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能促富助力缩小三大差距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53号)、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人社部发202510号)有关要求,高水平推进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助力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以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为引领,持续构建完善技能培育、技能创富和技能生态三大体系,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技能强企技能兴村技能提薪
2、技能成才等五大行动,进一步发挥劳动者技能提升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为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作出更大贡献。二、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一)推行订单式培训促进精准就业。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大力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推动培训和就业协同联动。依托浙江人力资源大市场,加强技能类岗位需求预测分析。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和职业能力一体化平台融通共享,实现培训、评价、就业信息互联互通。聚焦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生活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持续加强受外部冲击推进精准化建设,各
3、地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及时发布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开展补贴性培训项目培训机构目录并动态调整。推进数字化建设,迭代升级浙派工匠一体化系统,探索接入Al智能模块,进一步提升职业培训整体智治水平。(省人力社保厅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实施技能强企行动(六)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引导支持企业按需设立学徒岗位,对新招用职工、在岗职工和转岗职工进行学徒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对象范围,可扩大到签订半年以上实习协议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技师班毕业生),培养目标可由中级工、高级工扩展到技师、高级技师。支持职业学校与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等共建产业学
4、院、企业学院。(省人力社保厅、省经信厅、省教育厅)(七)推动企业自主评价提质扩面。大力推行新八级工制度,指导试点企业做好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工作。对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和重大质量问题、技术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师带徒效果明显的技能人才,可打破学历、资历、年龄、比例等限制,由企业直接认定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省人力社保厅、省科技厅)(八)加大技能型企业培育力度。建立健全行业涉企政策与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关联机制,建立技能型企业激励机制,择优确定一批技能型企业典型案例。到2027年底累计培育技能型企业10000家。加强职业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企业公共实训基地。
5、省人力社保厅、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九)因地制宜打造行业技能生态圈。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315科技创新体系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在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集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功能于一体的行业技能生态圈,可包含1条或若干条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链主企业可面向生态链内企业职工开展项目化培训,可直接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面向生态链内企业职工开展技能等级评价。(省人力社保厅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参与)(十)推进技能随企出海。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技能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共用职业标准、共育培训师资、互认职业
6、技能等级证书,支持在海外投资建厂(产业园)的浙江企业健全职工培训制度,面向海内外本土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等工作。(省人力社保厅)四、实施技能兴村行动(十一)加大技能型乡村培育力度。进一步整合统筹政策、资金、资源推进技能型乡村(社区)建设。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发一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等级认定。推广乡村运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开展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带头人培训。适时推出一批技能提升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到2027年底累计培育技能型乡村(社区)1000个。(省人力社保厅、省农业农村厅)(十二)强化共富工坊技能人才培育。推进技能赋能共富工坊迭代升级,打造集项
7、目孵化、技能培训、就业创业于一体的共富平台,助力劳动者从体力劳动型增收向技能劳动型增收转变。(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妇联、省残联、省工商联)(十三)引导职业学校多领域服务乡村。支持职业学校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一批与当地乡村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色专业。积极引导职业学校开展送教入乡活动、技能点亮乡村师生竞赛等,强化乡村技能人才引育。(省教育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农业农村厅)五、实施技能提薪行动(十四)指导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推广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广泛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重点协商不同职业(工种)、不同技能等级技能人才起点工
8、资、技能津贴标准等,引导企业合理确定技能人才工资水平。在技能人才聚集的区域、行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省人力社保厅、省总工会)(十五)探索技术工人中长期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岗位分红、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推广园区企业集合年金制度试点经验,鼓励支持更多企业为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省人力社保厅)(十六)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国有企业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分配要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工资总额增幅优先用于高技能人才等激励。探索将高技能领军人才纳入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范围。(省国资委、
9、省人力社保厅)(十七)健全技能人才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技能人才和技能型企业金融需求排摸和金融服务监测,全面推广技能共富贷技能共富保等金融产品。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根据技能人才成长不同阶段、技能创业创富全过程,提供覆盖职业培训、就业创业、住房消费、医疗健康、财富保值增值、养老服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浙江金融监管局、省人力社保厅)六、实施技能成才行动(十八)全面发挥技能竞赛引领作用。组织承办好浙江技能大赛。定期举办浙江省省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支持举办各类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支持各设区市申办省级综合性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加速竞赛成果转化,推动竞赛标准向教学标准转化、竞赛训练方式向教学实训方式转化、竞赛场地
10、向实训场地转化。(省人力社保厅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九)深化推行一试双证制度。更新完善行业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比照目录,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扩大一次评价同时颁发企业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一试双证制度试点范围,推动职业标准与企业人才标准互通互认。(省人力社保厅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深化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稳步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可直接申报相应职称。鼓励各地突出技术改造革新、传技带徒、技能竞赛成绩等内容,有条件的评委会可对技能人才单列评审。(省人力社保厅牵头,
11、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一)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深化实施省级高技能人才计划、大国工匠培育行动,加快培养扩充新时代浙派工匠骨干队伍。积极推荐优秀高技能人才申报参评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省人力社保厅、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团省委)七、工作要求建立省级总体统筹、部门深度参与、市县具体实施的工作体系,形成人力社保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积极支持,各行业部门负责行业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工作计划和具体培养的工作格局。各地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健全多元投入机制,通过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人才经费、职工个人付费等多
12、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技能促富工作。强化宣传引导,帮助企业和劳动者进一步了解掌握、用足用好政策,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附件:L重点工作任务清单2.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培育计划表附件1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主要任务重点工作工作举措责任单位一、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一)推行“订单式”培训促进精准就业聚焦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生活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开展先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省人力社保厅省经信厅开展数字经济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省人力社保厅开展低空经济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省经信厅省交通运输厅开展交通运输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省交通运输
13、厅省邮政管理局开展建筑施工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省建设厅开展高危行业安全技能提升培训省应急管理厅养老服务省民政厅开展生活服务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家政服务省人力社保厅商务厅、省发革委按职责分责健康管理服务省卫生健康委育婴托幼服务省卫生健康委长期照护服务省医保局文化旅游服务省文化广电和厅开展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研发设计服务省经信厅省科技厅测绘服务省自然资源厅检验检测服务省市场监管局人力资源服务省人力社保厅生态环境服务省生态环境厅持续加强受外部冲击明显的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就业群体技能提升培训开展网店业主、网络主播、外卖骑手等平台经济劳动者技能培训省市场监管局
14、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省人力社保厅开展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带头人培训省人力社保厅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省人力社保厅就业困难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省人力社保厅开展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省人力社保厅省教育厅团省委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省退役军人事开展残疾人群体职业技能培训省残联开展妇女就业技能培训省妇联开展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省总工会开展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省总工会开展个体劳动者技能培训省市场监管局(二)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培训网络建设“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省人力社保厅(三)强化职业学校技能培训支撑作用指导职业学校优化薪酬分配制度,充分激发教师参与社会化培训的积极性。省人力社保厅省教育厅
15、省财政厅建成10所一流技师学院和69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一批特色技工学校和特色专业。省人力社保厅(四)加强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支持技工院校面向未就业大学生开设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班,面向大学生群体定制技能培训班。省人力社保厅(五)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四化”建设推进规范化建设,完善浙江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培训机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省人力社保厅二、实施“技能强企”行动(六)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引导支持企业按需设立学徒岗位,对新招用职工、在岗职工和转岗职工进行学徒培养,并可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省人力社保厅省教育厅(七)推动企业自主评价提质扩面大力推行“新八级工”制度,指导试点
16、企业做好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工作。省人力社保厅对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和重大质量问题、技术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师带徒效果明显的技能人才,可打破学历、资历、年龄、比例等限制,由企业直接认定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省人力社保厅省科技厅(八)加大技能型企业培育力度建立健全行业涉企政策与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关联机制,建立技能型企业激励机制,择优确定一批技能型企业典型案例。省人力社保厅(九)因地制宜打造行业技能生态圈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315”科技创新体系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在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集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功能
17、于一体的行业技能生态圈。省人力社保厅省经信厅(十)推进“技能随企出海”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技能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共用职业标准、共享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共育职业技能培训师资、互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省人力社保厅(三)加大技能型乡村培育力度进一步整合统筹政策、资金、资源推进技能型乡村(社区)建设,开发一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等级认定。省人力社保厅省农业农村厅三、实施“技能兴村”行动(十二)强化共富工坊技能人才培育推进技能赋能共富工坊迭代升级,打造集项目孵化、技能培训、就业创业于一体的共富平台。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广电和厅省妇联省残联省工商联(十三)
18、引导职业学校多领域服务乡村支持建设一批与当地乡村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色专业,开展送教下乡、师生竞赛等活动。省教育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农业农村厅四、实施“技能提薪”行动(十四)指导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推广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广泛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重点协商不同职业(工种)、不同技能等级技能人才起点工资、技能津贴标准等。在技能人才聚集的区域、行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省人力社保厅省总工会(十五)探索技术工人中长期激励机制推广园区企业集合年金制度试点经验。省人力社保厅(十六)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国有企业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工资总
19、额增幅优先用于高技能人才等激励。省国资委省人力社保厅(十七)健全技能人才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推广“技能共富贷”“技能共富保”等金融产品。浙江金融监管省人力社保厅五、实施“技能成才”行动(十八)全面发挥技能竞赛引领作用组织承办浙江技能大赛,指导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组织开展各类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支持各设区市巾办省级综合性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省人力社保厅省教育厅定期举办浙江省省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省总工会(十九)深化推行“一试双证”制度更新完善行业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比照目录,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省人力社保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经济厅以数字经济、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为重点领域,扩大一次评价同时颁发企业
20、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一试双证”制度试点范围,推动职业标准与企业人才标准互通互认。省人力社保厅(二十)深化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围绕工程、农业等八大职称系列,稳步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省人力社保厅(二十一)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深化实施省级高技能人才计划、大国工匠培育行动等项目,积极推荐优秀高技能人才申报参评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省人力社保厅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团省委附件2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培育计划表序号1地区杭州市技能型企业技能型乡村(社32025年培育数量(家)2025年底累计培育数量(家)2027年底累计培育数量(家)2025年培育数量(个)4537001500312宁波市5098281525393温州市3055051200154湖州市224379750275嘉兴市2964951075246绍兴市2884881075197金华市3156181100258衢州市78134250109舟山市223375510台州市43373312502111丽水市558720015合计29785000100002311.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20部门关于印发技能促富助力缩小三大差距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浙人社发202537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