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幼儿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篇1活动背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针对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设计了”端午粽飘香”活动。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2、学习包粽子,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活动准备:每个小朋友带30个粽叶,带一点绑绳(尽量用草绳或麻绳等环保材料),伙房准备质量上乘的&39;糯米和红枣(不能再用黑米,很难煮)。活动过程:1、教师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2
2、亲子一起包粽子,体验劳动的乐趣。3、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4、离园时带一个粽子回家让大人品尝,体验成功与分享的快乐。活动时间:本周午上午。温馨提示:各位教师和伙房工作人员,尽量早做准备,9点以前包完,保证午餐按时进行。幼儿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篇21、围绕“迎新年”这一话题,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2、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3、通过参加节日迎新年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1、物质准备:活动室里布置过新年的情境,如挂灯笼、彩带、自制鞭炮、拉花等。自制的新年倒计时、愿望树、每人准备一个礼物。卡纸裁剪成贺卡形状、皱纸、废旧图书里的图片、录音机等。2、
3、知识经验准备:丰富有关过新年的知识经验,如:让幼儿观察家里为过新年而忙碌的大人;介绍灯会、联欢活动、放焰火等活动。3、事先取得家长的配合,在教学活动后的日子里给自己的孩子送礼物。(一)通过谈话,激发迎新年的愉快情绪。1、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的变化,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师:发现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自由描述班级的变化。(漂亮、新颖、舒服、热闹、喜庆、高兴等)师:是为了迎接什么节日的到来?2、新年倒计时。师:离“新年”还有几天?小结: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叫“元旦”,那天,全世界人民都要庆祝新年的到来。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I)Hi:太阳公公出来了,它笑眯眯地迎接新年。自然界
4、中的花、草、树是用什么方式迎接新年的?(2)师:小动物是怎样迎接新年的?(二)出示新年老人的礼物,鼓励幼儿大胆讲述。1、师:昨天,新年老人给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送礼物了。一起看新年老人的礼物:一张贺卡和一棵新年愿望树。师念贺卡上新年老人“写“的话:”小朋友们,过了新年,你们就又长大一岁了,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2、师:过了新年,还有谁也长大了一岁?启发幼儿说出周围的人,亲戚、邻居、伙伴、各种动物也都长大一岁了。3、师幼一起围坐在“愿望树”旁,表达自己的愿望。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这是一棵神奇的“愿望树”,只要对着“愿望树”说出自己的愿望,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启发幼儿大胆
5、表达自己的愿望,可以是祝福家人或朋友的愿望,也可以是白己在新的一年里想实现的愿望。请配班教师帮忙记录下来,挂在“愿望树”上。4、播放“新年老人”的录音,萌发对新年的期盼。新年老人:孩子们,你们的愿望我都听见了。新年快要到了,你们要怎样欢迎我呢?(引出下一环节)(三)引导幼儿装扮“愿望树”,用多种方式迎接新年。1、师:新年快要到了,我们要怎样迎接“新年老人”的到来呢?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操作。第一组:制作贺卡材料:卡纸裁剪成各种贺卡形状、彩笔、帖帖纸、废旧图书等。第二组:制作彩链、拧花、剪窗花,继续丰富活动室里的布置。材料:各色皱纸、手工纸、剪刀等。第三组:装扮“新年愿望树,在“愿望树”
6、上挂上一些小礼物和装饰用的彩链、彩灯等。2、老师和幼儿手拉手围着“愿望树”,高兴地唱、跳,交换新年礼物,再次感受浓浓的新年氛围。(四)活动延伸:请家长在活动后的日子里帮自己的孩子实现许下的愿望。教研组评析(一)选材十.富多彩的新年蕴含了许多节日特定的认知元素,如,新年的祝福、新年的礼物、新年人们的年龄变化等等,是幼儿学习的教材,教师能根据幼儿的谈话及时捕捉教育契机,从选材来看,所选内容很恰当,很合时机,是幼儿喜闻乐见并感兴趣的。(二)从组织实施来看1、让环境说话。陈鹤琴先生在教育的原则中指出:“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环境创设,让活动室充满了欢乐喜庆热闹的气氛。2、能
7、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个能激发情绪的情境:首先,把“新年”拟人化一一“新年老人”,并巧妙地利用礼物“愿望树”,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接着,用多种方式迎接新年老人,如装扮“愿空树”,然后,围坐在“愿望树”旁一起唱歌、交换礼物。在这个情境中,孩子们的情绪随着情节亦步亦趋,能大胆地表达,很自然地诱导幼儿自觉地进入情境,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三)从师幼关系看小班幼儿是言语习惯养成的时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语言习惯就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此活动,孩子们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互动的,使幼儿想说、敢说,接着,带着兴趣转入操作活动,从孩子的活动表现可以看出幼儿的活动
8、热情非常高。整个活动流程使孩子们沉浸在迎新年的氛围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快乐,获得了发展。幼儿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篇3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2、幼儿通过参加体验和端午节相关的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3、幼儿进一步丰富对端午节的理解认识,掌握端午节的相关传统活动和习俗。4、引导大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的感情,大班孩子主动关心弟弟妹妹,彼此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与弟弟妹妹一起感受体验,快快乐乐过端午节。5、感受到节日的快乐。6、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活动准备1、师幼共同搜集端午节的资料并布置环境2、
9、师幼共同准备端午知识竞答题、龙舟拼图、端午食品头饰等3、师幼共同准备才艺展示节目4、端午美食活动建议教师将大班孩子和小班孩子先汇合一起,教师先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话题。(1)大班、小班幼儿混合编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组,交代活动规则和要求。(2)你们知道什么是端午节吗?在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教学反思本次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大班的孩子们将去到小班,和弟弟妹妹i起过端午节。本次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小班孩子和大班的孩子一起交流认识端午节、一起学习了解端午节传统、一起感受端午节的气氛、一起品尝端午节的美食!对于这次活动的开展,也是幼儿园大班孩子和小班孩子之间建立互帮互助的情感!幼儿端午节系列活动方
10、案篇4活动目标: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活动准备: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活动过程: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指导语: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枳极的方式解决问题。)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幼儿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篇5活动目标: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
11、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活动准备: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粽子粽叶、糯米、线等。香包一一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彩蛋一一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五彩绳一各色缎带、绒线、绐纸。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活动过程:1、(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莒蒲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莒蒲是端午节的习俗)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1)悬钟鹰像:钟耀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弦像悬挂
12、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2)挂艾叶营蒲:艾草和莒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
13、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幼儿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篇6、活动主题粽叶飘香,自包米粽,共度端午,互赠祝福二、活动目的1、我园通过家长、孩子、老师亲自动手包粽子,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2、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家长、孩子、老师-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
14、白送上节日的问候。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在园的传统节日。三、活动时间界集中心幼儿园丁岗园6月8日上午9:30-10:30界集中心幼儿园6月8日上午9:3010:30四、活动地,点:各班级五、活动准备(1)园方提供花生米、葡萄干、红豆、红枣、蜜枣、咸菜、白糖、蒸米粉、食用碱、酱油、粽叶、糯米;肉;水果;教师准备线和剪刀以及提供桶和盆(自带)参与活动的家长自备粽叶(清洗干净),不低于10片粽叶(多多益善来园之前请家长把粽子叶放水里煮,水开10分钟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净剪两端多余后滤干带到园内。六、9:30开始制作七、制作结束(家长离园)1、由各班老师将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放置,然后将剩余材料整理,对于盛装不
15、用的盛装容器洗净返还给食堂工作人员。家长八、煮粽子、分发1、在食堂午饭后空余时间,负责人到联系好的地点烹煮粽子。完成后分发给各班老师和孩子,送去节日问候。九、报名方式参与家长与孩子所在班级班主任老师联系,每班限10名家长参与(按照报名先后顺序),20_年6月7日下午16:OO报名截止。我园利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深入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广泛开展群众性民风民俗、体育健身、爱国主义、绿色环保和科普宣传活动,引导民众,尤其是让孩子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全面动员家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孩子们的活动中来。幼儿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篇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16、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的语言环境。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幼儿园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现将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F1.端午”系列活动方案制定如下:一、活动目标: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二、活动内容:根据幼(安静校园活动方案20_)儿园实际情况,端午节期间各班开展以下活动:(一)知识分享1 .知道端午节的
17、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 .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三)动手操作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四)区角创设: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3 .美工角:放辂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1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4 .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五)家长工作: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2 .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莒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3 .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
18、报道。4 .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三、活动过程及时间安排(一)6月13日(周六)安排家长从周六起,一、跟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二、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三、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事先准备好通知条,发给家长)(二)6月15日一16日(周一一周二)区角创设。(三)6月17日(周三)知识学习: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些风俗和来历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散之情(四)6月18日(周四)学前班包粽子,大班做荷包,中班折荷包,小班编五彩线。(五)
19、6月19日(周五)品尝粽子,挂荷包,带五彩线,学习儿歌。幼儿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篇8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了解端午节独特的风俗习惯及其意义。2、与家人一起制作香袋、观看粽子的制作方法。材料准备:1、制作粽子和香袋的各种材料。2、PPT活动过程:(一)观看PPT引入话题:1、五月五日是什么节?五月五日已经过去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过端午节?农历是什么意思?2、屈原是谁?屈原和端午节有什么关系?3、观看PPT,了解粽子、艾草、龙舟等。(二)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香袋、纸制三角综。(三)观看部分家长表演包粽子,并与家人一起品尝粽子。活动反思:在这次端午节活动中,孩子们对把粽子抛到河里,纪念
20、屈原,赛龙舟等都很好奇。活动刚开始,幼儿和家长都迫不及待的开始装香料,做香囊,每一个香囊都倾注了孩子家长的无穷用心。在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几位家长制作粽子后,孩子们在剥粽子的时候发现:各种粽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线扎捆起来的、有的则不是用线,是直接用粽叶穿过去的。但是孩子们都想知道这粽叶软软的怎么可以穿进去的?是怎么穿的?当粽子被切成一块一块开始品尝时,他们品尝各种各样的粽子。孩子们都很开心,对端午节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在此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更从活动中了解了这个活动的由来,以及我们民间对于活动的重视,更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通过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