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区水毁工程现状及维修措施 论文.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97936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原市原州区水毁工程现状及维修措施 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固原市原州区水毁工程现状及维修措施 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固原市原州区水毁工程现状及维修措施 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固原市原州区水毁工程现状及维修措施 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固原市原州区水毁工程现状及维修措施 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原市原州区水毁工程现状及维修措施 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原市原州区水毁工程现状及维修措施 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固原市原州区水毁工程现状及维修措施摘要:原州区33座水库淤积严重,建筑物老化失修,病险隐患严重,全部为病险水库。为了灌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切实推进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关键词:水库;病险水库;水毁工程;维修1基本情况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东麓,总人口44.70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1.60万人,农业人口32.80万人,耕地面积10.36万hm2。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境内海拔1 4502 500 m,年均气温6.30 ,气候冷凉、干旱少雨,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458 mm,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约占年降水量57.70 %,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1 361 mm,多

2、年径流深42.30 mm,无霜期135 d,灌区植被稀疏,林带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春季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春、夏季降水量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区域降水差异大等气候特点。旱灾是原州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它不仅对农业生产影响大,而且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改善。2水利工程现状2.1水库工程基本情况原州区先后建成中小型水库33座,其中:中型3座,小(1)型19座,小(2)型11座,总库容3.30亿m3,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历史条件限制,水库建设标准低,建筑物配套不全或无配套设施,经过三、四十年的运行,水库淤积严重,建筑物老化失修,病险隐患严重,水库长期带病运行,现有效总库容0.9

3、3亿m3,全部为病险水库。由于水库病险状况严重,大多数水库失去防洪能力,只能采取“空库度汛“的运行方式,防洪、灌溉等效益严重下降,致使灌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2水库灌区基本情况原州区境内现有水库灌区15处,总集水面积为948.10 km2,年均来水量为5 921.20万m3,总库容为1.27亿m3,目前已淤积0.57亿m3,现有效库容为0.70亿m3。设计灌溉面积0.67万hm2,现效灌溉面积0.37万hm2,库灌区已建设干渠总长128 km,已砌护106 km,完好率26.10 %;支渠151 km,已砌护93 km,完好率36.50 %。水库灌区工程老化

4、失修,渠道衬砌少而且标准低,冻胀破坏严重。灌区现有干支渠279km,已砌护199 km,衬砌完好率不足50 %;衬砌后的渠道也都因冻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建筑物配套不完善,缺少必要的量水设施,由于工程建设标准低,先天不足,加之运行时间长,维修资金缺乏,老化损失严重,工程带病运行,渠道供水极不安全。同时,由于畦灌面积大,土地不够平整,渠道及田间渗漏严重,大量水资源消耗于无效蒸发;造成灌区水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360.48,单方水的粮食生产率不足1 kg,处于较低水平。2.3扬黄灌区基本情况包括固海扬黄十二干渠的七至二十五支渠的19条支渠,和固扩十二干渠的一至六支渠、

5、十八至二十四支渠11条支渠,共计30条支渠,支渠全长41.385 km,斗渠长60.54 km,涉及原州区三营、头营、彭堡三个乡镇,截至2008年设计灌溉面积为0.37万hm2,实际灌溉面积为0.37万hm2。2.4井灌区基本情况井灌区主要分布在清水河流域,有清河镇、中河乡、彭堡镇、头营镇、三营镇井灌区。目前项目区有机井538眼,大口井121眼。机井主要分布在原州区境内清水河流域的中河乡、彭堡镇等,井深在100180 m之间,单井出水量为3050 m3/h,大口井主要分布在葫芦河流域和南部山区的张易镇、开城镇,单井出水量为30 m3/h。项目区设计灌溉面积0.57万 hm2,实灌面积0.39万

6、 hm2。灌区现有渠道77.47 km,已砌护57.40 km,配套低压管道27.16 km,其余均采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灌溉水利用率为50 %60 %,水资源浪费严重。2.5小型扬水灌区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沟道扬水和骨干坝扬水灌区。小扬水灌区主要分布在清水河和茹河沿岸,目前共有小型扬水站8处,设计灌溉面积0.01万hm2,现实际灌溉面积为0.005万hm2。骨干坝65座,设计灌溉面积0.14万hm2,由于后期配套工程无资金来源,现实际灌溉面积为0.005万hm2。3水毁情况2010年7月16日8月16日原州区境内普降中到大雨,局部地区降雨量达到近300 mm,接近我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对我区水利

7、工程造成一定的水毁。3.1水库工程3.1.1未除险加固的水库:由于水库淤积严重,每年汛期都采取“空库迎汛”的方式保障水库安全度汛,泄水建筑物设计标准低、泄洪能力低,年久失修,本次降雨又比较集中和降雨量大,从而造成部分水库泄水建筑物冲毁。3.1.2已除险加固的水库:原州区近年来先后完成20座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但由于干旱少雨,新加坝体和建筑物、坝体后坡、建筑物和山体结合等部位生物还没有恢复,本次集中降雨对上述部位造成冲刷或破坏。3.2安全饮水工程固原市原州区安全饮水大多数采用沟道截潜方式作为水源工程,同时大多数建筑物和管道又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本次集中降雨对水源工程、过沟建筑物、防洪工程和管道均

8、造成一定的破坏。3.3水保骨干工程固原市原州区所有水保骨干工程均采取卧管泄水,由于本次降雨比较集中,对卧管泄水建筑物的出口泄洪明渠和陡坡等造成一定的毁坏。3.4灌区工程本次集中降雨降雨量大时间短,原有渠道和排洪建筑物不能满足要求,从而造成多处渠道和建筑物被冲毁。3.5河道堤防工程本次集中降雨造成部分河道护岸水毁。3.6小型节水灌溉工程固原市原州区小型节水灌溉大多数采用水保骨干坝作为水源工程,同时大多数建筑物和管道又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本次集中降雨过沟建筑物、防洪工程和管道均造成一定的破坏。4维修措施建议4.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该县按照防汛抗洪、水毁工程修复两手抓的要求和部署,成立由区长担任组长

9、,水利、乡镇、交通等部门组成的水毁工程修复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同时对每处水毁工程,明确专人负责,明确建设目标、完成时限和工作措施,切实推进水毁修复工作。4.2认真核查,科学规划区水务局组织力量对全县水毁基础设施进行摸底、核查,全面掌握水毁工程状况。并结合受损实际,因地制宜,对水毁工程修复进方案进行论证分析,科学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在水毁工程修复时序上,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注重实效”的原则,对严重影响防洪安全的,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紧急工程优先安排,做到早部署,早发动,抓紧修复,以确保了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4.3多方筹资,合力共建要求受灾乡、村克服等、靠、要思想,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采取“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群众捐一点”的办法筹集工程修复资金,并广泛动员和组织受益区的群众投工、投劳,努力降低建设成本,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水毁工程修复的积极性,使水毁工程修复资金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投入格局,确保修复工作及早完成。4.4强化监管,保证质量要求责任单位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实行严格的招投标制,合同制及质量监督等制度。强化质量管理,实行专业质量监督和群众代表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领导小组还将定期组织水利技术人员加大对水毁工程修复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确保工程质量,使此项关乎群众民生的工程成为群众的放心工程,满意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