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远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包含卷面5分,卷面情况可分三等,酌情分别加0、3、5分。2.考试终了只交答题卡,请讲第I卷答案涂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将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第I卷选择题(40分)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脱、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下列属于诉讼的是()A.张某
2、因商品质量问题向消费者协会投诉B.市民王某向环保部门反映某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C.某企业因拖欠员工工资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交D.为挽回经济损失,李某将不履行合同的林某告上法庭【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诉讼的含义及类型。D: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李某将不履行合同的林某告上法庭,属于通过诉讼维护权利,D正确;A:“张某因商品质量问题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属于通过投诉维护权利,A不符合题意;B:“市民王某向环保部门反映某企业违法排污行为”这是通过检举维护合法权利,B不符合题意;C:某企业因拖欠员工工资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杳,这是通过行政执法维护员工的
3、权利,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 .如图漫画的寓意是()A.国家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B.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犯罪C.公民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可不为D.任何越权、滥用职权的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规范国家权力运行。A:分析漫画,漫画描述了国家通过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漫画中展示了权力不能被滥用,需要进行制约和监督,故A符合漫画寓意:B:说法过于绝对,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不一定都是犯罪,还有可能是一般违法行为;故B错误;C:应该是行政机关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故C说法错误;D:说法过于绝对,并不是所有越权、滥用职权的行为都
4、构成犯罪,要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才承担刑事责任;故D错误;故本题选A。3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列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某班开班会,由班级全体同学投票选举班长B.交警同志对违停的王鹏爸爸处以罚款和扣分C.某县人大经人大代表讨论后通过政府工作报告D.某物业公司决定将物业费从2元提高为3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民主集中制。C依据教材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分析选项,某县人大经人大代表讨论后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这
5、符合民主集中制。故C符合题意;AD:选项与民主生活无关,故AD不符合题意;B:选项是严格执法,故B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 .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爱护公共财产、尊重社会公德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自觉参加公益活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A.B.C.破)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义务。:根据宪法规定,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是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故正确;:属于道德义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属于行使自己
6、的建议权,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A。5 .根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见下图),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是()相互监督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大由“一府一委两院”产生“一府一委两院对人大负责A.B.C.D.【答案】D【解析】【详修】本题考查对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依据题文图片,人大作为权力机关产生“一府两院一委二“一府一委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它们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故说法正确:人大监督,“一府一委两院”,而不是相互监督;人大产生“一府一委两院,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6 .2023年山东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指出,我省将深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公共企事业单位
7、信息、基层政务等领域信息公开,持续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化细化。我省的做法旨在()A.加强民主选举,推进法治进程B.规范权力运行,打造阳光政府C.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D.严格依法执政,力求社会公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规范权力运行。B:题干中,我省将深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基层政务等领域信息公开,这体现了规范权力运行,打造阳光政府,故B符合题意;A:题干未涉及民主选举,故A不符合题意;C: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故C说法错误;D: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7 .李女士在某购物平台看到了一款裙子,对裙子的
8、颜色和款式非常满意,于是下单购买,收到衣服后,李女士发现实物与网上图片差别太大,要求退货却遭到商家拒绝。下列方式能帮助李女士正确维权的是()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B.申请多个账号给商家差评C.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D.在抖音上曝光不良商家的个人信息【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依法维权。C题干中,李女士发现实物与网上图片差别太大,要求退货却遭到商家拒绝。这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故C符合题意;A:选项的行为会纵容违法行为,故A说法错误;B:选项的行为会产生新的违法行为,不是正确的维权途径。故B说法错误;D:选项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不是正确的维权途径。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8 .下列属
9、于宪法规定内容有()我国的根本制度公民的所有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权国旗、国敬、国循:、首都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国歌、国旗、国徽、首都属于宪法的第四章内容,故(符合题意:宪法规定的是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不是所有权利和义务,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9 .每年央视的“315”晚会都会曝光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及不法行为。对此,消费者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增
10、强辨别和判断能力,选择信誉度好的商家增强权利意识,依照法定程序维护合法权益诚信经营,树立良好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A.B.C.3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消费者权益、依法维权。:题干表述了每年央视的“315”晚会都会曝光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及不法行为,为此消费者应该增强辨别和判断能力,选择信誉度好的商家,还要增强权利意识,依照法定程序维护合法权益。说法正确;:此说法不是从消费者的危度阐述的,不符合题意;:此说法是从经营者的角度表述的,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0 .我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公民意志的统一中国共产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中国共产党领
11、导人民制定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A()B.)C.(D3)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Q:依据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中国共产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故说法正确: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I)。11 .从下面描述的行为中找出适合初中生的是()在2024年“两会留言板”建言献策参加乡人大代表的投票发现有人偷拍军队照片立即拨打电话举报听从祖国召唤,积极应征入伍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202
12、4年“两会留言板建言献策,这是依法行使监督权,适合初中生,故符合题意:初中生未满十八周岁没有选举权,故不符合题意;:发现有人偷拍军队照片立即拨打电话举报,这是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故符合题意;:听从祖国召唤,积极应征入伍,初中生年龄未到十八周岁,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2 .相关部门依法查处某网络主播涉嫌偷逃税款、少缴税的违法行为,对其作出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的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偷逃税款的行为都构成犯罪B.偷逃税款的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C.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D.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依法纳税。B:题干中,依法查
13、处某网络主播涉嫌偷逃税款、少缴税的违法行为,这说明偷逃税款的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故B符合题意;:不一定所有偷逃税款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故A说法错误;C: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故C说法错误:D: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不是唯一来源,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o13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某班召开了相关的主题班会,下面是同学们发言的几个要点,你认为正确的是()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其他法律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宪法更严格宪法权威在于大力宣传A.B.C.(2X3)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依据教材知识,依法治国首先要
14、坚持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故符合题意;: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故说法错误;:宪法权威在于实施,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4 .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其他法律不同的特征。我国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共同点有()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普遍约束力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宪法和其他法律都具有普遍约束力;宪法和其他法律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我国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故符合题意;:都是宪法特有的,不是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共同点;故不符
15、合题意;故本题选D。15 .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关于权利说法正确的是()我国法律保护公民所有的私有财产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B.C.(gX3)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基本权利。: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权利,故说法正确;: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故说法错误;: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6 .列车上
16、旅客般某某强占他人座位,不听从列车工作人员劝阻且拒绝让座,与该座旅客发生争执,其行为构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违法行为。铁路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殷某某行政拘留5日处罚。殷某某的案例警示我们()要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公民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和途径维护自身权益A.B.C.(3X4)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自觉演行义务。:题干中,殷某某强占他人座位,其行为构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违法行为,最终被疑罚。这启示我们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故符合题意;:选
17、项说法正确,但是与题干无关,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7 .习近平在2023年6月14日致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的贺信中强调,中国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走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人权保障水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下列有关我国人权的说法正确的是()残障人士没有人权可言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未成年人还不能享有人权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A.B.(D3)C.D.(3X4)【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人权的认识。:依据教材知识,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故符合题意;:残障人士也有人
18、权,故说法错误;:未成年人也有人权,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确认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A.B.C.(3X4)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题干中,宪法的第一条规定,确认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故符合题意;: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故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9 .下列属于遵守和维护
19、宪法的具体做法是()公交车上有人钱包被盗,失主要求对全体乘客进行搜查,我表示反对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我提醒并悟同父母进行选民登记、领取选举证老师组织学生在早读时间朗读宪法,我认为影响了英语和语文的学习,坚决不读我把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发到县政府网站的“领导信箱里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遵守和维护宪法。:宪法是根本法。分析选项,公交车上有人钱包被盗,失主要求对全体乘客进行搜查,我表示反对;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我提醒并陪同父母进行选民登记、领取选举证;我把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发到县政府网站的“领导信箱”里,都是遵守和维护宪法。故符合题意;:坚决
20、不读宪法,这是错误的,缺乏法治意识,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0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以下图示表示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社会经济权利包括财产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交叉关系,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故说法正确;:公民的权利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属于并列关系,包括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同学们,让我们走进生活,健康成长。请你根据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1、本卷共3道题,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小明的成长历程。成长历程宪法赋予的权利6岁开始,小明走进学校大门,接受教育18岁上大学后,他表现优异,获得“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22岁大学毕业后,在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下,他回乡自主创业致富之后,他反哺家乡,支持家乡建设,被推选为人大代表(1)请阅读表格,思考表格中小明的成长历程分别体现了宪法所赋予的哪一权利?(2)从材料一中的表格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材料二2023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意见共20条,包括明确网络暴力的罪名适用规则,明确网络暴力违
22、法行为的处理规则,明确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政策原则等,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暴力问题日益突出。互联网虽是虚拟空间,但绝非法外之地!意见的公布施行,将进一步提升网络暴力治理成效,营造清朗网络空间。(3)请你从权利和义务关系角度,思考材料二给你哪些警示?【答案】(1)受教育权荣誉权(人格尊严)劳动权被选举权(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3)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
23、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基本权利、增强宪法意识、尊重和保障人权、权利义务相统一。能力考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箭要运用基本权利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槌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走进学校大门,接受教育一可链接受教育权。关键词:获得“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一可链接荣誉权。关键词:回乡自主创业一可链接劳动权。关键词:被推选为人大代表一可链接被选举权。
24、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余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增强宪法意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明的成长历程一可锥接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有关知识,从警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互联网虽是虚拟空间,但绝非
25、法外之地一可链接公民要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材料一为了营造崇尚宪法理念、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某校八年级某学习小组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关于宪法的问卷调查活动。以下是问题之一。你之前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吗?选项1读过,但未读完51.1%选项2完整读过15.7%选项3从没读过33.2%(1)请分析上面的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部在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举办2023年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
26、活动。自2014年以来,教育部每年组织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开展宪法晨读”活动,已成为教育系统开展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的重要抓手。(2)教育部每年组织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开展“宪法晨读”活动有哪些积极影响?【答案】(1)说明了该校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宪法、对宪法有一定的了解,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宪法意识、忽视宪法。(2)有利于宣传我国的宪法知识,促进宪法深入人心,增强大中小学生的宪法意识:有利于大中小学生学习、认同和践行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有利于营造宪法至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净化社会风气;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加强法治中国建设。【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增强宪法意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
27、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翁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宪法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有不少人读过宪法,但未完整等一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宪法、对宪法有一定的了修;关键词:33.2%的人从没读过宪法*部分学生缺乏宪法意识、忽视宪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增强宪法意识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教育部每年组织
28、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开展“宪法晨读”活动一有利于增强大中小学生的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净化社会风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加强法治中国建设。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初次审议了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审议期间,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到10余个省份调研,深入田间地头,听取基层一线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意见,了解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着力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1)粮食安全保障法的立法过
29、程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了解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这说明了哪些道理?材料二为了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一一摘自粮食安全保障法第一条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理解。材料三国家粮食安全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一一摘自粮食安全保障法第二条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
30、础其他法律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宪法更严格宪法权威在于大力宣传A.B.C.)D.14 .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其他法律不同的特征。我国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共同点有()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普遍约束力A.B.C.D.15 .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关于权利说法正确的是()我国法律保护公民所有的私有财产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B.C.D.16 .列车上,旅客殷某某强占他人座位,不听从列车工作人员劝阻且拒绝让座,与该座
31、旅客发生争执,其行为构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违法行为。铁路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殷某某行政拘留5日处罚。殷某某的案例警示我们()要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公民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和途径维护自身权益A.B.C.(3X4)D,17 .习近平在2023年6月14日致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的贺信中强调,中国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走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人权保障水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下列有关我国人权的说法正确的是()残障人士没有人权可言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未成年人还不能享
32、有人权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A.B.C.D.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J这()确认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B.C.D.19 .下列属于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是()公交车上有人钱包被盗,失主要求对全体乘客进行搜查,我表示反对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我提醒并给同父母进行选民登记、领取选举证老师组织学生在早读时间朗读宪法,我认为影响了英语和语文的学习,坚决不读我把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发到县政府网站的“领导信箱里
33、A.B.(5X3)C.D.20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以下图示表示正确的是()A.B.C.(3).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同学们,让我们走进生活,健康成长。请你根据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本卷共3道题,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小明的成长历程。成长历程宪法赋予的权利6岁开始,小明走进学校大门,接受教育18岁上大学后他表现优异,获得“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22岁大学毕业后,在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下,他回乡自主创业致富之后,他反哺家乡,支持家乡建设,被推选为人大代表(1)请阅读表格,思考表格中小明的成长历程分别体现了宪法所斌予的哪一权利?(2
34、从材料一中的表格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材料二2023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尊的指导意见。意见共20条,包括明确网络暴力的罪名适用规则,明确网络暴力违法行为的处理规则,明确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政策原则等,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暴力问题日益突出。互联网虽是虚拟空间,但绝非法外之地!意见的公布施行,将进一步提升网络暴力治理成效,营造清朗网络空间。(3)请你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思考材料二给你哪些警示?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
35、家宪法日。材料一为了营造崇尚宪法理念、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某校八年级某学习小组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关于宪法的问卷调查活动。以下是问题之一。你之前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吗?选项1读过,但未读完51.1%选项2完整读过15.7%选项3从没读过33.2%1)请分析上面的调杳结果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部在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举办2023年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展读”活动。自2014年以来,教育部每年组织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开展“宪法晨读”活动,巳成为教育系统开展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的重要抓手。(2
36、教育部每年组织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开展“宪法晨读”活动有哪些积极影响?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初次审议了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审议期间,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到10余个省份调研,深入田间地头,听取基层一线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意见,了解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着力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1)粮食安全保障法的立法过程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了解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这说明了哪些道理?材料二为了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根食安全风险能力,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