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97044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计量经济学 通货膨胀因素的实证分析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是讨论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 通过相关因素的结果分析以求能够为我国更好的控制通货膨胀提供理论支持。主要方法是建立以1984年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应变量,以其它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关键词:通货膨胀 多因素分析 模型 计量经济学一、 引言众所周知,当一场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每个国家都开始了反省自我的过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繁荣的背后是否也像今天的美国一样存在潜在的危机呢?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研究中

2、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十分深刻,尤其是近些年,在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的情况下,随着国内外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以及农副产品价格的提高,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告诉我们,这个高增长是以高波动为代价的。通货膨胀的发生是不可预期的,也是不均衡的,如果任其发展,不仅导致经济危机,也有可能导致政治危机。因此,通货膨胀的治理不仅对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社会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控制通货膨胀的产生,还是积极地去适应通货膨胀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二、 文献综述1. 通货膨胀的定义:在凯恩斯主义者

3、那里通货膨胀是由于资源被充分利用或达到充分就业时,总需求继续上升而导致的。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名义总需求量的增长不能自发地带动就业量的增长。而是,当名义总需求增加时,现有产品总量不能增加,价格就必定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成比例地上升,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定义:物价的普遍上涨就叫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哈耶克的通货膨胀定义:通货膨胀是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萨谬尔森的通货膨胀定义: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2、对于通货膨胀应该注意的问题1)通货膨胀是在纸质货币流通下所特有的经济现象。一方面,由于纸质货

4、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退出流通,因而缺乏自动调节货币供给量的功能;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可以强制纸质货币进入流通并在技术上具有无限供给的可能性,这就使纸币的供给大大超过对纸币的需要,从而造成纸币供给量的过多,引起通货膨胀。2)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密切相关,但不等同。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是物价上涨,但是物价上涨并不一定反映通货膨胀,物价的上涨取决于多种因素。3)通货膨胀定义中的“物价”,是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上升,不包括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以及其他金融资产。4)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的、普遍的上涨过程。因而,季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原因引起的部分商品价格上升,则不应视为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的度量据所

5、知,迄今为止,由于资料、技术等原因,尚未找到精确测量通货膨胀的方法,只能粗略地推算通货膨胀的程度。目前各国度量的基本方法大体上有两大类:指数度量和直观度量。指数度量。通货膨胀既然是一个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因而,测算物价上涨水平也就是度量通货膨胀。世界各国所用的测算物价上涨水平的指数大致是消费物价指数和货币购买力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衡量一个国家通货膨胀最常用的指标。因为CPI的调查范围及其商品品种构成,是按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类标准和国际通行规则的要求确定的,包括了居民最终消费的货物和服务。

6、但由于编制方法所决定,CPI往往会低估消费价格水平。本文就是以1984为基期度量的零售物价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的度量因素。4、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引起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采取五个重要的因素:对它们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1) 经济增长:一国的经济增长与市场物价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经济繁荣期,由于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较高,社会主体的投资热情高涨,总需求迅速大幅度增长。难以刹车的经济高速增长还会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的供给也会相应的增加,这给通货膨胀埋下一定的隐患。在本文中,用GDP的发展速度G表示经济增长的影响。2) 固定资产投资我国固定资产的过度投资主要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

7、投资增长过快,加工工业和非生产性建设的扩张,致使煤、电、油、原材料的供求出现矛盾,交通运输极度紧张。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缺口造成了农产品和基础工业产品的价格上涨,增加了物价上涨的压力。在本文中,用固定资产的发展速度I表示投资。3) 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增加货币供应量既是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也是我国经济商品化、货币化的必然。但是,相对于流通中商品和服务的价值量来说货币供应量过多,则扩大了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这样,在总需求膨胀的作用下,最终结果会导致价格指数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在本文中,用广义货币发展速度M表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4) 外汇储备根据现代货币

8、供给理论,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投放也随之增加。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必将使国内经济产生扩张态势。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增加的基础货币投放直接增加了社会总需求,短期内供给的调整赶不上需求的扩张,再加上货币供给的增加还能降低资本市场的利率,降低的利率又能刺激投资,再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投资需求也会有较大增加,因此会引起商品的价格上涨。在本文中,用F表示外汇储备。5) 零售物价指数这是由于人们一般的消费心理习惯形成的,人们往往会根据上一期的物价指数来制定自己当期的消费计划,而且由于物价指数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它会对该期的通胀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中,用

9、Y表示零售物价指数。三、数据来源来自于中国统计网和中经专网的统计年鉴和统计数据库,取1981-2007年的数据。四、 考虑各解释变量对应变量的单独影响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用I表示)根据经济意义,固定资产投资I与物价指数Y间有较高相关性,并且投资对物价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滞后期为12年。通过阿尔蒙法对物价Y与投资I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如下模型: Y=205.0331-0.00095G + 0.00167G (-1) + 0.00120G (-2) + 0.00044G (-3)T =(10.32752)(1.05641) (1.62693) (2.26925) (-0.21719) R

10、2=0.617855 F=10.77874 DW=0.144265可知,单独考虑投资对物价影响,模型拟合一般,物价增长中有61.79%可由投资增加来解释,滞后两期的t值最为显著,即滞后两期投资对物价影响较大,投资对物价影响确实有滞后性,滞后两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引起物价增加0.0012%,因此,将滞后一期投资I(-2)引入模型。2经济增长GDP(用G表示)根据经济意义,GDP与物价指数Y间存在较高相关性,且GDP对Y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滞后期约为1-2期。通过阿尔蒙法对物价Y与GDP间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模型: Y=183.4190 - 0.00528G + 0.00675G (-1

11、) + 0.00651G (-2) + 0.00599G (-3)T =(10.69851)(-2.56579) (2.56978) (2.81682) (-1.94325) R2=0.751699 F=2018248 DW=0.502173可知,只考虑GDP单独对Y的影响,模型拟合较好,Y的增长中有75.17%可由各期GDP的增长解释,滞后两期GDP的t值最大,即对Y的影响最显著,滞后两期GDP每增加1%引起Y增长0.0065%,因此,将滞后一期G(-2)引入模型。3.货币发行量(用M表示)根据经济意义,货币发行量M对物价指数Y的影响较大,且滞后期也也有一定的干扰度。 通过阿尔蒙法对物价Y与

12、货币发行量M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得出以下模型: y=210.4012+0.00057M+0.00031M-1+0.00004M-2-0.00026M(-3)t= (9.997067) (1.02355) (0.77510) (0.08701) ( -0.39513)=0.557065 F=8.401464 DW=0.130617可知,只考虑货币发行量M单独对物价Y的影响,模型拟合一般,Y的增长中有55.7065%可有各期货币发行量M解释,当期货币发行量M对Y的影响相对于其他更为显著,所以,讲当期货币发行量M引入模型。4.外汇储备(用F表示)根据经济理论,物价Y与外汇F间在总体上应存在一定相关性,

13、并且可能存在滞后作用。通过阿尔蒙法对Y于F间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模型:y=232.8869+0.02037F-0.06048F-1-0.01934F-2+0.14379F(-3)t= (11.05533) (0.82972 (-1.64971) (0.75664) ( 2.00162)=0.451804 F=5.494444 DW=0.143244可知,单独考虑外汇F对物价Y的影响,模型拟合不是很好,物价变动中仅有45.1804%可由外汇变动解释,滞后三期外汇F对Y的影响相对其它期更为显著,因此,讲滞后三期外汇F(-3)引入模型5. 上一期的零售物价指数(用Y(-1)表示)根据经济理论, 由

14、于物价存在惯性作用,上几期物价水平对当期物价有一定影响,故实际分析当期物价影响因素时还须考虑上几期物价水平的影响。通过阿尔蒙法对Y与Y(-1)、Y(-2)等间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得以下模型: Y = 16.70531 + 1.56354Y (-1) -0.34924Y (-2) - 0.71417Y (-3) +0.46875Y (-4)t= (2.074339) (11.2168) (-2.82883) (-5.71981) (3.50636) R2=0.986169 F= 451.5731 DW=1.378388可知, 单独考虑滞后期物价对当期物价的影响,模型拟合得很好,当期物价变动有98.

15、62%可由上几期物价变动解释, 上一期物价对当期影响最显著,t=11.2168,因此,将滞后一期物价Y(-1)也引入模型。五、模型建立以及参数估计综上,我们只选取各因素中对当期物价影响最显著的那一期进行回归, 以避免同时引入当期和滞后期的解释变量带来自由度的损失。具体来说,即投资因素中选取滞后2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I(-2),经济增长因素中选滞后2期GDP(-2),货币供应量因素中选择当期M,外汇因素中选滞后3期外汇F(-3),上几期物价水平因素中选上1期零售商品物价指数Y(-1), 建立模型如下:Y= 0+1Y-1+2G-2+3I-2+4M+5F(-3)用Eviews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得: Y=

16、-15.38215+1.310620Y-1-0.003036G-2+0.002397I-2+0.000358M+0.013937F(-3)t=(-1.019006) (11.46394) (-4.458054) (1.330825) (2.374771) (0.714207)=0.987155 DW=1.385858 F=276.6703由以上结果可知,=0.987155,说明模型整体拟合得很好, 各因素对物价的解释程度高达98.7155%;F=276.6703F(19,5)= 2.74 (显著性水平a=0.05),表明模型从整体上看物价指数与各解释变量间线形关系显著;但是变量F(-3)参数的

17、t值不显著,t=0.714207,而且G(-2)的参数值符号为负, 明显与经济意义不符, 根据变量显著性和方程显著性的综合判断, 可初步判断该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需要进行修正。六、 各种检验和修正1. 多重共线性检验和修正(1)检验计算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得相关系数矩阵:Y1 表示Y(-1) G2代表G(-2) I2代表 I(-2) F3代表F(-3) 由上表可见,各个解释变量间都存在高度相关性, 由模型回归结果也可看出, 尽管模型整体拟合较好,但F(-3)的参数t值不显著,G(-2)的参数符号与经济意义相悖, 表明模型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需要进行修正(2)修正用逐步回归法:.

18、运用OLS方法逐一求Y对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 结合经济意义和统计检验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一元线形回归方程:Y= 185.0771+0.001838G (-2)t = (10.44270) (7.127768)R2 =0.688368Y= 210.9826+0.003286I (-2)t = (11.21818) (5.430324)R2 =0.561808Y= 190.0600+0.000804Mt = (10.15360) (6.015647)R2 =0.591425Y= 245.4593+0.040577F (-3)t = (12.53082) (3.720883)R2 =0.386246Y

19、= 16.45854+0.981526Y (-1)t = (1.878036) (31.59040)R2 =0.976516经分析, 在五个一元回归模型的中Y与Y(-1)的线形关系最强,拟合程度最好,因此,纳入Y(-1)得模型:Y= 16.45854+0.981526Y (-1)t = (1.878036) (31.59040)R2 =0.976516 F=997.9533 .逐步回归, 将其余解释变量一一代入式得如下四个模型:Y= 17.59274+0.984548Y (-1) 0.00003G(-2)t = (1.491282) (15.78796) (-0.200383)R2 =0.97

20、4726Y= 21.03448+0.959609Y (-1) + 0.00009I (-2)t = (1.911341) (19.00591) (0.379733)R2 =0.974844Y= 24.38275+0.951337Y (-1) +0.001373F(-3)t = (2.172863) (21.26498) (0.459551)R2 =0.972762Y= 17.38587+0.974290Y (-1) +0.00001Mt = (1.708941) (19.74120) (0.191353)R2 =0.976553根据回归的结果, 对比分析得: 纳入M后使得提高的最多,且符合经济

21、意义, Y(-1)显著,所以在模型中再纳入M得模型Y= 17.38587+0.974290Y (-1) +0.00001Mt = (1.708941) (19.74120) (0.191353)R2 =0.976553 F=478.9655 将其余解释变量再一一代入式得如下三个模型:Y= 12.33227+1.025118Y (-1) +0.000190M -0.000519G(-2)t = (0.997521) (14.76909) (1.263251) (-1.258259)R2 =0.976511Y= 20.96055+0.962346Y (-1) -0.000033M +0.00012

22、7I(-2)t = (1.863432) (18.29670) (-0.267299) (0.398907)R2 =0.974930Y= 23.78143+0.958075Y (-1)-0.00002M+0.002469F(-3)t = (2.012670) (17.30755) (-0.216612) (0.417668)R2 =0.972826将G(-2)纳入后,虽然有一点点的提高, 但是会使得本身系数为负,不符合经济意义,且G(-2)的t值不显著,所以舍去G(-2)。 将I(-2)或者F(-3)加入后,不仅使得R2降低,而且使M的系数为负,不符合经济意义,所以舍弃I(-2) 、F(-3)

23、 综上可得, Y对M, Y(-1)的回归模型为最优, 即通过多重共线性的修正得到的最优模型为模型Y= 17.38587+0.974290Y (-1) +0.00001Mt = (1.708941) (19.74120) (0.191353)R2 =0.976553 F=478.9655 2、 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1)White检验有交叉项的White检验,结果如下:由上可得, Obs*R-squared=5.992577(3)=7.81473,所以接受H1,拒绝H0, 表明此模型随机误差U存在异方差。由上述ARCH检验方法表明该模型确实存在异方差.由于模型存在异方差,所以对原模型进行对数变换,

24、新模型用Eviews回归后结果如下:LnY=0.432113+0.876905LnY(-1)+0.027326LnM+u (6)Eviews 检验,结果如下:由上可得, Obs*R-squared=5.533935 h(a/2)=1.96 (a=0.05)因此拒绝原假设=0,说明模型存在正的一阶自相关。(2) 修正 为解决自相关问题,采用广义差分法,由(6)式可得残差序列et, 用Eviews分析可得广义差分后的回归方程由上表可得回归方程为Ln =0.217418+0.847213 Ln(-1)+0.22556 Ln所以最终方程为Ln=0.6588+2.5673 Ln(-1)+0.6835Ln

25、t=(1.9619) (12.5246) (1.5992) R2=0.9126 F=2.0067 df=25 DW=1.53其中Ln=LnY-0.67LnY(-1) Ln(-1)= LnY(-1)-0.67LnY(-2) LnM*= LnM-0.67 Ln (-1) 所以h=1.2766 h(a/2)=1.96 (a=0.05)因此接受原假设=0,说明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再对模型(6)进行ARCH检验,Eviews分析结果如下:由上可得, Obs*R-squared=2.901528(3)=7.81473, 所以接受H0, 拒绝H1, 表明此模型随机误差U不存在异方差.综上, 自相关修正后的

26、模型中、F、t值均符合要求, 而且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故模型为最佳 八、 结论模型表明, =0.9126,模型拟合很好, 即当期物价变动有91.26%可由滞后一期的零售物价指数、货币发行量共同解释,且滞后一期的零售物价指数、货币发行量影响都显著,t值分别为12.5246, 1.5992。滞后一期的零售物价指数每增加1%,零售物价指数增加2.5673%,可见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所以我们对通胀的态度应该是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治理,而不应该过于敏感以至于造成经济减缓甚至停滞;货币发行量每增加1%, 零售物价指数增加0.6835%,说明应该更加重视货币的发行对通货膨胀的作用。

27、九、模型的缺陷 1 为避免同时引入当期和滞后期的解释变量带来自由度的损失,我们用阿尔蒙法确定选取各因素中对当期物价影响最显著的那一期,但从回归的结果看有些变量T值较小,各期都不是很显著,我们只能选择相对比较显著的那一期引入模型。这是我们模型存在的缺陷之一。 2用德宾h检验,发现模型存在自相关需要修正时,因为我们的模型引入了滞后一期的应变量,所以书上讲的很多一般的修正自相关的方法都不能用(因为都涉及了差分的原理在里面,不适合用于有滞后变量的情况)。参考文献:陈愉瑜. 全球通货膨胀的理论基础及现状分析. 热点问题. 2008年第5期张硕. 通货膨胀的理论探讨和现行问题的解决措施. 科技信息. 2008年第35期哈申高娃.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学术探讨.2008年8月魏海典 张晓桑.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财经视点. 2008年第11期刘弘 姜国麟.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解释的理模型选择与实证研究.任栋 周惠彬. 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及其误差修正模型. 流通论坛. 2005年12月易宪容. 中国通货膨胀之原因与特征.时评附 表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