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自我检测题十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1907251267.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102786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自我检测题十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190725126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自我检测题十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190725126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自我检测题十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190725126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自我检测题十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190725126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自我检测题十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190725126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自我检测题十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190725126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自我检测题十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1907251267.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我检测题(十一)自我检测题(十一) 时间:45 分钟 满分:6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 1国际上有一种说法,“美国的消费,中国的投资” 。中国的投资拉动对全球经济增长 非常重要,一旦中国投资减缓,世界经济很可能就要出问题。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 A生产的全球化 B资本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D技术的全球化 答案 B 解析 资本全球化表现为资本在国际范围内流动, 题干中 “中国的投资” 强调资本全球化, B 项与考查指向相符。 2丢块石头到水里,水波是逐步递减的,越向外冲击力越小,这就是“涟漪效应” 。现 代国际社会中,一般来说,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

2、,受到危机的影响也小。 “涟漪效应”揭示的经济学道理是( ) A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和贸易的国际化 B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开放程度国家的影响不同 C主权国家要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D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宜走对外开放之路 答案 B 解析 “涟漪效应”告诉我们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 也小,这表明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开放程度的国家影响具有差异性,所以 B 项符合题意。经济 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贸易、资本全球化,A 项表述错误,C、D 两项不符合材料。 3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迈向 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其成就得益于全球化。同时,中国为全

3、球化创造巨大市场,已成为世界 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30%。这说明全球化( ) A是以平等互利为基础的 B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C有利于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D既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全球化,同时,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 增长的重要引擎, 这说明全球化既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 D 正确且符合题意 ; 经济全球化以市场经济为基础,A 说法错误;B 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C 在材料中未涉及, 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D。 4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依据是( )

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 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市场经济使一国无法控制本国经济 发展的趋势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 效率的提高,但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也要注意其风险,故正确;说法带有片面性, 经济全球化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有弊的;中“无法控制”说法错误。 5 2018 年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 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 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 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

5、大。对此,我们要趋利避害、顺势而为,防范各类风险。上述判断 是基于( ) 经济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 经济全球化有害无益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忽视了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不选。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符合题意,答案为 C。 6目前,国际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经开始放缓,东盟国家和地区以 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东盟国家和地区开始用 更加低廉的成本要素,实现对“中国制造”的供给替代。这说明( )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经济全

6、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失衡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主要说明,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调节资源配置,其作为一把“双刃剑” ,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故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不选。 7跨国公司生产和销售的布局促进各国比较优势的发挥,进一步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全球 化进程。近年来,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改革工业体制,由国内采购转变为全球采购。这表 明( ) A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B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C经济全球化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载体 D世界

7、绝大部分的技术转让是跨国公司控制的 答案 A 解析 “近年来,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改革工业体制,由国内采购转变为全球采购” , 这表明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进一步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全球 化进程,A 项符合题意;跨国公司是全球化实现的载体,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 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但跨国公司并 非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唯一实现方式,B 项说法错误;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载 体,C 项说法错误;D 项说法过于绝对;正确选项为 A。 8伴随中国海外承建的首条高铁土耳其安伊高铁的通车,中国高铁向全球技术安全 标准

8、最苛刻、技术壁垒最厚重的欧洲大陆挺进,迈进了具有奠基意义的第一步,有望在世界 范围内广泛收获“高铁季” 。中国收获“高铁季”( ) 标志着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战略 增强了我国出口竞争新优势 提高了我国 引资、引技的综合优势 是党和国家坚持创新发展,重视创新工作的结果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中国收获“高铁季”彰显了国家把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结果,增强了出 口竞争新优势,正确;本身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 9中美经贸关系,是中国崛起中必须过的一关,也是中国全球化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 面。 美国目前对华贸易极端措施中, 部分是在 WTO 法外施法, 部分仍然是在 WTO 法内挑战极限

9、。 这启示我们( ) 要学会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把立足点放在对外经济发展上 要进一步促进商品出口 在对外开放中应积极面对新的冲击和挑战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材料强调了中美贸易中,美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对我国采取了一些不合法或不合 理的极端措施。对此,我们应积极面对,正确切题 ; 实质上是要求加大对外依赖程度, 与题意相悖,故排除;本题选 C。 10着眼于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需要及丝路沿途国家的共同发展需求,我国提出 了共同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构想。 这一构想的实施( ) 体现了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是完善

10、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要求 标志着我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转变 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着眼于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需要及丝路沿途国家的 共同发展需求,说明这一构想的实施是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要求,是 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符合题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 国发展的根本基点,错误。我国现阶段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而不 是由“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 ,错误。 11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后,我国外贸增速放慢了脚步。对此,李克强总理指出,面 临新

11、的机遇和挑战,对外开放必须要上新水平,使我国对外贸易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 优出” 。下列符合“优进优出”要求的是( ) 限制引进外资, 引导资金大量 “走出去” 扩大更多高档次、 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发挥价格优势,扩大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 为核心的外贸竞争优势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优进优出” 要求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 “优出” 不等于引导资金大量走出去, “优 进”也不等于限制引进外资,故错误;“扩大更多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和“形成 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优势” ,是注重出口质量的表现,属于“优出” 的表现,故符合

12、题意 ; “发挥价格优势,扩大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是“大 进大出”的表现,注重的是数量而非质量,故排除。 1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列不利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是( ) A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B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 C把立足点放在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上 D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答案 C 解析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创新对 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13、, 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都有利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A、 B、 D 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 扩大对外开放要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C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开放是国 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 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能深入影响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有利于我 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 有利于增强我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走出去” ,而不是“引进来”和“走

14、出去”并重, 错误;与题干无关。正确且符合题意。 14 尽管世界经济有所起色, 但不少国家失业率仍较高, 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 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扶持本国产业,全球贸易摩擦依然 高发。在这种形势下,我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应该( ) 推进市场多元化经营,积极开拓新市场 转变发展方式,实行海外规模扩张 敢 于和善于在 WTO 法律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 促进人民币汇率上升,减少贸易摩擦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发达国家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 义措施扶持本国产业,使得全球贸易摩擦增加,为此,我国应该推

15、进市场多元化经营,积极 开拓新市场 ; 在面对贸易战的时候, 我国企业要敢于和善于在 WTO 法律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 正确;中的“海外规模扩张”做法不可取;人民币汇率上升,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不利, 故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排除。故本题选 A。 二、非选择题(32 分) 15(17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原来的商品 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资金融通以及劳务合作等领域。同时,这也给 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冲击。 (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只会拉大南北差距” ,对此你如何认识?(8 分)

16、(2)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9 分) 答案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有弊也有利。经过各国的共同努力,经济全 球化可以推动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的机遇,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 发展。(3 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给世界 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3 分)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要积极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并 设法去解决它。(2 分) (2)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利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3 分)对经 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加强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3

17、 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 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3 分)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理解,回答该题,既要分析命题观点对经 济全球化存在消极影响的合理性,又要补充命题观点没有看到的经济全球化存在积极影响的 部分。第(2)问,回答时要结合教材中反映的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运用教 材中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来回答即可。 16(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 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 展新的

18、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 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答案 贯彻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营 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 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节能环保产品的进口规模;促进服务出口,提高服务贸 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 提高安全高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 放宽市场准入。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 销的策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每点 3 分,共 15 分) 解析 本题可从新发展理念、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坚持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并重, 贸易和投资政策、市场准入、创新投资方式以及遵循和利用世贸规则等知识角度指出提高对 外开放水平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