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综合性学习——掀起你的盖头来.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79119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论文:综合性学习——掀起你的盖头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论文:综合性学习——掀起你的盖头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论文:综合性学习——掀起你的盖头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论文:综合性学习——掀起你的盖头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论文:综合性学习——掀起你的盖头来.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掀起你的盖头来 摘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以开放的姿态把学生引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教师应该认真全面地解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去指导学生开展这一类型课程的学习 。 关键词新课程 综合性学习 学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总干事马约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子孙后代。”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似乎已经形成这样一个思维定势,即在同一个教室里,用同一规定的方式,读同一规定的课文,听同一规定的分析,记同一规定的结论,然后答同一规定的答案,殊不知,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所

2、幸,新课程改革和煦的春风已经吹来,一个全新的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新生儿语文综合性学习也被列入了此次课程标准中,成为了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那么,语文教师究竟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呢?一年多来,我通过广泛地理论学习和自身实践,对此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姓氏”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21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编写者独具匠心地增设了综合性学习这一项目,并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综合性学习应“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某种程度的学科的学习作为基本条件,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

3、科和课堂学习中,而应把眼光涉及到科学、自然、人生、社会及历史,现实,未来的各个领域中去。但或许正是受了这一理念的启示和影响,我发现许多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游离了语文教学目标,动不动就端起“花架子”,极尽花样地将一堂语文课演绎成热闹异常的知识常识拼盘课,思想道德教育课,旅游观光课,艺术鉴赏课,甚至是手工制作课。记得去年我去市区某校听了一堂以“宁波的桥文化”作为话题的综合性学习课,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完成以下任务:第一组学生以flash形成展示古桥得名来历;第二组学生以相声形式揭示了古桥历史文化意义;第三组学生以问卷调查形式统计古桥的使用状况;第四组学生自行设计

4、一座横跨三江口上的新桥。整堂课上同学们表现活跃,气氛热烈。不知不觉中四十五分时间便过去了。我一直惊讶于该班学生综合素质之高,比如第一组学生的flash动画制作得活灵活现,第二组中的两位男生的相声讲得近乎专业,第三组的学生拿起摄像机把自己跑上街头采访市民的全程都拍了下来,第四组学生的非凡想象力更让我感觉未来的桥梁设计师就会在这诞生。可惊讶之余我不免又有些纳闷,这堂语文课上学生的语文能力究竟提高了多少?应该肯定教师的出发点确实是为了迎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淡化学科的界限,努力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沟通并融合起来,但这样做的结果为什么会与课程改革的初衷相悖呢?这是因为,教师在进行语文综合性活动过程中过多地

5、将“非语文”因素介入其中,而忽略了根本性的一点,那就是语文学科必须是姓“语”的。所以我认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教材的使用,以教材为依托,认真挖掘出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语文与自然、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点,让我们的学生在忙碌的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创作短文等过程中,真正领会到“语文的外延既是生活的外延”的深刻内涵,而不是利用语文课达到过多地掌握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知识的目的。二、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语文新课标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显然,新课标

6、要求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争取让不同的个体都能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一来,是不是将意味着教师完全成为了这个活动的旁边者呢?当然不是,我们应该知道,初中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模棱两可,他们的知识结构尚不完善,还未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面对综合性学习,摆在他们面前的似乎是一个十字路口,选择哪个方向?怎么去?和谁同行?路上会遇到哪些坎坷,又可以欣赏到哪些美景?都无从知道。这就需要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指导,而这种指导的意义我认为主要表现在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真实水平,为每次综合性活动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综观人

7、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教材,新课程的编者们为我们精心安排了如下六次综合性学习:(1)这就是我;(2)漫游语文世界;(3)感受自然;(4)探索月球奥秘;(5)我爱我家(6)追寻人类起源。不难发现,这六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都是与所在单元紧密相联,而决非游离于本单元的内容之外;但又相对独立,充分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我一直反对有些教师企图通过一二次综合性学习就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为每一次活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如第一单元这就是我,我认为编者安排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新同学尽快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所以我就把这次学习的目标定位在提高

8、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上,要求他们能用普通话流利地介绍自己,发言时举止大方即可。当然,同学们在口头介绍自己的过程可以运用图片、音像资料、个人作品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风采。又如第五单元我爱我爱,我认为本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亲情的可贵,可是我发现尽管同学们对家庭生活非常熟悉,但由于平时不善于积累素材,写作时要么搜肠刮肚,要么东拼西揍,行文非常干涩,所以本次活动我就以此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学会搜集素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通过与父母贴心交流从中体会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也可以找出家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引出一段往事,还可以亲身实践着当好一天家从中了解日常生活事务的繁琐,最终能

9、围绕几件事写出一篇具有真情实感感的文章。这样教师在每一次综合性学习中都清楚地知道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然后协调组织,明确学生任务,就能保证综合性学习有计划有序列地展开。当然,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身份的定位应该是指导者和参与者,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并充分信任他们。三、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料,如教科书、图书、报刊、影视、文化长廊、文化古迹等。”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确实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料。我认为教师应当结合本土文化开发本土课程资源。回顾这一年多来的综合

10、性实习,我切实体会到了我们农村学生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大部分学生家里没有电脑,家长又不允许他们平时上网吧,学校图书馆藏书不够丰富,阅览室又难得向学生开放,新华书店离家又太远,许多原本是编者们经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如黄河,母亲河、三峡等,就因为学生不能亲自搜集材料而变成了“雾中花、水中月”,实在是可惜之事。可是细想一下,作为农村学校,自身也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陶渊明笔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田园风光就是最生动的语文学习大课堂,而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更是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搭建的城里孩子所难得享受的。再比如,我校地处城乡之郊。近年来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学生

11、中民工子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针对本地学生娇生惯养缺乏责任感的普遍状况,我及时利用了这一特殊的地方条件,组织了一次以“同一片蓝天下”为话题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走近民工生活,去亲历,去体验民工子弟边操持家务边学习的辛苦,从而激起学生对现有生活的珍惜。又如,随着新一轮城市扩大化的工程改造,学生目睹了学校周边许多农地被商品房所替代,我便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保护国土资料”的调查研究,让学生通过实地采访,现场拍摄,数据统计,等形式了解了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重要性。上述几项活动只是我对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点滴收获,相信只要教师用心观察,一定还会挖掘出更多独具乡土色彩的学习资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就让我们这些教书育人的“园丁”们,本着综合性学习的全新理论在综合性学习这块处女地上培养出更奇异的花朵吧!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