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论文:探初中科学情境作业实施策略.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78859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论文:探初中科学情境作业实施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论文:探初中科学情境作业实施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论文:探初中科学情境作业实施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论文:探初中科学情境作业实施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论文:探初中科学情境作业实施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论文:探初中科学情境作业实施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探初中科学情境作业实施策略摘要 本文通过对科学教材中情境作业的实施内容进行分类与梳理,重点探讨了情境作业实施的策略:具体情境观察法,文献法,采访调查法,学具模型法。同时也给出了情境作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 科学教学 情境作业 实施策略新课标创导科学教学要生活化、情境化,强调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作业的内容与涵义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情境作业的概念所谓情境作业,笔者认为是指学生通过观察、观测、采访、调查、阅读资料、小制作、小实验等方式完成的一种具有实践性的作业。通过该作业的实施,使学生获得较

2、为清晰的直接经验,以提供课堂交流的材料,科学探索的素材,从而促进知识的生成。它改变以往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将课前预习及实践研究相结合,作业的设计由习题化转变为生活化、实用化。二、研究内容和实施策略(一)情境作业内容分类对情境作业实施的内容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二是体现生活中的科学;三是以教材为依托,通过观察、观测、采访、调查、查阅资料、实验、小制作等方式,为课堂教学提供探究、交流的材料,从而架起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的桥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这三点出发,华师大版科学情境作业实施内容及各内容的实施特点分类可归结如下:情境作业内容分类实施内容举例实施特点看一看观察

3、高驾道路旁的隔音墙观察树叶的着生方式观察虾的形态结构通过提出具体观察事物,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观察的事物从学生生活中的事物着手,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做一做制作活动星图制作小孔成像模型测老花镜的度数制作等高线模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这一过程,学生的兴趣较大,尤其是实验的成功,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实验成功与否和提出的具体实验方案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关系较大。查一查查阅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用途收集物理学家的科学史收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收集二十四节气与农事谚语实施中要鼓励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整理信息,并通过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去伪存真能力,取长补短,提高学

4、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体验用吸盘吸墙,并用手拉一拉比较用筷子夹炒面和汤面用磁铁吸引一元硬币学生有的已具备这些生活体验,有的虽然有但不确切,较为零星,实施中要考虑到内容的可行性,内容要易于实施的体验。观测连续一个月观测月面情况观测杆影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这是一项长期有计划的情境作业,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在实施中,教师应成为合作者,及时介入,给学生提供帮助,学生应有学习的毅力和耐心,否则易中断。调查采访调查废旧电池的回收情况向母亲了解生育前后的辛苦事到敬老院了解老人的生活方式通过建立合作小组或通过社区、家长配合进行调查,使学生学会合作、表达和反思。 (二)情境作业实施策略、具体情境观察法。通过教师提出具体

5、的观察事物,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观察促使学生从感性的观察到理性的思考,引导学生从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发展到提出切实可行的探究问题。对这类作业,有些学生会认为做与不做一个样。因此,教师在布置观察作业时着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物着手,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察,引导学生观察不留意的细节,重点观察与自己习惯思维不同的现象。具体方法有:(1)感性观察法。这一观察意在培养学生观察的细致性,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的意义,认识到观察与看的不同。例如:落叶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学生认为这些事物平时也看到,对老师布置的这类作业没当一回事。在学习叶片的结构前,布置学生观察观察落叶落地时,正

6、面和反面落地的机会哪个大。以帮助学生理解叶肉细胞中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结构区别。(2)定量观察法。教师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这一做法是培养学生观察的准确性,实验记录能力,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如布置七年级学生观察月相的变化,记录一个月下来每天的月相,八年级学生观察集成电路的连接。(3)直接观察法。教材中直接观察的内容相当多,如观察叶的形态与着生方式,观察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区别,观察绿豆芽种子的萌发过程这类作业布置时,要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提出明确的观察目标,学习有次序有重点的观察,也可请学生采集好将观察的对象,并延续到课堂观察。(4)间接观察法。借助工具,进行间接观察

7、,是情景观察法的重要手段,放大镜、秒表、刻度尺,都是观察的必要工具。通过示范、指导,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观察的良好习惯。2、文献法。科学教学中有许多查阅资料的作业,这些内容如果让老师自己自包自揽,既不能发挥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通过学生查阅字典、百科丛书、上网查阅等方法,是完成情境作业的重要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如何筛选整合,往往查阅的内容很多,学生不知如何摘录。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摘取学生的信息进行交流;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对材料进行整理摘录。通过去伪存真法、及时评价法,让学生认识文献法的价值。3、采访调查法。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任务的提出,促

8、使学生通过实践调查来完成知识的构建过程。这一过程中既要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小组,获取社区、家庭的配合,又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指导,调整学生的调查思路,防止调查的中断。其中应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结合课堂学习提出激发学生调查兴趣报告主题,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主题是激发兴趣的关键。例如:学习了元素符号后,我布置学生调查市售保健品的种类,收集各类保健品的说明书,分析保健品为什么具有保健作用,学生在收集资料中发现,保健品的种类层出不穷,但所含元素的种类却大同小异,于是他们提出异议,保健品的保健作用是否与广告说的那样呢?于是我就将“中学生是否需要用保健品”作为调查的主题。促使他们进一步的调查、采访。二是指导学生分析

9、整理调查的资料和数据,适时提供帮助。调查资料的整理可用数据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等,通过具体分析渗透科学方法,触发了他们内在学习动力。根据这类作业的特点,一学期布置一二个主题即可。4、学具模型法。这项作业既能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培养科学兴趣,又是促使学生学生创造性、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这一作业的实施主要采取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布置学生准备好制作模型的材料,如小孔成像的纸片、剪刀等,做高线地型的马玲署、橡皮泥学生课外准备要花费一些时间,很多模型看似简单,但真正的制作还要一定时间,初中学生书面作业也较多,他们往往把实践作业看作可做可不做,结果做出模型的人不多,效果也不尽人意。及时与家长进行沟

10、通,获得家长的配合,及时对学生模型进行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动手愿望。是这一作业开展的主要措施。根据模型的特点,可分为两类:(一)模仿类,如小孔成像观察仪、色陀螺、地球仪模型,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事先要提供具体操作方案,如引导学生如何选材,样板模型示范操作,指导操作要点等。(二)创新类,如制作能说明呼吸状况下胸腔变化的模具、制作能说明浮力成因的模具、能说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模型。这些模型应在学生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条件下进行,要使学生理解制作的原理和意图。三、问题与建议情境作业的布置,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开发了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改善了家长与子

11、女的关系等,但实施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与问题。1、一些家长或教师不理解,有些老师认为让学生做这些作业是浪费时间,会影响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做这些作业,对学生中考无益。2、学生对情境作业的完成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它的价值和有效性很难直观体现,因此,学生作业态度的持续性经受了考验。例如让学生调查保健品中所含的元素,本来是一项易于实现的情境作业,而有些学生忘记做了,懒于进行,或随手到别人的调查报告中拿一些数据作。3、作业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用统一标准评价,这也是对传统评价方式的冲击。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1、情境作业的内容布置要循序渐进。例如,情境观察法中,一开始以感性观察作为切入口,逐步过渡到定量

12、观察法;文献法的实施可以先提供资料让学生阅读摘取,过渡到学生独立收集资料为主。2、情境作业的布置,应取得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支持,通过家长会等活动尽量让家长理解情境作业的意义。3、要布置切实可行的情境作业,通过课堂交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情境作业的价值。4、因人施教。有些学生暂时无法完成的情境作业不要勉强,通过表扬、鼓励先完成学生的情境作业,带动其他学生的积极参预。5、多角度合理评价,如课堂交流,课外展示,实物展览,照片展览等多种评价方式。6、及时挖掘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参考文献:1. 为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所做的尝试,朱全民,物理教学1988,第2期2. 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 习题课教学探索,李丹,物理教学,1988年1月刊,第24-24. 观察美国开放式教学 网上国际教育展2006-4-245. 美ThomasLGood Jere EBrophy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