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 .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78080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 .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引源头活水,还地理本色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摘要】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注重问题探究,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文以教学案例的形式,从乡土资源与探究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整合的视角,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乡土案例的操作方法、要领、应注意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归纳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普适方法、发掘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乡土案例的价值追求与独特魅力。新课程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乡土资源是有用地理的源头活水,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此,我们要积极开发、挖掘乡土课程资源,延伸拓展教材内容的配置,拉近教学情景与生活情

2、景的距离,以地理的视角、思维和方法从社会案例中解析出地理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力,增强学生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探究能力。本文试以“临沂城市发展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例,探讨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合理途径与有效方式,以期达抛砖引玉之效。一、引入乡土案例,实施合作探究学习新课程最具生命力的理念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合作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乡土案例因其鲜活、熟悉、真实、综合,恰好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首选载体。(一)乡土案例探究展示1.临沂汽车客运总站的搬迁验证地理原理、方法【展示案例】2007年12月1日,临沂新

3、客运总站正式投入全面运营,市区老客运总站同时停止运营。新客站位于京沪高速公速临沂北出口东侧双岭路中段路南、王庄路与琅琊路之间,占地308亩、总投资3.3亿元,设计每日发车班次4000个,每日可发送旅客6万人次,全部完工后将是亚洲最大的汽车站。老客运站位于解放路与通达路交会处,是1984年启用的,老汽车站的启用与当年西郊商业圈的发展是同步的。打开google地图让学生找到新、老客运站的位置。【提出问题】从资料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各小组结合所学寻找案例中有一定深度的地理问题,师生讨论确定案例中最具探究价值的问题。经过学生的热烈探讨,发现问题真不少:(1)临沂客运总站为何要搬迁?(2)老客

4、站曾对临沂城市的发展有何影响?(3)新客站的启用将会对临沂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合作探究】各小组自选题目,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列出发言提纲和必要的论据。教师辅助学生完成探究过程,要特别关注困难的小组,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展示交流】各小组代表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辅以资料展示探究结果,由学生评议并提出改进措施。鼓励学生大胆地对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意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讨论的要点:(1)随着临沂城市规模的扩展,老客站位于市中心,造成交通拥堵,加剧交通污染;地价高,发展空间受限制。新客站位于市区边缘,交通便利,便于旅客集散分流;发展空间大,与批发城的搬迁相适应。(2)老客站促进了西郊商业圈的形成与发

5、展。(3)新客站将进一步提升临沂商贸物流基地的功能与层次,带动临沂经济发展。在交流的最后,一学生突然提出:现在市民到新客站乘车要跑老远,公交车少,还要转车,很不便,我认为新站选址不合理。这是课前预设所不曾料到的,但这一来源于生活体验的质疑将问题引向了深入,具有极好的探究价值,弥足珍贵。因此在对该同学的质疑精神充分肯定后,我顺势将这一意外收获抛给学生:大家认为应如何解决?学生讨论后认为:作为新客站的配套建设要增加公交线路,完善公交网络。在后续的研究性学习中,三班的杨文韬小组还以“临沂客运站搬迁后公交线路的调整方案”为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方案。【回归原理】将乡土地理案

6、例引入课堂是对教材的“再组织”与“活化”,是为了通过对具体事实的讨论和思考,将生活与原理联系起来,发挥乡土地理资源的反射验证作用,丰富学生对所学地理原理、规律的感性认识。为此最后要对案例进行总结,回归教材中的原理、规律:长途汽车站一般选择在市中心边缘地带,对内、对外交通联系便利,便于旅客集散,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2.临沂城市形成与发展构建城市区位原理的载体【角色扮演】设置情景,提出任务:展示某地区地形、水系图(图略),如果让你来规划一座城市,你选择在哪里?请说明你的理由。(将学生置于发现探索者的位置,让学生带着新奇、驱动去猜想验证、自主构建影响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结构。)首先学生比较一致地提出假

7、设:选择两条河流交汇处,接下来他们列举了如下理由:此处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农业发展条件优越,粮食等农产品丰富,容易养活更多的人;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供水方便,水运便利。揭开“谜底”:这就是我们临沂城最初的位置,此时此刻学生啧啧称奇,为自己的“发现”流露出无比的自豪感、成就感。归纳总结:平原地形、适宜气候、河流沿岸往往是早期城市形成的有利条件。【归纳推理】展示“临沂城区变迁图(19492006年)”,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临沂城区不断扩展);提出问题:结合你所了解的,分析促进临沂城区不断拓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设置这一学生耳熟能详却又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

8、究形成初步结论,然后通过组内交流完善自己的结论,最后对各小组的成果交流展示,师生共同筛选形成了以下结论要点:(1)作为临沂市政府驻地,吸引人口迁入;(2)铁路、高速公路的贯通(说到这些交通线路时,一个家住交通局的同学还到讲桌上打开网页给同学们找到了兖日、胶新铁路和京沪、日东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西郊批发商城带来了物资、人员的集散,促进了经济发展等。在第一次设计时,笔者采取的策略是: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分析归纳,但学生思维受到限制亦步亦趋,预设有余生成不足;基于临沂一中学生地域来源广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特点,第二次设计调整思路:以“促进发展的因素”为支点,减少思维

9、障碍,鼓励学生依托生活经验自由思考、大胆猜测,让不同的思维相互启发,演绎出动态生成的精彩。播放视频“走进临沂(部分)”,印证探究结论。【原理建模】师生协同对“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进行概括与提取,把具体的知识规律化:城市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科技、旅游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经济因素则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拓展迁移】从“临沂城的形成与发展”中揭示出城市区位因素与分析方法,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利用这些原理、方法解决新问题,检验原理、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完善对原理

10、模型的认知。拓展迁移:以教材中的“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为载体,引导学生综合探究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我国城市区位的影响。(二)乡土地理案例教学需注意的问题1.选择合适的乡土案例 案例要有典型性,具有承载地理原理、规律的功能;案例要有适当的难度,具有多个角度、层次的探讨空间。综合性太强、难度太大学生无从下手,太直白的案例对学生没有挑战性。2.乡土案例的呈现要图文结合,案例呈现后不要急于分析,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其中所涉及的地理问题并确定最具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要给学生布置阶梯型的任务,阶梯型的任务既能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思维线索,又能让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学有

11、所获。3.乡土案例分析要适时总结迁移。乡土案例的“软肋”是不具普遍性,难以抽取普适性的原理、规律,为此要将乡土案例与教材案例相结合,从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要适时总结,提取和概括案例中的原理,并以灵活多变的迁移、运用,促使学生对原理的认识趋于完整、深化。4.教师在乡土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组织者(课前预设、课堂有序)、引导者(激励参与、理清思路)、协调者(协调意见、帮助选择,达成共识),学生力所能及的内容教师要避开,力所“难”及的内容教师要帮助。二、依托乡土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心动、手动、脑动、行动”,利用地理学科研究人地关系和综合归纳的优势,挖掘乡土资源中有研究价值和适宜学生研究的内容开展

12、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学科原理去透视和研究发生在身边的感性地理问题,增强探究、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008年5月9月临沂一中2007级开展第二期研究性学习,我们地理学科以“临沂城市发展”为主题模块进行了规划设计与指导,并以拍卖会的形式由各组成员共同协商,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1.课题规划与选题指导 “临沂城市发展”主题模块研究性学习课题规划课题一 兰山城区该向何处拓展?核心问题:南坊隔一条祊河与老市区相望,50km2规划区,30万居住人口。未来的南坊,是全市的政务、文化中心。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兰山城

13、区还将“长大”。如果由你来做临沂的远景规划,你认为兰山城区应向哪些地区拓展?课题二 家乐福来临沂在哪里落脚?核心问题:“南有义乌、北有临沂”,临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吸引了国外零售业“巨鳄”的目光。目前,家乐福意欲进军临沂,你认为它会选择在哪里落脚?课题三 临沂城市空间结构的利与弊核心问题:临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临沂城区将以沂河为轴构建“一河五片”的组团式的空间布局结构。临沂城区采用组团式布局其合理性何在?这种空间布局有何利弊?课题四 我们选择在哪里居住?核心问题:了解班级同学的家庭购房需求状况,收集资料为不同类型的家庭购房消费提出合理化的指导意见。课题五 临沂客运总站搬迁后的公交线路调整临沂汽车

14、客运总站的搬迁极大地改变了城区客流流向,与此相适应如何调整公交线路、完善公交网络?课题六 临沂城市建设中应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临沂书法文化、兵学文化独具魅力;红色文化、商贸文化根深叶茂。底蕴深厚、积淀丰厚的沂蒙文化成为临沂最耀眼的金字招牌。临沂在城市建设中应如何挖掘文化积淀、整合文化资源塑造城市个性魅力?课题七 临沂一中南校区区位选择及其对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影响临沂一中南校区对推动临沂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进程,提升开发区的品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你对临沂一中新校区的区位选择有何评价?临沂一中南校区启动对经济开发区发展有何影响?课题八 我为临沂发展建一言核心问题:临沂提出“打造滨水生态环境优越的宜居

15、城市”。目前,临沂城区在交通、给排水、环境、绿化等方面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为临沂城市良性发展建言献策。在主题模块中设置的研究问题(子课题),受启于教材原理,学生研究思路清晰;源于生活,切题小,研究活动易于开展。这种主题模块设置,内容相对集中、主题分解细化,可以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利用乡土资源,逐步形成主题研究系列。将这些资源分类整理积累成库,可以为今后开发校本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2.研究过程与方法指导(以“我们选择在哪里居住”为例)四班刘婷小组选择的课题是“我们选择在哪里居住”,在制定研究方案时,我给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何选择这个课题

16、?与“家庭购房消费”对应的地理原理有哪些?合理的家庭购房消费需要哪些方面的资料、信息?通过哪些途径可获取这些资料?研究成果用何种形式呈现?课题组围绕这些问题经过几次讨论后,制定了如下研究方案:“我们选择在哪里居住”课题研究方案(1)了解班级同学的家庭购房需求情况,发放问卷调查这些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的工作地等信息。(2)对兰山城区不同位置、类型的住宅小区进行实地调查,获取房价、交通、服务设施、环境等方面的资料。(3)走访城建局、房管局和物业公司等,获取兰山城区住房规划、开发、管理的相关信息。(4)分析搜集的资料、调查结果,对班级同学不同类型的家庭购房消费提出合理化的指导意见。研究方法:实地

17、考察、调查访问、问卷调查等。教师对研究过程、方法的指导要贯穿始终。学生在研究中出现新情况时,指导他们及时对预定方案、方法进行微调改进;在调查考察阶段,指导学生根据课题要求有重点的搜集资料;在资料分析处理环节,培养学生对资料的价值判断与分析、筛选技术,教给学生归类分级的方法。3研究成果总结与展示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成果主要以“作业”的形式体现,如调查报告、研究论文、一项设计、一块展板、一场辩论会、一张自制地图等。在第二期研究性学习中,共有12个组选择了与“临沂城市发展”主题模块相关的课题。在成果总结展示阶段,有七个组的成果汇编入结题报告集出版,刘婷小组的研究成果我们选择在哪里居住作为获奖案例在研究

18、性学习汇报会予以展示,获得一致好评;杨文韬小组的临沂客运站搬迁后公交线路的调整方案课题成果发表在新校园杂志上。三、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感悟1.乡土资源的选取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进入地理视野的乡土资源要不断更新,保持开放性,才能获得时代意义上的适切性内涵与标准,从而为地理教学注入活力、灵性,让学生带着新奇、激情地去捕捉、体验、探索、领悟身边的地理。2.乡土资源的拓展要适量适度教材知识多是精挑细选的经典,没有地理教材知识的支撑,乡土案例探究、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乡土资源与地理教学的整合要寻求平衡点,乡土资源的拓展要适度,对此我们的理解是:乡土资源要能够补充

19、、丰富、具体化既有的教材内容,同时又能以结构化的、地理的观点赋予乡土资源以课程意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家乡情怀,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3.乡土资源的运用要“大小兼顾”“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在地理教学中渗透、融合乡土资源,是基于其举手可触、举目可及的优势,从而为地理原理学习提供易感知的案例、为研究性学习开辟可依托的载体。“源于生活、关注乡土”是乡土资源与地理教学整合切入的视角,但其价值追求要“高于生活、放眼世界”,亦即让学生在具体化、生活化的乡土情景中正确阐明人地关系、感悟可持续发展观念。【参考文献】1.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陈澄、陈昌文、夏志芳地理教学2004年第9期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3.乡土地理教学研究王静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