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009764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技术管理制度.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制度1、总则为了使我部承建工程项目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总队制定安全技术制度。2、危险源的辩识与评价项目部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规模,对工作、生活场所内各项活动的危险源进行充分地辩识,并进行风险评价,建立项目部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一般工程中的危险源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坍塌、起重伤害、高空坠落、触电、淹溺、灼烫、火灾、爆炸、洪水、中毒、雷击、瘟疫等。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生产实际情况,上级对生产安全管理的要求及时更新危险源辩识,重新进行风险评价,适时地更新和补充项目部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3、安全管理方案项目部应针

2、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考虑风险等级,确定控制目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安全管理方案。安全管理方案的内容一般应包括:需控制的风险;风险控制目标,包括分解到相关职能和层次的目标;控制风险的措施方案,包括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监控措施、技术方法及相关规定;适当的资源要求;实施管理方案的职责和权限;时间表,进度计划;及对管理方案的评审和更新。4、应急救援预案项目部应针对辩识出的重大危险源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领导机构;(2)指挥者及主要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3)在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采取的具体措施;(4)报警、联络的详细步骤和方法;(5)应急救援设备

3、、器具的配置及要求。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须报经支队审批,总队重点监管项目必须报经总队审批。5、施工组织设计所有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都必须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要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作业环境等情况,依据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一般化。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时要优先选用国家推荐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及时淘汰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方案应由项目部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项目总工程师审核,项目主任批准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在实施中,项目部应按要求给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备现行有效的与施工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

4、和操作规程。6、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爆破、吊装、水下、深坑、支模、拆除、特殊架子搭设和拆除、龙门架、井架、门机和塔吊的安装和拆除、施工用电等特殊工程或作业都应按要求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由项目工程技术人员编写、项目总工组织审查;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技术方案根据需要报请总队组织专家论证,必要时由总队质量安全部门报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再由质量安全部门备案后下发项目部,项目部严格按审查通过的方案实施。7、安全技术交底(1)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和设计变更施工前,根据需要,由项目总工程师或技术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分阶段、分层次、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5、。参与施工的施工人员须熟悉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安全措施等,科学组织施工,保证工程施工安全。(2)专项施工方案的交底应由主要编写施工方案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3)工程有分包单位的,要对分包单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可由项目部总工或技术人员对分包单位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先进行交底,再由分包单位负责人或技术人员对其所属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必要时可直接对分包单位施工人员进行交底。(4)每次作业前,作业班组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简单的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了解施工中的应注意的安全隐患和发生安全事故时应采取的措施等。(5)对于新进点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和上岗前的安全技术交底。(6)书面安全技

6、术交底双方应有签字记录。8、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1)各单位应收集国家及地方的各类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并及时进行更新。(2)项目部应针对施工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3)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计划时要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9、施工设备的选用及淘汰制度(1)项目部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制定施工设备采购计划,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2)选购施工设备时应“货比三家”,对供货单位资质要进行综合的评价,包括质量、供货能力、价格、服务质量、财务、物流能力、产品的环境影响、固废处理能力、产品的危险因素/风险因素、其它特定要求等。(3)对新购安全设备的使用人员要进行操作前的培训,可要求设备厂家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4)加强对设备使用中的保养和检查,严格落实“三检”制度。(5)对于达到使用年限的或有明显安全隐患的设备,经相关部门检查后认为不宜继续使用的,要坚决予以淘汰。-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