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7218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毕业论文.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姓名:孙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王琼2010-09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中文摘要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中文摘要室内设计的几大要素是空间、材质、灯光、造型、色彩等。本文就毕业设计过程中对这几大要素的运用,谈自己的创作感受。同时对室内设计中一些新的趋势和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关键词:传统元素;材质创新;后期配饰;装置艺术作者:孙宇指导教师:王琼I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英文摘要On Interior Design Writing Techn

2、iquesGraduation creation School History Exhibition Design ExperienceAbstractSeveral interior design elements of space, materials, lighting, shape,color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of graduation of several majorelements of this application, to talk about his own creative experience.Meanwhil

3、e, some new interior design trends and applications have their ownprofessional point of view.Keyword:Traditional elements 、Material Innovation、Late Accessories、Installation ArtWrittenby: Sun YuSupervised by:Wang QiongII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引言引 言(一)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范围本论文的选题基于毕业创作的体会及设计手法理论的总结,这次毕业创作的内容是浙江

4、台州学院的“校史陈列室”的室内设计。作为一个地级市的最高学府,台州学院由最初的“浙江省立台州师范学校”延续至今的综合性大学“台州学院”,期间历经百年,百年的办学历史给予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何在校史陈列展中既能体现学校的文化特性又能展现学校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是校史陈列室设计中的首要问题,为此在展厅的设计中融入了传统的设计元素,又结合了现代的装饰材料和设计手法,力求展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风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设计行业也经历跨越,室内设计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创造既符合功能的,又体现人文精神的室内空间,是室内设计师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设计师的思路也必须实时更新,无论在设计思路上还是在

5、设计手法上都要紧跟时代潮流。本论文的选题就室内设计实际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手法做了深入的阐述,意在提高室内设计师的实践水平和综合应用。(二)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通过优秀设计实例的说明和对比,结合毕业设计创作,探索其普遍规律,归纳整理,将其抽象化、具体化,得到其设计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进而推理并运用,探索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理论学习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学习素材搜集优秀设计实例搜集分析总结1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毕业创作“校史展厅”设计体会引言比较研究不同表现形式实践研究根据分析进行毕业设计创作(三)论文创新点在室内设计设计手法的解读过程中,有技巧的总结,也有个人的创作心得和体会。有些领

6、域是设计界关注的热门,比如古典元素的应用,在本文中提出的观点是古典意蕴的提炼是在意象上还原传统,而非古典符号的直接套用;有些话题是比较冷门的,属于新的现象,比如先锋艺术和室内实际的融合,这是近几年来的新话题,文中对装置艺术的应用手法进行了归纳,对室内创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室内材质的使用上,结合构成基础,提出材质创新的观念,使材质在室内设计中能发挥更宽泛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提出要加强后期配饰在室内设计中的比重。2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一、传统元素的应用一、传统元素的应用在这次毕业设计创作中,对展厅的设计运用到的古典元素均作了一定程度上的处理,也即是对传统古典元素的创新。在形体的解构和重组上,如入口处

7、的花格在原有传统花格的形式上,以解构的手法,截去一部分花格形体,形成视觉上的中心;又如入口背景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图案,通过对古典元素的形体上的提炼和简化,并加以不锈钢材质的替换,使形体更加简洁和赋予时代感;对展厅中运用到的一系列的中式元素,在色彩上也力求体现中国传统的色系:如吊顶采用黑色的铝格栅,大部分墙面刷白色乳胶漆,形成黑白色系的对比。又如几个背景墙面为了突出视觉刺激点,采用中国红的肌理涂料,中性色彩的运用既体现了空间的传统人文特性,符合展厅设计中“展品突出”的原则,不至于周围色彩环境过于强烈而影响了展示的主题。对传统元素的现代应用,应关注以下几点。(一)传统是设计灵感的来源之一灵感看似无法

8、捉摸、虚无缥缈,但其来源也有一定的规律性。罗丹说,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设计灵感的来源既是纵向的,也是横向的;既是现实的,也有虚幻的。这里所讲的灵感来源是指设计形式上的,而不是设计的灵感来源。现代主义提出功能第一的原则,只要功能达到了,形式自然而然就存在了,但是简陋的,理性的形式并不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强烈的形式感世艺术设计发展不可或缺的,即使是现代主义盛行的阶段,形式上的美感还是有所要求的。关于灵感的来源,我认为,一是来源于传统文化的积淀。对于设计的形式语言,首先涌现在设计师脑海里的往往是印象深刻的已知艺术风3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一、传统元素的应用格。但设计不能全盘照搬,

9、而是在消化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也正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以我们能看的更远;二是来源于自然界的现象。比如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不遵循以往的艺术风格,而是在自然中寻找创作元素和灵感,以有机形体和自由曲线作为艺术形式语言,创造出与以往经验不同的艺术形式。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能为大众所知,设计师从中找寻设计灵感。美籍华裔建筑师崔悦君( Eugene Tsui)就以生物的形体为参照,来设计建筑(见图 1);三是来源于情感经历。比如梦境,以往的经历。达利的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梦境,荒凉的背景,几棵光秃秃的树上着弯曲的时钟,以现实中不存在的场景来表现主题

10、,引起观者对“时间”这一主题的思考和想象(见图 2)。又如某位画家作画,既不拍照,也不画速写,而是让它遗忘,经过时间的筛选后而依然占据脑海的形象,往往是典型,然后再一蹴而就的表现出来。在设计师找寻形式灵感时,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和根深蒂固的,它在设计师的创作动机中往往是下意识和潜在的,重视传统,尊重历史,才能展望未来。(二)传统元素体现特定空间精神传统在时间上是指过去的,而传统的元素是过去历史风格的一个碎片,它体现了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区域对艺术的感悟和表现,因此传统元素体现着特定区域的文脉。西方的酒神文化产生了西方特有的艺术风格、流派,东方的儒、道、释合一的文化孕育了东方式的艺术形

11、式语言。文化土壤的不同,产生的表象形式和艺术语言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应用要针对空间所要表现的精神来作取舍。一个学校的校史陈列展,需要体现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校4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一、传统元素的应用风校貌,是一个体现和展示历史积淀和文化氛围的场所,因此在设计元素的应用上,撷取了当地传统建筑上的元素,为此特地到学校所在地的保护最完整的老建筑群和老校去考察和收集了影像资料,以求体现当地的文脉。同时在元素的使用上并不因循守旧,而是在造型和材料上都做了改观和创新,使设计既能有传统文化语境,也能体现室内设计与时俱进的时代趋势,藉此展示学校欣欣向上的办学风貌。(三)传统元素的二次创新人

12、与动物不同在于人对外在世界必然的超越性,每一代人也有新的要求,新的创造和新的享受,这样才推动了室内设计的发展。人与社会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对时代潮流的追求成为室内设计不断更新的原动力。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照抄照搬,即所谓标签式的创作方法,就是把过去的东西重复一遍,不仅没有创意,更难以体现居住者的个性、喜好及文化内涵。现代室内设计理应倡导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传统古典元素的创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形体的解构和重组(见图 3)。传统元素应用的创新不仅仅是在设计上搬一点古典元素,而是在充分领会传统的精神基础上,以现代设计的眼光和审美角度,对

13、古典元素进行二次加工,运用现代设计形式美的法则对元素进行解构和重组,使设计既能保留古典的意蕴,又有现代设计的美感。(2)材质替换。除了在形式上改造,对传统元素进行材质上的改变也是一种思维方法。传统元素长期不变的材质,给人造成了审美的疲劳,局部或整体改变古典元素的材质,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以现代材质代替传统材质,使古典元素重新焕发时代的光彩。(3)特定色系的提炼。传统元素中有些颜色和色系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比如青花瓷的钴蓝色、传统的中国红、水墨的5(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一、传统元素的应用黑白色系等等,这些颜色是传统文化的基因。在现代设计中,通过对特定色系的提炼,也能体现传统的意味。图 1建筑

14、师崔悦君作品图3 传统元素的演变6图 2 达利的“时钟”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二、材质的创新二、材质的创新材质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在室内设计中驾驭材料,更大发挥材质自身属性的美,使材料的产生更大的视觉冲击力,是室内设计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室内设计中材料的应用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需要设计师用审美的眼光进行合理的搭配,并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手法使材料更大程度上发挥它的属性。在毕业设计展厅中材质的运用上,以常规性的材料为主,也有常规材料新用法,如墙面青砖刷白,与金属边框的不锈钢形成对比;也有新型材料的运用,入口大厅的人造透光云石顶灯的运用和多媒体区软膜造型顶灯的点缀;在材质的组合形式的运用上

15、,展柜表面则采用竹木地板反铺,使普通常见材料取得不同以往的效果。室内设计的材料的使用需要创新,需要注意如下方面。(一)材质使用的逆向思维室内设计是一个均衡的整体,在材料的使用上也是一个整体,需要室内设计师根据设计的风格、色彩等进行统一的调配和整合,同时也要运用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对已有的设计材料进行创意上的加工。创造性思维中的逆向思维是最常用的方法,我们必须改变对事物固有的看法,对设计创意和材料的使用,本着“不择手段,一切皆为我所用,效果第一”的原则。根据设计的主题,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满足精神需求,选择最适宜的方法和材料,没有装饰材料与非装饰材料、对与不对之分,存在就是合理的。

16、“同一种空间形式或装饰造型,如果赋予其不同的装修材料,必然会带来迥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感受;同样,即使使用同一种材料,如果改变其组合的比例尺度和色彩搭配,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视觉表情。”在室内设计中,材质的创造性运用能使作7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二、材质的创新品产生创意上的亮点,比如常见的木地板,一般是铺在地上的,如果改变下思维,把它铺在墙上或顶上,就会产生不同的新鲜感和创意(见图 5)。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对材料进行的二次创新。(二)材质组合形式的改变在室内设计材料的使用上,一般我们都是在市场上选择的厂家批量化生产的产品,而不是原始的原料,也就是说这些材料经过了产品设计师在造型、纹饰、质感等方面的一

17、次设计。随着房地产与装修市场的蓬勃发展,装饰材料生产的厂家也越来越多,品牌和材料品种也越来越多,可供我们选择的余地也很大,但在材料使用上有太多的定式,比如地面用的砖、墙上贴的墙纸、软膜天花等等,甚至材料供应商设计了很多不同风格的产品,罗列了一些常用的搭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设计师很大的便利,也在使用上给了设计师以思维上的依赖性。如果打破这种材质上的惯性的组合方式,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官刺激(见图 6)。比如地砖或墙砖的拼贴,一般的形式是直拼的方式,如果改为斜拼或进行倒角、割封等加工,效果就会不同。(三)不同材质的对比室内材质的创新也体现在材质的对比上,不同材质的穿插和对比,特别是传统材质和现代材质

18、的对比,更能产生效果(见图 4)。在同一个界面或同一个造型上,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质,就会产生不同的对比。有的对比是两种相同材质间不同品种之间的对比,能产生含蓄而低调的美:比如都是木材,不同的木材之间的纹路、颜色之间的比较和排列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些对比是相同材质之间属性的对比,能产生光影的色差:比如毛面的大理石和光面的大理石铺在一起,一个质朴无华,一个倒影熠熠,两种材质既有统一的协调,也有光线折射上的对比;有8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二、材质的创新些材质古朴与现代材料的对比,能产生强烈的对比:如在大面积的木地板中穿插一些不锈钢或黑色大理石,就会打破木地板的沉闷感,使材质产生强烈的对比。图4 传统

19、材质和现代材质的对比图5 材质的创造性运用图6材料组合方式的改变9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三、后期配饰的运用三后期配饰的运用室内设计包括两部分,前期制作和后期配饰。前期制作是指室内空间的构建,地面、墙面的表面处理、固定家具的制作、以及门窗等装修工程,前期制作通常也叫硬装修,它具有现场制作和相对固定的特征。后期配饰是指室内硬装修完成后,用一些装饰性的物品对室内环境进行进一步的改善,比如添置一些窗帘、布艺、工艺品,装饰画、植物等。后期配饰也叫软装饰,它一般可以移动和更换。随着室内设计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分工的细化,后期配饰在室内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脱离开来,成为一个单独的设计门类,有了专业的后

20、期软装设计师。早期的室内装饰注重功能性的要求,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大众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功能需求,而更多对精神上的关照。如果把室内装修比喻成一个女孩的装扮的话,前期的硬装修就是人的衣服裤子,而后期配饰就是颈上的首饰、头上戴的头花。衣服裤子当然必不可少,首饰头花更加能衬托女孩的妩媚。在毕业设计中,因展厅设计的特性,不宜加入过多的后期配饰,以免影响展品的效果而喧宾夺主,但在其硬装饰设计中已有一定古典元素的自然融入,整个展厅不至于显得单调且赋于人文气息,后期再配以不同高矮的绿色植物,在使空间显得更有层次感,也使参展者的视线得以片暇的休息。(一)后期配饰能营造室内气氛气氛似乎是飘渺的,对室内

21、设计来说又是如此重要,它体现着室内的环境气场,不断给人以心理上的暗示和的感官刺激。室内氛围的营造有多方面因素,而后期配饰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10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三、后期配饰的运用例如欧式造型的烛台、绒布质感的沙发椅、古典题材的油画、厚厚的工艺挂毯,或再配以牵牛花型的留声机,营造的是一种小资情调的、暧昧的、恣意性情的氛围,这种氛围适合咖啡吧、酒吧等场所;而色彩明快的现代绘画、材质对比强烈的不锈钢家具、抽象简洁的雕塑、工业味浓重的灯饰、金属质感的百叶帘等配饰,无不体现出专注、高效的办公氛围。在特定空间中,后期配饰以其可移动的优越性在时时加深人们对空间的印象,勾起人们记忆深处的对某一段历史

22、的经验遗留,从而对营造氛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见图 9)。(二)后期配饰体现空间的特性和品位空间的特性和品位,也就是室内的艺术风格,是设计中需要着重体现的。后期配饰对室内艺术风格的影响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一般在设计一个室内空间时,往往事先对空间的艺术风格有一个构思,当艺术风格确定后再考虑室内界面的处理和装饰,而这仅仅是个框架,后期配饰在室内的作用就是使室内变得“丰满”起来,更好的体现室内空间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现代风格的简洁使室内装饰的前期硬装修呈现比较简洁的风格,没有或很少采用复杂的装饰元素,因此其艺术风格就更加具有可塑性。后期配饰也更能体现现代风格空间的特性和品位。如果

23、室内的后期软装选用具有中式风格或有中式元素的配饰,如明式的家具、青花瓷瓶、中国的水墨山水、书法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基因,室内的艺术风格呈现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式格调(见图7)。而如果在同一现代空间中配以欧式新古典的家具、欧式的烛台、豪华的水晶吊灯、新艺术风格的花瓶等具有欧式元素的装饰品,那呈现给人的感觉就是欧式的风格(见图 8)。11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三、后期配饰的运用(三)后期配饰有再次分割空间的作用后期配饰因其可移动性,在某些需要改变室内空间功能的时候起到再次分割空间的作用。比如家具、屏风、挂帘、植物等。现代主义大师迈金托什,设计的“高背椅”就是一个以家具分割空间的例子(见图 10),既时

24、实用的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空间的限定;屏风的视线遮挡能力比较强,它可以轻易使一个空间变为两个较小空间。比如一些包厢,在中间置一屏风就可以为两座不同的顾客提供就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私密性。如果是同事或朋友,可以移去屏风,可以使就餐氛围更加融洽;而挂帘、植物等一些的半隔断虽然视线遮挡性不强,也没有隔音的功效,但它具有心理上的区域划分作用。在一些既要保持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又要具有通透性的空间时,这些软隔断就起到了作用。图 7 中式风格图 8 欧式风格图12图 9 中式元素10 高背椅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四、装置艺术手法的融入四、装置艺术手法的融入室内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手法和创作特征,

25、和其他学科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作为先锋艺术的装置艺术,和室内设计有着很多的共同性,因此也被越来越多的引用到室内设计中,装置艺术的审美上的独特性,强烈艺术效果,使其成为室内空间的亮点和灵魂(见图 11)。在校史陈列展中,因整个展厅面积不大,没有辟出专门区域来作装置设计,只在一些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装置的理念。如展厅中间的环形展示墙及书本造型装饰的立柱,暗蕴了“书卷”的装置主题。 见图 12)借鉴一些装置艺术的手法来进行室内设计的创作,从先锋艺术装置艺术上汲取艺术养料,结合装置艺术的观念性,是室内设计注入新的灵魂的一种途径。从装置艺术的形式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些创作手法,并加以应用。(一)并列挪用这

26、是装置艺术家运用得比较多的方式。如杜尚的自行车轮、 泉,它将现有的物质在不加形态改变的情况下,并列放置在作品的展示语境中(包括平面、立体空间以及时间过程),意在产生对比下的揭示或讽刺;而在室内设计中常常也用这种手法进行点缀。如在现代风格的环境中放置一两件古典家具,此时这件家具就离开了它原来的语境,被借用到另一个陌生的场所,它原来的意义发生了改变,成了被人重新审视的对象(见图 13)。再如悬挂在室内空旷的大厅上的旧船,或立于室内作为灯具的高大的灯笼等,都是不同时空的物体拼贴在一起的挪用方式。这样一种手法除了装饰外,更多的是一种视觉的冲击和引起观者的经验共鸣和思索。13(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四、装置

27、艺术手法的融入(二)置换篡改这种方式指通过剪贴、涂抹、变体、组合等手段对选用的形式资源在外形、材料上进行改变和更改,使新形式既保留原资源的某些特征(基本状态、色彩体系、构图等)又与原资源保持相当的变异性。如杜尚画了胡子的蒙娜丽莎。与挪用方式相比,此方式更带有一种后现代的颠覆性和调侃意味。这种手法在我国古代的室内装饰中就有运用,如将自然的植物经过人为的培植修剪而改变常态的植物盆景。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这种手法类似于旧厂房空间的改造,如上海苏州河畔的创意园,就是保留了原建筑具有典型特征的室内构件,又对原室内空间功能进行了重新的改造、置换,给人一种不同的体验,是对传统光滑干净,四壁规整的居室空间、办

28、公空间的挑衅。(三)转化再造指将传统元素熟练掌握并转化融入到创作之中,新作品中不再出现修改或照搬原属性的情况下,而是真正在形式语言的角度上创新,并且把这些形式语言作为一种形式表现方,形成个人的某种风格。这种方式如赖特的草原式风格建筑,就是吸收了日本建筑横向的建筑方式,在造型元素上已经摆脱了原始元素的制约。除了手法外,我们在室内设计中要探索的是装置艺术中通过物质形式对观念的表现,以及对传统、对权威的质疑与批判。传统设计观念下将室内设计作为建筑实体设计的简单延伸、作为建筑设计的附加产品,忽视作为重新解构与性释空间,塑造艺术化空间构成的设计活动的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与文化语境下就显得与原有的理论和时空

29、大相径庭了。因此室内设计若仅仅是合理的、真实的、美的、就永远不够,应在更高层次上反映社会的变化和追求。而当下的新设计也出现了这样的一些趋势:将功能主义造型原则的主要构成14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四、装置艺术手法的融入条件的目标合理性扬弃;将设计从好的造型的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发出新的形式语言、新的生产和分配方式;使设计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可能性,设计标准的多元化得以确定;21 世纪初设计的迅速变化直接受益于上世纪末的设计概念的转换。图 11 装置艺术与室内的融合15图 13 家具作为装置时语境的改变图 12 陈列室中“书券”造型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结 论结 论室内设计是一个综合的学科,它既是艺术

30、的,也是科学的,同样室内设计的手法也是多样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室内设计的观念也不断发展,作为一个好的设计师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与时代紧密结合,要有前瞻性的创意;其二,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的营造是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整合,设计师要懂的均衡的去处理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但也要注意主次,突出重点;三是设计既要有理论指引,也要熟悉掌握各种设计技巧和手法。通过毕业创作的实践和这次毕业论文的理论整理,使我对室内设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今后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16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1、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M.新世纪出版社,20013 郭廉夫,毛延亨编著.中国设计理论辑要.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4 邓福星主编.王菊生著.造型艺术原理.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5 许乙弘. Art Deco 的源与流. M.上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6 李朝阳. 论材料语言在室内空间中的运用J. 装饰,2006.10.7 王雪青.(韩)韩美京. 三维设计基础.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0.8 戴云亨.材料与空间展示Z.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7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1、室内设计基础课中材质练习的教学

32、初探,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7)2、“装饰艺术风格”常用形式语言的剖析, 美与时代,2010, 10)18 (谈室内设计创作手法致谢致 谢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但还是,苏州大学老师们的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作风使我获益匪浅,并将影响我今后的学习之路。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论文的写作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当我思绪混乱,无从下手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治学的艰辛和我自身的不足。在这里感谢给予我关心的帮助的各位老师,尤其感谢我的导师王琼教授,在设计中期汇报展和毕业展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的给予的悉心教诲和指导,在专业和理论的提高上对我都有很大的帮助。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我将铭记我曾是一名苏大学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苏大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感谢各位专家的批评指导。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