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论文《金色笔记》迷宫时间之解析.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64498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美文学论文《金色笔记》迷宫时间之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英美文学论文《金色笔记》迷宫时间之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英美文学论文《金色笔记》迷宫时间之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美文学论文《金色笔记》迷宫时间之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美文学论文《金色笔记》迷宫时间之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金色笔记迷宫时间之解析 摘要:金色笔记是莱辛最成功也是争议最大的作品,历来的争议多集中在小说的特殊布局上,但笔者认为金色笔记于20世纪文学的革命性意义还在于莱辛运用了断裂、切割、拼贴、蒙太奇等后现代叙事手法,打破传统物理时间并运用心理时间创造了1座奇异迷幻的时间迷宫以凸显其作品主旨。关键词:金色笔记叙事时间时间倒错重复型频率deonrM11IXNAADI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1位多产、严肃而又极富探索精神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涉及面极广,大到种族时代、世界纷争,小到都市生活、男女私情。金色笔记是莱辛最成功也是争议最大的作品,凭借此作品,莱辛终以88岁高龄荣摘诺贝尔桂冠。作者通过1个名叫安娜沃尔夫的女

2、作家对20世纪50年代周遭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展现出20世纪中期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作品中莱辛打破传统上首尾1贯、章节有序的格局,刻意将其分解为1本多纲的形式,小说由1个“自由女性”的故事为框架,再搭配5本黑、红、黄、蓝、金色的笔记本所构成,现实主义在莱辛的手里成了碎片,不仅是碎片化的叙事结构,更加碎片化的是迷宫式的叙事时间。时间是人类经验的基本范畴之1。小说本质上是时间的艺术,在叙事虚构作品中时间可以被界定为文本和故事之间的时间。本文将根据金色笔记中的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从时序倒错和重复型频率两个方面来分析其碎片化的叙事时间,从而凸显作品主旨。1、时间倒错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将故事时

3、序与文本时序之间的各种不协调形式称作“时间倒错,并将之分成倒叙和预叙两种基本类型。倒叙指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事件的1切事后追述,而预叙则指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1切叙述活动”。莱辛在金色笔记中没有按线性的时间顺序和通常意义上的逻辑关系来安排故事情节,因为人们所熟悉的以时序为基础的叙事方法不再能表达现代的人生。4分5裂、千头万绪的人生需要用4分5裂、千头万绪的故事来讲叙。只有被肢解了的、片段的幻境和片段的人生才能表达主人公的分崩离析。所以安娜被众多的片段的记述分割着,依据过去的事件对安娜的影响程度,将过去与现在交织在1起。金色笔记从整部作品来说是1个大的倒叙,时间倒错贯穿整部作品。回忆与反

4、思成了构架其他笔记的时间主题。先让我们来梳理1下文本的故事时间:19世纪40年代:安娜作为作家生活在非洲1946年:安娜与麦克斯结婚,1年后女儿简纳特出生1951年1954年:安娜患上了写作障碍;成为迈克尔的情人;对其1度热衷的共产主义感到怀疑与失望1955年1956年:安娜退出共产党;与迈克尔分手;遇见索尔并与其思想发生碰撞,顿悟走出分裂1957年:完成短篇小说自由女性经过重构后的文本故事时间可以看出金色笔记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主人公安娜年仅30多岁,曾旅居非洲同麦克斯结婚并育有1女,后离开非洲移居伦敦;在与已婚男人迈克尔维持5年的情侣关系之后宣告分手,爱情的失败对她产生重大打击,并使其

5、陷入精神崩溃的边缘;曾创作的1本畅销书虽使她暂时过着安逸的生活,但两性之间对灵欲观点的歧异又使她陷入写作障碍;安娜试图以政治活动转移心理创伤,却最终失望退党,直到遇到索尔,相识、相爱然后顿悟,战胜心理病魔,恢复健康并重新创作生活,创作了短篇小说自由女性。作者应该从安娜在非洲的生活经历写起直至短篇小说的完成,但翻开文本映入眼帘的却是自由女性的第1小节安娜从分裂走向整合,克服了写作障碍,接受了残酷现实后的成果。再让我们来看看莱辛所创造的金色笔记迥异的迷宫式的叙事时间:由以上时间表可见其叙事时间之“乱”,委实可堪比1座深邃的时间迷宫。自由女性1开始带给读者是两个自由女性单独呆在伦敦的1套住宅聊天的情

6、景,发生在1957年的夏天。而后黑色笔记中安娜本来在与两个代理人午餐讨论deonrhicesne4IXNAADIUYEWN其创作的战争的边缘的代理权问题,回忆却1瞬间将其带回了19世纪40年代的非洲,而后又回到现在与另外的电影制作人的谈判中,时间就这样在过去与现在中自由穿梭与飞翔。黑色笔记中,摩莉接受了安娜的意见撕毁了作为党员经历的表格1节,如果其间不是加入了大量切割、旁岔的有明确日期的日记与记忆跳接的无明确时间的“拼贴”将读者带到卢森堡电刑的1951年、斯大林去世的1953年等历史时期和无时间标志的党内人士和其家庭中,我们可认为其是有着连贯时间顺序的。完全无时间的蓝色笔记可说是莱辛所创作的彻

7、底激化无序时间的1个极致例证,使本已让跟着文本读下来的读者混乱的阅读思绪更加混乱,似乎在这“1堆零乱的、未经艺术加工的文学资料”面前1不小心就会走失自己。蓝色笔记除了记载安娜混乱的情感生活外更像1部用拼贴、蒙太奇等后现代叙事手法构架的1部由日记、信、电影脚本、新闻标题和简报资料等构成的单本小说,时间的断裂、不确定更是凸显得淋漓尽致。就这样尽管安娜是在1957年创作自由女性,尽管是在英国伦敦居住着,然而回忆、阅读和写作却可以把她带到从1940年到1957年中的中非、美国、法国、俄国、中国、朝鲜、日本、古巴等国家和地区的任何1个时间段、任何1个时间点,更可以带到作者虚构的无时间的另1个安娜“爱拉”

8、的世界里重新审视安娜与其情人的关系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可见作者莱辛对其作品的用心之深,貌似混乱无序的时间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渗透,消除其人为的划分,展现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多变性。2、叙事频率叙事频率指1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叙述(或提及)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对叙事频率发生兴趣并进行理论探讨是从热奈特开始的。在热奈特的理论基础上,叙事学家里蒙凯南指出,频率主要有3种:单1型、重复型和概括型。单1型频率指讲述1次发生了1次的事件,重复型频率指讲述几次只发生了1次的事件,概括型频率则指讲述1次发生了几次的事件。这3种频率在金色笔记中都被采用了。但是重复型频率在

9、此小说中的使用相对其它两种频率而言十分突出,不仅发生在单个的笔记本中,也发生在笔记本与笔记本中。某件事在故事中出现的频率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因为它能从微观的角度调节读者对事件的整体性理解。大体说来重复意味着强调,表明叙事者要求读者1而再、再而3地感受某件事的重要性。金色笔记中安娜在心中总有1些挥之不去、欲说还休的往事。通过采用重复型频率叙事,作者巧妙地呈现了那些迂回在人物脑际的事件对他们造成的巨大影响。其中1个重要的重复性叙事是安娜在非洲的生活经历多次回忆、梦境、场景等描写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中,如黑色笔记和蓝色笔记等多个不同地方。黑色笔记中以安娜所创作的战争的边缘为引1次次不厌其烦地提起其小说创

10、作的来源背景非洲的近10年安娜与保罗之间无妄的爱,左派们在马雪比旅馆的党组织聚会,党组织的成员们,猎杀鸽子等等。蓝色笔记中通过各种光怪陆离的安娜带引我们回到了40年代的非洲大地。另1个多次重复叙述的是构筑安娜生活的另1支柱:安娜的情感生活。这1主题构成了蓝色笔记、黄色笔记的主旋律并且突显在了短篇小说自由女性的部分段落里。审视蓝色笔记读者可以感觉到安娜与迈克尔曾经有过的甜蜜,与迈克尔分手后的沮丧与绝望,希望从另1男人身上找到归属感与安全感的那份小心翼翼,与索尔的心灵碰撞等等。通过阅读我们可知这些渗透并体现在黄色笔记和自由女性中。安娜与迈克尔以及其他情人的纠纷通过虚构人物爱拉在虚构小说第3者的影子

11、中重新审视重新解构。安娜如何走出在与迈克尔分手后的阴影同样我们在自由女性中通过与摩莉的对话,通过安娜的自我反省自我反思再现。而安娜与索尔的1系列碰撞融合不仅记述在黄色笔记中,而且更加精心地详细描汇在了蓝色笔记中。重复型的叙述方式否定了时间是线型的,时间如奔流向前的河流的观念,模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界限。通过碎片化的时间叙述,作者突出了那些安娜生活中也是心中最重要的时刻,使读者感到主人公心中的羁绊与混乱。正如罗钢在其叙事学导论中谈到“重复叙事常用来表现人物精神上的困扰,如心理上始终被1件事所纠缠,不能解脱,致使它在人物的对话、思想以至潜意识中重复地出现。”时间作为影响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因素通过颠

12、倒混乱的排列方式在金色笔记中得到了复杂而有效的体现。莱辛采用以倒叙为主的错置的时间,碎片式地、重复地讲述故事,其间运用断裂、切割、拼贴、蒙太奇等后现代叙事手法创造出了1座奇异迷幻的时间迷宫,使得历史、统1、秩序和完整感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非连续、无联系、不确定,读者也因此和安娜1起迷失在时间的碎片中,迷失在不安宁不和谐的20世纪50年代中。独特的叙事模式、时间模式凸显了文本的后现代特征,制造出特殊的美学效果用“乱”的叙事时间不仅表现出莱辛想要表现出的世界的乱更加体现出了主人公内心的乱。注释:Genette,GeraldNarrative DiscourseMTransJELewin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35-36英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M陈才宇刘新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参考文献:RimmonKenan,SNarrative Fiction:ContemporaryPoeticsMLondon:Methuen,1983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3Carolyn Riley and Phyllis CarmelMendelsonJ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volume 6,Detroit:Gale Research Company,19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