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素.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76633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素.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素 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素蔡瑞艳(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当代中国经济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经济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这一科学创举主要表现在:对市场、商品、计划等经济要素进行客观的中性化界定,并解除其被人为强加的意识形态羁绊。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经济腾飞中,进一步强调经济发展的质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幸福资源的广泛社会辐射度。 关键词:经济转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

2、索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虽然马克思思格斯没有明确提出过什么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但是,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单个企业有组织的生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是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种矛盾,就要实行有计划的经济,来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带来的弊端。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设想,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但是,后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进程与这种设想并不完全一致,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尚未充分发展的生产力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废墟之上。可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者们却把马克思思格斯的上述设想作为进行社会主义建

3、设的理论依据,强行套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从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与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条件不相吻合,甚至大相径庭,而后来的实践者实际上却把两者等同起来,想要实现同样的目的。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列宁于1906年,明确地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概念,认为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和计划经济,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在十月革命后,苏俄在经济建设上出现巨大问题,列宁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展商品交换和市场关系的“新经济政策”,重拾价值规律、货币、信贷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并取得了国

4、家建设的良好效果。然而,列宁并没有放弃计划经济的根本思想,只是要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他仍然把商品、市场因素看作是资本主义本质的东西,只是把发展商品经济当作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临时跳板。列宁逝世不久,“新经济政策”就宣告结束。 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主要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不能是各个生产部门间劳动分配方面的“比例调节者”,不能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计划经济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由此,苏联形成的这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就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从而对应地把商品经济

5、或市场经济都当作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 建国初期,在中国经济建设启动阶段,作为中国社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自身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创新。但是,由于受到当时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时,误解了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理念,加之受到盲目崇拜苏联的影响,而大量照搬照抄苏联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不少人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主张尽快消灭商品和货币,从而迅速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思想催生了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民公社化,并要求消灭商品生产,实行产品的直接分配。对此,毛泽东曾经处于矛盾的境地。但最终限制和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在经济发展的作用,公有制

6、和计划经济成为经济建设的主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关于经济建设的理论,在这一时期被引进了一个畸形的胡同市场要素是公有制的对立物,造成了中国经济建设停滞不前。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理论创新与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型上述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曲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 2011年1月和具体内容决定的。既然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会阻碍经济发展,那么,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后究竟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呢?可以说,这曾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困扰人们的“世纪性难题”。 1以生产力发展为根本标准发展马

7、克思主义理论对计划和市场的中性化认识和实践20世纪70年代末,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暴露无遗,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针对这道难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引导中国经济建设坚持市场取向,把计划和市场与社会根本制度相区别,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改革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建设理论上,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突破了全面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僵化

8、观念,建立起“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1979年的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逐步建立起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以计划调节为主,同时十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1979年邓小平在与外国友人交谈中讲,“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

9、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在死板僵化的观念壁垒上撬开了一个缺口,这打破了社会主义经济只能实行计划的陈旧观念。1980年我国颁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按照发展商品经济来促进我国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来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把单一的计划调节,改为在计划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规定经济体制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82年

10、中共十二大确定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这虽然仍坚持计划经济的总体框架不变,但向社会主义制度引入了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其次,打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固有观念,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深入思考了如何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把计划和市场确立为主辅关系是否恰当等问题。他说:“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

1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这种经济理论的创新,解除了把商品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扫除了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思想障碍。因此,党的“十三大”虽然仍然沿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强调“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或手段,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1992

1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最终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人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顺理成章地把计划与市场客观地划归中性的经济手段范畴,脱去其被强加的政治褒贬

13、主观色彩,从而使其与社会制度剥离开来。而且这种理论创新也建构了判断一个经济理论优劣的标准,那就是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1993年1月,全国人大又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写进宪法。从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和目标。中共十五大、十六大都继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动摇,并从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

14、更加优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而且突破了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经过30年的深入改革,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形成,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整个经济充满了活力。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确立了“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基础。 2创新经济建设理论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核心进行和谐、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在量上得到了突破,同时摆在中国面前的是如何提升经济建设的质。也就是要让经济建设的成就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一小部分人,同时不仅要让经济的发展与

15、环境2011年1月Special Zone Economy特区经济和社会协调,而且要形成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持续。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解决了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然后带动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一部分人真的先富起来了,那么如何在经济不断发展中,带动大家共同富裕,逐渐成为困扰社会的难题。 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基本问题。提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个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邓小平

16、告诫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这已经涉及到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最大化问题。 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的前提下,如何提升经济建设的质量和社会效益,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和总结前人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新时期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创见,涉及到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个人收入分配原则、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17、决定再次强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人水平,调节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人。同时,国家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通过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争取早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科学发展观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目的需要的重要性,强调将两者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18、同时,要求统筹社会全面、可持续的协调发展,从而有机糅合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和“历史合力”论的观点,科学地揭示了当今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律,结合中国实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思想。 从邓小平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要消灭贫穷”、“发展是硬道理”,到江泽民的“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无不体现和包含着这一思想走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良性循环的持续、文明发展之路。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义本身没有错,只是后来的实践

19、者们错误地把自己拥有的经济建设条件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前提相等同,而造成了在实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曲折和反复;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判断一种经济模式的优劣,关键在于这种模式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不是这种模式所采取的具体手段。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提升得出的规律。并且,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和谐的发展。通过以上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经济建设理论上的创新,基本轨迹是:【市场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外在东西,属于资本主义范畴,是坏的。】【计划是主导、商品和市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辅助”和“补充”】【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判断社会性质的标准】【经济发展与社会全

20、面进步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理论的演进,经历了“发展: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结构转变可持续社会和谐”的过程。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理论内涵的变迁是一个认识上的渐进过程,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思想的重大转变和理论上的重大创新。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是如何认识计划和市场等经济要素,同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逐步立足经济在量的扩充中达到优质、强调内源性扩张、注重社会和谐、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和持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是中国经济建设的灵魂。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和具体内容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成功或

21、失败。 同时,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具体而真实的现实材料,以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实中国国情来进行创新。注:本文系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题目为:中国在解决国际争端和全球性问题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量”与“度”,项目编号:09YJAGJW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毛泽东在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蔡瑞艳(1972年),女,安徽淮南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学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