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7249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一、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 大中小企业在银行的贷款比例与数量不相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单是贷款方面,2010年全年累计新增贷款5.7万亿元,其中大中小企业的新增贷款占比分别为40.9%,34.3,和24.8%。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速快于大型企业,2012年1月末,根据央行最新的数据显示,小企业贷款余额达6万余元,同比增长37.8%,增速明显快于大中型企业,但新增贷款占比仍然较低,截至1月末,小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近20%,但与大中型企业的新增贷款相比仍低出15%以上。 (一)信用水平低、信用意识淡薄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意识淡薄、信用不足或缺乏,

2、这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存在着账务混乱甚至有内外两套账、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低、财务管理混乱、信息不透明等一系列问题,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财务审计报告。当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时,企业的掌舵人一般想到的不是从企业内部入手,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采取措施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措施,而是通过拖欠债款来缓解企业的困难,这并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困境,反而降低了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评级,降低了其信用度,增加了其以后贷款的难度,降低了贷款的额度。(二)大型银行贷款远离中小企业 大型银行贷款远离中小企业是当代银行商业化的重要特征。利润最大化是

3、商业银行的经营主导思潮,而广大的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使得它们的财务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其次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可担保资产,即使中小企业找到了可提供担保的资产如房地产、机器设备等,但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些资产的变现能力依然较弱,再者,银行每笔贷款的实际交易成本相差无几,而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与大型企业相比较而言却又较小,且数量繁多加重了日后的追债任务,这就间接的增加了银行的交易成本,缩小了银行的利润空间,且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较大型企业来说又大的多,这就使得银行倾向于将贷款发放给大型企业。对于中小银行来说,他们的自有资金较为有限,通过同业拆借市场所获得的资金不仅会增加其成本而且

4、也不能无限制的借到所需金额,因此,他们就会更加慎重的考虑放款的对象。而大银行的分支机构,虽然其资金也同样较为有限,但因为其背后所依靠的整个银行,所以其一旦发现了信用等级较高的大客户就可立马上报总行。综上所述,不论大小银行均倾向于大型企业。这就使得本就资金缺乏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我国中小银行的绝对数量较多,截至2010年末我国共有281家商业银行,但我国银行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在我国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数量、规模相当有限,只有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担当此重任。(三)吸引资本的能力不足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条件所限,在员工的各方面待遇如工资、发展前途、社会保障程度无法与大企

5、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相比,因此,在吸引人才上面就缺乏竞争力,这就导致了中小企业产品的科技附加值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吸引风险投资资本的投资兴趣。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在竞争压力较大、行业周期处于衰退期的行业,盈利能力不稳定、经营效益差、抵御风险的能力弱,管理者的文化素质较低,凭借着经验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存在着许多的违规操作,这无疑就加大了金融风险,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产的质量评价不高。(四)信贷歧视在目前的体制下,银行从风险分类、评级标准、收费标准、抵押条件等均较少的考虑到中小企业及其融资的特点,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银行体系重点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的大

6、企业的信贷,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是在这个的基础之上才考虑的,银行普遍对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2011年1月20日到目前,央行已经对存款准备金调整了8次,从最初的18.5%到现在的20.5%,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存款准备金的上调一方面使得银行可用于贷款的总量就下降,因此,稳定性差、信用水平不高、成才性不明的中小企业的求贷之路就更加坎坷了,另一方面会使市场上的资金减少,且2011年至今,央行一直都是在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五)直接融资难 从“十七大”以后,我国确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7、共同发展的基本国策,自此以后,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就大大增多。中小企业的日子具有自己的特点:无论其是出于初创期还是发展期,企业内部融资所占的比例均较高,资产负债率也较高,从融资方式上来说,直接融资要远远少于间接融资,股票融资、债券融资较少,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路途上,其自有资本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状况不太理想,到目前为止,我国在主板市场上上市的企业有1200多家,但是国有大型企业占据了主体位置,中小企业因其自身的状况,很难满足上市的要求,只有那些产品成熟、效益较好、发展前景广阔的高科技和基础类产业中的极少数中小企业才能满足上市的要求,在创业板或主板上市,获得直接融资的机会。

8、此外,证券法对企业发行债券进行融资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少部分信誉与经营良好的国有大型企业才能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在发行债券方面由于涉及到金融风险的问题,因此在一定的时期内,中小企业是无法通过这一方式进行融资活动的。(六)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和民间融资的状况在贷款方面,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着信贷方面的歧视,不仅在信贷计划书上很少考虑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而且在信贷的要求上也比较高,同时中小企业一般较少能够提供合适的担保资产,有些中小企业有时还存在着严重欠息问题,中小企业的贷款的特点是:“急、少、频”,再加上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监控使之交易成本变大,所以中小企业要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很难。表1 温州中小企

9、业三种融资形式的比重融资形式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款2005年59%30%11%2006年56%30%14%2007年54%18%28%2008年64%30%6%2009年50%35%15%资料来源:温州市政府金融办以温州中小企业的融资比重为例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大部分的资金来源是企业的自有资金、民间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的债务欠款以及其他单位的借款,这部分的资金来源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中小企业的向金融机构的贷款。但是由于民间资本具有不稳定性、借款成本高、规模小等特点所以中小企业从民间借款并不是长久之计。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就目前而言,中小企业不管是从金融机构还是民间借款等途径进行融资,效

10、果都不太理想,这当中不仅仅有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还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一)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1、经营风险大,管理水平落后中小企业一般所进入的行业大多是资金门槛较低、竞争较为激烈、多处于行业中下端的行业,如劳动密集型行业。因而造成了其资本积累能力较弱,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太多的不可预见性的东西,抵御风险的能力弱、淘汰率较高。2、企业道德风险高,财务信息不对称由于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岗位上的设置不能完全满足会计制度的要求,其会计流程非常简单,帐目数字不实、账表不规范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规范的会计核算、薄弱的会计基础使得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丧失了可靠性。经营管理者为了能够获取银

11、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就常常会出现通过伪造、粉饰报表的行为来获取银行的信任。3、信用等级低、融资能力差根据银行业的规定,银行只能向信用等级为AA级以上的客户提供信用贷款,对其他信用等级的客户只能够提供抵押担保贷款,而中小企业的一般信用等级较低,无法满足信用贷款的条件,只能通过抵押担保贷款这一途径获取银行的贷款支持,但中小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很难提供房产、土地这类的抵押物,所以还是很难从银行获取贷款,且银行为了保证其信贷资金的安全和经济效益也不愿将大量的贷款发放给中小企业。(二)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1、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缺乏积极性根据国际银行业的游戏规则,控制风险、提高效益是放在首位的,银行

12、是企业单位,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实力薄弱、规模较小,为提供可作为抵押品的房产、土地较少,且很难找到愿意为其提供担保的大型企业,银行机构出于对安全性和盈利性以及经营规则的考虑,是不可能将大量的信贷资金发放给中小企业的,也无法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过多的关注。2、向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较大随着我国加入WTO,开放的程度不断的加大,商业银行不仅是一个金融机构同时也是一个企业,也向一般的企业一样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由于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银行机构不仅无法充分的了解到中小企业的的生产经营状况,而且也不能具体的了解其所在行业的经营风险,况且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失真的情况较为普遍,信息披露的观

13、念又不强,基于这些原因,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了解就较少,这就增加了其信贷资金的风险,银行作为一个企业,控制风险、增加收益是其经营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准则,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银行机构为了降低风险,增加投资收益,在贷款的计划中就会倾向于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三)其他方面的原因1、信用担保机制缺位、社会信用环境差因为中小企业的自身原因,其信用等级较差,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的信用担保机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仍有很多令人不太满意的地方,不能实现其减少交易风险的功能,也无法满足现阶段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需求。因此,如何从制度上面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是目前金融市场上一个迫切

14、需要解决的问题。2、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促进法我国已经颁布了10多,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担保体系、信用体系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且尚未建立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小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仍然难度较大。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这一问题一直就是金融服务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不仅仅需要金融机构自身的努力,而且也需要有一定的良好运行环境,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模式的改良。(一)充分发挥银监会的引导作用 银监会应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探索如何改善中小企业的融

15、资问题,利用小额创业贷款业务打造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品牌,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之路。1、细分目标市场,为创业者量身打造融资产品为满足不同成长阶段客户的融资需求,银行应结合目标市场实际情况,研发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中小企业客户的贷款产品。以初创期客户为例,银行针对这类客户研发了初创小企业融资方案,根据初创期中小企业无担保、无抵押的特点,推出了一系列适合此类企业特点的非抵押现下流动资金贷款系列产品,突破了以往注重房产抵押担保的模式,围绕资金流、上下流、存货、物权、应收账款等环节做文章,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金融服务。2、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小额信贷管控技术银行等金融机构应与

16、国内外金融机构加强交流,学习国外在针对中小企业这方面的服务方式。如哈尔滨银行与商务部国际交流中心、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法国沛丰协会等机构长期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交流与合作;参加亚洲小额信贷论坛、花旗集团小额信贷专题研讨会等活动。通过交流和学习、借鉴国内、国外小额信贷担保贷款经验,总结提炼了一系列小额信贷管控技术,使小额信贷风险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二)金融机构要及时的总结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经验近几年以来,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都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家颁布的有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政策,在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方面下足了功夫,各地都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推出了多种金融服务,如专门成立了针对中

17、小企业融资贷款的机构,开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工作;加大了产品的创新力度,开发出了联保贷款、商圈贷款以及汽车合格证贷款等多种金融工具,丰富了中小企业的贷款产品,使得中小企业贷款的成功率加大了很多。金融机构应分析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方式,从贷款方式和机构设置上面来看,主要是对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方式上进行了专业化经营,改善了审批方式和业务运营模式,缩短贷款所需时间、简化贷款贷款流程。从产品来看,虽然每个产品的名称都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机理都是大同小异的,其目的均在于分散贷款的风险:一是还款方式上面的创新。根据中小企业所在行业以及经营过程中现金流的特点,将传统的到期一次性付清和利随本清的传统还款模

18、式变成等额本息、等额本金、不定期还款和按月付息等多种不同的还款方式。二是基于担保方式的创新。主要是寻找新的还款来源,基于某一群体之间的相互担保(行业协会、老乡会等),担保机制的创新。金融机构通过适时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式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归纳出创新的一般性规律,既可以将该规律用于新产品的开发,缩短开发的周期和成本,也可以不断的完善金融产品。另外通过总结经验,加强交流,金融机构可以从更高的层次来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推动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活动。(三)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仅仅依靠金融机构本身的努力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用从政策和机制

19、等多方面来改良,努力营造出适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的有利环境。1、增加金融机构的数量当市场上有足够多的金融机构时,通过市场竞争,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就会引导金融机构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如果市场上只有少量的几家金融机构,一方面其本身的信贷资金毕竟有限,而另一方面将信贷资金给国有大型企业无论是在安全性还是利润方面都比中小企业要强上很多,金融机构只需将关注大型企业的信贷需求就行了,在这个基础上,就算是有政策的引导,但金融机构缺乏内在的动力去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体系。由于中小企业数量较多、特性多种多样、所处的行业也都不同,因此,对融资需求的性质也是多种多样的,多层次多样化

20、的金融服务体系可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给处于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较为合适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分散信贷风险。建立中小金融机构。从我国目前现有的金融机构的设置来看,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的设置主要还是与大型银行相匹配的,但是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迫切需要一个与中小企业相符合的金融机构。2、为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创造良好的环境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快速、稳健、健康的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得金融机构在向其提供信贷资金的时候需要冒着很大的风险,为了

21、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也为了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创建良好的环境。一是财税政策。这是由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财税政策这两方面来决定的,实习经济的充分就业是财税政策实行的一项重要目的,而中小企业又是吸收就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和财政资金都有杠杆作用,财政资金不仅可以作为一项引导资金来其他的资金来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可以作为一种风险分散资金来分散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可以调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虽然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较大,融资特点又急又频,但是惠及的人较多,改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对于促进就业,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2、应该获得财税的支持。二是定价环境。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较高,有良好的定价环境,金融机构通过合理的价格来覆盖较高的融资风险。还应提高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通过合理的途径,合理的评估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弄清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规律,弄清其所在行业的特点对于金融机构的合理定价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三是风险分散环境。应对机制进行改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分散风险的功能,同时也要探索其他金融工具来分散风险。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分散机制与大型企业的风险分散机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如大企业的融资风险可以通过银团贷款来实现,但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就不能通过这个方式来实现。大型企业的融资风险分散机制的基本机理是多个机构对承担对一

23、个企业的风险,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分散的基本机理是一个机构对多个企业。分散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分散机制,除了强调财政资金的作用外,还需发挥中小企业和不同金融工具在分散风险中的作用。(四)加快企业自身和资本市场的建设中小企业应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努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约束企业的行为,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准确的反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其次,中小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投融资体系,严格控制其资金的流出,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中小企业应严格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经营状况和竞争能力等综合要素,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自身的积累水平

24、。加大风险投资资金基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近几年以来,风险投资基金迅速发展,它是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中小企业的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是引导社会资金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又一渠道,风险投资基金向中小企业输入的不仅仅是资金而已,还有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它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强重大的意义,值得我们去大力扶持。创业板市场是将资本市场的功能前移到创业时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允许效益好、组织规范、具有良好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直接进行融资,获取经营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也为风险投资资金的变现和退出提供了合适的场所。应努力营造有利的上市环境,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高科

25、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途径,鼓励那些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不满足直接融资的具有发展潜力、急需大量资金的中小企业到香港或海外上市融资。目前,我国的民间私募资本和民间借贷都是非法的行为,这些非法的投融资活动屡禁不止,说明了这样一个现实:现有的投融资体系是不符合经济发展的现状,是无法满足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需求,因此,资金的需求双方只能自己开辟一个市场,在法律和制度之外进行投融资活动,对于民间主体进行的投融资活动不能一律加以禁止,应加以规范,早日将其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真正应该严查的是那些不法分子所进行的金融诈骗行为和政府官员参与企业的集资行为,通过对融资主体的风险控制能力、还债能力和信用度的监管,既可以将

26、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又可以促进民营经济和我资本市场的发展。参考文献1.刘向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22.谷亚芹,李玉梅,探索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及解决对策,社会科学论坛,2010,123.王召,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证券市场导报,2009,24.陈晓红等,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贾淑君,中小企业融资难三维分析J经济管理,2010,116.陈晓红,郭声琨,中小企业融资M经济出版社,20107.曹凤岐,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金融研究,20118.陈宏辉,我国中小企业的实践、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科学,20119.刘晓霖,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1,110.张秀生,余爱军,现代融资理论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11.张锦,浅析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11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