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学检验教案第 一 次课教案授课章节绪论 第一章 抗原(第一节 免疫原性)授课时数2课时教材名称免疫学检验主 编吕世静出版社及版本人卫第二版课 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1、掌握免疫的概念和免疫三大功能;2、熟悉免疫学的发展简史;3、熟悉免疫学检验的应用、特点;4、掌握抗原概念、特异性及决定因素。重 点免疫的概念,免疫三大功能,抗原概念、特异性及决定因素难 点抗原概念、特异性及决定因素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点名)二、论述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的学习对检验专业的重要性,概括学习内容和要点
2、三、讲授本次课内容绪论(一)免疫学的基本概念(讲授法+举例讲解)1、免疫概念(重点讲授)2、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防御(重点讲授)(二)免疫学发展简史(讲授法)经验时期、经典时期、近代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一般讲授)5min5min70min15min5min(三)免疫学检验(讲授法一般讲授)第一章 抗原抗原概念(讲授法重点讲授)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讲授法重点讲授)完全抗原和半抗原(举例讲授法重点讲授)第一节 抗原的免疫原性(一)异物性: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物质(举例讲授法一般讲授)(二)理化特性:分子量、化学组成和结构、物理性状(讲授法一般讲授)(三)其他因素(讲授法一
3、般讲授)四、总结概括本堂内容归纳、概括本堂学习的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1、免疫三大功能是什么?由此推断免疫对人类是有利无害的吗?2、什么是半抗原?什么是完全抗原?如何转变?3、抗原的免疫原性与什么因素相关?5min5min5min5min10min10min10min10min课后小结:免疫学检验是临床必不可少的检验方法之一,学习免疫学检验意义重大。免疫学比较抽象,因此学习需要较大的耐心和自我思索能力。参考资料: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卫出版社 第三版 王兰兰主编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陶义训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唐珊熙 主编 2002年人卫出版社第 二 次课教案授课章
4、节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第三节 抗原的分类授课时数2课时教材名称免疫学检验主 编吕世静出版社及版本人卫第二版课 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1、掌握抗原特异性、交叉反应和共同抗原的概念;2、熟悉抗原决定簇的分类;3、熟悉常见的一些抗原的分类方法;4、掌握几种常见的重要抗原。重 点抗原特异性、交叉反应和共同抗原的概念难 点抗原特异性、交叉反应和共同抗原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点名)二、提问复习前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1、免疫三大功能是什么?2、什么是免疫原性?什么是免疫反应性?3、什么是半抗
5、原?什么是完全抗原?三、讲授本次课内容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概念(讲授法重点讲授)(一)抗原决定簇1、抗原决定簇的特点(讲授法重点讲授)5min5min70min5min10min2、抗原决定簇的分类(讲授法一般讲授)(二)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讲授法重点讲授)第三节 抗原的分类(一)根据诱导的免疫应答分类1、胸腺依赖性抗原(讲授法重点讲授)2、胸腺非依赖型抗原(讲授法重点讲授)3、超抗原(讲授法一般讲授)(二)根据抗原与宿主的亲缘关系分类(举例讲授法一般讲授)1、异种抗原病原微生物、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动物免疫学清2、同种异型抗原血型抗原(ABO、Rh)、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3、自身抗
6、原4、异嗜性抗原(三)其他分类方法(讲授法一般讲授)四、总结概括本堂内容归纳、概括本堂学习的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1、如何理解特异性?2、什么是共同抗原?什么是异嗜性抗原? 3、ABO或Rh血型抗原属于什么类型抗原?4、什么是抗原决定簇?10min10min20min5min10min课后小结:抗原特异性是免疫学检验的基础原理,一定要重点理解学习,否则日后学习检验技术时会遇到很大障碍。参考资料: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卫出版社 第三版 王兰兰主编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陶义训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唐珊熙 主编 2002年人卫出版社第 三 次课教案授课章节第二章 免疫球蛋
7、白与抗体第1、2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抗原特异性授课时数2课时教材名称免疫学检验主 编吕世静出版社及版本人卫第二版课 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1、掌握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概念和区别;2、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各区功能;3、熟悉免疫球蛋白水解片断及免疫球蛋白其他成分;4、熟悉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重 点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概念和区别,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各区功能难 点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各区功能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点名)二、提问复习前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1、什么是共同抗原?
8、什么是异嗜性抗原? 2、ABO或Rh血型抗原属于什么类型抗原?3、什么是抗原决定簇?三、讲授本次课内容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Ig和Ab的概念(讲授法重点讲授)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画图讲授法重点讲授)5min5min70min10min15min1、四肽链结构2、可变区和恒定区3、绞连区(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画图讲授法重点讲授)(三)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画图讲授法一般讲授)1、连接链2、分泌片(四)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断(画图讲授法一般讲授)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讲授法一般讲授)(一)同种型(二)同种异型(三)独特型四、总结概括本堂内容归纳、概括本
9、堂学习的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1、什么是Ig?什么是Ab?两者有什么区别?2、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及各区功能?3、超变区功能是什么? 10min10min10min15min10min课后小结:免疫球蛋白的模式图非常抽象,但是如果画图讲解,效果很好,浅显易懂,便于理解和记忆。参考资料: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卫出版社 第三版 王兰兰主编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陶义训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唐珊熙 主编 2002年人卫出版社第 四 次课教案授课章节第三节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第四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第五节 编码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及抗体多样性授课时数2课时教材名称免疫学检
10、验主 编吕世静出版社及版本人卫第二版课 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1、掌握抗体的生物学活性;2、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和各类特点;3、熟悉编码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和抗体分子的多样性。重 点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和各类特点难 点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和各类特点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点名)二、提问复习前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1、什么是Ig?什么是Ab?两者有什么区别?2、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及各区功能?3、什么是超变区?功能是什么?三、讲授本次课内容第三节 抗体的生物
11、学活性(举例讲授法重点讲授)(一)特异性结合抗原(二)激活补体5min5min70min25min (三)结合Fc段受体(四)结合细菌蛋白(五)通过胎盘和粘膜第四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类比讲授法重点讲授)(一)免疫球蛋白G(二)免疫球蛋白M(三)免疫球蛋白A(四)免疫球蛋白D(五)免疫球蛋白E第五节 编码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及抗体多样性(讲授法一般讲授)(一)编码免疫球蛋白的基因(二)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排(三)抗体分子的多样性(四)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表达的其他特性四、总结概括本堂内容归纳、概括本堂学习的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1、IgG和IgM有什么区别?2、抗体的生物学功能有什么? 3、SI
12、gA含有什么结构?30min15min10min课后小结:免疫球蛋白功能、分类及各类特征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易于接受,同时能提高同学的学习热情,效果很好。参考资料: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卫出版社 第三版 王兰兰主编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陶义训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唐珊熙 主编 2002年人卫出版社第 五 次课教案授课章节第三章 补体系统授课时数2课时教材名称免疫学检验主 编吕世静出版社及版本人卫第二版课 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的1、掌握补体的概念、熟悉补体的组成、命名和
13、理化性质;2、掌握补体三种激活途径;3、掌握补体的生物学作用。重 点补体的概念;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补体三种激活途径难 点补体的概念;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补体三种激活途径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点名)二、提问复习前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1、IgG和IgM有什么区别?2、抗体的生物学功能有什么?3、抗原、抗体结合以后会发生溶细胞现象,为什么?三、讲授本次课内容 第三章 补体系统第一节 概述(讲授法)(一)补体的定义(讲授法、重点讲授重点突出补体存在、性质不稳定和溶细胞作用的特性)5min5min70min10min(二)补体的组成和命名(一般讲授)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讲授+图表法)(一)
14、经典激活途径(重点讲授)(二)MBL途径(重点讲授)(三)旁路激活途径(重点讲授)(三种途径的讲授需要比较讲解,加强同学记忆理解。)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讲授法一般讲授)(一)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二)调理作用;(三)免疫粘附作用;(四)介导炎症反应;(五)清除免疫复合物。四、总结概括本堂内容归纳、概括本堂学习的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1、什么是补体?有什么特点?功能是什么?2、补体的激活途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45min15min10min课后小结:补体的激活途径难度较大,类比+图表讲解效果较好。参考资料: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卫出版社 第三版 王兰兰主编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
15、出版社 第二版 陶义训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唐珊熙 主编 2002年人卫出版社第 六 次课教案授课章节第四章 免疫系统授课时数2课时教材名称免疫学检验主 编吕世静出版社及版本人卫第二版课 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1、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2、掌握外周和中枢免疫器官及其功能;3、掌握常见的免疫细胞及其特性,熟悉常见的免疫分子。重 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外周和中枢免疫器官及其功能,免疫细胞难 点外周和中枢免疫器官及其功能,常见的免疫细胞及其特性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点名)二、提问复习前
16、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1、什么是补体?有什么特点?功能是什么?2、补体的激活途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三、讲授本次课内容第五章 免疫系统第一节 免疫器官(讲授法重点讲授)(一)中枢免疫器官 1胸腺;2骨髓 ;3腔上囊(二)外周免疫器官 1淋巴结 ;2脾 ;3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5min5min70min10min第二节 免疫细胞(讲授+图表法)(一)淋巴细胞(T、B细胞重点讲授)1、T细胞;2、B淋巴细胞;3、第三群淋巴细胞 (二)单核吞噬细胞(一般讲授)(三)抗原提呈细胞 (一般讲授)(四)其他免疫细胞(一般讲授)第三节 细胞因子(讲授法一般讲授)(一)细胞因子概念及分类(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17、及生物学作用(三)主要的细胞因子四、总结概括本堂内容归纳、概括本堂学习的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1、试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中枢免疫器官功能是什么?外周免疫器官功能是什么? 3、T、B细胞功能及基本特征?35min25min10min课后小结:免疫系统是一个系统知识,需上下联系系统讲授器官、细胞、因子,最后总结互相的联系。参考资料: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卫出版社 第三版 王兰兰主编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陶义训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唐珊熙 主编 2002年人卫出版社第 九 次课教案授课章节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第六章 免疫应答(TI)授课时数2课时教材名称免疫学检
18、验主 编吕世静出版社及版本人卫第二版课 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1、掌握MHC定义和HLA的分布及意义;2、掌握免疫应答的类型和过程,熟悉免疫应答的特点;3、掌握细胞免疫应答的原理。重 点HLA的分布及意义,细胞免疫应答的原理难 点HLA的分布及意义,细胞免疫应答的原理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点名)二、提问复习前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1、试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中枢免疫器官功能是什么?外周免疫器官功能是什么? 3、T、B细胞功能是什么?三、讲授本次课内容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第
19、一节 HLA复合体(讲授法一般讲授)(一)基因组成(二)遗传特点单元型、共显性、连锁不平衡5min5min70min30min第二节 HLA的分子结构、分布与功能(一)HLAI类分子(讲授法重点讲授)1、分子结构;2、分布;3、功能 (二)HLAII类分子(讲授法一般讲授) 1、分子结构;2、分布;3、功能(三)HLAIII类分子(讲授法一般讲授)(四)HLA分子表达的调节(讲授法一般讲授)第三节 MHC在医学上的意义(讲授法一般讲授)HLA与器官移植、MHC与免疫应答、HLA与疾病及关联第六章 免疫应答第一节 概述(一)免疫应答的类型(讲授法重点讲授)(二)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及特点(讲授法
20、一般讲授)(三)免疫应答发生部位及基本过程(讲授法一般讲授)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讲授法重点讲授)(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二)T细胞活化信号的要求(三)T细胞活化信号的传导(四)T细胞应答的效应四、总结概括本堂内容归纳、概括本堂学习的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1、试述T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过程?2、HLA的分布及其特征? 10min30min课后小结: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可以联系实际临床进行讲解,同时可以图示辅助,可加强同学理解和记忆。参考资料: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卫出版社 第三版 王兰兰主编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陶义训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唐珊熙 主编 2
21、002年人卫出版社第 十 次课教案授课章节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第四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授课时数2课时教材名称免疫学检验主 编吕世静出版社及版本人卫第二版课 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1、掌握B细胞介导的HI的应答过程(机理);2、掌握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3、熟悉主要的免疫应答调节方法。重 点B细胞介导的HI的应答过程,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难 点B细胞介导的HI的应答过程,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点名)二、提问复习前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1、试述T细胞介导免疫应
22、答的过程?2、HLA的分布及其特征?三、讲授本次课内容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一)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1、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及需要的信号2、Th细胞对B细胞应答的辅助作用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效应5min5min70min30min(二)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第三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一)抗原、抗体和补体的调节(讲授法重点讲授)1、抗原;2、抗体;3、补体 (二)免疫细胞间的调节(讲授法一般讲授) 1、T细胞的调节作用;2、B细胞的调节作用(三)细胞因子的调节(讲授法一般讲授)(四)网络调节(讲授法一般讲授)(五)遗传因素的调节作用四、总结概括本堂内容归纳、概括本堂学习的
23、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1、试述B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过程?2、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有什么区别? 20min20min10min课后小结: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可以联系实际临床进行讲解,同时可以图示辅助,可加强同学理解和记忆。参考资料: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卫出版社 第三版 王兰兰主编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陶义训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唐珊熙 主编 2002年人卫出版社第 十一 次课教案授课章节第七章 抗原、抗体反应授课时数2课时教材名称免疫学检验主 编吕世静出版社及版本人卫第二版课 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授课班级授
24、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1、熟悉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2、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重 点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难 点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点名)二、提问复习前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1、试述B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过程?2、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有什么区别?三、讲授本次课内容 第七章 抗原抗体反应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一)抗原抗体的结合力(讲授法重点讲授)1、静电引力2、范德华引力3、氢键结合力5min5min70min20min4、疏水作用力(二)抗原抗体的亲和力(讲授法重点讲授)(三)亲水胶
25、体转化为疏水胶体(讲授法一般讲授)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一)特异性(讲授法重点讲授)(二)比例性(讲授法重点讲授)(三)可逆性(讲授法重点讲授)第三节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一)反应物自身因素(讲授法重点讲授)(二)环境条件(讲授法一般讲授)第四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讲授法一般讲授)四、总结概括本堂内容归纳、概括本堂学习的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1、试述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2、什么因素可以影响抗原抗体反应? 25min15min10min10min课后小结:抗原抗体反应,可以联系实际临床进行讲解,同时可以图示辅助,可加强同学理解和记忆。参考资料: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卫出版社 第三版
26、王兰兰主编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陶义训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唐珊熙 主编 2002年人卫出版社第 十二 次课教案授课章节第八章 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技术第九章 凝集试验授课时数2课时教材名称免疫学检验主 编吕世静出版社及版本人卫第二版课 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1、熟悉变应原和免疫学清的制备的原理和过程;2、掌握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的制备原理、过程;3、掌握凝集实验机理和结果判定方法。重 点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的制备原理过程,凝集实验机理结果判定方法难 点单克隆抗
27、体(杂交瘤技术)的制备原理、过程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点名)二、提问复习前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1、试述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2、什么因素可以影响抗原抗体反应?三、讲授本次课内容 第八章 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技术第一节 免疫原的制备(讲授法一般讲授)(一)细胞性免疫原的制备(二)可溶性免疫原的制备及鉴定(三)人工免疫原的制备5min5min70min10min(四)佐剂第二节 免疫血清制备(讲授法一般讲授)(一)选择免疫动物及培养(二)确定免疫方案(三)动物采血法(四)免疫血清的分离及保存第三节 抗体的纯化与鉴定(讲授法一般讲授)第四节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一)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28、讲授法重点讲授)(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要点(讲授法一般讲授)(三)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讲授法一般讲授)第九章 凝集实验第一节 直接凝集技术(一)波片凝集实验(讲授法重点讲授)(二)试管凝集实验(讲授法重点讲授)四、总结概括本堂内容归纳、概括本堂学习的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1、杂交瘤技术的原理是什么?2、直接凝集实验用于什么方面的检验? 10min5min20min25min10min课后小结:杂交瘤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凝集反应,可以联系实际进行讲解,同时可以图示辅助,可加强同学理解和记忆。参考资料: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 检验人卫出版社 第三版 王兰兰主编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29、 陶义训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唐珊熙 主编 2002年人卫出版社第 十三 次课教案授课章节第二三节 间接凝集技术、其他凝集技术第十章 沉淀反应授课时数2课时教材名称免疫学检验主 编吕世静出版社及版本人卫第二版课 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1、掌握间接凝集技术的技术原理及用途;2、熟悉其他凝集技术名称、用途;3、掌握沉淀反应机理、类型和用途。重 点间接凝集技术的技术原理及用途、沉淀反应机理、类型和用途难 点间接凝集技术的技术原理及用途、沉淀反应机理、类型和用途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
30、点名)二、提问复习前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1、杂交瘤技术的原理是什么?2、直接凝集实验用于什么方面的检验?三、讲授本次课内容 第二节 间接凝集技术(一)载体种类及其处理方法(二)间接凝集技术类型(三)间接血凝试验(四)胶乳凝集试验5min5min70min20min(五)间接凝集试验的应用第三节 其他凝就技术(讲授法一般讲授)(一)抗球蛋白试验(二)协同凝集试验(三)冷凝集试验第十章 沉淀反应第一节 液相内沉淀试验(一)环状沉淀试验(讲授法重点讲授)(二)絮状沉淀试验(讲授法一般讲授)(三)免疫浊度试验(讲授法一般讲授)第二节 凝胶内沉淀试验(一)单向琼脂扩散试验(讲授法重点讲授)(二)双向
31、琼脂扩散试验(讲授法重点讲授)四、总结概括本堂内容归纳、概括本堂学习的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1、沉淀试验的试验类型有哪几种?2、什么是间接凝集?类型有哪些?用途? 10min15min25min10min课后小结:间接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原理及应用、可以联系实际进行讲解,同时可以图示辅助,可加强同学理解和记忆。参考资料: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卫出版社 第三版 王兰兰主编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陶义训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唐珊熙 主编 2002年人卫出版社第 十五 次课教案授课章节第三节 免疫电泳技术第十一章 补体结合试验和补体测定技术第十二章 酶免疫技术授课时数2课时教
32、材名称免疫学检验主 编吕世静出版社及版本人卫第二版课 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1、掌握常见免疫电泳试验原理、用途;2、掌握补体结合试验CH50原理、用途;3、掌握酶免疫技术中ELISA原理、用途。重 点ELISA,CH50,免疫电泳试验难 点ELISA,CH50,免疫电泳试验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点名)二、提问复习前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1、沉淀试验的试验类型有哪几种?2、什么是间接凝集?类型有哪些?用途?三、讲授本次课内容 第三节 免疫电泳技术(讲授法一般讲授)免疫电泳、火箭免疫
33、电泳、对流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第十一章 补体结合试验和补体测定技术第一节 补体结合试验(图示+讲授法重点讲授)第二节 补体活性的测定和临床意义(讲授法重点讲授)5min5min70min10min10min10min第三节 补体组分的检测(讲授法一般讲授)(一)C3含量测定(二)C4含量测定(三)B因子测定第十二章 酶免疫技术第一节 酶标记物的制备(一)常用的酶及其底物(讲授法重点讲授)(二)酶标记抗体(抗原)的方法(讲授法一般讲授)(三)酶标记物的纯化和鉴定(讲授法一般讲授)第二节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讲授法一般讲授)第三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基本原理(讲授法重点讲授)(二)技术类型(
34、图示+讲授法重点讲授)(三)技术要点(讲授法一般讲授)(四)方法评价和临床应用(讲授法一般讲授)第四节 其他酶免疫技术(讲授法一般讲授)四、总结概括本堂内容归纳、概括本堂学习的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1、试述CH50试验的原理?2、什么是ELISA? 其原理和技术类型是什么?5min10min5min15min5min10min课后小结:本次课试验原理讲解较多,可以联系实际进行讲解,同时可以图示辅助,可加强同学理解和记忆。参考资料: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卫出版社 第三版 王兰兰主编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陶义训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唐珊熙 主编 2002年人卫出版社第
35、十七 次课教案授课章节第十四章 放射免疫技术第十三章 荧光免疫技术授课时数2课时教材名称免疫学检验主 编吕世静出版社及版本人卫第二版课 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月 日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1、掌握放射免疫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类型;2、掌握荧光免疫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类型。重 点荧光免疫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类型,放射免疫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类型难 点荧光免疫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类型,放射免疫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类型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点名)二、提问复习前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1、试述CH50试验的原理?2、什么是ELISA? 其原理和技术类型是什么?三、讲授本次课内容 第十三章 荧光免疫技术第一节 荧光标记物的制备(讲授法重点讲授)第二节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图示+讲授法重点讲授)第三节 流式荧光免疫技术(讲授法一般讲授)第四节 时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