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论文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6373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论文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主义论文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主义论文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主义论文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主义论文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论文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论文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 【内容提要】101届3中全会是中共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这次历史转折的酝酿、准备到实现、完成的整个进程中,陈云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发挥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他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支持真理标准讨论,在政治、思想、经济、组织等领域参与领导拨乱反正,所有这些,对历史转折的实现及其最终完成,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摘 要 题】现代人物研究 【关 键 词】陈云/历史转折/独特贡献 【正 文】 1978年12月召开的101届3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101届3中全会前后这次伟大历史转折酝酿、准备到实现、

2、完成的整个进程中,陈云发挥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作出了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101届3中全会前:冲破“两个凡是”,为实现历史转折作好准备 在101届3中全会以前,陈云的独特贡献,首先表现在从组织上和思想上对“两个凡是”发起强有力的冲决。 1、在1977年3月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冲破“禁令”,带头公开提出让邓小平重新参加中央领导工作,从组织路线上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为101届3中全会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本来,恢复邓小平的领导职务是粉碎“4人帮”后理所当然的事情。邓小平同“4人帮&r

3、dquo;进行了坚决斗争,领导1975年整顿取得了极大成功,深得党心、民心、军心。丙辰清明的“天安门事件”,充分说明了广大干部群众对邓小平的拥护和爱戴。10月7日,即粉碎“4人帮”后的第2天,叶剑英就向华国锋提出为邓小平平反、让邓小平复出的建议。李先念赞成叶剑英的建议,并在向邓小平通报粉碎“4人帮”胜利消息的时候,当面传递了要邓小平出来参加中央领导工作的意愿。可是,华国锋却以要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为由,迟迟拖延不决。甚至把强烈要求邓小平复出的干部群众打成&ldqu

4、o;反革命分子”,造成新的冤假错案。 在3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华国锋下了两条“禁令”:“有两个敏感问题:1个是小平同志出来工作的问题,1个是天安门事件平反的问题,希望各组讨论的时候不要触及。” 面对华国锋的两条“禁令”,陈云毫不动摇,仍按预先的准备行事。他在会前已经写好书面发言稿,并同胡乔木商量作了修改补充,还在耿飚家中,征求了耿飚、王震、肖劲光、王诤等老同志的意见。3月13日上午,陈云来到他所在的西南组,作了书面发言,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勇气。陈云指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和恢复邓小平在中央的领导工作是粉碎&ldqu

5、o;4人帮”后面临的两件大事。邓小平同志与天安门事件是无关的。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需要,让邓小平同志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是完全正确、完全必要的,我完全拥护。王震与陈云相呼应,也在小组会上发言,赞扬邓小平1975年主持中央和国务院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说“他是同‘4人帮’作斗争的先锋”,“现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热切地希望他早日出来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 会议工作人员奉命要求陈云对书面发言作修改,陈云坚决拒绝。这篇书面发言未能刊登在会议简报上,这同“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有关。

6、华国锋在3月14日下午中央工作会议第2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继续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重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必须维护;凡是损害毛主席形象的言行,都必须制止”,并指责不同意“两个凡是”的同志是“政治上发生了动摇”。但迫于形势,华国锋在讲话中承认:“群众在清明节到天安门去表示对周总理的悼念之情,是合乎情理的”;“‘4人帮’对邓小平同志进行打击、诬陷,这是他们篡党夺权阴谋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示:“经过调查,邓小平同志

7、根本没有插手天安门事件”,“‘4人帮’对邓小平同志的1切诬蔑不实之词,都应当推倒”;“在适当的时机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陈云赞成华国锋所说“时机成熟的时候,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 过了4个月,中共10届3中全会1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邓小平重新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陈云在组织路线上带头否定“两个凡是”,冲破华国锋设置的障碍,对邓小平重返中央领导岗位发

8、挥了积极促进作用。这样,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有了统帅,召开101届3中全会,实现党的伟大历史转折,有了坚强有力的领导。 2、1977年9月,与邓小平否定“两个凡是”相呼应,陈云倡导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从思想路线上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为101届3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邓小平提出与之相对立的“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的概念,进而又提出“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我们要高举旗帜,就是要学习和运用这个思想体系”。在10届3中全会闭幕

9、会上,又深刻、具体地阐发了前述观点,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要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教育我们的党,来引导我们前进。”并特别强调:“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陈云1977年9月28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1文,把实事求是提到根本思想路线的高度,指出:“实事求是,这不是1个普通的作风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

10、持毛泽东思想,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离开了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那么,我们就离开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成为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者,那么,我们的革命工作就要陷于失败。所以,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实际上是区别真假马列主义、真假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标志之1。”陈云批评“报刊上有些文章”“还不是满腔热情去完整地准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实质,用它作为具体分析具体问题的指南”。 陈云与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等老革命家同邓小平相呼应,抓住毛泽东逝世1周年的机会,撰写纪念文章,宣传毛泽东长期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1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

11、义的基本原理。从思想路线高度批驳“两个凡是”,启发和推动了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展开,召唤了1978年春天在全国开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1标准”的大讨论,为恢复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101届3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3、支持真理标准讨论,并开始在经济、组织领域拨乱反正,为101届3中全会的召开作了准备。 实事求是与“两个凡是”的对立,成为1978年春中国思想、政治斗争的焦点。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1标准引出了1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支持还是压制这场讨论,反映了思想路线

12、和政治方向的分歧,成为坚持老路还是开辟新路的分水岭。陈云同邓小平等老1代革命家1样,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1标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这场讨论对拨乱反正、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具有10分重要的意义,从而坚决支持这场讨论。不仅如此,他还在经济工作和平反冤假错案等方面,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拨乱反正。 在经济领域,陈云同李先念1起,支持实行改革开放方针。对于派高级代表团出国考察,学习国外经营管理经验和利用外资,陈云积极支持,同时,又提出利用外资搞建设也要注意按比例,考虑国内的配套能力。对于华国锋在政府工作报告和10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的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陈

13、云表示了不同意见。他在101届2中全会东北组会上发言,强调经济工作要做到5点:1、要把农业放在必要的位置上,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农、轻、重的次序。不单建设工业省,而要建设工业农业省。他还提出要把农业搞好,应采取如南水北调、建设商品粮基地、增加农业投资等必要措施;2、工业生产的重点在提高质量,质量不好是最大的浪费;3、既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也要有必要的集中。基本建设要打歼灭战;4、技术力量的来源既要靠改进各级学校教育,又要靠发挥现有技术人员的作用;5、要设法改善副食品、肉类的供应,不要等农业增产以后再解决。这些都是切合当时中国经济实际的、非常务实的重要意见。1977年夏,国务院召开务虚会,研

14、究加快我国4个现代化速度问题,提出要组织国民经济的“新跃进”,用比原来设想更快的速度实现4个现代化。陈云看了务虚会上的重要发言,觉察1股急躁冒进之风正在形成,分别对主持会议的李先念和谷牧提出:国务院务虚会最好用几天时间专门听听反面意见。陈云的这些从实际出发的意见,对华国锋为代表的“新跃进”的主张,不无制约作用。 在组织领域,陈云为平反冤假错案和解放老干部做了许多工作。在粉碎“4人帮”后不久,他就向李先念提出,“要尽快使1些老干部站出来,领导本部门工作”。1976年11月25日,陈云致信叶剑英并华国锋

15、,转交黄克诚夫人的信,请求同意黄回京治疗眼疾。此事经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同意,黄遂被从山西接到北京治疗(11)。此举不仅改善了黄的医疗条件和生活状况,而且为黄恢复工作创造了条件,并为庐山会议“彭黄张周”冤案的平反迈出了第1步。1978年1月3日,陈云又致信党中央主席、副主席,转交胡耀邦关于王鹤寿“历史问题”的来信,指出:王鹤寿是1937年国共合作时我党从国民党监狱中要出来的。他的历史是清楚的。他建议中央先将王鹤寿从外地接回北京治病,并由中组部把他的材料再审查1次。此后,王鹤寿即被从外地接回北京(12)。4月24日,陈云又致信中央主席、副主席,转交曾

16、志关于陶铸“历史问题”的来信。同王鹤寿1样,陈云指出,陶铸是国共合作后由我党从监牢中向国民党要出来的。并说:此案牵涉到1大批省部级干部,弄清陶铸问题非常必要。建议由中组部主持,会同专案组,将全部卷宗和有关人员都调到北京再审查1次(13)。陈云还就关于徐懋庸等问题致信胡耀邦,证明毛主席确曾讲过徐“给鲁迅的那封信是错误的,但他还可教书”;徐在延安参加了毛主席组织的哲学研究会;从来没有听毛主席说过30年代上海文艺界两个口号的论争是革命与反革命的论争,也没有听毛主席说过“国防文学”是反革命口号。陈云建议中组部、中宣部对上海文艺界3

17、0年代问题,对创造社,对当时其他革命文艺团体,作出实事求是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评价(14)。陈云还委托当年负责领导上海地下党工作的刘晓收集有关潘汉年1案的材料,准备适当时机为潘案平反(15)。此后,1直关注此事(16)。 陈云同邓小平和老1代革命家共同努力,使得真理标准讨论的过程不仅是理论上正本清源的过程,而且是实践上拨乱反正的过程,有力地冲决了“两个凡是”的禁锢,促进了思想解放,从政治、思想、经济、组织等方面为101届3中全会的召开、为历史转折的实现作了充分准备。 在101届3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和3中全会上:审时度势,突破原定议程,因势利导,促成历史转折的实现 19

18、78年11月10日起,为101届3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会议开始以后,陈云以老革命家特有的政治敏锐性看到,邓小平提出的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中心思想,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当前影响安定团结局面的巩固,影响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主要障碍,是“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1些重大政治事件和历史上遗留的1些重大问题没有解决。解决好这些问题,对实现安定团结和工作重点转移非常必要。而捂住盖子、影响这些问题解决的,正是提出和推行“两个凡是”、阻挠和压制真理标准讨论的几位现任中央领导。 陈云审时度势,于11月12日在东

19、北组发言,率先提出“坚持有错必纠的方针”(17),列举6个比较重大的、亟待解决的历史问题,从而有力地揭开了被捂住的盖子,又1次带头突破华国锋原先设定的议程,抓住了历史转折的关节点,揭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针对华国锋关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应由有关机关进行细致工作妥善解决的意见,陈云明确提出:“对有些遗留问题,影响大涉及面很广的问题,是需要由中央来考虑和作出决定的。”陈云列举6个应该由中央考虑和决定的重大历史问题: 1、薄1波同志等6101人所谓叛徒集团1案。他们出反省院是党组织和中央决定的,不是叛徒。 2、把从反省院履行出狱手续出来的同志和派到敌伪

20、政权中任职的同志定为叛徒的问题。中央应该承认1937年的“77决定”和1941年的决定是党的决定。对于那些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定为叛徒的同志应给以复查,如果并未发现新的有真凭实据的叛党行为,应该恢复他们的党籍。“77决定”、1941年决定中所涉及的同志和在“两面政权”中做了革命工作的同志,对他们做出实事求是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这对党内党外都有极大的影响。不解决这些同志的问题,是很不得人心的。 3、陶铸、王鹤寿等77抗战后由我们党向国民党从监狱中要出来的同志,(“文革”

21、中)或者被定为叛徒,或者在结论中留有“尾巴”。应由中央组织部复查,把问题放到当时的历史情况中去考察,做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像现在这样,既有中央组织部又有专案组,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应该结束。 4、彭德怀同志对党贡献很大,他的骨灰应该放到8宝山革命公墓。 5、天安门事件是北京几百万人悼念周总理,反对“4人帮”,不34 同意批邓小平同志的1次伟大的群众运动,而且在全国许多大城市也有同样的运动。中央应该肯定这次运动。 6、康生“文化大革命”初期是中央文革的顾问,错误是很严重的,中央应该在适当的会议上对其错误给以应有的批评。 陈云的这

22、篇发言提出了实现安定团结和工作重点转移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引起强烈反响,改变了华国锋预先设定的会议进程。东北、中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6个组,都围绕陈云提出的坚持有错必纠方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行热烈讨论。促使中央工作会议在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分清重大历史是非、解决重大遗留问题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1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中共北京市委为天安门事件公开彻底平反的决定。11月25日,华国锋代表中央政治局在中央工作会议第3次全体会议上郑重宣布,为天安门事件、反击右倾翻案风、2月逆流、6101人案、彭德怀、陶铸、杨尚昆等7个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平反。 邓小平因出访东南亚泰、马、新3国没有参

23、加前1段中央工作会议。11月14日回到北京,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突破性的新发展,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谈话,充分肯定和支持陈云的意见。101届3中全会按邓小平的提议,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同时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1书记,突出地体现了全党对陈云的革命历史和现实贡献的肯定。陈云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担任中央副主席,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邓陈合作”为特点的第2代领导集体,为领导全党完成第2次历史转折的任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确立了组织保证。 $False$ 101届3中全会后,领导贯彻101届3中全会路线,胜利完成历史转折的各

24、项任务,打开1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101届3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2代领导集体,贯彻执行并巩固发展3中全会确立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继续平反冤假错案,并对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作出结论,完成中央领导机构的调整工作,领导全党完成工作重点转移的任务,打开了1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在经济、政治、组织等方面胜利完成第2次伟大历史转折的任务的过程中,陈云继续发挥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第1,国民经济的调整。 1、率先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 1979年3月14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国务院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会,作为研究制订财经工作方针政策和决定财经工作中的

25、大事的决策机构,由陈云任主任、李先念任副主任,针对“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华国锋搞“新跃进”造成的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当天,陈云就同李先念联名给中央写信,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意见。信中指出:前进的步子要稳。不要再折腾,避免出现大的“马鞍形”;从长期来看,国民经济能做到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速度;现在的国民经济是没有综合平衡的,比例失调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要有两3年的调整时期才能把各方面的比例失调情况大体上调整过来(18)。 在此之前,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陈云就明确提出实现4个现代化必须采取&ldquo

26、;既积极又稳重”的方针,对当前经济工作提出5点意见(19)。1979年元旦,陈云对李先念请审阅批准国务院关于下达1979、198两年经济计划的安排(草案)的信上批示:“国务院通知中‘1979年有些物资还有缺口’,我认为不要留缺口,宁可降低指标。宁可减建某些项目。”1月5日,陈云又在1份材料上写下批语说:“我认为有物资缺口的不是真正可靠的计划”。陈云的意见得到邓小平的支持,邓小平在1月6日谈话中指出:“我们要从总方针来1个调整,减少1些钢铁厂和1些大项目。引进的重点要放在见效快、赚钱多的项目上。今年计

27、划有些指标要压缩1下,不然不踏实,不可靠。”(20) 1979年3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1979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问题。陈云在3月21日会上讲话,进1步阐述他同李先念3月14日给中央信的内容,提出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4点重要意见:1. “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即“我们搞4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他指出:“总之,9亿多人口,百分之810在农村,革命胜利310年了还有要饭的,需要改善生活。我们是在这种情况下搞4个现代化的。”2. &l

28、dquo;按比例发展是最快的速度。”他说:“过去说,指标上去是马克思主义,指标下来是修正主义,这个说法不对。踏步也可能是马克思主义。610年代初搞调整就是压低指标”。3. “要有两3年调整时间,最好3年。”他分析了现在比例失调相当严重的状况,指出“调整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按比例,能比较按比例地前进。重点企业、城镇工业、社办工业,各方面都大体安置下来”。4. 钢产量,“1985年搞6千万吨钢根本做不到”,“2年搞到8千万吨钢,……有点根据。&rdquo

29、;1979年可以按3200万吨钢编计划。“冶金部要把重点放在质量、品种上,真正把质量、品种搞上去”(21)。此次调整,首先要有决心,东照顾西照顾不行,决心很大才干得成(22)。中央政治局同意陈云的意见,决定用3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2、明确规定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政策。 这次会后,陈云即于3月25日主持国务院财经委员会第1次会议进行部署。他强调:经济调整是步伐调整,该踏步的踏步,该下的下,该快马加鞭的快马加鞭。目的是为了前进,为了搞4个现代化(23)。他要求在即将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要发扬经济民主,让大家讲意见。4月5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

30、“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称为“新8字方针”),决定从1979年起,用3年时间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集中精力把农业搞上去、调整好农业和工业的关系,加快轻纺工业的发展,认真调整工业企业,坚决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引进要循序渐进、不能太急,要扩大出口、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必须确实控制人口增长,计划要互相衔接、不留缺口等12项政策措施。 3、批评“左”的错误,力主继续进行经济调整。 “新8字方针”的贯彻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陈云清醒地看到,由于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还没有完全摆脱&ldq

31、uo;左”的思想影响,对经济上存在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因而执行以调整为中心的“新8字方针”不甚得力,国民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大量严重问题。基本建设规模和开支没有压下来,而改善人民生活的开支增长幅度太大,致使积累和消费的总和超过了国民收入,基建、行政费用等各种开支超过了财政收入,导致财政出现赤字,市场物价上涨。总之,国民经济严重比例失调的情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来。 针对这种状况,陈云不断提出问题,发出“警报”。他提出要研究“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划在什么杠杠上比较合适”,赞成邓小平提出的百分之2105的积累率(24)。

32、指出:速度不要太快,百分之7到8如果有困难,百分之5到6也可以。主要是要求今后20年稳定增长,不走弯路(25)。他就长期计划的制订问题指出:人口问题要有个规划。这个问题不解决,许多事情不好办(26)。陈云还郑重地警告:“经济工作搞不好,宣传工作搞不好,会翻船的。”“如果我们经济工作处理得不好,宣传工作处理得不好,有可能发生波兰事件。”(27) 为扭转被动局面,在1980年冬中央讨论经济工作时,陈云进1步批评“左”的错误,力主继续进行经济调整,提出调整、改革的大政方针。 在1980年11月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书记会议

33、听取国务院关于调整1981年计划设想的汇报时,陈云发言指出:经济工作中“左”的东西没有肃清,基本错误是“左”的。好事要做,但要量力而行。基本建设投资320亿元的方案可能是最好的。3年之内不增加基建开支,搞“铁公鸡,1毛不拔”,“置之死地而后生”(28)。邓小平赞成陈云的意见,指出:要退够,退不够要延缓时间。这次3年能缓过气来就算不错,速度百分之5保持不住,百分之4也行。并强调调整期间权力要集中(29)。 1980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主要讨论经济形势和经济调整问题。陈云在开幕会上讲话

34、,就会议主要议题讲了14点意见。关于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陈云指出: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错误是“左”的错误。要真正清醒认识到我们是在10亿人口、8亿农民这样的国家中进行建设。今后决不要再作不切实际的预言,如超英赶美等等。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陈云说: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作用,大大有利于经济形势的改善。他指出: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不能要求过急。改革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关于调整,陈云透辟地指出:调整意味着某些方面的后退,而且要退够。这次调整不是耽误,不调整才会造成大的耽误。我们这次调整是清醒的健康的调

35、整,我们会站稳脚跟,继续稳步前进(30)。 邓小平坚决支持陈云提出的关于调整和改革的方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31) 指出:“(陈云同志)这个讲话在1系列问题上正确地总结了我国3101年来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是我们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我们这次调整,正如陈云同志说的,是健康的、清醒的调整。这次调整,在某些方面要后退,而且要退够。”“如果不调整,该退的不退或不退够,我们的经济就不能稳步前进。”邓小平明确表示:“我完全同意陈云同志的意见,今后1段时间内,重点是要抓调整,改革要服从于调整,有利于调整,

36、不能妨碍调整。”(32) 实践证明,陈云提出和贯彻的以调整为中心的“新8字方针”,对国民经济继续进行调整,对于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国民经济各种重要比例关系的平衡、经济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陈云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1心1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路线落实到经济工作上的结果,是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放在适合中国国情、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结果。 第2,历史决议的起草。 在101届3中全会闭幕会上的讲话中,陈云就提到了1945年做第1个历史决议的成功经验,指出:在延安整风时,毛泽东首先集中了几10个高级干部

37、,连续开了几个月的整风会议,大家面对面地指名道姓地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认真总结建党以来的经验教训,写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7大后,全党同志团结1致,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33)。3中全会后不久,陈云同志在会见兄弟党领导人时,就谈了对建国以来历史总结的问题,阐述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估计和经验教训、关于毛泽东的评价等问题,指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主要是为了防止中国变修、出现像赫鲁晓夫那样的事件,最初也不是要搞那么大。这个问题需要作1个总结,总结时要很慎重,要把林彪、“4人帮”等人的破坏作用估计进去

38、。总结不必匆忙作,越往后,问题会看得越清楚,结论可能更客观、更合乎实际、更科学。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这关系到民主集中制。从7大到全国胜利前,我们党都很民主。建国初期,民主集中制也贯彻得很好。从1958年起,特别是1959年庐山会议,民主集中制传统被1点1点地破坏。在“文化大革命”中,民主集中制搞得很不好。关于毛泽东的评价问题,陈云指出,不能说毛泽东没有1点责任,但我们对毛泽东的评价不会像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那样。在这个问题上,要平心静气,要掌握分寸,慎重考虑,不能感情用事。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3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

39、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提上工作日程以后,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始终关注这项工作。 1980年3月19日,邓小平提出起草历史决议的3条基本要求,指出其核心是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围绕3条基本要求,在起草历史决议的过程中,邓小平谈话1056次,进行具体阐述和指导;陈云分别同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谈话78次,就达到邓小平提出的基本要求作出指示,邓小平也亲自前往陈云处听取建议。为圆满地解决历史决议起草中的问题,陈云发挥了重要作用。 1、赞同、支持邓小平提出的3条基本要求,这是决议成功的关键。 陈云指出:“决议要按照小平同志的意见,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

40、东思想。”又说:“小平同志提出决议宜粗不宜细,我是同意的。”(35) 2、强调对毛主席的功过,对建国以来工作中的错误,要写得准确、切实,要“敲定”。 陈云对胡乔木讲:“1定要在我们这1代人还在的时候,把毛主席的功过敲定,1锤子敲定。1点1点讲清楚。这样,党的思想才会统1,人民的思想才会统1。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将来就可能出赫鲁晓夫,把毛主席真正打倒。不但会把毛主席否定,而且会把我们这些作含糊笼统决议的人加以否定。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讲得很透彻。”(36) 他对邓力群讲:“关于建国以来3102年中党的工

41、作的错误,1定要写得很准确,论断要合乎实际,要把它‘敲定’下来。……就是说,反复推敲,反复斟酌,使它能够站得住,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在小平同志提出的“宜粗不宜细”这个原则下面,“是成绩就写成绩,是错误就写错误;是大错误就写大错误,是小错误就写小错误。要分别不同情况,把它‘敲定’下来。”(37) 3、要讲毛主席的主要错误,分清责任。 陈云指出:毛主席的错误,主要讲他的破坏民主集中制,凌驾于党之上,1意孤行,打击同他意见不同的人。整个党中央,毛主席的责任是主要的

42、;作为教训来说,党中央有责任,没有坚决斗争;毛主席的错误,地方有些人有相当大的责任(38)。 4、提出重要建议,圆满解决了历史决议的核心问题——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历史决议草案经过1980年10月至11月高级干部4000人的大讨论后按邓小平的意见作了修改,至1981年3月18日,邓小平表示“决议稿的轮廓可以定下来了”。邓力群向邓小平转述胡耀邦的意见:决议稿写出来后多听听老干部、政治家的意见。邓小平表示“赞成”(39),并在24日亲自去看望陈云。26日,邓小平找邓力群谈陈云对修改决议稿提出的两条意见:“1是专门加1篇话,讲讲解放前党的历史,写党的610年。610年1写,毛泽东同志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根据。这个意见很好,请转告起草小组。2是建议中央提倡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rdquo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