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文:下水作文之我行.rt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7738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RTF 页数:3 大小:6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论文:下水作文之我行.rt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论文:下水作文之我行.rt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论文:下水作文之我行.rt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论文:下水作文之我行.rt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论文:下水作文之我行.rt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下水作文之我行下水作文之我行 “下水作文”这一名称,是叶圣陶先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形象化说法。语 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自己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 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 要像游泳教 练员教游泳一样跳下水去游给学的人看。教师自己动笔,用以激发学生兴趣,不失为一种作文教 学的基本功。叶老早在 1919 年与人合著的对于小学生作文教授之意见中强调作文之教授, 当顺应自然趋势而适合学生之地位。 现在我们教师“下水”,设身处地,牢牢把握学生的作文情况,不做空头理论家,身体力行, 教学相长。叶老所指的“教师

2、下水”不妨有两种理解:一是狭义的下水,即教师给学生出什么题 目,自己也按什么题目写,甚至可以和学生来个“同堂练”;二是广义的“下水”,即教师坚持 课余写作,不妨经常写些短小精悍的散文、杂文、小小说或诗歌,投往报刊。无论哪种方式,都 是以教师亲自写带动学生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目的的。 2003 年7 月,江苏高考阅卷语文学科组推出新举措:让每一位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教师写一 篇“下水作文”,在规定时间内(与高考作文时间相同)完成高考命题作文,先当一回考生,然 后再正式阅卷。让教师阅卷前先自己“下水作文”,就会加深其对作文试题的感性认识,更好地 把握作文的难点、中心点和关节点,对考生的试卷作出更加

3、准确的评判。江苏高考阅卷语文学科 组这一举措,未尝不无道理。 教师下水作文有益处也有弊端,光明日报教育时评栏目曾在 2004 年展开过一轮对话, 总之利大于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务必避短扬长。无论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还是新课 标,在写作或表达目标上都要求“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能力,并 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结合高考作文要求“自选文体”,学生要掌握记叙文、议论 文、说明文这三类文章的写作,尤其是前二者。议论文的框架容易逼迫学生就范,下水作文可以 借同一题目写三篇(三种模式)以上(有让老师搜肠刮肚之弊),避免只给学生一个模式,预防 思维定势束缚作文。学生若能举一反三

4、,“举三创一”,就可点燃思维的火花,在此不举实例。 记叙文的灵活多变,叙实事抒真情,教师下水作文不必搜肠刮肚,只要用心握管,倚马可写。紧 紧抓住所教学生作文长短、教材教学目标、相关考试要求或学业要求,对症下药,既可以提高学 生写作信心,又可以破解教材中的一些写作难点,在此举例,不枉虚说。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前两篇课文可看作记叙文。陈情表侧重表达孝情,在叙事中深 含着李密真挚的感情,开头写孤苦无依之状,表达凄凉之情;接着写州县催逼之景,表达忧惧之 情,暗含不满之情;再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突出尽孝祖母之急;最后点明愿乞终养之意,表 明先尽孝后尽忠之情。长辈养育之恩,谁人能忘!祭十二郎文韩愈先

5、叙叔侄情深,对嫂嫂 (十二郎之母)的深切感念;接着写十二郎之死是莫大的意外打击,表达极为悲痛之情,最后写 自己的补偿措施,表明悔恨、自责之情。亲人离世之悲,一生之中谁人不苦!而高中学生未必在 现实生活中有切身体验。这两篇文章既已编入教科书,编著者明智地设计了一道作文题,“写一 篇怀念已故亲友的短文,字数不限。”还是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又是有相当价值的难题。 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 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学了两篇千古至情至文,在此逼迫学生人人写 一篇祭文,只能倒学生胃口,引起学生反感。叶老早在 1924 年作文论“源

6、头”一节中指出, “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泻出真实的水来”“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 来”。对照新课标“表达与交流”的个性化目标“力求有个性的、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 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等到学 生“有感”时会发吧。林炜彤老师的经验之谈“培养作文想清楚再写,自问三个为什么为什 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有的学生想不出为什么写,我当教师的就有为亲人写的作文,把自己 欲罢不能的写作境况呈现给学生,用事例告诉他怎么写。我就先把自己写的一篇祭文印发给学生。 1 祭大爹文祭大爹文 2002年11月19日,衔哀致诚,侄子松达祭汝大爹

7、之灵: 呜呼!晴天霹雳。10 月 1 日,吾心凄惘,未曾出游。下午 2 时,小叔呼我见您最后一面。携 妻儿奔您床侧,亲人含泪,大妈报告某在床边,您微微点头,气息奄奄。2 时 25 分,安然归去, 吾心伤悲,泪珠涟涟。从此天各一方,遽隔阴阳。 想吾幼时玩劣,常遭家父呵斥,由您呵护,深知节俭。一粥一汤,来之不易。起早又摸黑, 黑土出白米,勤俭模范,村中美谈。百年老屋,尘泥渗漉,弃旧造新,另辟门路。寒冬腊月,朔 风凛冽,借您家堂檐桌椅,享温暖阳光,做寒假作业。蒙您炭火煨豆,热我身心。会高考恢复, 人尽其力;恰包产到户,物尽其用。您与我爹,互帮互助。待我暑假归来,跟您一起割稻挑担, 茶水先给我喝,点心

8、先让我吃。您披星戴月,不怕虫叮蚊咬。谷满仓,菜满园,生活达小康。 思我走上工作岗位,学您勤俭刻苦耐劳,赢得村民好评。您逾耳顺之年,仍劳作不辍。知我 忙忙碌碌,供我新鲜青菜,给我时鲜红菱。时逢周日,偶尔看您。谆谆教导,待人如客。敬老爱 幼,有口皆碑。恩及我心,泽惠孙辈。 念您享年六十有五,春天脚肿,不愿就医,秋天病重,不愿住院。知命知命,魂归何妨?再 难再难,魄兮归去!无以再见您慈祥笑容,恨我书虫不能起死回生。扶您至浒山殡仪馆飞升,拥 您至妙山墓地安息。待来年清明时节,上祖坟时再来看您,为您添一抔黄土。 侄子不肖,祭文一篇,心香一瓣,永存心间。呜呼哀哉!告大爹在天之灵。 贴近时代,切合实际, 学

9、习祭文,写作祭文,还有实用的价值,达成师生对语文学习这一 内容尚有价值的共识。再结合高考优秀作文,印发 2004 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祭弟文(文言 文)(略)。对于“文言写作”,“惟有选择上品的近代文言作为范本,使学生精读熟习,他们 才能够写近代文言。”因为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文章在用文言写作,所以要求学生学一点文言写 作的本领也未尝不可。 又根据教学用书鉴赏要点,学生手头参考资料中也有提及,祭十二郎文形式上“破骈为 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会有学生作为探究问题提出),为了让学生认识骈体,补充祭宋祭宋 梅祥先生文,梅祥先生文,系吾师周君平先生于 2000 年所作,原为竖排毛笔小楷,真迹复印给学生

10、,兹录 全文如下: 少年为友 长为同行 谊忝葭莩 我稍居长 为人谦让 尊我姑丈 你居宋家 我在周塘 相隔非遥 常有来往 闲言竟日 互倾衷肠 我有疑难 辄与商量 为人解困 古道热肠 中年丧偶 重任独当 一生多灾 矢志弥刚 潜心教育 指导有方 莘莘学子 成绩优良 缅怀师德 遗爱难忘 人才济济 桃李芬芳 比及晚年 病入心脏 身心交瘁 困居病床 胡为今春 遽隔阴阳 长亭一曲 无限悲伤 你随圣哲 我去何方 前路已近 曷胜彷徨 而今而后 谁话沧桑 而今而后 谁话炎凉 往事历历 纸短情长 鉴我愚诚 哀哉尚飨 再补充我于2005年 10月 28日所写的日记(略)及祭周君平老师文:祭周君平老师文: 呜呼哀哉!人

11、不在矣,师恩永存! 念我少时,野里长大。有幸升学,寻蒙教导。读背课文,不折不扣;听写词语,无错无误; 学习书法,柳骨劲直。爱护同学,亲如一家。 白法皤然,两鬓如霜;双目炯炯,慈中带严。语重心长,超越经师。三国故事,常讲常新; 莫因善小,小善做起;莫因恶小,小恶不为。甘为人梯,愿尽余热。晨练早读,壮心不已;油墨 书香,浸染学子。课堂春风,开人心扉;同室共处,开人心怀。青菜淡饭,津津有味;清茶润喉, 鞠躬尽瘁。 葭莩既薄,邻里有义。祖辈恩怨,天鉴人心;善恶分明,扬善贬恶。不忘同辈,念及后辈。 世道多变,立根周塘;耄耋之年,自力更生。心存感激,金瓯渐全。 呜呼哀哉!师不在矣,师恩永存! 在班上叙述往

12、事,读罢此文,欲说已哽咽,泪眼望见泪眼, 还是说一句“语文学习的外延 与生活相等”,没让学生硬写祭文,相信他们已经领会写祭文了,他们读到了老师的历史,感到 充实,他们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敢于直面现实。此乃为我下水作文较为成功的一次行动。 写作最后还是学生的事情,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学会自主表达和有 创意的表达,符合新课标理念。借用孔庆东教授怎样学语文中的话“学习语文,就是在 塑造自己的灵魂”,说:“下水作文,也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 下水作文,我行! 如有文辞不当之处,教学舛误之处,敬请长者指正,心有余悸之人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 顾黄初著)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7年 4月第1 版 语文教育论著与研究( 林炜彤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年 4月第1 版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