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表格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79028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表格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表格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表格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表格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表格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表格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引进表格 激活教学 浅谈“表格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表格教学法”是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用表格的形式来辅助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事实上,在我们日常所见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表格来组织教学或实施评价的做法并不少见,但是,多数人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并不能真正认识到它的作用,只是简单机械地利用“表格”的形式,来求得教学手段上的一些变化。因此长期以来,“表格教学法”这一简便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应有的重视,更谈不上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下面,笔者以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个案例为对象,简要谈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用好、用足、用活表格,让表格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请各位同行不吝

2、指教。(一)巧用表格,走近人物【案例】在执教人教版八(上)第二单元老王一课时,我为主人公老王设计了一份“人事登记表”,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课文后,把表格填写完整。表格具体内容如下:姓 名老王性 别男出生年月不详工作单位无健康状况差经济状况差家庭住址北京某小胡同某院社会关系父母、哥哥(均已去世);侄子两个(没出息)。师生交流了表格内容后,请学生综合表格信息,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一下:老王是个怎样的人?【阐释】这份“人事登记表”不仅帮助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整体感知,而且还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近了人物,感悟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老王一课通过记叙作者一家与三轮车夫老王交往中的几件事,表达了关爱社

3、会弱势群体的主题思想。学生通过填写这份“人事登记表”,了解了主人公的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学生还在填表过程中教师问题的引领下走进了人物的生存状态,从而也走近了人物:老王怎么会连个大名都没有?为什么称他“老王”?是表示尊敬?是关系亲密?还是因为老王这个小人物实在太不起眼、太普通了,人们根本不会去关心他的名字?小小“姓名”,一经挖掘,空间无限。其它如“家庭住址”、“社会关系”等栏内容,也大有文章可做。这样,填表的过程同时又成了一个感悟的过程,学生很自然地品出了作者“浅笔”中的“深情”,感受到了她对老王深切的同情。在师生交流结束之后,学生的总结已经明显带上了同情、悲悯、震撼等个人情感,比以往那些泛泛

4、而谈的“总结”真诚得多。【延伸】让学生填写表格,然后通过对表格内容的观察和思考,挖掘出其中带有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既能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题,真可谓是“一举多得”,好处多多啊!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不妨试着为阿长也设计一个表格,既起到整体感知的作用,又有助于学生走近阿长,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同时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二)善用表格,把握内容【案例】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对他们进行了描写。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要求他们分别概括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肖像

5、、语言、行动和性格特点,并用表格进行说明。学生设计的表格基本类型如下:(填写内容略)肖 像语 言行 动性格特点福楼拜屠格涅夫都 德左 拉【阐释】运用这一表格的初衷是出于表格本身的优势:使原本纷繁复杂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呈现出来,完整具体而又要言不烦。这篇课文描写的是一幅人物群像。对于大多数七年级学生来说,存在着几道不利于他们深入文本的“障碍”:一是这些外国作家对他们来说还相当陌生,心理距离远,甚至容易混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虽然刚学过都德的最后一课,依然有学生分不清都德和歌德);二是课文中完全没有人物的典型事例,全凭作者具体细致的观察、形神兼备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容易引起七年级学生的阅读兴

6、趣。正是基于对以上学情的考虑,我运用了“表格教学法”来辅助教学。课文中琐碎繁杂的描写性语言,被进行筛选、概括后用表格呈现了出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由于表格中的文字简明扼要,人物特征一目了然,重点突出,也为以后的分辨、记忆和巩固提供了便利。【延伸】“表格教学法”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表格,再将课文内容用精练的文字填入表内,实际上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对于知识点多、系统比较复杂的文章来说,其效果尤为明显。如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张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

7、天气情况。这样,包括8种云和4种光彩名称、特点、预示天气等内容的“一表”在手,课文内容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三)妙用表格,提炼要素【案例】教学九(上)第五单元杨修之死时有一个中心问题:课文写杨修“数犯曹操之忌”,是哪几件事?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我要求学生按照题目要求找出关键语句,并填入表格。在学生交流之后,表格内容基本形成:事 件杨修的表现曹操的态度园门阔事件“丞相嫌园门阔耳”虽称美,心甚忌之一盒酥事件竟取匙与众分食讫虽喜笑,心恶之梦中杀人事件“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愈恶之藏吴质事件知其事,径来告操愈恶之试才干事件“君奉王命而出”大怒作答教事件尝为曹植作答教

8、十余条大怒,已有杀修之心鸡肋事件“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斩之【阐释】利用表格,准确而简要地提炼出教学中需要的、有价值的“要素”来辅助教学,可以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上面这则案例中,“表格”首先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提炼要素,理清了情节发展的脉络。课文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杨修的死因表面看来是“鸡肋事件”,实际却是因为他“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作者巧妙地运用插叙,叙述了“鸡肋事件”之前杨修“数犯曹操之忌”的六件事。填完这个表格,学生也就了解了作为课文核心来记叙的主要事件,理清了情节发展的脉络。其次,这个“表格”还明确地揭示了另一主人公曹操心理逐步发展的过程。从“忌之”到“恶之”、“愈恶之”

9、,再到“大怒”,直至最后起了杀心并借“鸡肋事件”除之而后快,曹操的性格特点由此可见一斑,杨修的真正死因也就赫然在目了。【延伸】对比性、阶段性较强的文章,用此法来辅助教学,既可做到要点鲜明,又不破坏整体完整性,同时还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自主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等各种阅读能力。又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要求学生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位置、修建年代、结构及形式特征等信息填入表格,再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最后水到渠成地由学生自己总结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既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效培养了他们概括对象特征的能力。(四)活用表格,品析特色【案例】与老教材相比,新课标教材中多出了不少模山范水

10、、抒情写意的优秀古诗文,如三峡、湖心亭看雪等。在教学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我尝试着把“表格教学法”和“批注教学法”结合起来,让学生把原本散注于课文字里行间,比较“零打碎敲”的特色批注全部归于类似“积累卡片”的表格之中: 编号: 篇名作者类别语言赏析 手法探幽 风格辨微 其它摘句品析【阐释】填写这个表格,能让学生了解到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去品析一篇美文的特色,而且还便于知识的整理和积累。新课程实施以后,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于是,“批注”这一阅读方式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老师们普遍的关注,在各级考试评价

11、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而且不少时候都是以表格形式出现的。那么,在日常教学中,为什么不可以尝试让表格法和批注法“联姻”,从而提高规范性和操作性,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积累呢?【延伸】这样的表格只要用过一次,就能成为学生学习时的一根好“拐杖”。这一类文章普遍都具有言辞精美、情景交融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用批注法进行自读,既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又可以在完成教学的同时也完成了积累和巩固,何乐而不为呢?在教学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等课文时,同样可以采用这种“表格教学法”来辅助教学。“表格教学法”确实是一种简便易行而且效果不错的教学方法,但是,切不可乱用表格、滥用表格、为用表格而用表格。只有在充分考虑到其特点、功效的前提下,正确、恰当、充分地运用它,才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表格教学法”,为我们的语文课更添几分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