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96554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毕业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目 录摘要2一 、金融危机与资本流动的相互关系 3二、金融危机之中,资本流动起什么作用3三、中国如何防范由资本流动引起的金融危机8注释及参考文献10内容摘要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自90年代初至今,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发生的金融危机,都具有全球性特点,其动因主要表现为金融性资金交易量的巨幅增加、国际游资横冲直撞、全球债务结构日趋恶化、泡沫经济危害甚大和金融监管力度欠佳等。随着信息业的快速发展,国际巨额资本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庞大的国际投资资本在瞬间就可以完成不同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的投机交易,从而潜伏着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的可能。本文将通过“金融危机与资本流动的相互关系”“

2、金融危机之中,资本流动起什么作用”“中国如何防范由资本流动引起的金融危机”,从这三方面论证金融危机与资本流动的关系与应如何防范。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本流动 联系 防范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一、 金融危机与资本流动的相互关系1 金融危机与资本流动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反映,资本流动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种情况。国际资本流动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见

3、的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融资和国际负债三种。2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波动和因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全球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为主要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波幅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为前所未见,这种剧烈的波动及其附带的扩散效应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二、金融危机之中,资本流动的作用近三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先后发生了19821983年的拉美债务危机、1990年代开始的日本经济衰退、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墨西

4、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几次涉及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除此以外,影响相对较小的金融动荡在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也一直没有停止。 从历次金融危机发生的表现形式看,可以将金融危机划分为四大类:货币危机、银行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和混合型危机。 通常,货币危机是指对某种货币购买力或汇兑价值的投机性冲击导致货币币值的急剧下降,而当局为维护本币币值的行为又迅速地耗尽外汇储备。如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就是典型的货币危机。 银行危机是指实际或潜在的银行运行障碍或违约导致银行中止其负债的内部转换,储户对银行丧失信心从而发生挤提,银行最终破产倒闭或需要政府提供大量援助。90年代

5、中期的日本和东南亚危机中的各个国家就曾发生大批金融机构的经营困境和破产倒闭。 资本市场危机主要是指股票市场危机,表现为大量抛售股票,造成股票指数的急剧下跌,如90年代日本的经济衰退就是从股票危机开始。实际中的金融危机越来越表现为多种危机的混合形式,难以严格区分为哪一类,并且在不同类型之间不断演变。典型的混合型危机如日本的经济衰退和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货币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和银行危机互相交织在一起。(一)97东南亚金融危机1危机过程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当日泰铢汇率狂跌20。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

6、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日比索贬值11.5。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贬值0.98元,达到1美元兑换295元台币,创下近十年来的新低,相应地当天台湾股市下跌16555点,10月20日。台币贬至3045元兑1美元。台湾股市再跌301.67点。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1

7、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趴554.26点,迫使纽约交易所9年来首次使用暂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分别跌4.4、7.6、6.6、6.7和6.3。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香港恒生指数10月21 H和27日分别跌765.33点和1200点,10月28日再跌1400点,这三大香港股市累计跌幅超过了25。 11月下旬,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机第三波。11月,韩元汇价持续下挫,其中11月20日开市半小时就狂跌10,创下了1139韩元兑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韩元兑美元的汇价下跌了30,韩国股市跌幅也超过20。与此同时,日本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加深,1

8、1月日本先后有数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破产或倒闭,日元兑美元也跌破1美元兑换130日元大关,较年初贬值1703。从1998年1月开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心又转到印度尼西亚、形成金融危机第四波。l月8日,印尼盾对美元的汇价暴跌26。l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从事巨额投资业务的香港百富勤投资公司宣告清盘。同日,香港恒生指数暴跌77358点,新加坡、台湾、日本股中分别跌10288点、362点和33066点。直到2月初,东南业金融危机恶化的势头才初步被遏制。 2 产生原因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 直接触发因素包括:(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

9、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的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

10、,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

11、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二)墨西哥金融危机1危机经过1994 年12月19日深夜,墨西哥政府突然对外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这一决定在市场上引起极大恐慌。外国投资者疯狂抛售比索,抢购美元,比索汇率急剧下跌。12月20日汇率从最初的347比索兑换l美元跌至3.925比索兑换l美元,狂跌13。21日再跌153。伴随比索贬值,外国投资者大量撤走资金,墨西哥外汇储备在20日至21日两天锐减近40亿美元。墨西哥整个金融市场一片混乱。从20日至22日,短短的三天时间,墨西哥比索兑换美元的汇价就暴

12、跌了4217,这在现代金融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墨西哥吸收的外资,有70左右是投机性的短期证券投资。资本外流对于墨西哥股市如同釜底抽薪,墨西哥股市应声下跌。12月30日,墨西哥IPC指数跌6.26。1995年1月10日更是狂跌11。到3月3 日,墨西哥股市IPC指数已跌至1500点,比1994年金融危机前最高点2881.17点已累计跌去了47.94,股市下跌幅度超过了比索贬值的幅度。2产生原因显而易见,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比索贬值。墨政府将汇率作为反通货膨胀的工具(即把比索钉住美元)。以汇率钉住为核心的反通货膨胀计划虽然在降低通货膨胀率方面是较为成功的,但是,由于本国货币贬值的幅度小于通

13、货膨胀率的上升幅度,币值高估在所难免,从而会削弱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估计,如用购买力平价计算,比索的币值高估了20。此外,这样的反通货膨胀计划还产生了消费热,扩大了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在进口急剧增加的同时,墨西哥的出口却增长乏力。在19891994年期间,出口增长了2.7倍,而进口增长了3.4倍。结果,1989年,墨西哥的经常项目逆差为41亿美元,1994年已扩大到289亿美元。从理论上说,只要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能保持相应的盈余,那么经常项目即使出现较大的赤字,也并不说明国民经济已面临危机。问题的关键是,使资本项目保持盈余的外资不该是投机性较强的短期外国资本。而墨西哥用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的资

14、本项目盈余却正是这种资本。80年代末,每年流入墨西哥的间接投资净额为50亿美元左右,而至1993年,这种外资的净流入量已近300亿美元。据估计,在19901994年,间接投资在流入墨西哥的外资总额中的比重高达2/3。 为了稳定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政府除了表示坚持比索不贬值以外,还用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短期债券取代一种与比索挂钩的短期债券。结果,外国投资者大量卖出与比索挂钩的短期债券,购买与美元挂钩的短期债券。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墨西哥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已高达300亿美元,其中1995年上半年到期的就有167.6亿美元,而外汇储备则只有数十亿美元。事实表明,墨西哥政府用与美元挂钩的短期债券来稳定外国投

15、资者信心的做法是不明智的。这种债券固然在短时间内达到了目的,使200多亿美元的短期外资留在国内,但由此而来的风险更大,因为比索价值的下跌,不管其幅度大小,都会降低间接投资的利润,从而加剧资本外流,也使短期债券市场面临更大的动荡。因此,到1994年下半年,墨西哥政府已处于一种越来越被动的局面。一方面,无法摆脱对外国间接投资和短期国债的依赖;另一方面,这两种资金来源使墨西哥经济愈益脆弱,政府的回旋余地不断缩小,而金融投机者的影响力则持续增加。当政府宣布比索贬值后,金融投机者便大量抛售短期国债。 所以说,外汇储备的减少、比索的贬值是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而用投机性强、流动性大的短期外国资本弥补巨

16、大的经常项目赤字,则是金融危机的深层次根源。(三)金融危机之中,资本流动起什么作用1虚拟的金融资本膨胀危害经济稳定作为从事货币资金融通的金融产业来说,金融交易量大大超过实物交易量由其本身功能和运行规律所决定,强求两种交易量的一定比例甚至相等,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但如果出现真正通过实物的金融交易量在整个金融交易量中所占比例极小,这从另一角度可以说明,投机领域所进行的金融交易量不断膨胀,大量相对过剩货币资金骤然出现,造成资产帐面价格的直接上升。对这些异常状况,则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这是因为,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天的外汇交易多达1.5万亿美元, 而实现需求至多300亿美元。大量虚拟的金融资本急剧增长

17、, 必然表现为金融资产的总量及其增长率大大超过实际生产总量及其增长率。而经济决定金融,即金融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具体地说,经济的稳定归根到底是以金融资产能否变成实物为前提的,一旦这个前提发生动摇,人们就会对金融资产丧失信心,金融危机有可能由此而发生。2巨额国际游资增加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一般而言,国际游资是指追逐高额利润而经常在各金融市场之间流动的短期资本。它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倾向性明显的特征。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在全球货币市场上以银行短期存款或其他短期存放形式存在的游资至少有7.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每年经济总值的2%,即每天有相当于1万亿美元的游资在全球外汇市场上寻找归宿。巨

18、额游资之所以产生,主要原因在于金融自由化的趋势。具体地说,一是外汇管制的放松,为世界游资乘虚而入开了方便之门;二是由金融创新引起的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的相继出现;大大地加快了货币资金的移动速度。如全球的期货交易量已从1988 年的4820 亿美元上升到1996年的1.4万亿美元; 三是各种专项基金的大量涌现也是游资形成的基础,如1993年在全球流动的3万亿美元的私人资本中, 大都来自各国的共同基金和保险基金。另外,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日趋密切、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全球金融市场连成一片,为游资的快速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应该承认,游资对调节国际间的资金余缺和活跃金融市场起到一定的积

19、极作用,但不能不看到,巨额增长的游资也会产生越来越明显的负面影响。世界性游资的横冲直撞,其主要危害有:一是因冲击汇价而引起外汇市场的大起大落,最终会使汇价水平扭曲;二是游资的大量进出,会造成外汇储备的大增大减,推动股市的大升大降;三是游资的迅速移动,往往与各国的货币政策控呈反向作用,即当一国为抑制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特别是在利率提高后高于国际市场利率时,国际游资就往往会大量涌入,迫使该国被动增加货币供应量;反之亦然。这显然会增加各国货币管理当局稳定经济的难度和影响该国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三、 中国应如何防范资本流动引起的金融危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树立世界眼光,从国情出发,综合分析,准确判断,

20、积极应对,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巩固和发展我国根本利益。1.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事实证明,宏观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往往是金融危机的诱因,而造成宏观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的深层原因一般为一国投资的失调和经济结构的失衡。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不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其生产的高速增长和国际开放程度的提高,致使经济发展过热(特别表现为金融证券热和房地产热),不良债务巨增,对外贸易逆差扩大,加上经济调控机制的落后,经济失衡的矛盾逐渐显露,甚至爆发了金融市场的风波。以上问题在我国也不同程度地有所存在。因此,我国必须继续坚持贯彻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大

21、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注意结构性投入的合理性,引导企业增加产品尤其是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创造有利条件。2.强化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为使金融监管落到实处,有关专家建议必须层层设防。第一道防线是金融制度。只有准确而严格的金融制度,才能为实际金融操作提供根本的保证,否则就会因制度性金融风险引起制度性金融危机。第二道防线是金融政策。政策的制定,既要明确方向性和针对性,又要有灵活性和弹性,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收到实效。第三道防线是金融业务。金融业务是金融运行的主体和主题,各种业务之间总是相关的。只有实现金融业务的体系化和有序性,才能增强抵抗金融风险的

22、能力。第四道防线是金融监管。监管要求做到规范化、高效化和国际化三者的统一,这是防范集中性金融风险的必由之路。第五道防线是金融信息。迅速、及时而有效的信息是金融决策的必要条件,金融信息的集中化是金融预警系统形成和发展的支柱。在加强金融监管的指导思想下,切实整顿金融秩序,有效制止社会非法集资、非法设立机构、乱办金融业务以及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等,以达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目标。3.改善社会资金结构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应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因此,我认为当前调整结构,应包括改善社会资金结构。除财政资金外,社会资金包括两个部分:

23、一是社会资本,二是信贷资金,这两部分资金数额要互相配对。但在我国,这两类资金配对是不合理的,信贷资金来源过多,社会资金形成社会资本的渠道狭窄,数量严重不足,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造成社会资金利用率不高。4.注意突发性因素的冲击引起金融的突发性因素犹如地震,它具有难以捉摸的特点,因此必须时刻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动向对我国的影响。如一国的政治形势、国际市场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国际游资的冲击、自然灾害等,这些因素均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为消除这些隐患,应实行稳健的信用总量和结构调节政策,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外汇和外债的监测和管理,借鉴国际通用的避险方法,防止或尽量避免一些突发因素给我国金融业带来的不良影响。 注释引自百度百科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自百度百科墨西哥金融危机参考文献(1)徐克恩,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看国际资本流动与汇率安排,2010-10-19(2)王宇,金融危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2009-06-25 (3)曲凤杰,世界经济中长期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009-12-25 (4)王元龙,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2010-07-02 (5)朱民,危机后全球金融格局十大变化,2009-12-3 -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