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974058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合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配合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配合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配合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配合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合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合件毕业论文.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工具钳工技师资格考评论文论文题目:样板设计单位名称: 作 者: 年月日工具钳工技师资格考评论文论文题目:样板设计作 者: 职业技能鉴定等级:工具钳工技师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指导老师: 年月日目 录绪论1摘要2第一章 对图纸的工艺分析31.1相配件的技术要求31.2工艺分析4第二章 凸件的加工52.1凸件中心孔的加工52.2凸件轮廓的加工62.3计算与测量.8第三章 凹件的加工133.1凹件加工的路线133.2凹件的划线133.3凹件的加工13第四章 配合164.1公差配合164.2透光和研点的配合174.3加工表面38H7的孔184.4引钻凹件中心孔18总结20致谢21参考文献22绪 论钳

2、工大多数时使用手工工具,并经常在台虎钳上进行手工操作的一个工种。钳工的主要工作是加工零件及装配,安装,调试和检修机器和设备。机器零件经过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机械加工后,还有一些采用机器加工方法不太适合或不能解决的工作,需要钳工来完成。如零件加工中的划线,锉配样板,配作,以及机器和设备的组件,部件的装配和总装配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机械设备不断出现,钳工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越来越复杂,钳工的分工也越来越细。钳工一般分为普通钳工,划线钳工,工具钳工,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等。钳工操作技术内容很广泛,主要有划线,錾削,锉削,锯削,钻孔,扩孔,铰孔等基本操作。此外,还有

3、机器和设备的装配,安装和修理等工作。无论何种钳工,进行何种钳工操作,都离不开钳工基本操作。钳工基本操作是各种钳工的基础。摘 要本次技师设计的是样板相配,经过几天的设计和操作,已经完成此次任务。此次相配件分为2个部分,凸件和凹件,凸件是此相配件的关键,尺寸的要求全部在凸件上面,因为凹件没尺寸要求,所以主要是做凸件保证两者的配合间隙。还要注意凹凸件打的中心孔,要保证垂直度,在插入芯棒不影响换位换向,保证配合间隙。关键词:钻孔 研点 配作第一章 对图纸工艺分析1.1对相配件的技术要求1相配图 图1-12.技术要求1)件是基准件,件是配作件;2)配合时凹凸件注意换向,凹凸件配合间隙0.04;3) a

4、- a0.10mm4)锐边去毛刺、倒角。1.2工艺分析1.对孔进行分析件1,件2,件3共有三个孔,打孔时要注意各孔的加工顺序,以免给工件的测量、精度的保证以及换向换位带来影响。其中主要的是件1和件3上的定位孔,打孔时一定要保证三件配合的对称度。在配合时插入芯棒不影响换向。2.对件1进行分析件1备的是一块60.264410的料,件1的加工面多且复杂,精度要求高,要用到量块、正弦台、杠杆表来测量加工,保证其角度尺寸精度,锉削时按件1的加工工艺路线去做,以方便测量和尺寸要求的保证。3.对件2进行分析件2是一块31.1131.1110的料,件2是配作件,没有过多精确的尺寸要求,只有一个插销的尺寸要求。

5、,最主要的还是与件1和件3的配合和8H7孔的位置精度,保证三者配合间隙和于件3孔的位置精度。件2尺寸尽量做大一点,做件1的下线尺寸。4对件3进行分析 件3是一块808010的料,件3也是配做件,要保证与另外两个件的配合精度,另外最重要的是与件2的直线度要符合要求。5.配合分析相配件的主要工艺尺寸在件1上,件1为基准,件2件3配做。想要做好这个工件主要在于基准件各个尺寸要求的把握和两个8H7的孔位精度的保证。在配合一起钻芯棒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装夹!确定孔的垂直与对称。保证在件1和件2插入芯棒的翻转时的配合间隙都在规定范围内从而达到技术要求。第二章 件1的加工2.1件1中心孔的加工 图2-11.加

6、工中心孔拿到凸件毛坯料之后,首先精修8510的两个对面,保证表面的平面度,以其中一个表面为基准面用高度尺在这个面的中心画出6的孔位线以及方框线,画孔位加工线时必须画方框线,这样可以消除划规样冲等积累误差。然后打上样冲眼,进行钻铰孔(用5.8的钻头钻孔,6的铰刀铰孔)。2.注意事项为了保证打孔的对称度、垂直度要注意以下几点: 钻孔前先把孔中心的样冲眼打大一些,这样可以使横刀刃预先落入样冲眼的锥坑中,钻孔时钻头不易偏离中心。 装夹时,工件一定要摆正,工件表面一定要与台虎钳装夹面垂直,为了保证工件表面的水平,可以连同台虎钳一起搬到平板上用杠杆表去打平行度,来保证工件表面水平!还要注意台虎钳上是否有毛

7、刺,及时清理台虎钳并夹紧。 钻孔时使钻尖对准钻孔中心,先试钻一浅坑,如钻出的锥坑与所划的钻孔圆周线不同心可及时予以纠正,如偏离较少,可靠移动工件或移动钻床主轴(摇臂钻床钻孔)来解决。如果偏离较多,可用尖錾或样冲在偏移的相反方向錾出几条槽来,以减少此处的切割阻力而让钻头纠正偏心。3.确定凸件的对称度以孔为基准去做两边。铰好孔之后插上一根长106的芯棒,在选用芯棒的时候,芯棒的尺寸不能大于6,不然在插入孔时因为挤压容易使孔变形,最好比6小45um。然后利用杠杆表和粘合好的量块组(量块组尺寸为48.5)去测量。选用量块时,数量不可以多,一般在35块,避免造成误差。测量时芯棒的两头一起测量去做来保证孔

8、与面的平行度;上下面测量来保证孔两个面的对称度。图2-22.2凸件轮廓的加工1.画线图2-3画线过程中我们在将用到画线平板,高度尺等,如上图所示,根据图面画出所标注的轮廓线。凸件可用高度尺配合划针和钢尺找点画出凸件的形状。也可以通过计算并利用正弦台(用量块垫出60的正弦台),根据各点的尺寸测量出各斜面到平板的距离,从而划出各斜线。但需要注意的是凸件为基准件与凹件配做。画线时格外注意,避免之后的制作中产生偏差。最后画出8H7的孔位线及方框线。2.凸件的工艺路线 123456图2-4加工凸件应先从工件的一边做起,将工件夹持于台虎钳端面,锯除需剔除部分,余量根据自己的锯削经验而定,一般为2050丝。

9、锉削时注意手法,单面锉削不可触碰其他表面。首先加工1面,利用杠杆表和量块去做,这样即省掉了其他量具的使用又提高了精度高!在使用比较法测量尺寸时,注意应经常在量块上校验,以防百分表尺寸变换,造成尺寸超差。加工好1面之后接着做2、3两面,这样方便得到1面需要部分的尺寸和便于锉削。做2、3两个斜面就必须要用到杠杆表,正弦台(100)、量块这样精密的量具搭配,来保证其角度尺寸以及对称度,这样来控制凹凸件配合间隙。使用正规测量角度面时,特别注意角度偏差方向,因为在使用杠杆表时,容易看错方向和尺寸,造成尺寸超差。做好一边1、2、3面之后用同样的方法去做4、5、6三个面。这样做保证精度便于测量减少误差。注意

10、3和6面不易用锉削的方法得到,可以在划好线后在3面和6面上面打排孔,注意最后錾削时不要让工件变形影响工件加工。2.3计算与测量此工件为相配件,必须保证较高的角度、尺寸精度以及对称度,我们在测量过程中 必须要用到精密量具:杠杆表、正弦台、量块。并了解其使用方法加以计算。1) 正弦规垫块的高度计算正规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将正弦规放置在精密平板上,工件放在正弦规工作台的台面上。在正弦规一个圆柱的下面垫上一组量块。量块组的高度根据被测工件的锤度,通过计算获得。然后用百分表检查锤面上母线两端的高度,若两端高度相等,说明锤度正确,若高度不等,说明工件的锤度有误差。所需量块组的高度可按下式计算:h=Lsin

11、a式中h-量块组高度,mm;L-正弦规中心距,mm;a-被测工件锥角根据公式h=Lsina得h=100sin60=86.6所以量块垫的高度为86.6mm。注意:为了减少累计误差应选取较少的量块组,并且要是使量块之间沿合在一起。 图2-52)正弦规“尖点”到平板的尺寸计算要利用正弦规结合杠杆表对工件的尺寸进行控制,必须测量并计算出正弦规的“尖点”(正弦工作面和正面挡板相交的直线在正投影面上的交点)到平板的尺寸h,根据a=45的角度如图在正弦规的动作面和正面挡板之间放一个直径适当的验棒(10)用杠杆表和量块测量出验棒最高点到平板的尺寸H=32.81(本人所使用的正弦台),通过直角三角间的关系可求出

12、“尖点”到验棒中心的距离,即可得出公式:h=H-R(1+sina+cona)h“尖点”到平板的尺寸R验棒的半径a正弦规和平板的角度根据公式:h=H-R(1+sina+cosa)得h=32.81-11.83=20.98从而得出“尖点”到平板的尺寸为20.98mm图2-63)角度面到平板尺寸的计算与测量根据凸件图中所给的各个尺寸计算出正弦规“尖点”到被测角度面的垂直距离。用求得的垂直距离加上尺寸h(“尖点”到平板的尺寸)即是要测量的角度面到平板的尺寸 求得2面到“尖点”的垂直距离为37.99加上“尖点”到平板的距离20.98得到2面到平板的尺寸为58.97,由于2面朝下应用杠杆表反打表来做。 求得

13、3面到“尖点”的垂直距离为68.12加上“尖点”到平板的距离20.98,得到2面到平板的尺寸为89.1。 图2-7用同样的方法去做4、5、6面!达到技术要求。注意:杠杆表使用中,一般吃表0.2mm,在使用时注意不要将测量头突然碰到工件表面,以免造成测量头的损坏。第三章 凹件的加工3.1凹件的加工路线12345 图3-1凹件为配作件,不仅仅要达到自己需要的精度范围还要去配合凸件的各个尺寸来完成,从而达到配合技术要求。做凹件时注意尽量把1面和3面做大一些,这样做是为了凹凸件最后配合时会比较容易完成。根据工艺路线去做,避免尺寸误差。3.2凹件划线凹凸件需要划线的图形一致,只是基准面的选择和划线的尺寸

14、有所改变。凹件和凸件一样用高度尺和方箱或者是利用正弦台划各尺寸点,用划针和钢尺连接起来。打倾角孔2 3。 3.3凹件的加工1.打排孔由于此凹件加工的是半封闭的内表面,不能够直接采用锯削,所以采用打排孔的方法先去除中间多余的材料。打排孔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沿线打完排孔,直接錾下。打排孔的时候要注意,排孔与线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打到线上,并且孔与孔之间的距离要短,最好有连孔。离线太远,会造成加工余量大,浪费加工时间;当孔打到线上就会使工件产生缺陷;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短,在排孔打好后容易錾下,否则不容易錾下,在錾削时用力过大,容易使工件变形,所以不容易錾下的时,最好换个大点的钻头再打几个排孔。(这个

15、方法如果排孔钻的孔与孔的之间的距离相距较远的话,在錾削的时候容易是工件变形) 第二种是用大点的钻头沿边钻几个孔,然后锯下。在凹件去除部分用大钻头钻孔,接着把锯条的宽度弄削点,是锯条比较容易的放入孔中,安装好锯弓去锯下剔除部分。(这个方法会使得凹件的锉削余量变的很少,有利于加工,但是锯削不过关的人也很容易锯到线上,使工件作废)注意:以上的两种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做 。錾削时对准自己用力的地方,不可用力过猛导致工件变形,也不可錾到凹件上,使凹件产生缺陷,影响工艺!锯削时同样注意自己不要锯到线上,使工件作废!2.去除余量打完排孔去除余料后,会产生大量的余量在工件上,这时首先要逐边去除余量,但

16、各边锉削的过程中要留少许的余量,为后面的加工做好准备,以免加工好一个面,再加工它的一个邻边时锉刀碰擦到已经加工好的面,或者在邻边的角处清根时清不干净。3.计算与测量如图用去做凸件一样的做法,利用量块、正弦台、杠杆表并计算出斜面到平板的距离来做好凹件。注意做的时候凹件尺寸根据凸件尺寸来做,做凸件的下线尺寸,尤其是1面和3面稍微做大一下。这样凹凸件做配合时会比较容易! 1面到平板的距离 = 斜面到“尖点”的距离37.99+“尖点”到平板的距离20.98=58.97mm 2面到平板的距离= 斜面到“尖点”的距离68.12 +“尖点”到平板的距离20.98=89.1mm(由于2面朝下应用杠杆表反打表)

17、图3-2用同样的方法去做好3、4面。最后去做5面的时候,做5面的时候把工件凹面朝下摆放在平板上,用杠杆表反打表和粘合好的量块去做35mm的高度,做出5面。第四章 配合4.1公差配合 做凹凸件的时候,都有尺寸的计算,计算的基本尺寸都有上公差和下公差。公差的配合,就是凸件和凹件在做的时候,两者都有尺寸公差,凸件做下偏差,做小;凹件做下偏差或者上偏差,将槽做大;但是两者的尺寸公差都要在要求范围以内。图4-14.2透光和研点的配合透光就是凸件和凹件配合后,插入610芯棒,去做配合。通过相配合时,每个配合面的透光程度,来判断修配高的尺寸面。研点就是在配合时,凸件和凹件配合时相互摩擦出的黑点,而黑点就是需

18、要修配的高点。在前面已经分析过,凸件为主要工件,尺寸要求分布在凸件上面,凹件为配作件没有尺寸要求。凹件主要是在配合后,插入芯棒能与凸件换位换向,能够和凸件的间隙保持在0.04mm以内就行。所以在凸件完成后,配合时发现高点都只是修配凹件,使凹件和凸件能够很好的配合。在凹件做的过程中计算过的尺寸,每个尺寸都留有0.01mm的修配余量,用凹件来配作凸件,首先用透光法来判断凹件和凸件是否能够配合。以凸件比对凹件的外形,估出大概余量,等凸件稍微能够进入凹件时,是用研点法和透光法结合。先将两者能配合的部位配合,然后用透光法看光线从个配合的间隙处穿透的是否均匀,如果均匀,则通过研点法直接去除研出的高点。如果

19、透出的光线不均匀,则需要分析是不是相配面是否有高处或者修配面是否不平整。这时候研点法就能够研出高点,然后锉去高点就可以了。但是有些时候研出的高点,并不准确,只是因为由于其他的高点的干扰,才出现的。每个点都分析过,将高点去除,先固定一个方位配合,等配合间隙达到后,再换位。由于之前凸件尺寸的计算控制,在有一个方位进去后,其他方位也能够互换,只是个配合面配合时的配合间隙大小有些许的差别。4.3加工表面38H7的孔加工凹凸工件表面上的38H7的孔,在打好孔位线以及方框线的地方打上样冲眼,然后分别装夹在台虎钳上。装夹时,工件表面一定要与台虎钳装夹面垂直,为了保证工件表面的水平可以连同台虎钳一起搬到平板上

20、用杠杆表去打平行度,来保证工件表面的平行。打好孔之后保证凹凸件间孔的距离注意:由于中心孔6与凸件 8孔与孔之间重合,应多铰几次孔去掉重合处毛刺,直到6的芯棒能插入孔中。4.4引钻凹件中心孔 图4-2把做好的凹凸件配合在一起装夹在台虎钳上,利用凸件的6H7的孔去引凹件上的孔。这样做省去画线时间并且能很好的保证配合精度,装夹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凹凸件配合后平行,且夹紧。凹件引好孔之后把凸件拿下来重新装夹好凹件,保证表面水平之后,利用引好的孔眼去钻孔铰孔。之后凹凸件配合插入芯棒换位,如果换向之后出现一点间隙,在公差范围内可以再次利用铰刀把换向后的凹凸件装夹好再铰一次。最后去毛刺倒角。总 结样板的配合。工

21、件在插入芯板后换位很简单,只要孔钻的正和凸件的公差控制好就很容易互换。在控制公差时,工件用精密量具(杠杆表、正弦台、量块)朝着基本尺寸去做是最好的,每个边的边长尽量靠近基本尺寸,并且各边的尺寸保持在比要求的公差范围小,配合就能够互换,并且互换后对应的间隙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在做配合件时,方法很多,但是计算工艺尺寸是必不可少的。当有些边的划线尺寸和测量尺寸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时,那么我们就要自己计算。一般在计算斜边的时候,为了更容易算出尺寸,我们就要借助三角形来计算,将所要计算的边放到构筑的三角形中。有时只是知道一个角度,没有其他尺寸,这时我们可以借助芯棒来测量一个尺寸,芯棒的直径和半径构建到三角形

22、中可以当做已知的尺寸来计算。有了计算好的尺寸,如果不是盲配的话,那么就要用配合时的研点和透光来修配。在研点时,往往会出现假点,这时分清假点很重要。去除真正的高点,保留假点,间隙才能够得到修配。 致 谢对几年来辛勤教导我的老师和学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对本次毕业设计指导我的老师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毕业设计开始以来,有幸多次聆听老师的教诲。老师以她宽广的知识、高瞻远瞩的学识、在实际生产中所积累的经验。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思维,更为重要的是老师以她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待人接物谦逊的态度和豁达的胸襟,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这将使我终生受益。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获得实践动手能力而一个重要的实践性一次综合性实践。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公差配合与技术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2 CAD/CAM技术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钳工工艺学 中国劳动出版社4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机械制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机修钳工 机械工业出版社7钳工速算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