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试卷讲评策略.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98073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试卷讲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试卷讲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试卷讲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试卷讲评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试卷讲评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试卷讲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试卷讲评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试卷的讲评策略试卷讲评是历史学习,尤其是中考复习时重要的环节之一。有效的试卷讲评,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基础知识巩固,综合能力提升的目标。然而,透过对一般试卷讲评课堂实践的观察,笔者认为当下常用的试卷讲评方式存在效率不高、作用不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大部分教师在试卷讲评时,习惯试题逐个展开,一讲到底。好处是完整、全面,但缺点也显而易见,这种由教师主导的试卷讲评课堂,直接将教师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步骤灌输给学生,中间缺失学生的思考、理解和消化。学生只是把解题步骤记忆下来,并没有思维上的训练,更谈不上能力的提升。面对这一问题,大部分教师可能会选择继续多做题的解决方式,那么做完题目

2、之后接着按常规讲评试卷,恰恰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学生不但能力不能提升,反而有可能形成厌烦心理。其实,中考复习终归有别于初一、初二的新授课,遭遇的是时间紧任务重的教学情况。故以上“不计成本”的策略,适时应该有所转变,既是适应中考复习的需要,更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实现其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需要。1.选择题的讲评。苏州中考历史试题,由选择题、判断、填空和材料题四种题型构成。选择题比例为40%,占据近“半壁江山”。有效的选择题讲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探讨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时总结解题步骤和技巧,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1)错题统计,有的放矢。准确掌握学生的错题信息是进行试卷讲评的先决条件

3、。对学生的错题情况进行统计,大致的了解,并有区分的标注下来,将出错10人以上和以下作为区分试题的难、易标准。突出重、难点,为以下讨论和讲解做准备。(2)分组讨论,同学互助。讨论既是重构解题的思维过程,又是对知识点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统计基础上,请学生们针对重、难点问题,着重展开小组讨论。各小组内部分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依据各自情况,同伴之间互相帮助解答。教师可以适时加以引导,同时,提醒学生在讨论中可利用手边一切资源,及时回归历史课本。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观察发现,学生的同伴互助,尽管存在着些许讲解含糊不清,语言拖沓冗长等技术性问题(相信假以时日的训练,是可以克服的),但是学生间沟通所特有

4、的语言特点,让学生在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交流更顺畅。学生主导的试卷讲评,对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有不容忽视的帮助意义。(3)归纳总结,示范引导。经过讨论,其实学生已经完成了对知识点的复习和思维过程的梳理,对于学生理解和纠正错题,避免错误的再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师的归纳总结对于完整的选择题讲评必不可少。笔者以为这最后一步,可谓选择题讲评的“点睛之笔”。归纳总结主要着眼于选择题出错的症结,以及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基础知识不扎实,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选择题解题中排除法的运用,对文言文材料的整体把握等等。系统地整理形成文字的表述相比较口头的总结,实践证明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引起学生足

5、够的重视。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不妨在备课过程中,利用所掌握的学生解答的大致情况,以文字的形式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规范。教师对讲评的归纳总结工作,只是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最终是要让位于学生自主的总结归纳,以此形成有意识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2.非选择题讲评。中考历史非选择题,运用新材料、新情境呈现知识的趋势,近年来得到不断的强化。随之而来,是对学生解读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教学中依然存在的“背多分”观念已经无法应对变化中的试题,迎面相逢的问题不可避免。在这种背景之下,要求材料题的讲评也要趋时趋势有所转变,并以此推动课堂教学的转变

6、。(1)明确主题,联系知识。非选择题的命题形式多样,但必有一个贯穿其中的鲜明主题。利用这以小见大的主题线索,可以将分散的材料联系、组织起来。例如,经济与改革的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文学艺术的发展等主题。由此,非选择题的讲评,首先要求教师要引领学生寻找主题线索。确定了主题,就学生而言,可以帮助其很好的理解材料。由于命题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一般不会脱离教材主脉络,所以教师亦可借此机会将这一主题回归到教材,带领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梳理,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构建知识结构。(2)“按图索骥”式技巧培养。具体落实到讲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解题技巧的培养,可以带领学生从试题的设问人手。首先分析

7、设问答案的来源,是依据材料,还是结合所学知识,抑或是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实践表明,学生往往忽视这一关键点,盲目地将设问和所学知识直接联系作答。其次,在设问中寻找解题作答的指向。是原因的分析,还是影响的归纳,抑或观点的概括等等。然后带着明确的方向分层解析材料,此间需要注意,非选择题的设计始终会围绕主题展开,故解析作答时,要时时和主题保持联系。作答要求简明扼要。在以上环节构建的基础上,还需教师及时地示范、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解题技巧和方式,这对学生整理解题思路,规范答题方法具有帮助作用。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关注、回归学科特质,“植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构建有效的试卷讲评模式,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堂教与学的模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形势需要。同样,也是应对历史学科中考题型转变的策略。通过课堂实践对比发现,上述试卷讲评模式,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主动l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当然,不可回避的是,这种应试技巧的训练、养成,突显了课堂教学难以摆脱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窠臼的现状。综上,课堂教学要求“以学定教”,上述试图构建的试卷讲评模式,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试卷讲评中遭遇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完善讲评形式。与此同时,更应该将能力的培养与素养的提升视为焦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