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68070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 毕业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毕业论文题目: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专业:物流管理一班年级:09级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2012年 5 月 5日摘要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三方物流得以诞生,并日渐成为西方物流理论和实践的宠儿。但是在中国,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沿袭下,使得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成若干个部门,部门,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如果要在国内从事铁路、公路、航空、海运货物运输,他必须分别向不同的部门有关审批单位提出申请。更重要的是由于条块分割严重而无法做到科学有效的统一配置,资源浪费惊人。从二十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第三方物流热”,物流实业界

2、和学术界都在津津乐道这种现代物流方式的成功案例和诱人前景。实际上,有人在将我国第三方物流业与其它利用这种运作方式较好的国家进行比较之后发现,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难以令人满意。关键词“第三方物流”、“行业现状”、“发展阻力”目录第一章:第三方物流的定义第二章: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的现状第三章: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阻力与问题结语参考文献致谢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科学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新学科之一。特别是80年代西方掀起的放松管制浪潮,让市场机制推动运输发展,第三方物流得以诞生,并日渐成为西方物流理论和实践的宠儿,尤其是在供应链管理中,自营还是外购物流服务已成了企业不

3、能回避的决策之一。在中国,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沿袭下,使得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成若干个部门,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如果要在国内从事铁路、公路、航空、海运货物运输,他必须分别向不同的部门有关审批单位提出申请。更重要的是由于条块分割严重而无法做到科学有效的统一配置,资源浪费惊人。随着WTO的来临,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面临着“入世”的冲击,而且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说,不仅要判断自身企业的市场定位并给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而且还要注意在服务过程使双方达到互利双赢。 一、 第三方物流的定义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

4、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的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第三方物流,英文表达为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也简称TPL,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最常见的3PL服务包括设计物流系统、EDI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代理、信息管理

5、、仓储、咨询、运费支付、运费谈判等。由于业的服务方式一般是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的物流服务合同,所以有人称第三方物流为“合同契约物流”。 第三方物流内部的构成一般可分为两类:资产基础供应商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对于资产基础供应商而言,他们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和仓库,他们通常实实在在地进行物流操作。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则是管理公司,不拥有或租赁资产,他们提供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专业管理顾客的物流功能。广义的第三方物流可定义为两者结合。因此,对物流各环节如仓储、运输等的严格管理,再加之拥有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物流人才,使得他们可以有效地运转整个物流系统。故而,第三方物流形成了又称为“物流联盟(Log

6、istics Alliance)”。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第三方物流作为企业作业管理的协作者、物流服务的整合者以及物流外包的契约人,日趋成为现代物流主流服务模式。一个国家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代表着本国物流的发展进程。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服务既是推动我国经济质量升级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我国传统运输物流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当下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潜力巨大。总体上讲,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物流和公众物流服务仍然是社会物流的主要形式,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时期难以明显改观。同时,第

7、三方物流在中国已经有了大约十年的探讨过程和发展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中国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2、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不同企业间的物流理念以及物流需求层次差异性很大,先进的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并存。一方面中国日趋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进入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分销业产生高端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资领域。这些企业物流理念先进、物流外包水平高、供应链管理要求严格且自主性较强,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迫切、要求高。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物流形式、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3、行业集中度较低。据咨询机构的分析,2006年中国第三方

8、物流市场大约有18000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13%(这可能是很粗略的估计),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尚未实现充分的整合。在竞争模式上主要体现在成本与价格竞争,而对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供应链增值效应关注不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家在行业中可能都感觉到这种竞争压力。三、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的阻力与问题在欧洲第三方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份额的10%到35%,如德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为80多亿美元,占到德国总的物流市场份额的23.33%;美国的第三方物流每年要完成本国57的物流量;而在日本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0%。相

9、比于这些数据,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却是相当地冷清:我国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屈指可数,整个物流市场不成熟,服务面窄,传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功能较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多数企业缺乏实践运作经验,已有的第三方物流与发达国家从组织生产到流通整个供应链式服务相差很远,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三方物流中的一个层面、一个环节。 那么,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阻力究竟何在? 1、市场对于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不足。目前我国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主要还是跨国企业。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恪守计划经济时期“大而全、小而全”经营思路,自建物流体系,采取传统的自营物流方式,致使我国整体物流水平徘徊不前。而

10、第三方物流在发达国家得到发展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市场的需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分工专业化使得许多企业意识到自营物流成本过高而纷纷选择专业物流企业,通过专业企业的规模经营和标准化作业降低自身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正是有了这种要求才带动了第三方物流业的极大发展。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自身的局限性也影响了发展。这些局限性是阻碍物流企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因为与传统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一般需提供全部的劳动及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集运等多项服务,这对供应商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不少物流企业观念落后,设施简单、功能单一,管理效率低下,难

11、以提供完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令一些想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退避三尺。我国的物流企业在认识上与第三方物流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三方物流强调提供最有利于用户的服务,强调与供应链中其它成员的联系和合作,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委托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两者间的利益是一致的。物流代理商不仅承接的是物流业务,更重要的是提供给顾客一种崭新的资源。这种资源是为顾客所特定的,是顾客无法从其自身内部可以获得的,而只能借助于专业社会生产力资源提供者才可汲取的。目前大多数的专业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管理策略,在认识上还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应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建立一个高速畅通,动态互联的标准化信

12、息系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保证其各项职能相互协调并保持高效,实现与其它企业联盟使得物流服务整体化的必要条件。由于我国的网络普及情况较差,EDI技术还很落后,难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和交换,我国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信息数据系统都是相互孤立和静态的。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卫星通讯、谢频识别装置(RF)、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等的使用还不是很广泛。这直接影响了物流中心与用户各方的沟通和协作,阻碍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我国物流中心的设施设备普遍比较落后,未达到第三方物流的条件。智能化、自动化仓库

13、还比较少,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信息流通不畅,不能保证随时随地的资产可见,也不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及时的了解,更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难以满足货主企业的要求。第三方物流是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活动,同时又是高新技术支持下的策略,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管理类和技术类相结合的复合人才,既要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应具备计算机和网络,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知识。但是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要求的提供综合物流业务的要求。我国物流企业普遍管理效率低下,基本上还是经验管理和粗放管理,不能满足第三方物流对于物流企业有较好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要

14、求。3、缺乏政府部门的引导和规划也是我国第三物流业发展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日本政府与我国的比较中尤为明显。日本的第三方物流业之所以在短时间之内有如此之迅速的发展,与其政府的合理管理和有效促进是分不开的。日本政府在1997年颁布了综合物流施政纲要,明确了在物流领域里进行改革的一系列举措,该纲要的实施大大降低了日本物流企业的成本。相反,我国政府虽然意识到物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却迟迟未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及综合治理举措,以打破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我国目前物流的行业管理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分割体制。与物流相关的各部分分别由铁道、交通、民航、内贸等不同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结语: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第三方物流业。这既需要再造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促使它们转变观念,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又需要国内企业真正根据经济效益与规模化原则,建立适应本企业实力与发展需要的物流系统,支持、促进与监督专业化物流企业的成长。同时,国家应尽早构建流畅的物流体系,出台物流运作标准及相关扶持政策,以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第三方物流 刘胜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现代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黄福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物流学概论 崔介何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7致谢:感谢冯老师对本人论文写作的指导与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