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学法指导.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40311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的学法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的学法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的学法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的学法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的学法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信息技术的学法指导摘 要:学法指导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同时,教师要关爱学生,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敢于创新,相互间合作学习。关键词:兴趣 习惯信息技术课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足以体现它在未来教育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知识更新很快,所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无疑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学法指导的必要性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重视学法指导的意义,将学法指导作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促

2、进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学法指导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尝试、大胆猜测、积极反思等主体性活动的过程中,获取最深切、最丰富的感性经验。利用类推和迁移,实现知识掌握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一步地,在把握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逐渐培养自身能力。二、学法指导的具体方法如下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5 / 6兴趣是成功之母,兴趣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动力和源泉。如果学生缺乏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会对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要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校学习与

3、课外生活,将枯燥的知识技能溶入到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中,通过故事情境,主题探究,动手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自己想学,愿意去学。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行为习惯。从上机练习的第一堂课开始,就训练学生正确开关机方法,逐步养成习惯,并且要使学生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当今社会,网络越来越丰富多彩,上网浏览、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下载资料、网络游戏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十分重要。如:教育学生要有美丑的辩

4、别能力,要正确对待网络游戏,还要教育学生网上活动也要遵守人际交往准则,用语文明礼貌、不讲脏话等。 3树立上机目的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前提。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有的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而有的对学习内容不是很感兴趣,容易使学生偏离主题,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从那里下手。所以,教师应该明确课堂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任务,有的放矢,能够在有限的45分钟内学有所获,从而避免了学生稀里糊涂、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4教师要关爱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树立自信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上机练习为主。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关爱学生,遵循由浅入深

5、由易到难,通过层层深入的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使学生既不会产生自满情绪,也不会悲观失望。努力调动全体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要把好生和差生搭配起来。无论哪项活动都不要放弃差生,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多给他们创造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获得的成功体验,课堂上对差生给予及时肯定与鼓励,使他们感到老师无时不在地关心他们,从而产生一种积极情感,促使他们变消极为主动,增强自信心。5学生要多动手操作,敢创新,相互间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更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上的许多知识,特别是软件的应用,如果单凭课堂讲解或者演示操作是远远

6、不够的,学生只有通过亲手操作,解决在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才会把概念理解的更好。要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老师及教材去创造性地理解所学内容,克服从众心理,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通过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学习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和关键步骤要多问为什么,进一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另外,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不仅能使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三、信息技术学法的注意事项1教师代替学生操作,解决问题。在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操作的惯性下,教师很容易犯包办代替的错误。特别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

7、有的教师往往会沉不住气,将自己的操作代替学生的操作、以自己的思考去代替学生的探索。结果学生反而什么都没学会。2教师放任学生自由操作。 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探索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去指导,结果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3. 教师统一要求学生操作。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往往存在着教师以集体辅导代替个别辅导,以同一种要求去要求所有学生的现象,完全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结果导致个别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学法指导的一点看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对提高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李 艺,李冬梅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王吉庆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张义兵 信息技术教师素养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