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971069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论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论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论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论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题 目:论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选题的根据: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网上聊天与发送电子邮件正在成为大学生认识新朋友的一种普遍的方式。对大学生来说,网络的使用是他们适应和应对其所面临的巨大的发展性应激的方法。但是,如果在线交往替代了现实世界中的关系,则可能会导降低青少年的社会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现实世界的关系时更加缺少准备。互联网成瘾者比非互联网成瘾者更有可能使用互联网结交新人、进行虚拟现实的社会交往,相应地,他们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行为就会减少。缺乏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仅有线上交流的社会经验)和缺乏同一性的构成(网上的匿名身份)是阻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两个主要缺点。在

2、互联网高速发展及普及的现代社会,大学生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社会环境的影响。为此,我们认为研究“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网络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进而恰当地引导学生,将课内课外的学习生活与网络这一环境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习和个体发展。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特网对于大学生成长产生巨大影响吸引了心理学家愈来愈多的关注与研究。心理学家首先关注的是网络的过度使用问题,目前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研究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学家正在从越来越广泛的视

3、角看待这一问题,而不仅仅是病理性的诊断和矫治。将网络成瘾看作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将互联网和青少年的生活、人生发展任务联系起来考虑等,都体现了从更宏大的视野看待网络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2研究内容(1)大学生网络问题的调查分析(2)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3)大学生网络问题的应对策略了解大学生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特征及其网络行为,探讨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即互联网使用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人际交往以及价值观的影响。 大学生群体既然有其特有的年龄心理特征,在网络环境下社会性发展必然有其独特性;社会性发展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从自我意识发展,人际交往的发展及价值观三方面进行研究

4、;为教育工作者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一些启示。3研究方法文献索引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观察法,主要以本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通过自己设计的问卷进行学生网络行为调查,在收集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法、个案研究等方法对互联网对高中生社会化发展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还有研究已有的案例,查看各文献了解别人的研究内容,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总结。 4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2011年3月10日2011年3月15日:完成论文开题。2011年3月18日2011年4月10日:文献阅读。2011年4月11日2011年5月10日:完成论文写作。2011年5月11日

5、2011年5月30日:整理论文,修改定稿。5参考文献:1王艳红.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3.2曾绍军. 网络文化与大学生人格构建J. 文化艺术研究,2007.73王文宏.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4叶幸男.论网络文化的社会功能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曹云升.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7.2.6黄映琼.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积极影响J.管理观察,2008.11.7李生.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原因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8刘玉梅,徐建军.网络

6、环境下的大学生人格教育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9高鸣;成科扬;虚拟社区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高教;2006,(6)10顾亚东;顾国庆;国内网络信息文化研究综述J.农业网络信息;2007,(11) 6.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论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摘要: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影响。本文首先对大学生网络问题进行了分析,即对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学业、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兴趣爱好等方面均有影响。然后阐述了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利弊。最后,论述了大学生网络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Internet;大学生;

7、影响;对策1、引言据资料显示,自互联网风靡世界以来,全球至少发现了2至3亿整天沉溺于网络的“成瘾”者。近年来,中国媒体也不时出现有关落入网络陷阱一类事件的报道。今年4月,南昌市一名沉迷网络游戏的17岁高三学生在网吧上网玩游戏时,因心理过度紧张、激动而猝死,更是引起各界议论纷纷。我们已经看到,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身心、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个别学生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问题十分突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加大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研究力度,积极探索应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策略方法,引导大学生走健康的网络之路,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8、这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崭新课题。2、大学生网络问题分析(1)网络问题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网络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温床,为许多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新的场所,网络的使用冲击了现存的道德规范。遨游在网络中的大学生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可以隐瞒性别、年龄、身份。在虚拟的空间里,人与人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因此,不道德者随处可见,其中以说谎最为严重。一些男学生说:“我们聊天的时候就说自己是女生,这样网友马上就过来了。与那些不认识的人聊天交友往往都是胡吹乱侃、信口开河,因为不必负责任,谁也不知道你是谁”。不少大学生就是从网上学会了说谎,并以说谎为乐事。大学生在网上经常这样缺乏责任感、不诚实,极不利于大

9、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势必降低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台湾大学林以正教授等人还提出一个观点: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研究发现,网络虽然被称为一个虚拟的环境,个人可以在其中随意地变换自己的面貌,甚至产生数个不同的网络自我,但事实上,这些自我的背后都隐含了相同、稳定的潜在特质。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周伟立副教授经过实验认为,网上行为取决于使用者对使用互联网的评估,而非互联网特性。网络与其他环境一样,不能与环境中的主人翁的观感、态度和价值分割开来。(2)网络问题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一些大学生平时下午和晚上经常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真正在网上学习的寥

10、寥无几。个别学生旷课去上网聊天,星期五、星期六更是如此,有的学生甚至通宵达旦“住在网上”。在生活中,听到相当多的学生这样说:“有时上课精神不集中,老想着网友,老想着聊天的内容,想着去给网友要照片或打电话”。一项调查表明:认为“上网对我的学业或工作已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占24%,认为“因为熬夜上网而导致白天精神不佳”占28.4%。,在专科学校中,有12%的学生存在网络强迫症。我还了解到,每个班级里(35人)里都有最令他们头痛的3、4名学生,约占全体学生的8.5%-11%左右,他们根本听不进教师的教育,各科学习成绩极差,甚至被勒令退学。学籍管理资料也显示,心理障碍和网络成瘾是大学生休、退学的二大主

11、要原因。(3)网络问题对大学生身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一些学生网上游戏或聊天时间过长,据调查,7%的学生睡眠时间不到4小时。平时有36.7%的学生因上网而不按时就餐。这些学生身心疲惫、生物钟混乱,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紊乱;严重者可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精力和体力的透支,即使下网后,神经的高度兴奋也无法一下子平息,网上刺激的画面和字语还在眼前晃动,使上网者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出现神经衰弱等“网络综合症”。网上聊天使一部分学生陷入虚幻的世界不能自拔,使美

12、好的心灵扭曲,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害。长期上网的大学生在网上表现出兴奋、注意力集中、反映敏捷等“积极”的情绪状态,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则出现魂不守舍、烦躁不安等情绪,出现对网络的依赖和不可或缺需要的“网络强迫症”。大学生“网恋”现象比较普遍,而网络的虚拟性,往往导致感情的不真实、不可靠,只是想象中的海市蜃楼。一些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里结识的白马王子和梦中情人,一旦相见后与想象的情况相去甚远,于是产生情绪问题。当受挫受骗或受害后,个别学生一蹶不振、失魂落魄,无法面对现实,甚至走上轻生厌世的不归之路。(4) 网络问题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学习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投入。由于大学生恋网

13、,在人机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使得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减弱了与他人交往的愿望。有人调查,有11.4%的学生因上网而对日常的人际交往越来越淡漠;9.8%的学生发现自己投注网络而减少了与身边朋友的交流;7.6%的学生因上网和家人的交流减少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很容易加剧自我封闭心理,造成人际关系淡化,导致一部分大学生脱离现实,只满足精神需求。一些学生在真实的交往中感到紧张,不适应,产生孤僻的情感反应,产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逃避和恐惧,甚至还会出现“网络孤独症”等症状,造成人际关系障碍,这对人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学会共处”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5) 网络问题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的

14、影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没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健康的体质是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沉溺于网上游戏或聊天以后,大学生将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甚至不可利用的时间上网。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不可能再给以往的业余爱好让路。迷恋于互联网以后,他们对现实的各种活动,如打球、下棋、看电影以及班级里的各种活动都不感兴趣,认为这些活动没有什么意义,网络已成为能够代替一切活动的一种新的嗜好。(6)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所谓网络上瘾,就是强迫性的过度使用网络和剥夺上网行为之后的焦虑和情绪行为。具有这种症状的人主要表现出一种不自主地强迫性网络使用行为和在网络使用

15、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并且随着网上活动带来的满足感的强化,使用者出现欲罢不能,难以自拔的现象。这种症状发展的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冲浪,而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极度的不适。其后可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网络成瘾给大学生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使大学生无法完成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正是由于网络成瘾的危害性,一些研究者开始将其与赌博、酗酒等强迫症状等同起来,把它视作一种新的上瘾行为,认为它与其他上瘾行为一样,将对个体的学习、家庭生活、工作等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甚大,因此有人惊呼网络

16、将成为“21世纪的电子海洛因”,其中在部分网络使用者身上出现的不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现象被研究者称为“网络上瘾综合症”,即IAD。美国心理学会研究表明,在大学中网络成瘾者可能高达10%。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更高,达12%,这与我国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是有直接关系的。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很多,如猎奇心理使然,追求绝对自由的空间,寻求心灵的慰藉,网络成瘾者的内在特质是忧郁倾向较高,不爱交际,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对什么快乐的事都没有什么感觉。这样的学生在现实中体验不到快乐,往往容易到虚幻的世界里去寻找快乐,网络正好能满足他们不良的心理需要,还能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网络成瘾的学生一般性格较内向

17、,较寂寞,自我控制能力差,情商(EQ)较低,自卑感较强。促成网络成瘾的外在因素是:逃避问题,如寂寞、婚姻问题、工作压力、人际障碍、学习适应不良、家庭适应不良、沮丧的心情、生活压力大等。3、Internet对大学生成长的利弊(1)积极影响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过去大学生基本上是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学生要查寻资料,往往只能在图书馆才能实现,而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猛增,各高校图书馆都感到压力很大,许多学生往往很难借到自己想要的图书。网络正好解决了这一个难题,在因特网上,大学生不仅可以很方便的查到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有关信息,通过“网上冲浪”了解到国

18、际国内形势;通过校园网大学生还可以了解到学校的相关政策,知道学校的重大安排,大家普遍所关心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就业方面,过去大学生毕业为找到一份比较称心如意的工作,往往疲于“赶场”,到处参加人才交流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而现在他们只要通过上网就可以查阅到不少有用的信息,采取发Email 的方式或者事先与单位取得联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行动的盲目性。既减少了经济损失,又节省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为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构筑信息通道大学校园作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体阵地,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建设信息化校园,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随着高校校园网与国际互

19、联网的成功整合,一条将大学生和社会二者紧密相连的信息通道得以建立。今天,借助校园网,大学生既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学校的学术动态、教学科研成果等情况,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网络及时传递给老师和学校领导。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的联结,大学生即使足不出户,也尽知天下大事。大学生渴望更多地关心国家、了解社会,网络无疑为他们开启了一扇理想的大门。(2)负面影响 迷恋网络,导致学业荒废学生登陆互联网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而且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这也是必然的选择。然而,学生在网上用于调查资料和专业学习的时间却微乎其微。在学生上网比较集中的那些网吧,一眼望去10 个上网的学生有9 个是泡在聊天

20、室或联众游戏网等网站上。他们上网不是为了搜集资料,而是把网吧变成了“聊吧”,更有甚者是在上网算命。不少学生晚上上网“兴致勃勃”,白天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效率可想而知了。目前,在成千上万的大学生“网迷”中,不乏“玩物丧志,走火入魔者”。在校大学生因故退学者大多与网络有关。很多网吧的老板为学生提供通宵上网游戏服务,学生经常是一个甚至数个通宵泡在网上!更有甚者,少数学生因滥交网友而丧失了性命,演绎了不少悲剧。显然,长此以往,这对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有百害而无一利。 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了人际关系日渐疏远虚拟性,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网络中一切的事物都是虚拟的,然而正是网络的这一特性,使得我们的网民们具有

21、了虚拟的身份,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却变得冷漠起来。一些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这一身份,在网络中上演着一个个闹剧和骗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往往都比较简单、幼稚,充满着理想化。网络的虚拟性则对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据统计,互联网在全球的使用者己将近两亿。其中不少人是为了学习和工作,但大多数却不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而是为了结交朋友。今天,在大学生的生活中除了男友、女友、笔友称呼之外,又多了个新名词网友。这种交往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技术同时又使他们远离,就像当初的电话、传真一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很容易地和世界各地的人聊天。也许正是因为大家不见面的原

22、因吧,有时人反而能把自己的心理话说出来。不过,当每个人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在网络中去的时候,他就很容易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一个“虚拟的世界”,对周围的人和事都视而不见,人际关系逐渐疏远。网上的“虚拟身份”还常常会演出不少闹剧和骗局。互联网给许多人创造了一个情感的封闭空间,使人们从现实中解脱出来。但若将所有的情感寄托在网络中又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有许多大学生抱怨:当自己的真实性别被网友知道后,往往会惹来许多麻烦,所以她们往往以男性身份上网。网络上所导演的闹剧增加了人们的情感信任危机,这个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网上的不良信息,毒害着广大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知道,互联网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

23、的时间和周期。同时,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简洁、范围更加广阔、效率更加高速。互联网己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由于法规的滞后,管理被动等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从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到流言蜚语再至反动言论,不一而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渐渐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有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寻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也有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黄色内容,虚假信息对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习和健康。网络代表着文明的进步。网络是一个奇妙的东西。那里有浩翰的知识海洋任

24、你遨游,有瑰丽的艺术之葩争奇斗艳;足不出户可知晓天下大事,鼠标轻击即购来中意之物;享受与世界各地的友人“聚会”聊天的乐趣,体会发张“贴子”可得到八方援助的喜悦网络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在网上可以看到比电视报纸更快更多的消息。可以很快的找一本书,也可在线听最新的音乐,可以在线做知识问答或远程教育来充实生活,学到很多丰富的课外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投稿网上发表显示自己的才华。还能做出独具风格的个人网页,展示我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以及个人动手能力。通过网络还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既快捷方便、又经济实惠。传统信件如果要从中国寄到美国要两个星期时间,而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到达,现在,想寄信只要打开计算机联

25、上网,就可以将信件发送出去了,再也不用到邮局去寄信了。总之,网络提供电子邮件、信息查询、文件传输、网上聊天等信息服务,是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帮手。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也有不足的一面:网络游戏、沉湎聊天、黄色网站是三大社会公害。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泛滥成灾,垃圾信息对学生整体素质造成冲击;网络传播成为诱发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范的重要因素,如虚拟的网恋,让不喑世事的学生上当受骗;“网络上瘾症、孤独症”等网络技术副产品使一些学生行动变异、心理错误乃至生理失调,造成身心危害;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强化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其民族文化素养造成冲击。这就是网络。掌握好它就能更快的到达成功彼岸,误用了

26、它,将陷入了无底深渊难以自拔。我们必须兴利除弊,让网络为我们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精彩网络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实时性、跨地域性、个性化、交互性等特点,这是崇尚知识、个性鲜明、追求时尚、反叛传统的大学生们理想的“空间”;同时,大学生在网络的世界中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提供的便利条件(现在多数高校或将网络接通宿舍,或设立网络室)、良好知识结构和外语基础,这一切都使得大学生与网络的不解之缘会更长久、更牢固。网络本身是个中性的东西,由于它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空间越来越大,对他们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4、大学生网络问题的应对策略(1)大学生应志存高远,奋斗不息理想和信

27、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人生的目标恍惚,特别是没有崇高的人生理想,所以对许多现实的东西不感兴趣,精神空虚,缺乏人生追求。个别大学生胸无大志,缺乏对生存问题的理性思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生命有意义,就必须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在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拼搏进取,这对人生具有决定意义。许多人庸庸碌碌,虚度年华,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而是因为没有高尚的人生追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对人们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大学生应志存高远,奋斗不息,努力创造辉煌的人生,对社会多做贡献。有了这样人生追求的大学生,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网络问题了。(2)

28、高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大力加强网络管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既然大学生网络问题普遍而严峻,高校领导应提高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正确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管理,研究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学校不仅要加强校方机房的规范化管理,不以经济利益来牺牲大学生的根本利益,还要加强学生公寓个人入网电脑的管理,要有效地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经常化、制度化管理,以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上网,这样就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还要建立一支思想品质过硬,技术精湛的高校“网上警察”队伍,及时堵截、删除、查找制造垃圾信息的人,以做好校园网络管理工作。(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解铃还须系

29、铃人”,专家们提出,对待网络成瘾,应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来治愈它。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成立了这样的心理咨询网站。通过借鉴多种方法,可以在网络中利用聊天室的功能开展团体咨询,还可参照朋辈心理咨询的原理,让部分治愈者成为志愿者,互相促进,帮助解决。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着手进行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预防与矫治研究工作。高校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4)进行网络心理咨询高校的两课教师,特别是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员,应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咨询与辅导的主力军,配合学生工作部门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对过度上网带来的身心问题有较多的了解,从而

30、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网上行为。高校的心理咨询员要不断提高网络心理问题的咨询技能,对网络问题学生专门进行跟踪心理辅导,通过有计划的心理治疗方案,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困扰。对那些由于上网而产生的突发性心理问题,如网恋失败等,更要配合辅导员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有效地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5)进行自我调节 增强自觉程度。就是要检查一下你现在失去的是什么,列出那些你过去主要的活动,评价每一活动对你的重要性,评量哪些是你过去拥有而现在失去的,评估这些改变对你现在以及未来的影响。 培养替代活动。大学生要学会培养其他替代活动,构想哪些是你一直都想要去做的休闲活动,列举出你一直都很想联络的朋友,列举出其他你也会觉

31、得有趣的活动。 寻求外在真实的协助,在真实的生活中寻找满足需求的方式,寻找真实的支持。如与辅导员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多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或在学习中刻苦奋斗取得好成绩,以满足心理需要等。 分析并了解上网的触发点。在上网前,我通常觉得工作劳累、烦恼、金钱问题、没有朋友可以聊聊、觉得烦、想要逃避责任、无聊、沮丧等。当我从事喜欢的网络活动时,比较前后的感觉,了解网络对你真正的意义,并了解哪些状态是触发上网的因素。 建立正向的提醒。列出导致自己上瘾的原因,列出倘若切断网络的好处,把这些原因写到小卡片上,随身携带,当碰到前面的促发点时,就把卡片拿出来读一读。 建立与采取具体的步骤来处理问题。列出必须要处

32、理的事情,列出必须要采取的步骤,列出具体的行动时间表。不要把一天当作时间进程的延续,那样没完的工作便可推迟到下一天,要强有力地监督自己,必须按时间表执行。5 结束语当前,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化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网络媒体既可方便地漫游世界、获取新知,也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展现自我。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异质性和虚拟性,传播各种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冲击。网络能够满足大学生渴望交往的心理需要,有

33、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网络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一种新型人际互动交往。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交流,能满足他们渴望交往的心理需要,有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与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阶段,如果大学生与集体、同学、教师、朋友、家人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便会感到被人理解、被人接受,感到温暖、有价值,从而心情会更加舒畅,性格会更加开朗,兴趣爱好会更加广泛,智慧会更加活跃,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网络的开放性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它以其快捷的传递方式迅

34、速传递着信息和知识,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计算机网络通过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等传播手段,能提高人们的学习兴趣。大学生是上网的高群体,他们通过网络,可以迅速地了解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了解在课本和课堂上所无法提供的各种资料,快捷地查询各种考试资料和结果,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网络使得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方便,甚至可以进行国际交流,知识面也随之扩大。充分享受网络我们在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负面影响,使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可以说是除了电脑工作者外,有最多的时间在网上冲浪的群体,作为成长中的年轻人,大学生

35、是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自制力差、社会认识不足、情感脆弱、心理不成熟等特点。网络可能对他们产生的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透过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所以,正值青春时期的我们,应该好好把握时间,刻苦学习,对待网络,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在利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该自觉的抵制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不利的影响。参考文献:1王艳红.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3.2曾绍军. 网络文化与大学生人格构建J. 文化艺术研究,2007.73王文宏.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叶幸男.论网络文化的社会功能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曹云升.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7.2.6黄映琼.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积极影响J.管理观察,2008.11.7李生.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原因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8刘玉梅,徐建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人格教育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9高鸣;成科扬;虚拟社区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高教;2006,(6)10顾亚东;顾国庆;国内网络信息文化研究综述J.农业网络信息;2007,(11)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