过学生告诉学生错误的原因,并赞扬其大胆发言的的精神.这样以来,学生不但不会沮丧.还会带动其他人踊跃发言,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应用意识等综合素质培养.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语言和问题为主

17、线,教学设计与学生思维的双边活动为中心展开的.我们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提问是攻破难点,突破重点,解决疑点,克服弱点的关键.课堂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提问的科学性.提问具有针对性,一节45分钟的课堂容不得几个无趣的问题,不要信手拈来,离题万里,也没有必要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2.把握提问时机.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提问于学生的思维转折处,学生处于盲区时及时点拨.4.提问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5.对学生的回答给与积极评价.在学生的回答中尽量找闪光点.6.善于为学生铺路搭桥.在学生迷茫的时候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将学生思维串联起来,完成问题的思考,增加学生自信心.7.保护学

18、生的独特见解.尊重学生的思维意识.例如:已知,都是正数,且, 试证.拿到这道题目,很多学生会用这些给出的数据作加作乘,半天得不出结论.可是某学生借助直观图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证明.如图 : 令正方形边长为1.正方形面积=1,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要想牢固的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这种“创造与体验”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数学教学中,一方面鼓励学生尽可能建立数学观念,自主探索.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是不成熟的主体,自己难以实现用正确的想法取代错误的观念,以达到清楚的认识.因此,教师应营造一种气氛,通过恰当创设情境,用探索式语言代替结论式的陈述,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数学再探索,以

19、发展学生思维.而发展学生思维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解数学题.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教师分析证明的途径好像很简单“要证甲,只要乙,从而得证.”似乎百发百中,可是学生自己分析时,常常找不到路子.这告诉我们,向学生交代真实的探索过程.解题离不开探索思路,这个曲折的过程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积极探索,这样学生学到的东西才深刻.例如:求函数的最小值,其中.第一次探索:将无理函数化为有理函数.求解:令 ,所以 当且仅当 即 有 而问题要求的最小值,因此走不通.第二次探索:由 时, 取最大值,且 如果能证得 在 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则有 或 时,只需证明单调性.第三次探索:证明单调性.,当 时 是增函数

20、,当 时 是减函数.第四次探索:将 分为两个单调区间 和 ,再从论证它们的单调性入手去解决问题,显然是一条比较麻烦的路径.然而走完曲折之后稍加思索就容易另辟思路.由于,故设法证:当 时不等式 总成立.这是轻而易举的,因为在条件下证明不等式 成立只需不等式 成立就行,即证 而这只需证 即可.这正式题目中所给的条件,从而 .解法一:设 由 在 内时是增函数,在 时是减函数,且 ,可得 .解法二:由 知不等式 成立,( 当且仅当或时取“=” ),故 .另一方面,一节好课不在于没有错误,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好错误的教学功能.在错解的剖析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

21、在错误中寻找迷惑点.如:计算 .解法一解法二展示两种解法让学生剖析,学生发现两个答案不一样,将引来吸引力与挑战.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幂的运算性质在复数域中成立的条件是均为整数.通过这样的纠错教学,把学生隐蔽的思维障碍挖掘出来比直接讲授效果好得多.第四部分数学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又好似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而课堂教学又以教学设计为前提.一般情况下,什么样的教学设计生成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但是教学设计又不是对课堂教学起到绝对的主导作用.它作为重要性的参考,每一环节都不能忽略.新课程改革更进一步要求教师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并在两者之中充分体现新课程教学的

22、基本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应用意识.小结:本文立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点,认识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思想和观点.将有关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展示相对应的教学案例加以讨论和评析,进一步说明新课改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参考文献:1焦兰池.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通报.2002年第12期2李志敏.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J.数学通报.2006年第2期3李军洪.新课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第6期4 刘忠东.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师生的双主体性J.数学通报.2002年第8期 5 马云鹏.数学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 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任志鸿.高中优秀数学教案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8 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9徐英俊.数学设计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张连昌.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2002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