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从西方发达国家湖区发展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96890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从西方发达国家湖区发展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从西方发达国家湖区发展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从西方发达国家湖区发展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从西方发达国家湖区发展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从西方发达国家湖区发展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从西方发达国家湖区发展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从西方发达国家湖区发展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论文分类号: F12 学校代码: 13681 题目:从西方发达国家湖区发展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班 级: 行政064班 系 部: 经济管理系 二一年六月III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Construc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ke Region Development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reading related periodicals, books and network

2、 information, the thesis offers proposals and enlightenments for the ecological domestic and overseas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ly studying the typical domestic and overseas lake regions, through systematically concluding

3、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lake regions, indentifying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ing and protect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lake regions development of developed countries. Constructing Poyang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is just utilizing resources to

4、 develop ecological economy for attaching equal importance to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and developing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through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lake regions

5、.KEY WORDS: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economic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从西方发达国家湖区发展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摘 要本文通过查找期刊、书籍、网络资料的方法,在比较研究国内外发达国家的一些典型湖区的基础上,对这些湖区的发展和保护进行系统的总结,找出其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湖区开发的经验,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有利的开发建议和启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吸取国内外湖区综合开发的经验教训,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

6、,发展自然与人类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目 录1 绪论11.1 生态经济区的定义及内涵1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2 国外湖区开发案例分析22.1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实例22.1.1 生态区域发展理念22.1.2 生态产业成为流域经济增长点22.1.3 注意避让缩减区开发所产生的生态负效应32.2 德国鲁尔老工业基地生态化区域再开发32.2.1 生态化的区位优势定位32.2.2 生态化产业调整进程42.2.3 生态化区域发展的理念拓展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53.1 发展背景53.2 战略构想63.2.1 基本思路63.2

7、.2 目标定位73.2.3 经济规划73.3 优劣势分析83.3.1 经济发展快,总体水平低83.3.2 资源消耗低,综合利用率低83.3.3 生态环境好,保护能力强94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存在问题104.1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104.1.1 水环境失衡,土地植被退化104.1.2 污染状况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104.2 区域经济缺乏核心104.2.1 生态经济内部第一、二产业发展失衡104.2.2 生态经济开放程度不高114.3 基础设施不够健全114.4 区域发展不平衡115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问题分析125.1 先污后治的错误开发理念125.2 过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125.2.1 资源

8、消耗利用率低125.2.2 产业结构不合理135.3 资金投入不足135.4 综合因素作用13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对策分析146.1 推进生态建设,强化环境保护146.2 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156.2.1 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156.2.2 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156.2.3 培育现代服务业166.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166.4 扩大区域合作,密切区域关系176.5 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成立发展论坛177 结 论18致 谢19参 考 文 献20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缩写稿21The Abbreviation Version of the Thesis of Undergra

9、duates2819从西方发达国家湖区发展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1 绪论1.1 生态经济区的定义及内涵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所谓“生态经济区”,就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区域。它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地保护和利用,以生态或绿色经济为特色的经济高度发展、结构合理,总体竞争力强,现代生态文化形成并得到发展,民主与法制

10、健全,社会文明程度高;城市和乡村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进入富裕阶段。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其实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在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基本目的,是在恢复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合理利用全区域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协调好经济发展进程中生态和经济的时空关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努力提高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分类、分步实施各项经济与生态工程建设,并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特有的生态产业与合理的经济结构,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

11、益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去年12 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在当今全球共同面临环境和资源问题严峻挑战的情势下,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都已认识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传统的工业文明必然要同生态文明融合、向生态文明升华。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的区域生态经济建设较早,已有一批成效显著的典型工程,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吸取国内外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教训

12、,努力促进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推进人类文明永续发展。作为一个尚处于规划中的经济区域,如何根据现有理论,分析其建设的可行性,使其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都是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2 国外湖区开发案例分析生态经济主张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经济问题具有明显地域性,要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情或去请为依据,这就产生了生态经济区的概念。生态经济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发达国家的区域生态经济建设开始较早,也已有一批成效显著的典型工程,如美国在三十年代初开始的田纳西流域工程,这项工程以一条河流的综合开发带动了10万平方公里落后区域的经济起飞;欧洲最大工业经济区德国鲁尔工业经济区再生态

13、化改造使其由衰败走向了可持续之路。2.1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实例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纳入综合治理和全面发展规划的有4万平方公里,地跨七大州。历史上该区域开发较早,大量移民毫无生态意识的开垦种植,滥伐林木,矿物开采加剧污染,致使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作为“罗斯福新政”的项目之一,田纳西流域进行了美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流域开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区域内有效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收获。现在,田纳西流域开发被认为是区域整治及落后地区开发的成功案例。2.1.1生态区域发展理念流域内

14、所有的自然资源必须统一协调开发,不应只满足某些部门或社会集团的利益,而应寻求流域优势的充分全面发挥。实施区域整体性,实施区域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实施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性,这就是区域生态化发展理念的高度概括。2.1.2生态产业成为流域经济增长点(1) 生态农业。从改变技术落后的耕作方式入手,推广因地制宜的耕作方法、机械设备、水源供应和灌溉方法,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发电厂附近,利用电厂余热,发展温室蔬菜生产,形成循环经济链,有效提高农业产业的现代化。(2)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是水力发电,在40年代基本建成水电站30座,水电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防洪,建成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防洪

15、标准达到百年一遇。(3) 生态旅游。整合区域内的野生生物资源、风景资源等,培育生态旅游、水上游乐等三产业,共建有110个山区公园和24个野生动物管理区,在风景区建有配套的露营地等。(4) 林业产业。这是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产值成效明显,保持水体、改善气候、平衡生态等生态效果突出。2.1.3注意避让缩减区开发所产生的生态负效应农业扩大再生产,高效能工业发展,化学农业适用,水电广泛开发,造成一系列问题。为此,他们采用多重方式,注意避让缩减开发产生的生态负效应,如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监测流域各水库水质,制定河流污染防治标准和发放排污许可证。作为一个系统,湖区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特别突出的

16、区域,其生态功能的显现和需求应当优先于经济功能的显现和需求。各国的流域开发模式,由于受自然特征、条件、资源配置的差异,只有实行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才有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坚决不能停留在水电开发、矿产开采等底水平程度,以资源为代价换取短时间内的短暂的经济发展,破坏已经脆弱的生态环境,而必须合理配置流域内的各种生态资源,以生态产业为发展点,促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统一和协调。2.2 德国鲁尔老工业基地生态化区域再开发德国鲁尔工业区是欧洲最大的工业经济区域,面积4430平方公里,人口540万。从19世纪中叶开始,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

17、的水源、便捷的水路交通等优势,把煤、钢、机械制造业作为该区域支柱产业,奠定了德国经济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鲁尔工业区步入了衰落期。通过对德国鲁尔工业区再开发的生态定位政策分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有特别的借鉴作用。2.2.1生态化的区位优势定位经济学家曾经做过调查,为什么城市产生更多的富裕并且作为国家发展和革新的支撑点,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生产和贸易的紧密结合,科技、研究和文化的结合才能显现自身优势的同时创造出区位优势。现在,借助其无可替代的优越的地位优势的基础上,鲁尔工业区显现出独特的生态化区位优势。(1) 产业优势的生态特征凸现:由于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才使得鲁尔

18、工业区在焕发生机的同时,凸现出新的生态化区位优势。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首先对煤钢产业逐步极大缩减,代之以高技术培养的教育产业、媒体产业、服务产业等生态化的产业,整合与生态相适应的产业,致力于把区域经济结构转化成为与环保产品兼容的生产方式,把生态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形成具有生态特征的产业优势。(2) 技术优势生态特征突出:现代区域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区域创新能力,而区域创新能力又集中在于核心技术产业的开创性。在盖尔森基兴钢铁厂旧址,结合当地原本就存在的工业技术研究开发公司中的人才资源,成立了一个具有生态环保特色的科学园区,专门从事研究开发公司中的人才资源,如太阳能、废弃物处理、节省能源产品的开

19、发、电讯传播、管理技术等,这为鲁尔工业区的区域持续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区域布局的生态化优势:其主题是“在公园中就业”,这为吸引多种生产要素的急剧奠定了基础环境。从1990年开始,各参与城市和区域内的各个工作圈紧密配合,承建由北向南的穿越不同行政地界的“绿色走廊”,与新的东西走廊连接,共有7个与绿化带相对应的工作区域,从A排列到G,在每一个绿化带都确定了一个示范项目,共同构成欧洲理念中的公园系统。(4) 交通网络的生态化优势:鲁尔工业区的产业繁荣要求一个作用广泛高效运作的水路、公路、有轨铁路等配套设施,它的交通设施以多功能、高效率、舒适感强为目标建设,并强调交通网络中的生态化标准。鲁

20、尔区优秀的交通网络建设多年来促进了许多新领域的发展,而其自身也成为了先进的物流管理中心。2.2.2生态化产业调整进程为了适应产业生态化调整的进程,开发区产业的新功能,鲁尔工业区形成了两个基本的产业链条,一是以高技术为支持点,把研究开发、转化、生产等形成一个产业链;二是以工业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再开发的支撑点,组织的复兴工程链。2.2.3生态化区域发展的理念拓展不可否认,在鲁尔工业区的生态化区域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财政支持、失业等问题的困扰。然而,鲁尔工业区前一天发展的客观事实证明,经济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追求生态目标和经济发展速度目标的取舍选择中,一定时期

21、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追求居于主要地位时,人们普遍基于当时的经济发展而忽略,甚至牺牲生态为代价,这只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并且在以后的一段时期内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出现区域经济死亡的后果。在上世纪60、70年代,如果说当时对煤钢工业的结构调整是一种主要在经济方面无奈的选择的话,人们或者并未意识到,生态化的区域政策会产生如此丰厚的回报。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没有生态重建,就没有鲁尔工业区的区域持续发展。它是在经济和生态取舍中的世纪例证,前期是要经济而舍弃生态,后期又是从生态中重新找到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是正在寻求经济与生态发展切合点的中国需要深思和借鉴的课题。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鄱阳湖

22、生态经济区源于2008年3月提出,据环鄱阳湖经济圈规划(200620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包括南昌市9县(区)、九江市12县(市、区)、上饶市12县(市、区)、景德镇市4县(市、区)、鹰潭市3县(市、区)和抚州市2县,共42个县(市、区)。3.1 发展背景鄱阳湖地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该区域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

23、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江西省对鄱阳湖地区的开发治理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实施了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昌九工业走廊建设、九江沿江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机食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新型工业初具规模,初步建立了以汽车、航空及精密仪器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加工、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初步形成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了安全

24、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旅游业发展较快,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江西正处在人均GDP2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重要时期,国内外实践表明,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资源能源压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容易恶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同时,江西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尚未根本转变,作为欠发达地区,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要根本转变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必须从全局着眼、从长远出发,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保护江西的青山绿水,为江西未来赢得更多的发展权利、更大的发展空间。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提出

25、:江西要齐心协力、富民兴赣,可以、也应当在促进中部崛起中有更大的作为”,温家宝总理在有关文件上批示:“要保护好鄱阳湖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因此,可以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一项应时而生、顺势而为、前景光明的重大战略,它把握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落实了中央指示精神,契合了江西发展实际。3.2 战略构想所谓生态经济区就是在一定的区域,以实施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基础,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主攻方向,集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环境和人类行为方式的生态化转型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充分利用江西的生态优势,统筹鄱阳湖地区的生态保护与经济

26、发展。3.2.1 基本思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以保障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为出发点,按照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规划好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实现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实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实现自身发展与周边发展的有机统一。(1) 生态优先: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在环鄱阳湖区域设置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把候鸟保护区、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林业生态区、农田生

27、态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放在优先位置。(2) 经济驱动:通过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绿色服务业和生态城市群建设,实施优质水稻增产工程,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生态经济圈。(3) 流域“掌”控: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条河流汇入鄱阳湖,就像一个“手掌”连接我国的“大动脉”长江。通过对鄱阳湖流域的有效控制,从而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和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4) 带状集聚:以鄱阳湖经济圈为基础,把工业相对集中在昌九经济带和浙赣铁路、皖赣铁路沿线,形成带动江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兴产业集聚区。把污染控制在自身可净化和可治理的范围之内,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

28、经济发展双赢的发展模式。(5) 内外融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京九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对内可以带动地区发展,促进江西崛起,对外可以与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对接互动,形成长江中游经济板块,促进中部崛起。(6) 文明示范: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文明示范区。3.2.2 目标定位 (1) 总体目标:充分发挥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优势,着力发展有一定规模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保障体系、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体

29、系、和谐稳定的生态社会体系,倡导绿色消费,确保鄱阳湖水质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到国家标准,保持“一湖清水”目标,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力争经过15 年左右的努力,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初步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区域,成为世界湖区流域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2) 主要目标:把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全省生态文明的示范区、新型产业的集聚区、改革开放的前沿区、城乡协调的先行区和江西崛起的带动区。 1) 生态文明示范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使鄱阳湖永

30、远成为“一湖清水”,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江河湖水系,保护和发展林业湿地,进一步提高防旱、防涝和防血吸虫病的能力。2) 新兴产业集聚区。重点是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不搞粗放型,更不搞污染型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搞面源污染。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项目集聚、产业集群。3) 改革开放前沿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改革,全面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 4) 城乡协调先行区。坚决贯彻以城带乡、以工带农,逐步缩小环鄱阳湖地区的城乡差别。5) 江西崛起带动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要超过全

31、省的50%,争取达到60%,率先在江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3.2.3 经济规划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 (1)禁止开发区域。包括鄱阳湖核心区及周边的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和瑶里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及河源地区等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2)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

32、安全的区域”,分布在保护区的外围,涵盖鄱阳湖沿岸乡镇区域。这一区域一直是国家重要的优质商品粮基地,是我国的鱼米之乡。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生态农业和特色生态产业(生态休闲文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优化开发区域。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主要包括环鄱阳湖大中城市高速公路沿线城镇密集区,开发强度较高的城区以及已经出现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加强污染整治的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要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国及世界分工与竞争的层次,成

33、为带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4)重点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较好的区域”,主要包括环鄱阳湖范围内的昌九经济带及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的重要载体,成为江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3.3 优劣势分析在现阶段,只有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生态文明才具有现实意义。2l世纪以来,江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较好地保护和发展了生态文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

34、个方面:3.3.1 经济发展快,总体水平低21世纪以来,江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增幅高于全国和中部其它省份同期的水平。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5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从全国第2l位进入前l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00亿元,年均增长31.1%。但由于基础薄弱,目前江西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中部地区偏下水平,更低于全国水平。(1) 人均生产总值较低。江西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国的2/3,山西的3/4,在中部6省略高于安微。(2) 经济增长的综合效益较低。江西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国低7.3个百分点,比山西低l1个百分点,比重在中部地区最低。(3) 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江西第三产业

35、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在中部地区仅高于山西,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较大程度导致经济增长的能耗高、排放大。3.3.2 资源消耗低,综合利用率低江西能源消耗水平较低。2007年,江西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髓耗为230吨标准煤,在中部地区最低;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98吨标准煤,低于全国和中部其它省。集约节约用地水平较高,江西依托工业园区办工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保护了耕地,实现工业集约用地。江西“三废”的利用率较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2006年,江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5.7 ,而全国为61.1,安微为82,表明江西矿产资源采选冶产生的废石、

36、尾矿和废渣大部分未进行综合利用。二是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低。2006年,全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26,而全国为60。3.3.3 生态环境好,保护能力强江西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是空气好。2006年,南昌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为338天,比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多21天。(2)是水好。江西主要河流水质的比率为772,比全国水平高27.1个百分点。(3)是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较低。2006年,江西每平方公里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强度在中部地区最低。(4)是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轻。2006年,江西每亿元生产总值污染直接经济损失为120元,远低于全国640元的平均水平。江西

37、生态环境保护能力高的主要表现:一是湿地面积的比重高,江西省湿地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湿地的比重高于全国及中部其它省。二是森林覆盖率高,江西省森林覆盖率为6005,列全国第二位,大大高于全国185的平均水平。 4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存在问题4.1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经济、社会、政策和历史等因素,还有人口、经济、资源的多重压力,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负荷日趋加重,并且日益恶化。当前,鄱阳湖区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水生态失衡、土地植被退化、污染状况加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4.1.1 水环境失衡,土地植被退化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经调蓄后,每年流入长江的水

38、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近年来,由于不断的围垦、泥沙淤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湖泊出现萎缩,河道淤积相当严重,水质量不断下降,湖区水资源、水生态面临严峻挑战。鄱阳湖区森林覆盖率较低,低于江西省平均水平。鄱阳湖区现存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是次生林,是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同原生植被经长期逆向演替形成的。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鄱阳湖区周围低山丘陵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一些采伐地未能及时更新,有些地方由灌草丛进一步沦为荒山荒地。近50多年来,因受人类和自然因素干扰,湿地植被带完整性遭破坏,湿地植被分布面积逐年减少。4.1.2污染状况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鄱阳湖区域城市化进

39、程的加快,鄱阳湖的污染物主要来流域内的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江河汇集于鄱阳湖,鄱阳湖水质污染呈上升趋势,局部水域污染严重,水生生物环境不断恶化。鄱阳湖湿地,己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之一,也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著名的“珍禽王国”,吸引了许多珍稀濒危水禽,越冬珍禽种类多,数量大,由于不断的泥沙淤积、人工围垦和捕涝量上升等,鱼类资源趋向衰退;鄱阳湖湖湿地较常见的水生、湿生和沼生植物,20多年时间减少了18 种,一些物种正在消失或严重退化,绝大多数水生经济植物趋于绝灭。 4.2 区域经济缺乏核心4.2.1 生态经济内部第一、二产业发展失衡鄱阳湖

40、区域所属各县市仍是典型的农业经济。一方面由于鄱阳湖区域农业基本上是一种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低下,农业部门仅能向生态工业部门提供较少的低质的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生态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市场贡献能力也不强。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等因素导致农民的增收渠道变窄,再加上鄱阳湖区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得农业部门对生态工业提供的产品需求极为有限;而生态工业部门大都处于低层次水平,生产的产品“三多三少”,即原始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中间产品多,最终产品少。在本地市场需求不旺, 外部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的情况下,直接导致生态工业生产停滞不前甚至萎缩。4.2.2

41、生态经济开放程度不高对外开放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助推器。凡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都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和借助了外力。目前整个区域内开放度相对较低,外界动力不足暴露出鄱阳湖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封闭,对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等短缺资源的吸纳能力较差,使得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4.3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环鄱阳湖区由于资金短缺,周边的交通还不够畅通。这些不通畅的因素制约,加上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使得独特的生态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出产业效益。以沿湖旅游业为例,目前石钟山、星子温泉、都昌老爷庙和永修古镇吴城、共青城等以湖区为核心的旅游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旅游线路和品牌,湖区水上生态休闲

42、产业没有明显特色,整体联动效应不高,极不利于整个环湖区生态发展。4.4区域发展不平衡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集中了全省经济发展最好和经济实力最弱的地方,各区域之间差距较大。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上饶、鹰潭、抚州三市2006年的人均GDP介于600-1200美元之间,九江、景德镇二市介1200-2400美元之间,南昌市介于2400-4500美元之间,各地综合实力极不均衡。从环湖区城市化进程来看,2006年各城市城市化率由高到低分别是景德镇46、南昌45.2、鹰潭42、九江39.0、抚州35、上饶29.5,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16.5个百分点,抚州和上饶俩地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目前具备100万人

43、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条件的只有南昌市,具备50万-100万人的大城市标准也只有九江市。5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问题分析5.1 先污后治的错误开发理念国内外多数经济发达地区的湖区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如美国的五大湖区、日本的琵琶湖区等。虽然它们现在的湖泊污染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大都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治理过程,不仅治理成本大、时间长,而且对湖泊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可能彻底治理,直至现在还遗留了许多问题。我国目前大多数湖泊已经或正在遭受各种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如我国的太湖流域,随着环太湖城市群的发展,湖区产业迅速增加,由于早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产业进入的门槛较低,大量工业废弃物

44、排入湖中,水质越来越差,河网污染越来越严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有增无减,流域内水资源危机日趋严峻,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这种“先污后治”的开发理念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得经济增长,它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予以彻底的纠正。重构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才是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抉择。5.2 过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湖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比重高,并且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不善,加上缺乏环境保护措施,污染物大量排放,造成了湖泊严重的水环境问题。这种长期靠输出生态资源,以高消耗、高成本、高环境污染来维

45、持的高增长经济模式,无疑是自杀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外的五大湖和琵琶湖,在1950年代的开发初期l 段,也同样实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由此带来的湖泊严重污染的深刻教训应该成为国内湖区开发利用的警示。实现湖区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国内各湖区面临的最大挑战。5.2.1资源消耗利用率低由于对湖区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湖泊鱼类资源的大量捕捞、流域森林滥采乱伐、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外来物种的引入以及围湖造田等致使湖泊生物多样性锐减,地表植被减少,湿地生态遭到破坏,蓄水调洪能力降低,湖区环境日益恶化,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日本近几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社会

46、生产活动和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琵琶湖的自然和文化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许多问题。国内湖区资源的开发强度大,重采轻养,在21世纪初已经造成水质急剧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流域植被破坏严重等明显的生态问题。湖区周边城镇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急功近利,致使湖区生态环境状况趋于恶化,许多城镇临湖却无水可用,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性缺水的问题。如果不实行严格的监管,任由湖区城镇采取短视的开发利用模式,很有可能湖区的社会经济将步人生态灾难的漩涡之中。5.2.2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在实力。从商标看

47、出,鄱阳湖经济圈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调整。同时,产业集中度不足,结构不合理,环鄱阳湖经济圈的优势产业不突出,支柱产业发育程度低,大企业。集团数量少,产业层级低。5.3资金投入不足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涉及经费、规划、审批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经费不能落实,财政投入不够,决策机制不够科学是造成鄱阳湖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够便利的原因。总的看来,全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电力、交通、水利等方面的问题已经开始凸现,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长远大计。5.4综合因素作用区域发展不平衡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和扩大,是自然环境、经济政策、交通条件、对外开放程度的产业结构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九江,南昌在计划经济时代就逐渐形成了具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较好的基础设施,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其便利的交通使得投资环境好,易于取得外资的支持,提高了城市经济的整体水平。6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对策分析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必须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其中,保护和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