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学习资料 (25).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994574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化学学习资料 (2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物理化学学习资料 (2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物理化学学习资料 (2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物理化学学习资料 (2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物理化学学习资料 (2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学习资料 (2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学习资料 (25).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10/15,物理化学,2,7.6 反应级数的测定,如何通过实验求出速率方程,把讨论范围限制在速率方程有如下形式(或可用如下形式来近似表达)的情况:,一般地,先求出级数(指数),然后求速率常数 k; 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3,一、微分法,根据实验数据作浓度 A t 图,求图中各实验点 t1、t2、上曲线斜率,推得相应的反应速率:r1、r2、 。,若反应速率由以下形式:,4,作图:ln r ln A ,由(1)应得一直线,其斜率为反应级数 。 2)计算法(解联列方程) : ln r1 = ln k + ln A1 ln r2 = ln k + ln A2,1) 作图法:,5,二、半衰

2、期法,此法适用于速率表达式形如:,1)若 = 1,则半衰期:,与初始浓度 a 无关;,6,2)若 1,则同一反应在不同的初始浓度 a、a 时的半衰期有如下关系:,若数据较多,可求平均值,7,也可采用作图法:,B为常数,作图:,8,3)若 为正整数, 对同一反应有如下判据: = 1,一级反应:, = 2, 二级反应:,9,三、积分(尝试)法,可先假定 、 之值,如: ( = 0, = 1 ); ( = 1, = 0 ); ( = 1, = 1 );等 动力学方程积分式,若动力学方程形如:,10,将实验数据:A、B t 代入由假设导出的动力学积分公式(简单的一级、二级等反应),并求不同反应时刻相应

3、的速率常数 k; 若 k 为常数,则假设的 、 数值为合理的反应级数; 此法仅适用于简单整数级数的反应。,11,例:乙胺加热分解 (773K恒容), P0 = 7.33 kPa, 求反应级数,解: C2H5NH2(g) NH3(g)+ C2H4(g) (A) (B) (C) t = 0 P0 0 0 t = t P0 P P P,12,13,结果表明只有 k1 基本为一常数,而 k2、k3 不适合,所以该反应为一级反应:,14,四、初始速率法,1)先作这样一组实验:固定反应物(B)的初浓度 B0 = b,改变反应物(A)的初浓度 A0,得到一组关于A的反应初始速率 r0, A,由关系: ln

4、r0, A ln A0 曲线斜率为 ,对于,15,2)同理,固定 A0= a 不变,改变 B0 作一组实验,得到一组关于 B 的反应初始速率 r0, B,由关系: ln r0, B ln B0 曲线斜率为 3)总反应级数为: n = + ,16,例:NO与H2的恒容反应。总压随时间变化的初速率 (dP/dt)0,第一组 P0(H2) = 53.33 kPa 第二组 P0(NO) = 53.33 kPa 实验 P0(NO) (dP/dt)0 实验 P0(H2) (dP/dt)0 1 47.86 20.00 1 38.53 21.33 2 40.00 13.73 2 27.33 14.67 3 2

5、0.27 3.33 3 19.60 10.53,解 2NO(g) + 2H2(g) N2(g) + 2H2O(g) t = 0 P0 (NO) P0 (H2) 0 0 t = t P0 (NO)2x P0 (H2) 2x x 2x P = P0 (NO) + P0 (H2) x x = P0 (NO) + P0 (H2) P,17,1)直接计算法:,代入数据:r0, 1 = kP0(H2) 47.86 = 20.00 (1) r0, 2 = kP0(H2) 40.00 = 13.73 (2) r0, 3 = kP0(H2) 20.27 = 3. 33 (3),由第一组数据,18,1, 2 =

6、2.10,2, 3 = 2.08,1, 3 = 2.09,反应级数 n = + = 2 + 1= 3,同理,由第二组数据,19,2)若反应数据较多,可用作图法求、:,第一组:P0 (H2) 不变,作图:,斜率 2,第二组:P0 (NO) 不变,作图:,斜率 1,反应级数 n = + = 2 + 1 = 3,20,五、孤立法,先使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 A0 远远小于其他反应物的浓度: A0 B0 ,A0 C0 (相差 2个数量级以上) 例如: 可使 A0 10 3 mol/L,而其他浓度 0.1 mol/L;则反应过程中,除了A 以外,所有其他反应物的浓度基本不随时间而改变:,21, 值可用上

7、述的其他方法(微分、积分、半衰期、初始速率法等)求得。 同理,欲求 :可使 Bo Ao,Bo Co ,准级反应,22,7.7 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仍是复杂反应而非基元反应; 尽管有时其速率方程刚好与质量作用定律相符;但它还是复杂反应中一类特殊的反应; 除非特别说明,一般给出的反应均为总包反应而非基元反应。,23,复杂反应: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以某种方式组合起来的反应。 几类特殊的复杂反应: 对峙反应 平行反应(竞争反应) 连续反应(连串反应),24,一、对峙反应,在讨论简单级数反应时,我们曾假定反应 “不可逆”,即忽略了“逆向”反应; 这一假设只有当平衡常数无限大时

8、,或者在反应初始阶段才严格成立; 若反应有逆反应,如:,25,1)上述反应即为 “对峙反应 ”。 2)所标的速率常数 k1、k2 并不一定与反应级数对应;因为正反应、逆反应并非基元反应; 3)在此只考虑它们具有简单级数的情形。,26,例1:1-1型对峙反应,求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t = 0 a 0 t = t a x x 平衡时 t = te a xe xe 总包反应速率(净的向右速率):,27,设定正、逆反应均为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平衡常数:,28,代入反应速率表达式,29,积分:,30,当无可逆反应,即 K ,即 xe a 时,上式还原为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积分式):,31,对于其他类型的

9、对峙反应,可用类似方法处理;关键是利用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总包反应的速率为 0。,32,二、平行反应(竞争反应),一种物质能以几种途径进行反应,得到几种产品 即平行反应 有机物的反应情况常常属于此类。 例如:甲苯的邻位、间位和对位硝化;氯苯的邻位、对位再氯化等。 举几种情况讨论:,33,1. 两个不可逆的一级平行反应(最简单情况),反应速率:,考虑到 t=0, A=A0, C0=D0=0,34,总反应仍为一级反应,k 叠加。,35,在同一反应时刻: C / D = k1 / k1,36,i)在平行反应中,任一时刻的产物 C 和 D 的产量比与其速率常数比相同,测定 C / D 可确定 k

10、1 / k1 ; ii)测定反应物的 A t,可求速率常数: k = k1+ k1; iii) 最后可得到 k1 ,k1。,结论:,37,讨论,2)生产中消除副反应方法: 适当的催化剂,提高主反应的选择性; 改变温度(升、降温),使反应有利于主反应。,1)如果 k1 / k1 1,则前者为 “主反应”,后者为“副反应”;,38,2. 二级平行反应:,定积分得:,39,以上两种均为同类型的平行反应,显然其中:,40,3. 平行反应级数不相同(或速率表达形式不同),比较复杂,作定性讨论:,41,若所需产物为 P,则应增加 A,降低 B; 也可调温(或催化剂)改变(k / k)值,增加主反应的选择性

11、。,42,4. 平行反应可逆,1)t ,体系达平衡:,产物 C , D 之间也能相互转化,即平衡时,自由能 G 较低的产物优先生成 产物由热力学控制(由平衡常数决定)。,43,2)t 0,反应初期:,逆反应及 C、D 的相互转化反应可以忽略:,即此时产物由动力学(速率常数)控制; 与无逆反应的平行反应不同,对于平行可逆反应,产物量的相对比值在反应初期与平衡时不一样。,44,讨论(两种特殊情况),1)k1、k1 k1、k1、k1、k1 ;即忽略可逆性,即使 A 反应到剩下很少时,体系还未达平衡,产物大多时间受动力学控制。,45,产物 C 动力学优先(生成速率快); 产物 D 热力学优先(平衡浓度

12、高); 最终产物中 C、D 的相对产率取决于反应受动力学还 是热力学控制。,2)k1 k1 但 K K ,46,若需 C,则缩短反应时间,未达平衡即停止反应(流动法); 若需 D,反应至体系达平衡(封闭体系静态法),k1 k1 但 K K ,47,例如:苯酚的硝基化反应,C6H5OH+HNO3,邻位C6H4OHNO2+H2O (59.2),对位C6H4OHNO2+H2O ( 37.5),间位C6H4OHNO2+H2O (3.3),增加苯酚或HNO3的浓度不会改变三种硝基酚的相对浓度 可改变温度或寻找合适催化剂来抑制或促进某一产物的生成,48,三、连续反应(连串反应),一个反应的产物成为后续反应

13、的反应物。在多步反应过程中就是如此。 例如:苯的氯化,生成物氯苯后能进一步与氯作用生成二氯苯、三氯苯等。 考虑简单情况:不可逆一级两步连串反应:,49,t = 0 时: A0= a,B0= C0 = 0;由(1),50,代入方程(2)得一次线性(常)微分方程:,解方程并考虑到t0时, B=0, 得到:,51,将 (A)、(B) 式代入:,对两个 k2 / k1 的典型值,作 A、B、C k1t 图:,52,k2 k1,第一步反应较慢; A 的下降也慢;,第二步反应较快, B 一直较小,因为中间产物 B 一旦生成即很快转化为 C (如图);,1)k2 : k1 = 6,53,而最终产物 C 的生

14、成速率决定于第一步慢反应(A的消耗速率)。 将 k2 k1代入 (C) 表达式得:,54,这相当于速率常数为 k1 的一级慢反应:A k1 C 产物 C 浓度随时间变化。,连续反应终产物生成速率取决于速控步(慢反应)的反应速率。,55,k1k2,第一步反应较快, A 的下降很快,原始反应物 A很快转化为 B,B上升也很快。,因为第二步反应消耗 B 较慢,最终产物 C 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第二步慢反应。,2)k2 : k1 = 1 : 6,56,将 k1 k2 代入 C 表达式得:,这相当于速率常数为 k2 的一级慢反应:,A k2 C 产物 C 浓度随时间变化。,57,串联反应不论分几步,最终产物的生成速率取决于最慢一步的反应速率(速率决定步骤,速决步)。,结论:,58,3)中间产物,中间产物 B 有极值,若 B 为所需产物,则需控制反应时间,使其在极值时间 tm 附近停止反应,以得到 Bmax:,59,60,显然:Bm 值与 a 及 k1 / k2 值的大小有关。,若 k2/k1 增加, tm0, Bm ,61,对于复杂的连续反应,通常需解联立的微分方程,比较复杂。 所以在动力学研究中常采用一些近似方法:如稳态近似法等(后面介绍)。,讨论:,62,作业,P216 5, 8,13, 15,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