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评估生产方面资料.doc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037445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评估生产方面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煤矿安全评估生产方面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煤矿安全评估生产方面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煤矿安全评估生产方面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煤矿安全评估生产方面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评估生产方面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评估生产方面资料.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矿井概况二、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说明1、矿井实际生产能力 开拓方式 开采水平2、开采水平、采区、采掘工作面生产及安全情况的说明3、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生产及安全情况的说明三、地质构造资料四、工程地质及对开采不利的岩石力学条件五、水文地质及水文资料六、内因火灾倾向性资料七、冲击地压资料八、矿井热害资料九、有害物质组分简介十、地震资料十一、气象条件十二、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资料十三、附属设施或附属生产单位危险、有害因素一览表十四、矿体四邻情况和报废巷道情况十五、矿体开采的特殊危险、有害因素的说明十六、矿井开采可能冒落区地面范围资料十七、矿井、水平、采区的安全出口布置、开采顺序、采矿方法、采空区

2、处理方法十八、防冒顶片帮措施十九、防治矿井火灾的安全措施二十、防治井下突水、涌水的安全措施二十一、防止地面洪水的安全措施二十二、防治自燃发火的安全措施二十三、防噪声、震动的安全措施二十四、矿井气候调节措施1、 矿井概况1、交通位置与自然地理1.1井田位置煤矿,位于省县境内。铁路、国道、高速公路均从井田南边经过,地面交通便利。1.2自然地理1.1.1地形井田内地势高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低山丘陵地带。山地海拔标高+650850米,冲沟平坦处海拔标高为+600650米。1.1.2水文据渑池气象站1958年2003年资料,本区雨季在69月,雨量101.5290.5,全年总降水量平均为683

3、.5,冻结期在11月至翌年3月,冻结深度1421。1.1.3气候本区属大陆性气候,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气温最高季节在68月,为38.6,最低季节在12月,为-14.7,年平均温度12.6。48月份以东风为主,9月至翌年3月以西风为主,一般风速24米/秒,最大风速1219.6米/秒。1.2.4地震本区属六级地震区。2、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井田位于陕渑煤田西部,处在东西构造与北东向构造的交汇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区内地层为一宽缓的单斜,地层西北平缓,而西南地层起伏急剧变陡,以至增大直立及倒转。2.2地质构造(见原资料)2.3水文地质(见原资料)3、煤层与煤质3.1煤层本区属石炭二叠系煤系。但在本井

4、田内普遍可采者仅有山西组二1煤层,局部可采者为太原群三1煤,其它煤层均不可采或偶尔可采。二1煤层厚度在034m之间,平均厚度3.86m。煤层倾角825度平均12度。井田内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呈串珠状和鸡窝状赋存,薄煤层、无煤带呈不规则分布,给巷道布置带来一定的影响。4、储量4.1井田范围西部以F41、F44、F45断层为界;东部和深部以F10断层和二1 0m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北部以F14断层和煤层露头线为界;南部以煤层露头线和F401断层为界。4.2储量井田已批准的精查地质报告,虽有一定的地质储量,但从矿井生产实际情况来看,本区煤层赋存不稳定,有大片无煤带出现的可能。截止2003年底,矿井工业

5、储量为6358.8万吨,可采储量3014.2万吨。4.3三个煤量:2003年底,矿井开拓、准备煤量均为950.9万吨,可采期为19年,回采煤量为36.5万吨,可采期为8.7月,均达到可采期要求。5、矿井生产5.1矿井生产能力5.1.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1.1.1矿井于1984年12月投产,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因受多种因素制约,产量一直徘徊在60万吨以下。2002年矿井产量为48.2万吨,2003年产量56.5万吨,预计2004年可实现60万吨的年产量。5.1.1.2矿井核定生产能力根据矿井的生产现状和实际生产能力,2004年初对矿井的生产能力核定后,矿井生产能力核定为75万吨。5

6、.1.2矿井尚有服务年限矿井1984年底投产后,以生产19年。2004年后,年产量按75万吨计算,还可服务40.1年。5.2采煤方法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工作面上、下巷沿顶送巷,回采期间对上、下巷采用分段分茬下压,对工作面采用放顶煤一次采全高爆破采煤法。5.3回采方式矿井煤层属于“三软”煤层,回采工作面生产时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兀型钢梁进行支护,爆破落煤,配合40T溜子运煤,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进行管理。生产过程中为了有效防止煤层冒顶,采煤过程中对煤层进行高压注水。6、井巷工程6.1井筒:主井,位于井田中央,为立井,井筒直径4.5米,深度475米,选用JKM2.254多绳摩擦轮提升,

7、配合6吨箕斗提煤。副井,位于井田中央,立井,井筒直径5.5米,深度456米,选用JDD1.854多绳摩擦轮提升,配合一对单层双车罐笼,用于提材料、设备和上、下人员。风井,一风井位于一、二采区上部井田边界,为斜井,长度270米,坡度24.5巷道断面为半圆拱形,净断面5.1,主要用于三采区回风。6.2井底车场根据井筒位置及井底水平,井底车场设于二1煤层顶板岩层中,车场采用石门大巷相连的环行刀式车场。调车方式采用甩车调车法,车底车场通过能力,根据计算为77万吨/年。6.3主要硐室井底车场内设有:箕斗装载硐室、皮带斜巷、推平机翻车机硐室、井底煤仓、调车室、南翼压风机硐室、电机车修理库、总变电所、主排水

8、泵房、水仓等硐室。炸药库和北翼压风机硐室,防水闸分别设于一、三采区下车场附近。6.4大巷轨道运输大巷,+200米水平,采用ZK7-6/550型架线式电机车,牵引1吨矿车运输,巷道断面为半圆拱型,净断面14.7,巷道长度2000米,二区总回风巷位于二采区上部,主要用于二采区回风,巷道净断面8.6,长度850米。6.5上下山目前矿井只有二采区一个生产系统,采区分上下山两部分生产。二区皮带上山布置在岩巷中,斜长总计1100m,SPJ800皮带,担负上山段出煤。二区轨道上山,沿煤层顶板布置,斜长1100m,安装JD40绞车,担负上山段出料。二区皮带下山,沿煤层顶板布置,斜长550m,安装SPJ800皮

9、带,担负下山段出煤。二区轨道下山,沿煤层顶板布置,斜长550m,安装JD40和JD11.4绞车,担负下山段出料。6、地测6.1队伍石壕矿现有地测人员6人,其中井下测量人员4人,主要服务井下生产测量。地质人员2人,主要从事井下一般地质资料收集工作。6.2装备主要有水准仪、经纬仪、激光指向仪等测量仪器。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说明1、矿井实际生产能力 开拓方式 开采水平矿井实际生产能力矿井于1984年12月投产,投产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因受多种因素制约,产量一直徘徊在60万吨以下,2002年产量为48.2万吨,2003年产量56.1万吨,预计到2004年,可实现60万吨的年产量。开拓方式矿井采用立井

10、单水平分区式上、下山开拓方式,中央分区式通风。主、副井均采用多绳摩擦轮绞车提升,主井采用六吨箕斗提煤,副井采用单层双车罐笼提升材料,上下人员。运输大巷采用7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一吨矿车运输。采区上、下山通过联络巷与运输大巷贯通。开采水平矿井为单水平上、下山开采,即+200m水平。2、开采水平、采区、采掘工作面生产及安全情况的说明+200m水平为矿井目前开采水平,共布置7个采区。一采区已回采结束,二采区为矿井目前唯一生产采区,三采区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99年关闭,预计2005年可恢复生产,其他采区均未开采。二采区:二采区为矿井唯一生产采区,采区分上、下山开采,上山段走向长1500800m,倾斜长10

11、00m;下山段走向长1000600m,倾斜长720m。采区上山段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工作面为双翼开采,布置工作面受到地质条件影响较大,采区下山段煤层埋藏较为稳定,工作面为单翼开采,布置工作面较为简单。采区工业储量1719.8万吨,可采储量1289.85万吨,截止2004年7月底剩余开采储量553.1万吨。采区生产能力60万吨/年。采区内已有五个工作面回采结束,12201、12041工作面正在回采,12051、12031工作面为准备工作面,还可布置五个工作面。三采区:三采区为开拓准备采区,采区分上、下山开采,上山段走向长900m,倾斜长1200m ;下山段走向长1000800m,倾斜长1100m,

12、采区工作面地质条件较为简单,但煤层埋藏不稳定,布置工作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采区工业储量1578.9万吨,开采储量1184.18万吨,截止目前剩余可采储量760.6万吨,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三采区1999年关闭,目前正在恢复,预计2005年可恢复生产。采掘工作面:矿井目前生产工作面为12201工作面,在二采区下段;12041工作面在二采区上段;采煤方法均为炮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准备工作面为12051和12031工作面,接替12041和12201回采工作面,正掘进准备。安全情况:矿井可采煤层为二1煤层,煤层顶板为大占砂岩,是矿区内重要标志层,平均厚度15

13、m,伪顶不十分发育,在局部会有厚度很小的碳质泥岩伪顶;煤层底板为黑色泥岩,厚度46m,遇水易膨胀。在掘进、回采过程中要加强顶、底板管理。煤尘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为23.52%,因此采掘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综合防尘。本矿虽属低沼矿井,但在生产中要按高沼地区进行管理,严防瓦斯聚集和超限,该矿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在掘进中不会遇到大的涌水,局部会有顶板淋水现象,但在穿越断层时应有防止断层突水的针对性措施。3、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生产及安全情况的说明(一)提升运输系统及设备主、副井提升系统及设备主井:立井、井筒直径4.5m,深度457m,选用JKM2.25*4多绳摩擦轮提升,配合6吨箕斗提煤。副井:立井、井筒直

14、径5.5m,深度456m,选用JKD1.85*4多绳摩擦轮提升,配合一对单层双车罐笼,用于提材料,设备和上下人员。水平运输大巷+200m水平,采用ZK7-6/550型架线式电机车,牵引一吨矿车运输。二采区运输系统:二区轨道下山,倾角1113,斜长550m,安装一台JD-40绞车,担负采区下山运料,并作为下山的回风巷道。另外安装数台JD11.4绞车,担负周转运料。二区皮带下山,倾角1113,斜长550m,安装三台SPJ-800胶带运输机,担负运煤。采区工作面使用SGW-2*25T溜子数台,下巷用SPJ-800皮带与皮带下山联结,负担工作面出煤。二区皮带上山,斜长总计1100m,安装数台SPJ-8

15、00皮带,SGW-2*25T溜子负担上山段出煤。二区轨道上山,斜长总计1100m,分上、下两段,安装DJ40和JD11.4绞车担负上山运料。二、排水系统及设备主排水设备采区排水集中到井底中央水仓,然后排到地面,排水高度485m。选用五台200D68*9型水泵,两台工作,三台备用。二采区下山排水系统及设备排水系统:下山水仓轨道下山南大巷井底中央水仓。选用五台5DA-8*6多级离心泵,扬程110m。二采区上山排水系统及设备排水系统:12051下巷水仓轨道上山南大巷井底水仓。选用两台4DA-8*6多级离心泵,扬程80m。三、压风系统及设备矿井现有两个压风站,地面压风站设在工业广场内,装三台10m3/

16、分3L-10/8压风机向主、副井、地面煤仓供风。井下南大巷压风机房安装两台20m3/分4L-20/8压风机向二采区供风。四、供电系统井下中央变电所直接引自矿井地面35KV变电所,下井电缆选用三条3*90不可滴水钢丝铠装电缆,沿副井敷设。以两条电缆至二采区变电所,向采区供电,以一回供北大巷掘进用。采区变电所向掘进、回采工作面供电。五、安全情况所有主、副井等设备司机,机车司机、信号工等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主、副井提升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钢丝绳、连接装置、制动装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之规定。斜巷运输保证设施必须齐全,完好、可靠、并严格执行“行人不开车,开车不行人”制度。大型物体的运

17、输必须有专项措施,固定装载不合格不得入井。电机车制动装置,撒砂装置等安全保护设备,必须齐全、完好、可靠并经常使用。其他按提升、运输及机械设备防护装置及安全运行保障措施执行。1、地质构造资料石壕井田位于陕渑煤田西部,正处在东西构造与北东向构造的交汇处,两种构造体系相互影响、改造,使矿井地质构造变的较为复杂,区内地层为一宽缓的单斜,地层西北平缓,走向北4070东,倾向东南,倾角1020,而西南地层起伏急剧变陡,走向东北3070西,倾向东北,倾角2040,以至增大直立及倒转。区内构造形态以断层为主、褶曲次之。一、褶曲:陕渑向斜在矿井南部向西仰起,由于受新华夏系改造,在西部向斜轴向北偏移,向斜轴部地层

18、较平坦。二、断层:根据矿井勘探和生产补充勘探及在生产过程中所揭露出来的,大于20米落差的断层有10条,其断层性质如下:(见统计表)。落差小于20米的小断层,在井田内也很发育,矿井投产以来,在生产过程中先后揭露探明小断层90多条,这些小断层多数为高角度正断层,倾角均在6070,在剖面上构成较陡的阶梯状,在平面分布上,这些小断层是成组出现,走向、倾向大体一致、相互平行,各断层在向中深部延伸尖灭的过程中,延伸距离与断层落差成正比。总体来看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复杂程度属类,区内断层几乎全为正断层,说明形成机理为张力所致,主要是受北东向构造体系影响结果。小断层发育随大断层面的变化,在大断层转弯处小断层数量

19、明显增多,根据这一特点,预计三、四采区小断层会进一步增多,这将会对今后采区准备和工作面的掘进及回采有直接影响。鉴于三区、四区勘探程度偏低,建议对三区、四区开采时要进行物探及补充勘探。2、工程地质及对开采不利的岩石力学条件一、煤层顶板:俗称大占砂岩,灰、灰白色细中粒砂岩,中厚层状,炭质层面平整,富含云母碎片,局部含黄铁矿结核,具斜交层理,泥钙质胶结,根据钻孔岩样实验结果为:比重2.72t/m,容重2.61 t/m,孔隙率4.04%,抗压强度在自然状态下为71.0117.5;抗拉强度为1.865.22;纯剪抗剪强度为7.5147属二级顶板。二、煤层底板:灰黑色致密泥岩或砂质泥岩,局部发育炭质泥岩(

20、伪底),钻孔岩样实验结果为,比重2.6 t/m,吸水性1.52%,抗压强度在自然状态下为25.458.7;抗拉强度1.903.39;纯剪抗剪强度为7.45;吸水性0.571.52%,自由膨胀为11.6%,属一级底板。根据矿井多年来生产和在开采过程中表明,二1煤顶板陷落的经验上是,砂岩为直接顶板,采空后自动陷落;伪顶泥岩、炭质泥岩局部发育,厚度0.28.4米,随采随落,周期不明显。二1煤层底板在开采中有明显底鼓现象,滑动面较多,给巷道维护带来一定困难,应采取防治措施。3、水文地质及水文资料一、地形、地貌:矿区位于黄河与洛河之间分水岭地段,属低山丘陵区,山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标高+650850米

21、,相对高差约200米,矿区北部为寒武奥陶系灰岩组成的中低山区,构成该区一级分水岭,中部为二叠系上部马头山砂岩组成的单面山地形,成为次级分水岭。区内地形起伏,地表冲刷剧烈,冲沟发育,基岩风化带25米75米,充分显示地壳急剧上升的低山丘陵地形,其地形不利大气降水的渗透。二、地表水系:本区地面水系简单,无较大的地表水流,仅有一些流量很小的冲沟,甘豪河:发源于南沟村附近,从东向西横贯井田南部,据1986年元月18日观测为27.7L/s,雨季流量暴涨,流量达412 m/s,充分显示山区河流的特点。甘豪河与硖石河汇入清水河后流入黄河。排沟、王沟:发源于狼凹山下,由东向西迳流,于东椅湾村附近汇入龙潭沟,沟水

22、均由基岩风化带的坡积层水汇集而成,水量很小,据1986年8月观测,排沟流量为0.0055 m/s,王沟流量为0.005 m/s。雨季流量较大,由于排沟、王沟在井田浅部对煤层充水有一定影响。三、含水层与隔水层:根据岩性及含水性,地下水贮存与埋藏条件,在井田内划分为三个含水层(组)和三个隔水层。含水层(组)是:1、奥陶系灰岩;2、太原群灰岩;3、二1煤层顶板砂岩;4、二叠系马头山砂岩;5、基岩风化带;6、第四系砾石,第三系泥灰岩、砾岩。隔水层(组)为:1、太原群组底部铝土质泥岩、铝土岩;2、二1煤与4煤顶板灰岩之间的砂质泥岩、泥岩;3、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中、下部紫色砂质泥岩。老窑积水情况,在井田南部

23、有几处老窑,均系开采二1煤层,开采范围很小,涌水量仅为1023 m/a。因此,老窑积水量不会太大,但是由于老窑开采年代很久,资料可靠性差,在矿井开采时应采取边探边生产,以防老窑突水。四、矿井充水因素:1、大气降水是井田充水的主要来源,大气降水补给直接含水层,然后进入矿井。根据矿井涌水量的大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的强度呈明显的相关联系。2、地表水的下渗是矿井的第二水源,甘豪河在流经奥陶系灰岩和石炭系灰岩裸露地带时,河水的漏失量84%92%,而进入矿井采空区后,仍在继续渗漏。3、含水层水,煤系下伏石炭系灰岩,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含水比较丰富,是煤层底板的主要充水含水层。4、构造影响的断层导水,

24、本区阶梯状的断层较发育,高角度的正断层,使上盘煤层与下盘太原群灰岩或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斜接或对接,是造成矿井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5、老钻孔封孔质量一般较差,1965年施工的钻孔封孔质量都未做透孔检查,为防止意外事故,应引起注意。五、矿井涌水量:根据多年来的观测结果,矿井年平均286,最大涌水量为384随着开采范围的增加,特别是在深部开采,矿井涌水量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故应完善矿井的排水系统。(见统计表)六、防治水现状:1、本区地表水系简单,无较大地表河流,每年雨季来临前,成立专门防治水小组,并对井上、下的防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试运转,现有排水大泵5台、3台可同时启动,可抵御1000 m/时以上的

25、矿进涌水量,2台备用,随着开采范围扩大及动压影响,应高度重视奥灰水的突水威胁,矿井生产过程中应加强防探水措施。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本矿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孔隙、裂隙顶板间接进行型矿井,另考虑到地表老窑的水害威胁和井下开采水文地质条件不清因素,按中等类型开展水文地质工作。内因火灾倾向性资料根据资料,二1 煤层硫矿物质及丝炭成分含量低,产状平缓,煤层的自燃等级为四级,利用煤样测定的自燃倾向性,煤层属不易自燃发火。矿井从投产至今,未发生煤的自燃现象。冲击地压资料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矿井投产以来的资料表面,矿井开采不受冲击地压的影响。矿井热害资料根据1995年矿井地质报告资料,对15个钻空进行了简易测

26、温,并按20米孔深一个测点的要求,自上而下进行,均测到最大孔深。最高温度甘702孔为30.8,平均21.9。各钻孔测温成果数据统计见下(表1)。其地温梯度由下式算出(单位/100米)。井温测点温度恒温带温度地温梯度=测点深度恒温带深度按矿井地质报告中参照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组介绍的方法:恒温带深度选用30米,恒温带温度利用渑池县19571981年地表平均温度15。计算结果,该矿区地温梯度一般为0.912.67/100米,属于地温正常区。区内仅甘702孔地温梯度求出为3.22/100米,为异常点。该孔井温特征是全孔均最高,在恒温带下首测点井温已达22.4。以首测点起到终孔,其井温梯度为1.77/

27、100米。该孔位于F45断层东侧和瓦斯异常带南侧附近,且与三个异常孔排列方向、断层、煤层走向一致;瓦斯异常的特征是,愈靠近该孔的异常孔,瓦斯风化愈强烈,但异常带北邻1609孔瓦斯含量为全区最大。故分析甘702孔高地温的原因是,因受断层的影响,该孔处与异常带间有较发育的裂隙导通,致使异常带瓦斯风化逸出,在该孔处氧化所致。该区甘702孔深度520米,孔底温度30.8,为最高地温点,1105孔深578米,地温25.1,为最深测温点,其他测温点地温均不超过27。二1煤层段地温愈靠近埋芷浅露头区,地温愈底,随深度增加,地温增高,但增加较缓慢,变化于1627之间。其下伏太原组、奥陶系地层以灰岩为特征,为主

28、要含水地层,一般无地热源。故该矿井为无热害矿井。有害物质组分简介煤中有机质主要是炭、氢、氧和硫等元素构成的。其有害组分包括:1、灰分:二1煤、三1 煤原煤灰分平均产率分别为20.34%和19.83%,属主焦煤类偏肥。煤灰分分析以sio2为主,次为At2o3。2、硫分:煤和原煤全硫含量分别为2.58%和4.47%,属富硫煤和高硫煤,原煤中均以硫铁矿的硫为主,分别占全硫的64%和60%,洗选时容易脱落。3、磷:原煤磷含量较低。二1 和三1 原煤含磷量分别为0.039%和0.004%,属低磷煤。尚未在原煤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的有毒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地震资料根据“石壕矿一水平采区补充勘探地质报告”论述,

29、本区属六级地震区。矿区井田内地势高地形复杂,西北高东南低,为低山丘陵地带,地震频度较高,应提防地震发生。邻省曾影响本区的地震有:1272年甘肃古浪8级大地震,波及本区和新安县柿凹一带,发现十几公里长的地裂,裂缝走向大致呈N70W80H N10E两组。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三门峡地区受影响较严重。气象条件1、气象:本区为大陆性气候,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四季分明,且昼夜温差较大。据渑池气象站20年内观测结果表明(见下表)气温()降水量(mm)蒸发量(mm)相对湿度(%)最高(大)41.61013.62368.774时间(年、月、日)1996.6.20196419961964最低(小)-18.7

30、456.11583.359时间(年、月、日)1996.1.31196519851960年 平均12.3654.751945.7163.72、风向:每年59月以东东南风为主,10月翌年4月以西北风为主;一般风速1219.6秒/米。全年以西西北风频率较高,对本区气候影响较大。3、霜冻:降雪冻结期在11月翌年3月,冻结深度为1421cm,最大冻土深度0.31m;最大积雪深度300 mm。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资料(主要生产环节或者生产工艺的危害因素分析)沼气:据石壕矿和邻近矿历年坚定资料,石壕矿瓦斯涌出量一般低于7.8m3/t,属低沼矿井。但在采区深部,瓦斯有可能富集,因此+200水平各采区应按高沼地区

31、进行生设计和生产管理。在生产中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通风管理,严格瓦斯检测制度,严防瓦斯聚集和超限。煤尘:二1煤有煤尘爆炸危险,爆炸指数平均为23.52%。因此,在回采过程中,要加强降尘工作。生产中还要有计划地对井巷进行定期清扫,冲洗煤尘和刷浆工作。水文地质:本区地表水系简单,无大的地表水系流,仅有甘壕河沟,但流量小,季节性强。地下水受阶梯性发育的高角度正断层控制,使上盘煤层与下盘太原群及奥陶含水层接触,成为造成矿井出水的主要因素。生产实践证明,大占砂岩煤层顶板含水量较小,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矿井开采的是底版太原群灰岩含水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在生产中要作好预防。地热:+200m水平

32、煤层埋藏为400650m,随着开采深度增大,地热现象逐渐突出,因此要加强通风降温。冒顶、片帮:区内二1 煤层直接顶为大占砂岩,性脆易跨落,底板为泥岩,但遇水易软,发生底鼓。随开采深度的增加,采区侧压、顶压较大,生产过程中易造成片帮、冒顶事故。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地质预报工作,制定防冒顶、片帮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工作。附属设施或附属生产单位危险、有害因素一览表危险或有害因素防治措施压力容器1、压力容器的腐蚀、变形、裂纹、泄漏、材质劣化。2、不正确运输、滑轮、碰撞、倒置。3、不正确存放、接近热源或电器设备及明火。4、不正确使用,如锅炉温度过高,压力过大,引起爆炸。1、具有操作压力容器资格证书的

33、人方可操作。2、定期检查、检测、实验维修各类气瓶、锅炉管道等容器。3、正确运输如氧气、乙炔瓶,用专用小车推,不能地滚、乱抛或运输中碰撞。4、储存时远离热源、电气设备及明火。(如规定氧气瓶距明火10m。起重机械1、 链条脱钩伤人。2、 重物下滑伤人。3、 悬空重物突然下掉伤人。4、 轨道不畅通或操作不当碰坏设备。5、 电气火灾。1、 器重钩设闭锁装置。2、 起吊时严禁越人通过。3、 起吊时人员躲到35米以外安全距离。4、 长期悬空重物支垫木。 5、 保障道路畅通。6、 设置应急救援预案。核子称产生核辐射对人体造成危害1、挂警告牌加铁箱上锁等防护装置。2、设专人管理,制定管理措施。3、对管理人员定

34、期体检。南山渣堆1、 滑坡伤人。2、 产生有害气体。3、 煤矸自燃产生明火烧伤人。1、 放渣轨道设防跑车装置。2、 员穿防滑鞋,站于车后,严禁用脚蹬放矿车。3、 轨道头悬空距1m。4、 渣堆下设防护栏,挂警告牌。5、 拉渣时严禁挖空造成悬渣。6、 经常浇水防止矸自燃。易燃易爆场所1、炸药库:有雷管、烈性炸药易爆炸。2、油库:汽油、柴油、齿轮油各种易燃油,易爆物。3、木场:遇到明火或其他火源也易燃烧。1、工作场地严禁烟火,建立严格规章制度。2、工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各项工作。3、安设避雷设施。煤楼1、 煤尘爆炸。2、 煤尘危害人体。1、 安装防尘系统、检测系统。2、 佩带个人防护系统。3、

35、定期洒水除尘。4、 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矿体四邻情况和报废巷道情况石壕矿南部以二1煤层露头线为界,北部以二1煤层露头线和F14断层为界,东部二1煤层0底板等高线和F10断层为界西部以F41、F45断层与观音堂煤矿五号井和八号井相邻。西南部以陇海铁路保安煤柱和06勘探线为界,井田南北长约4.54km,东西矿平均约2.5km,面积约11.35平方公里。区内开采煤层一层,煤系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截止2003年底期末未能利用储量3014.2万吨。矿井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水平设计7个采区,其中的一采区回采结束,采空区自行冒落塌实;一采区主要大巷仍作通风巷道,其他巷道均报废。已报废巷道和采空区内均有少

36、量积水,但对安全生产构不成严重威胁。矿体开采的特殊危险、有害因素的说明煤矿生产是高危行业,在矿体的开采过和中,时刻受到瓦斯、煤尘、火灾、顶板、水害以及机电运输等因素的威胁。1、石壕矿瓦斯级为低沼矿井,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以及地质条件的变化,预计在断层带附近瓦斯含量会增大。2、矿井煤尘不仅影响到矿工的身体健康,更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石壕矿煤尘爆炸指数鉴定结果是:二1煤为23.52%,具有爆炸性。工作中必须加强综合防尘。3、火灾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在防治外部火源引起为灾的同时,要防止煤炭的自燃发火,资料表明,矿井煤产状平缓,自然等级为四级,属不易自燃煤层。4、水害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

37、一。矿井水害包括三方面:、一是地表水,由于煤层埋藏较深,受地表水影响很小。、在断层附近,当含煤地层与奥陶灰岩接触,一旦出现泄水通道,将会大量泄出,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底板含水性强,危害性大,遇断层或裂隙易引起底板突水。5、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所采地区的侧压、顶压较大,易发生片帮、冒顶事故,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支护方式来管理顶板。矿井煤系地层由大占沙岩、煤层、泥岩等岩层构造。煤层直接顶板是厚层大占砂岩,煤层的直接底是泥岩。这种特殊的地层结构造成了顶板易冒落、底板易底鼓变形。现生产区域煤层埋深已达500m,地压大,煤巷易片帮和底鼓,岩巷易顶帮开裂和脱落变形。采用主要支护方式有工字钢棚支护,砌碹支护

38、等。下步将与高等院校联合研究,力求探索出一种适合矿井地质条件的有效支护方式。矿井开采可能冒落区地面范围资料为探讨和取得煤矿开采对地表的影响资料,应用概率积分法对矿井深部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了预计,并预计和评价开采后地面房屋建筑的破坏程度。所取得的资料如下表:深部采区全陷法开采地表移动及变形参数表 表1参数名称符号取值单位下沉系数q0.43拐点偏距S1(下山)S2(上山)S3(走向)-54065米主要影响角正切tg1(下山)tg2(上山)tg3(走向)2.692.682.40开采影响传播角072度水平移动系数b0.30注:上述数据适与全陷法开采全陷法开采地表移动及变形最大值统计表

39、表2预计内容最大下沉值Wma x(mm)最大倾斜变形值Tma x(mm/m)最大曲率变形值Kma x(x103mm)最大水平移动值U ma x(mm)最大水平变形值 ma x(mm/m)单翼开采522.182.740.01287.851.38双翼开采522.432.880.02288.981.91上表说明,地下煤层按现有生产地质条件开采后,地表产生的变形值均未达到级损害标准,即:倾斜变形3.0 mm/m;曲率变形0.2*103mm;水平变形2.0mm/m。矿井、水平、采区的安全出口布置、开采顺序、采矿方法、采空区处理方法1、 安全出口布置+200m水平经过运输大巷,总回风巷有主井、副井、一风井

40、做为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主、副井进风,一风井回风。二采区运输上、下山为进风巷,轨道上、下山为回风巷,经过南大巷,总回风巷与主井、副井、一风井,联通到达地面。采区里工作面利用上、下巷做为安全出口与轨道上、下山,运输上、下山联结。2、 开采顺序煤层开采顺序为,先采二1 煤层,后采三1煤层。采区开采顺序,采区由井田中央向边界开采,采区上山段由下向上前进式开采,采区下山段由下向上后退式开采,采区工作面由采区边界向上山后退开采。3、 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法,沿煤层底板放顶煤炮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4、 采空区处理方法工作面煤层顶板采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当工作面回采完毕后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密闭,设置密闭墙

41、。防冒顶片帮措施1、严格要求工程质量,支架的扎角,棚距,迎山角以及巷道的中腰线,背顶背帮等要求,必须符合规程及质量标准化有关规定。2、掘进头支护要及时,严禁空顶作业。3、掘进过程中要经常敲帮问顶,把活矸捣下,施工中,必须使用好前探梁。4、严禁空顶、空帮。空顶高度大于500mm时,必须用坑木绞架接顶。登高绞架,应先检查瓦斯情况,严禁软关门。5、放炮前要加固好工作面的支架,严防放炮崩倒支架。放炮后,要对变形扭斜的支架及时修复。6、经常检查维护好巷道内的支架,工作人员工作之前,必须先检查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修。7、巷道开口时,前5m巷道,若放炮作业,装药量必须减半,同时要对开口巷道前后各5m进行

42、加固,严防冒顶事故发生。8、煤巷作业时,要对施工巷道加强注水工作,以加强煤层粘结度,预防冒顶事故发生。9、巷道沿煤层底板施工时,为了预防冒顶,可用人工配合手稿作业,禁止放炮施工。10、沿煤层底板施工时,在巷道施工正头,必须留设象鼻子预防冒顶。11、各施工地点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等有关规章制度执行。12、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必须成立以生产矿长为组长,有生产、安检、调度室等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及采煤队队长要现场跟班指挥。13、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和回采结束放顶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第57条及(85)煤安字第536号中的(四)与(86)煤字第253文号的第一项有关规定

43、执行。14、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和回采工作面结束放顶,都要有专项组织措施和技术安全措施。15、修复老巷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章第七条有关规定,制定专项安全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贯彻执行。16、回采工作面遇到地质构造复杂地段时,必须及时编写具体的安全措施。17、凡是十字头交叉点,大硐室等重点工程施工,需要特殊支护时,结合具体情况,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18、单体液压支柱下井前要进行承压实验,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19、各采掘工作面必须有规程和施工安全措施,认真向工人贯彻,并认真执行措施及规程贯彻学习的十个环节。贯彻时由本队队长负责,要强调贯彻的质量,保证所有有关人员人人皆知,并且要签名登记,进行考

44、试。做好贯彻记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20、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掘进工作面要有前探梁支护和防倒棚装置,任何情况下不准空顶作业。21、回采工作面的两巷必须按规程规定架设超前抬棚,机头大棚必须坚持使用四梁八柱,工字钢长梁,交错迈步前进,两巷超前支护按采煤质量标准执行。22、锚喷巷道要做到掘后就喷,锚喷及时,并按规程规定的距离掘喷,保证工程质量。23、十字头,T字口必须架设双抬棚,煤巷开口要镐掘5m后方可装药放炮,巷道中如有连续断梁两棚以上者,应及时更换或套棚。24、处理大冒顶事故时,要有单项的安全措施。25、巷道贯通时,要编制专项贯通措施。26、严格执行井下发的“顶板管理工作实施细则”。27、应加强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检测,防止回采面、掘进面冒顶事故的发生。防治矿井火灾的安全措施1、采煤工作面浮煤必须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