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07261252.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102703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4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0726125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0726125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0726125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0726125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0726125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0726125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07261252.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小题练基础 考点一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长河中,岭南文化具有鲜明特色与独特魅力。其中广府文化中 的广府话,是与海外语融合之后形成的独特方言;潮汕文化吸取海外文化的优秀成分,具有 海纳百川的气质;客家文化在进入北部湾后也拥有了海洋文化的特色。岭南文化的这种特色 表明(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地域特色 岭南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通过兼 收并蓄,岭南文化吸收了海洋文化的特色 地理环境决定了岭南文化的鲜明特色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材料强调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文化的地域性;潮汕文化吸取海外文化的 优秀成分,客家文

2、化吸收海洋文化,都体现了兼收并蓄,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 的世界性,不符合题意。错在“决定”上,夸大了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故选 C。 2“云南历代文选”大型文学丛书以汉初至清末为时间段,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献 典籍中精选出一批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兼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云南优秀文 学作品,并进行点评和注释。该丛书共有七卷,分诗词、游记、传记、碑刻、散文、辞赋、 文论。这些文学艺术( ) 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对于反映人们的 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等方面的 内容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

3、求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当 选。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当选。传统思想对 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排除。文学艺术与教育、 历史、哲学、道德等都是中华文化的内容,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排除。 3 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专家推选出的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共计 85 项, 包括干支、 阴阳合历、小孔成像、二十四节气、勾股容圆、方程术、天象记录、经脉学说等。上述科学 技术( ) 标志着我国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展现了中

4、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是中华民 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中华民族生命 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符合题意。是汉字的作用,是文学艺术的作用,都不符合 题意。故选 D。 4下列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重要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B我国“嫦娥”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体现了我国科技处于世界前列 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答案 D 解析 文字的发明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A 错误。我国科技水平目前

5、与 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B 排除。C 项不能体现我国古代科技对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排 除。D 正确。 52017 年 5 月 15 日,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邀请“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外国团长配偶 参观故宫,并向来宾们介绍了故宫建筑特色,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名称中都有一个“和” 字,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和平、和谐的珍视和向往。可见( )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传统建筑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中 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表述错误,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与题意无关。 题目中, 彭丽媛在

6、向各国团长配偶介绍故宫建筑特色时指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名称中都有一 个“和”字,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和平、和谐的珍视和向往。可见精神产品离不开物 质载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故入选。故选 A。 考点二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6在我国,地域文化众多,包括齐鲁文化、河洛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巴蜀文化、 三晋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闽文化、徽文化等。出现“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原因 有( ) 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区域文化交流较少,容易保持自身特色 不同 区域文化往往具有排他性特征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一方

7、水土,一方文化”说的是中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受经济、历史、地理等 因素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当选。在我国,不同区域文化长期相互 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与现实不符。 7不只是园林,昆曲、古琴艺术、苏绣、核雕和玉雕等,也都成为向世界展示“文化苏 州”的重要名片。更令人赞叹的是,在传统文化产品大量出口的同时,苏州的现代文化产品 也不断走出国门。可见,苏州给世界留下的文化印象有( ) 苏州文化源远流长 苏州文化博大精深 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具有整体性和 实用性的特点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苏州文化内容丰富,地域特征明显,当选;材料未涉及苏州文

8、化源 远流长,不选;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整体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排除。 8剪纸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山东的风格豪放粗犷、浑厚淳朴;福建的风格纤细 秀丽、玲珑剔透;浙江的风格疏密流畅、精巧明快。这些千姿百态的剪纸造型,洋溢着浓郁 和醇厚的乡土气息。材料说明( )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答案 B 解析 不同地区的剪纸有不同的特点,这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受区域地理环 境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区域性,B 说法正确;A、C、D 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9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

9、冲 凉” ,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 话多称之为“洗澡” ,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 C 解析 A 观点错误,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特性,故排除。B 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并没 有涉及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故排除。C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方言折 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故入选。D 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洗浴文化并不随着实践的发展而 发展,故排除。 考点三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0苗族女子的头

10、饰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 相结合的产物;土族妇女斜襟上衣的袖子是用五色彩布缝制而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 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不同地域决 定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 民族文化不属于本民族,只属于全世界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强调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没有表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符合题意,观点错误。夸大了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 11冬至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长期发展中,中华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节令文化,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

11、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 这表明( ) 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 不同的文化决定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 择 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 这表明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正确;文化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人们在 实践中的行为选择,不选;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错误;材料中人 们在冬至这天都进行相关文化活动,但活动的内容不同,这说明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 各自特色,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B。 12李克强总理指出,文化是一

12、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 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这表明( )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海内外中华儿女 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华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 为物质力量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表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 力和凝聚力之中,正确。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表明海内外 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符合题意。文化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可以

13、转化为物质力量, 但不能直接转化, 说法错误。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3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 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 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答案 B 解析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指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 以各国人民为师, 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 这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B 项符合题意 ; A、 C、 D 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二、大题提能

14、力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胡同、特色小吃以及京剧等,都是“老北京”文化的标志。然而,这些文化并非北京土 生土长的文化。 胡同是蒙古人入主中原的产物,蒙古族建立元朝政权后,带来的 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相互冲击碰撞,形成了新型中华 文化 老北京小吃深受满族、回族饮食影响,据考证,焦圈、豌豆黄、 肉末烧饼等,都是从清宫御膳房流入民间的;历史上大量阿拉伯 人、波斯人东迁中国,伊斯兰清真食品也随之传入北京 清朝乾隆皇帝喜欢听戏,吸引了四大徽班进京,他们与湖北汉调 艺人合作,融入昆曲、秦腔等剧种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 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 京剧 (1)

15、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意义。 (2)上述老北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我们今天发展中华文化有哪些启示? 答案 (1)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 解。 (2)老北京文化是在实践基础上,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创新发展的结果。发展中华文 化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要立足实践,包容互鉴,不断推动文化 的创新。 解析 第(1)问, 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及意义, 中华文化的特点可从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包容性理解,但材料仅体现了包容性,故本题转化为包容性及包容性的意义即可。第(2)问, 考查的是“启示” ,启示类试题考查的是如何做,可以从实践创新、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等角 度组织答案。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地位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2)含义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这也适应了文化多样性的客观要求。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即能做到博采众 长,所以中华文化能在不断创新中永续向前发展。 (3)意义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