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阳师范学院校史编撰工作方案校史是学校发展历程的真实记载,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史编撰涉及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需要全校各部门主动配合、通力协作,需要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切实做好校史编撰工作,迎接建校四十周年,现制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政育人的方针,通过认真回顾总结我校建校以来的办学思想、办学成就和办学经验,进一步丰富教育思想,探索办学规律,凝练学校特色,弘扬办学传统,为提高质量、提升层次、增强特色、增进效益,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历史资鉴。二、编
2、撰原则1坚持实事求是、直书直录、近详远略、突出重点的编撰原则,沿袭学校创业、起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脉络,紧紧围绕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核心和加强内涵建设的主线,详述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与重大事件,全面展示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2. 校史撰写以记述为主,以提炼为辅,力争做到资料详实、数据准确,内容全面、客观、真实,详略得当。3体例严谨规范,分类科学合理;行文流畅,表述准确,文字精炼。三、内容分集与历史时期1这次校史编撰总体分信阳师范学院校史和信阳师范学院各二级学院(部、中心)历史集两部分。2. 信阳师范学院校史分两个历史时期编写:第一个时期从1975年至2004年,第二个时期从20
3、05年至2014年。党政机构、群团机构、教辅机构、附属机构、继续教育学院、华锐学院先分头撰写2005年至2014年校史的相关内容,再对1975年至2004年的校史进行修订。修订重在拾遗补缺、修正误差。3信阳师范学院各二级学院(部、中心)历史集为教学机构的历史,历史时期从1975年到2014年,按照统一的结构和体例编撰,史集总字数限50万字左右。四、编撰规范1结构。信阳师范学院校史按照篇、章、节、目四层结构编撰,信阳师范学院各二级学院(部、中心)历史集按章、节、目三层结构编撰,每个二级学院(部、中心)各撰写一章。2体例。以述为主,志、图、表等诸体并用,采取沿年记史的方式和按不同办学时期分段叙述的
4、手法,遵循“横分部门、纵述始末”的原则,内容相互关联的各有侧重,避免重复。3文体。以记述体为主,附以说明或其他文体。记述应直书直录,述而不议,以史实寓结论。4人物称谓。人物称谓原则上一般直书其名,确需加职务的一律按规范书写。单位名称,人物职务、职称均以当时称谓为依据。5数字表述。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述,名称顺序号以及个别不确定数字的表述(如:“五六十”)用汉字。五、工作步骤(一)建立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1成立校史编撰工作领导小组及校史编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校史办公室)。详见信院文201310号文件。校史办公室的职责如下:一是制定适合我校实际的校史编撰方案,提出工作具体措施,提交校史编撰工
5、作领导小组和校行政办公会议审定;二是组建撰写队伍,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三是根据校史编撰需要,在充分利用各单位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协调收集充分的校史史料;四是向学校提交校史编撰专项经费报告,管好用好专项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五是建设“信阳师范学院建校四十周年校庆网”,初期为校史编撰工作的网络平台,待校庆工作正式启动后,为校庆提供网络服务;六是办理学校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2组建工作队伍。组建一支由各单位选出的兼职人员撰写队伍,适当时候校史办公室会临时抽调相关单位人员做具体工作,各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和支持。(二)相关准备工作(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15日)1全面收集史料,尤其是
6、各单位2005年至2013年每年的工作计划、总结等。学校及各单位的重大工作和重要事件按专项材料收集。2建立校史编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相关单位制度(见附表)。校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在与联系单位协商的基础上,确定信阳师范学院校史(2005-2014)的篇名、各章之间的结构顺序和信阳师范学院各二级学院(部、中心)历史集各章之间的结构顺序及其内部结构,并送各单位主管校领导审阅。3聘请专家对各单位确定的校史编撰人员进行培训,就校史编撰的原则、规范、质量标准等进行讲解。(三)撰写初稿(2013年6月16日至2014年1月18日)12013年9月底之前,各单位根据校史编撰工作领导小组讨论确定的篇、章或节,按
7、照章节的顺序整理收集到的材料,提出本单位的撰写大纲。撰写大纲经分管校领导同意后报校史办公室。校史办公室将整合后的大纲提交校行政办公会议审核,并初步确定编写总纲。22013年11月底之前,各单位完成初稿编撰任务。2013年12月底之前,各单位报送经各单位领导审阅修改的初稿。在写作初稿的过程中,应预见2014年的经常性工作,并在章、节、目中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在完稿时添写相应的内容。32013年12月底之前,校史办公室和领导小组成员完成信阳师范学院校史(2005-2014)统稿,形成初稿;各二级学院(部、中心)完成各自历史集的统稿,初步定稿。42014年1月18日前,校领导班子成员审核各自分管和联
8、系单位的史稿。(四)整合(2014年1月19日至2015年6月30日)12014年3月底前,校史办公室分别将2005年2014年校史与1975年2004年校史按其内容对应关系划归到各党政机构、群团机构、教辅机构、附属机构、继续教育学院和华锐学院。22014年5月底,以上各机构按照近详远略的原则,在保留现有的篇、章、节的前提下,修订1975年2004年信阳师范学院校史,完成前30年和后10年两个历史时期校史的整合工作,使40年校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32014年6月底,校史办公室和领导小组成员完成信阳师范学院校史(1975年2014年)的统稿和信阳师范学院二级学院(部、中心)历史集的整合统稿工作。
9、五)审稿、校对、付印(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12014年10月底前,校史办公室和领导小组完成校史一审,并将史稿挂在校园网上征求各单位和广大师生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22014年11月底前完成校史二审,并提交校史编撰工作领导小组和校行政办公会审定。3. 2014年12月底前完成校史三审,并提请校党委会议审定。42015年1月交出版社,由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并设计信阳师范学院校史和信阳师范学院各二级学院(部、中心)历史集成书方案。52015年3月底,校史编撰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成书与出版方案。62015年5月,校史办公室完成校史付印前全部工作。72015年7月底前,完成校史的印刷和正式出
10、版。另外,根据三十周年校庆的经验,为广泛宣传学校四十年办学成绩,经校史编撰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商定,在编撰校史的同时,由党委宣传部编撰信阳师范学院四十年画册,由人事处编撰信阳师范学院“人师”风采,由招生就业处编撰信阳师范学院校友典范。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招生就业处在2013年6月30日前提出各自的编撰方案。校史编撰工作领导小组将对方案进行审议,并尽快组织实施。六、总体要求(一)提高认识,凝心聚力传承历史,泽润后人。做好校史编撰工作,对于进一步总结办学经验,传承大学文化,发扬我校艰苦创业、勤俭建校的优良传统,激发全校师生了解师院、热爱师院、建设师院的历史情感,对于进一步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我校
11、持续健康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各单位要同心同德,把校史编撰工作作为一项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抓,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广泛发动,积极参与学校的历史是几代创业者、全体师生共同的历史,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知情者,要动员学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为校史编撰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明确责任,确保质量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校史编撰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筹安排本部门的校史编撰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各单位要把校史编撰相关任务分工到人,指定1人(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研究生学历)专门负责撰写。本单位负责撰写的校史提纲、初稿,要经过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审阅。七、 检查考核校史
12、编撰工作是遵照学校主要领导的指导精神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校史编撰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不定期对各单位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学校将把此项工作纳入处级单位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内容,与年度目标考核成绩挂钩,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8 信阳师范学院校史编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联 系 单 位李益民国际交流合作处、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单 刚财务处、传媒学院、政法学院江玉安纪委、监审处、继续教育学院李宝峰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资产处、教育科学学院俞迎达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郭 东网络信息与计算中心、化学化工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金荣权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唐国战马列部、大外部、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刘党英历史文化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李 辉后勤管理处、基建处、后勤服务总公司郭 鹏学生处、团委、土木工程学院张宽福工会、离退处、华锐学院、体育学院王宏鑫学报、保卫处、校医院说 明1.领导小组成员所在单位不再指派联系人,由领导小组成员负责联系本人所在单位;2.根据信阳师范学院校史编撰工作方案,领导小组成员负有对自己联系单位校史编撰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保证进度和质量的责任。 联系单位表 中共信阳师范学院委员会办公室 2013年5月2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