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096475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441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1页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1页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1页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1页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ppt(4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 经济学具有强大的“经济解释”功能。 经济学能为预测经济发展趋势、 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经济学家能够名利双收。,教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主 编:高鸿业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3,推荐参考书目:,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平狄克、鲁宾菲尔德:微观经济学 张五常:经济解释 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基本认识:经济主体有哪些?,家庭 企业 政府,政府,企业,家庭,要素,产品和服务,工资 转移支付,税收 人员,政府购

2、买,税收,第一章 引论,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四节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第五节 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六节 本教材的特点,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一、西方经济学的内涵 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是指1930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重要影响的(主流的)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第二:某一领域(部门)的专题研究成果,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特点:仅涉

3、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即研究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经济史、方法论体系、对经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等。,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内经济问题,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1、微观经济学的特点,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二、西方经济学的组成,微观经济学以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等经济现象和行为。,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的特点,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

4、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 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及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问题。,3、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 以国际经济关系(如贸易、投资、劳务和资金转移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科学。,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前提 根本目标一致 内容相互补充 基本分析方法一致,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英国)、柯尔贝尔(法国) 观点: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使国家富裕起来。,

5、2、古典经济学 代表人物:魁奈(法国)、亚当斯密(英国)、大卫李嘉图(英国) 观点:认为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3、新古典经济学,边际革命:18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法国的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的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理论成果,提出了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他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新古典经济学的三次补充,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的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的微观经济理论遭遇挑战,于是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

6、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1939年希克斯提出序数效用论,取代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并推广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面对大萧条危机,主张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学理论无能为力。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4、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二战以后,在批判和继承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不少学者立足现实,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政策主张,出现了各学派百家争鸣的现象(如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等)。,凯恩斯发表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凯恩斯的理论是为拯救大萧条开的处方,也为国家干预经济运行提供了依据。,5、新古典综合派(现代主流经济学)

7、,二战以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者,综合了马歇尔的微观经济理论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综合,构建了居于正统地位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思想体系。,经济现象错综复杂,日新月异,经济学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保值增值,否则就会被淘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是经济学流派生存的法则。,1、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2、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第四节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否定其意识形态上的资本主义性质。 肯定其具体内容的有用性。,第五节 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为了从意识形态上辨明是非。 为了将有用部分和国情相结合。 为了了解西方的经济情况。

8、西方经济学是其他经济学科和课程的理论基础。,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 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需求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 动态分析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第九节 结束语,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单个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理性

9、人”(“经济人”)假设 “理性人”假设:经济主体总是力图以最小的代价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四、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框架,供求均衡,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消费行为,一般均衡和福利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要素组合,厂商均衡,供求(效用)理论,生产(成本)理论,市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微观经济政策,第二节 需求曲线,一、需求函数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需求函数: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般需求函数: Qd = f (P, Pr, M, F, ) 其中: Qd ,需求量; P,该商品价格;

10、 Pr,相关商品价格; M,消费者收入; F,个人偏好,简单需求函数:只考虑该商品价格P对需求量Qd的影响。 Qd = f(P) 线性需求函数:需求量Qd和商品价格P成反向的线性关系。 Qd =P 其中、为常数,且、 0,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某商品的需求表,需求曲线: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几何形式。,某商品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的特点: 1)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2)可为直线,也可为曲线; 3)同一需求曲线上的点代表不同的需求量,不同的需求曲线代表不同的需求; 4)离原点越远,需求越高。

11、,第三节 供给曲线,一、供给函数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函数: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般供给函数: Qs = f (P, Pr, C, T, ) 其中: Qs ,供给量; P,该商品价格; Pr,相关商品价格; C,生产成本; T,生产技术,简单供给函数:只考虑该商品价格P对供给量Qs的影响。 Qs = f(P) 线性供给函数:供给量Qs和商品价格P成同向线性关系。 Qs = +P 其中、为常数,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

12、字序列表。,某商品的供给表,供给曲线: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几何形式。,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供给曲线的特点: 1)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 2)可为直线,也可为曲线; 3)同一供给曲线上各点代表不同的供给量,不同的供给曲线代表不同的供给; 4)越靠近右下方,供给越多。,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局部均衡: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就经济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

13、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出清:市场上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决定,习题2.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 40 - 3P,供给函数为Qs = 5P,求均衡价格和产量。,习题2.1解:由均衡条件Qd = QS,即40 - 3P = 5P,得均衡价格为P = 5,均衡产量Q = 25。,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 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14、,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2. 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3.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右移,从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左移,从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左移,从而均衡

15、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 若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则商品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方向难以确定,需要具体分析。,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一、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来表示。,经济模型,动态模型,静态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内生变量: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

16、所决定的已知变量,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参数: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数值不变的变量。 Qd =P Qs = +P,外生变量/参数,内生变量,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动态分析: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反映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自变量变动1%,引起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弹性的一般公式:,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

17、式:,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取非负数,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公式: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公式:,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1.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 中点公式:,需求的价格弧弹性,2.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ed 1,富有弹性,ed = 1,单位弹性,ed 1,缺乏弹性,ed = 0,完全无弹性,ed = ,完全弹性,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1.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2.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

18、几何意义 线性需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弹性等于位于该点之下的线段长度与位于该点之上的线段长度的比值。,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越高,点弹性系数越大;位置越低,点弹性系数越小。,水平的线性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均为无穷大。,垂直平的线性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均为0。,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可通过作切线的办法求得。,直角双曲线形式的非线性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的点弹性均为1。,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 = 价格(P)销量(Q),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弹,收,价格,入,性,需求弹性与销

19、售收入,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商品的可替代性。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习题2.2:某商品的价格由5元降至4元,需求量由100件增加至130件,试求该商品降价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习题2.3: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1.2元,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习题2.2解:根据题意,该商品降价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习题2.3解:由题意可知, ,则 即该商品的价格需上涨0.8元。,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1. 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

20、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非负数,供给的价格弧弹性公式: 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公式: 供给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es 1,富有弹性,es = 1,单位弹性,es 1,缺乏弹性,es = 0,完全无弹性,es = ,完全弹性,线性供给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可通过作切线的办法求得。,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生产周期,商品保管难易程度,生产成本,习题2.4:假定某商品的价格由4元上升至5元,厂商对该商品的

21、供给量由90件增加至100件,求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习题2.4解:由题意可知,2.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 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根据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判断商品之间的关系,eXY 0,替代品,eXY 0,互补品,eXY = 0,无关商品,习题2.6:若羊肉价格下降10%引起牛肉需求量下降8%,则牛肉对羊肉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多少?,习题2.6解:由题意可知,3. 其他弹性需求

22、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1%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收入弧弹性公式: 需求的收入点弹性公式:,根据需求的收入弹性划分商品的类别,eM 0,正常品,eM 0,劣等品,0 eM 1,必需品,eM 1,奢侈品,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或者说,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对当代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作出如下划分: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

23、大于60,贫穷;50-60%,温饱;40-50%,小康;30-40%,相对富裕;20-30%,富裕;20以下,极其富裕。,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1978-2007),习题2.7:假定某消费者的收入增加10%,对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12%,试求该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习题2.8: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商品的消费数量Q与收入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Q2。求:当收入M=6400时的需求收入点弹性。,习题2.4解:由题意可知,习题2.5解: 这说明不论M取何值,eM均为一常数,故e6400 = 1/2。,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一、易腐商品的售卖,鲜鱼的定价,二、价格放开,取消限价和供给的价格弹

24、性,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最高限价(限制价格):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最高限价,最低限价(支持价格):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最低限价,四、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 由于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丰收年份农民虽然“多收了三五斗”,但收入反而减少了,即出现了“谷贱伤农”的现象。,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蛛网模型运用弹性理论考察某种商品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属于动态分析。,一、蛛网模型的基本假设: (1)商品的本期产量Qts决定于前一期的价

25、格Pt-1,即供给函数为Qts=f(Pt-1)。 (2)商品本期的需求量Qtd决定于本期的价格 Pt,及需求函数为Qtd=f(Pt-1)。,二、蛛网模型基本方程:,三、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 1. 收敛型蛛网(当 时),收敛型蛛网,2. 发散型蛛网(当 时),发散型蛛网,3. 封闭型蛛网(当 时),封闭型蛛网,第三章 效用论,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 预算线 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七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九节 结束语,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一、效用的概念 效

26、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对效用可从消费主体或客体角度进行考察。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效用的物质基础。 效用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是指用基数(即具体的数值,如1,2,3,)来衡量消费者满足的程度。 序数效用是指用序数(即第一、第二、第三等)来衡量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 分析方法,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 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TU = f(Q),边际效用M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

27、加量。 当Q 0时,,边际效用是总效用的导数。,当MU = 0时,TU取得最大值。,某商品的效用表 货币的边际效用= 2,某商品的效用曲线,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1)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边际效用下降(但大于0)时,总效用增加; 3)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最大; 4)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下降; 5)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1)商品用途有不同等级;2)消费者对重复刺激的反应递减。,习题3.1

28、: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 = 14Q Q2,Q为消费商品数量。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时效用最大?最大效用是多少?,习题3.1解:由已知得 当MU = 0,即Q = 7时,TU取得最大值,且 TUmax = 147-72 = 49。 该家庭消费7单位商品时效用最大,且最大效用为49。,2. 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3.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实现最佳购买行为。,其中:I,总收入; P1,P2,Pn,商品价格; X1,X2,Xn,商品数量; MU1,MU2,MUn,商品边际效用

29、; ,常数。,限制条件,均衡条件,基数效用论下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花费在各种商品最后一元钱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购买两种商品情况下的消费者均衡条件:,限制条件,均衡条件,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 P1 =1,P2 = 1,I = 8,同时满足,消费者均衡的实现过程:,MUi/Pi ,花1元钱购买商品i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拥有1元钱的效用,理性消费者将少购买商品i。,MUi/Pi ,花1元钱购买商品i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拥有1元钱的效用,理性消费者将多购买商品i。,MUi/Pi = ,花1元钱购买商品i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等于拥有1元钱的效用,此时消费者效用最大。,习题3.2:已知

30、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A和商品B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A = 20元和PB = 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 。求: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为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3.2解:,方法二:由 ,得 代入 ,得 令 解得XB = 0(舍去)或12,即消费者实现均衡时, XB = 12,此时XA = 9,U = 3888。,4. 需求曲线的推导 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消费者为获得较高的效用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MU,Q,O,P,O,Q,60,80,120,160,1,

31、2,3,4,1,2,3,4,Qd,3,4,6,8,由边际效用曲线推导需求曲线,5.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消费者剩余,习题3.3:假设某商品的供求函数如下: D:P = 120 Q S:P = 30 + 2Q 求该商品的消费者剩余。,习题3.3解:由 P = 30 + 2Q P = 120 Q 解得均衡价格 P0 = 90,均衡产量Q0 = 30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 关于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完全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3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数量组合的曲线。 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 U = f(X1,X2) 其中X1,X2 分别代表两种商品的数量。 等效用函数: U = f(X1,X2)= U0,某消费者的无差异表,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的基本特征: 1)从左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2)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曲线凸向原点。,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MRS)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

33、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当X10时,,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商品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由于两种商品消费量变化前后总效用不变,故:,2.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为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需要放弃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 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2,3,1,2,牛奶(杯),O,咖啡(杯),MRS12 = 1,1,3,I1,I2,I3,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完全互补: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

34、的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O,1,2,2 4,I2,I1,眼镜架,眼镜片,MRS12 = ,MRS12 = 0,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第三节 预算线,一、预算线的含义 消费者预算线(消费可能线、预算约束线、价格线):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预算线,二、预算线的变动,I. 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收入变化,或者收入不变, P1、P2同比例、同方向变化,II. 收入和P2不变,P1变化,III. 收入和P1不变,P2变化,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最佳购买行为,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购买的X2过多,购买的X1过多,消费者

35、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S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或者说消费者花费在每一种商品上最后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与基数效用论下的消费者均衡条件相同,习题3.4: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是多少?,习题3.4解: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易得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习题3.5: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所示。其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AB为消费者预算线,U为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已知商品1的价格P1 = 2元。求:(1)消费者的收入;(2)商品2

36、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方程;(4)预算线的斜率;(5)E点的MRS12的值。,20,10,E,10,20,30,X1,O,X2,B,A,U,习题3.5解: (1)由图可知,横截距为30单位,且P1 = 2元,故消费者的收入M = 230 = 60(元)。 (2)由图可知,纵截距为20单位,又M = 60元,故P2 = 60/20 = 3(元)。 (3)由(1)、(2)易得预算线方程为: 2X1 + 3X2 = 60。,(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整理为: X2 = -2/3X1 +20 可知,所求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由消费者均衡条件,易得,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

37、衡的影响,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两坐标轴分别刻画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 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由价格消费曲线可推导出需求曲线。,价格消费曲线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三、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在消费者的偏好、各种商品的价格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最优商品购买量的组合,即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两坐标轴分别刻画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收入消费曲线,X1、X2均为正常品,X1为劣等品,四、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在其他条件不

38、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两坐标轴分别刻画商品的需求数量和收入水平),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价格效应(总效应):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某一种商品价格下 降 (或上升)后,消费 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 一个均衡点时该商品 需求量的变动。,价格效应,U2,U1,B,X2,X1,X1,X1,O,A,B,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进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引起商品消费量的变动。,替代效应不改变

39、效用水平,收入效应改变效用水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补偿预算线:平行于新的预算线并切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预算线。 补偿预算线是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补偿预算线,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三、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 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同向变动,从而其收入效应与价格反向变动。 低档物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反向变动,从而其收入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 所有商品的替代效应均与价格反向变动。,四、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补偿预算线,五、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

40、和收入效应 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化的商品。 吉芬商品属于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补偿预算线,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七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不同的价格下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加总。,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 其中:Qd,某商品的市场需求量; fi(P),第i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i = 1,2,n。 商品的市场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可由每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加总得到。,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到市场需求表,从单

41、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自学),第四章 生成论,第一节 厂商 第二节 生产函数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五节 等成本线 第六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第七节 规模报酬 第八节 结束语,第一节 厂商,一、厂商的组织形式 厂商(生产者、企业):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三种厂商组织形式的比较,二、企业的本质 最先思考厂商本质的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本质(1937) 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的存在是对市场的替代。 交易成本: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各种成本,交易成本,签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性因素所带来的损

42、失,签订契约以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发生的成本,企业的本质:委托代理关系以及交易成本的节约。,三、厂商的目标 微观经济学总是假定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法则。,第二节 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四种生产要素,生产函数: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一般形式:Q = f(X1,X2,Xn),其中Q表示最大产量,Xn表示第n种要素。 简化形式(只考虑投入劳动L和资本K两种要素): Q = f(L,K),二、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 1.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线性生产函

43、数)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 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的形式: Q =aL + bK 其中,常数a、b 0。,2. 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形式: 其中,u 0,劳动的生产技术系数; v 0,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假设L、K满足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要求,则:,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3.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 Q = ALK 其中,A、为参数,且0 、 1 当+= 1时, Q = A

44、LK1,+, 1,规模报酬递增 = 1,规模报酬不变 1,规模报酬递减,习题4.1:已知生产函数为Q = min(2L,3K)。求:(1)当产量Q = 36时,L与K的值分别是多少? (2)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L = 2,PK = 5,则生产480单位产量时的最小成本是多少?,习题4.1解: (1) 因Q = min(2L,3K)是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故当Q = 36时,总有2L = 3K = 36,从而L = 18,K = 12。 (2)当Q = 480时,依题意易得L = 240,K = 160,故此时成本最小,且 Cmin = 2240 +5160 = 1280。,第三节 一

45、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假定资本投入固定,劳动投入可变,则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为:,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 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劳动的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劳动的边际产量:,资本的总产量: 资本的平均产量: 资

46、本的边际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习题4.2:下面给出了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请将空格补充完整。,习题4.2解:,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TP曲线、AP曲线、MP曲线都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向右下方倾斜。,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要点: (1)其他条件不变:技

47、术水平不变、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 (2)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生产过程的一般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在任何短期生产过程中,可变投入和固定投入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1. 边际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MPL 0时,TPL; MPL 0时,TPL; MPL = 0时,TPL最大。 2. 平均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连接原点和TPL上点的斜率为该点对应的APL值。 当TPL上的点与原点的连线和TPL相切时,APL最大。,3. 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 MPL APL时,APL; MPL AP

48、L时,APL; MPL = APL时,APL最大。,五、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区域I,0 L4。 理性的厂商将选择第二阶段进行生产。,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多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 Q = f(X1,X2,,Xn)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 Q = f(L,K),二、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等生产线、生产无差异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以常数Q0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等产量曲线的生产函数为: Q = f(L,K) = Q0,等产量曲线的几种形状:,K,O,L,Q,K,K,O,O,Q,L,L,Q3,Q2,Q1,(a),(b),(c),直线型,固定比例,多种比例,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的特征:,曲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表示产量水平高低。,4,三、边际技术替代率 1.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