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标准解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标准解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怎样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学校。专业标准评价校长专业标准评价校长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校长专业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标准解读一、标准制定的背景、过程二、标准的框架及内容三、对标准的认识四、怎样做好一、标准制定的背景教育规划纲要关于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建立和完善教育规划纲要关于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的要求(国家教育基本标准的要求(20122012年年2 2月
2、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月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校长专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世界各国促教师校长专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世界各国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诸多实践中,制订校长专业标准是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诸多实践中,制订校长专业标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其中的重要一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促进校长专业化,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促进校长专业化,倡导教育家办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92012,9),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是教育部),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是教育部的重点工作。的重点工作。
3、教育家校长视频一、标准研制过程 为扎实做好校长专业标准的研制工作,从为扎实做好校长专业标准的研制工作,从为扎实做好校长专业标准的研制工作,从为扎实做好校长专业标准的研制工作,从2008200820082008年年年年开始教育部委托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牵头整合上海教科院、开始教育部委托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牵头整合上海教科院、开始教育部委托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牵头整合上海教科院、开始教育部委托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牵头整合上海教科院、华东师大和上海师大的研究力量,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华东师大和上海师大的研究力量,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华东师大和上海师大的研究力量,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华东师大和上海师大的研究力量,开展专项课
4、题研究。课题组对全国课题组对全国课题组对全国课题组对全国31313131个省个省个省个省(区、市区、市区、市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54545454万名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初、高中校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万名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初、高中校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万名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初、高中校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万名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初、高中校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普查,形成全国普查报告普查,形成全国普查报告普查,形成全国普查报告普查,形成全国普查报告1 1 1 1 份、分省普查报告份、分省普查报告份、分省普查报告份、分省普查报告32323232份;通份;通
5、份;通份;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深度访谈对过问卷调查、座谈会、深度访谈对过问卷调查、座谈会、深度访谈对过问卷调查、座谈会、深度访谈对11111111个省个省个省个省(区、市区、市区、市区、市)的近的近的近的近2 2 2 2万名校长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撰写调查分析报万名校长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撰写调查分析报万名校长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撰写调查分析报万名校长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告告告12121212份,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课题组在充分调查研份,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课题组在充分调查研份,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课题组在充分调查研份,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课题
6、组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国际比较的基础上,经过十多次大的调整和修究和广泛国际比较的基础上,经过十多次大的调整和修究和广泛国际比较的基础上,经过十多次大的调整和修究和广泛国际比较的基础上,经过十多次大的调整和修改,完成校长专业标准文本及相关课题成果。改,完成校长专业标准文本及相关课题成果。改,完成校长专业标准文本及相关课题成果。改,完成校长专业标准文本及相关课题成果。20122012年年年年1212月月月月2424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且广泛征求意见。专业标准(试行)且广泛征求意见。专
7、业标准(试行)且广泛征求意见。专业标准(试行)且广泛征求意见。20132013年年年年2 2月月月月4 4日,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日,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日,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日,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专业标准专业标准专业标准袁贵仁同志的批示20092009年年1212月月3131日,贵仁同志在人事司报送的关于委托日,贵仁同志在人事司报送的关于委托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开展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基本标准研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开展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基本标准研究有关情况的报告上批示:究有关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制定校长专业发展职业标准,很有意义,教师要专业化,制定校长专业发
8、展职业标准,很有意义,教师要专业化,校长更应该如此。充分发挥学会作用,广泛开展调研,校长更应该如此。充分发挥学会作用,广泛开展调研,形成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制度政策文件,指导工作,形成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制度政策文件,指导工作,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和倡导。同意下一步工作安排意见,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和倡导。同意下一步工作安排意见,感谢教师教育学会的工作。感谢教师教育学会的工作。”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标准的框架和内容标准的框架和内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由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由5个基本理念、个基本理念、6项项专业职责和实施建议等三部分内容组成。专业职责和实施建议等三部分内容组成。校长的校
9、长的6项专业职责细化为项专业职责细化为60条专业要求。条专业要求。每项专业职责有每项专业职责有10条专业要求,由专业理解与认条专业要求,由专业理解与认识识(3条条)、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方法(3条条)和专业能力与行和专业能力与行为为(4条条)等三个方面组成。等三个方面组成。二、标准的框架及内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以德为先以德为先以德为先以德为先”校长校长校长校长的道德使命,也是坚持的道德使命,也是坚持的道德使命,也是坚持的道德使命,也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
10、必然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求。求。求。张伟视频二、标准的框架及内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育人为本育人为本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校长的办学宗旨,校长的办学宗旨,校长的办学宗旨,校长的办学宗旨,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特别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特别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特别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特别强调校长要强调校长要强调校长要强调校长要“把促进每个学生健把促进每个学生健把促进每个学生健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
11、工作的出发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持困难群体,推点和落脚点,扶持困难群体,推点和落脚点,扶持困难群体,推点和落脚点,扶持困难群体,推动平等接受教育动平等接受教育动平等接受教育动平等接受教育”,体现促进教,体现促进教,体现促进教,体现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育公平的要求育公平的要求育公平的要求;特别强调校长要特别强调校长要特别强调校长要特别强调校长要“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在重要位置,
12、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体现提,体现提,体现提,体现提高质量的要求。高质量的要求。高质量的要求。高质量的要求。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核心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核心二、标准的框架及内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引领发展引领发展引领发展引领发展”校长的角色定位,也是推动学校和教师发展校长的角色定位,也是推动学校和教师发展校长的角色定位,也是推动学校和教师发展校长的角色定位,也是推动学
13、校和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的有效途径的有效途径的有效途径;二、标准的框架及内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能力为重能力为重能力为重能力为重”校长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也是提高学校校长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也是提高学校校长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也是提高学校校长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也是提高学校 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二、标准的框架及内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
14、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对校长的个人素养要求,也是形成全民学对校长的个人素养要求,也是形成全民学对校长的个人素养要求,也是形成全民学对校长的个人素养要求,也是形成全民学 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迫切要求。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迫切要求。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迫切要求。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迫切要求。校长专业标准首次系统建构了我国义务教育校长专业标准首次系统建构了我国义务教育校长专业标准首次系统建构了我国义务教育校长专业标准首次系统建构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学校校长的学校
15、校长的学校校长的6 6 6 6项专业职责项专业职责项专业职责项专业职责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调适外部环境;明确了校长专业发展明确了校长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体现了的主要方向,体现了倡导教育家办学的要倡导教育家办学的要求,得到了理论界和求,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认同实践界的广泛认同“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体现价值体现价值领导(是灵魂):校长对学校的价值领导,既坚领导(是灵魂):校长对学校的价值领导,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为学校特
16、色发展留下了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为学校特色发展留下了空间,是校长专业职责的灵魂空间,是校长专业职责的灵魂 “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教学领导教学领导(是竞争力所在):体现了校长对学校教学工作(是竞争力所在):体现了校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导,这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竞争力的关的领导,这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键所在“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组织领导组织领导(是保障):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组织管理工作的(是保障):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组织管理工作的领导,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管理保障领导,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管理保障 二、标准的框架
17、及内容6 6项专业职责细化为项专业职责细化为6060条专业要求。条专业要求。每项专业职责分三个方面,有每项专业职责分三个方面,有1010条专业要求条专业要求: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理解与认识(3(3条条)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方法(3(3条条)专业能力与行为专业能力与行为(4(4条条)三个方面的专业要求三个方面的专业要求按专业信念、专业知识、按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行为划分,叫做专业行为划分,叫做“始于信,重于知,达于行始于信,重于知,达于行 ”。(一)、规划学校发展(一)、规划学校发展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理解与认识1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履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履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工
18、作使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有质量的义使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着力保障农民工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务教育,着力保障农民工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2注重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凝聚师生智慧,建注重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凝聚师生智慧,建立学校发展共同目标,形成学校发展合力。立学校发展共同目标,形成学校发展合力。3尊重学校传统和学校实际,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尊重学校传统和学校实际,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办出学校特色。办出学校特色。(一)、规划学校发展(一)、规划学校发展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方法4.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方
19、针政策和学校管理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的规章制度。5.把握国内外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学习借把握国内外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学习借鉴优秀校长办学的成功经验。鉴优秀校长办学的成功经验。6.掌握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实施与测评的理论、方掌握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实施与测评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法与技术。(一)、规划学校发展(一)、规划学校发展专业能力与行为专业能力与行为专业能力与行为专业能力与行为7.7.诊断学校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和研究分析学校发展面临诊断学校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和研究分析学校发展面临诊断学校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和研究分析学校发展面临诊断学校发展现状,及时
20、发现和研究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主要问题。的主要问题。的主要问题。8.8.组织社区、家长、教师、学生多方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组织社区、家长、教师、学生多方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组织社区、家长、教师、学生多方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组织社区、家长、教师、学生多方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确立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划,确立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划,确立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划,确立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9 9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指导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指导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指导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指导教职工制定具体行动方案,
21、并提供人、财、物等条件支教职工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并提供人、财、物等条件支教职工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并提供人、财、物等条件支教职工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并提供人、财、物等条件支持。持。持。持。10.10.监测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根据实施情况修正学校发监测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根据实施情况修正学校发监测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根据实施情况修正学校发监测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根据实施情况修正学校发展规划,调整工作计划,完善行动方案。展规划,调整工作计划,完善行动方案。展规划,调整工作计划,完善行动方案。展规划,调整工作计划,完善行动方案。(二(二)、营造育人文化、营造育人文化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理解与认识11.把德
22、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加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12.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重视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把文化育人重视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把文化育人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与途径。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与途径。13.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教育价值,重视地域文化的重要化的时代意义与教育价值,重视地域文化的重要作用。作用。(二)、营造育人文化(二)、营造育人文化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方法
23、14.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的知识。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的知识。15.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掌握促进优秀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掌握促进优秀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16.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健康心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健康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学生思想与品行养成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学生思想与品行养成过程及其教育方法。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二)、营造育人文化(二)、营造育人文化专业能力与行为专业能力与行为专业能
24、力与行为专业能力与行为17.17.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精心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优良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精心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优良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精心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优良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精心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设计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的的校风、教风、学风,设计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的的校风、教风、学风,设计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的的校风、教风、学风,设计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校训、校歌、校徽、校标。18.18.精心设计和组织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充精心设计和组织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
25、化活动,充精心设计和组织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充精心设计和组织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以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以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以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以及学校组织特有的仪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及学校组织特有的仪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及学校组织特有的仪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及学校组织特有的仪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9.19.建设绿色健康的校园信息网络,向师生推荐优秀的精建设绿色健康的校园信息网络,向师生推荐优秀的精建设绿色健康的校园信息网络,向师生推荐优秀
26、的精建设绿色健康的校园信息网络,向师生推荐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和先进模范人物,努力防范不良的流行文化、神文化作品和先进模范人物,努力防范不良的流行文化、神文化作品和先进模范人物,努力防范不良的流行文化、神文化作品和先进模范人物,努力防范不良的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和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和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和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和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2020凝聚学校文化建设力量,发挥教师、学生及社团的主凝聚学校文化建设力量,发挥教师、学生及社团的主凝聚学校文化建设力量,发挥教师、学生及社团的主凝聚学校文化建设力量,发挥教师、学生及社团的
27、主体作用,为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班集体活动开体作用,为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班集体活动开体作用,为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班集体活动开体作用,为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班集体活动开展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活动时间。展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活动时间。展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活动时间。展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活动时间。(三)、领导课程教学(三)、领导课程教学三、领导课程教学:专业理解与认识三、领导课程教学:专业理解与认识2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22.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培养学
28、生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3.尊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智慧,积极推进教学改尊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智慧,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革与创新。(三)、领导课程教学(三)、领导课程教学三、领导课程教学:专业知识与方法三、领导课程教学:专业知识与方法24.掌握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掌握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25.了解课程编制、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评价的了解课程编制、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评价的相关知识和教材、教辅使用的政策以及国内外课相关知识和教材、教辅使用的政策以及国内外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程教学改革的经验。26.掌握课堂教学以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
29、一般原掌握课堂教学以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一般原理与方法。理与方法。(三)、领导课程教学(三)、领导课程教学三、领导课程教学:专业能力与行为三、领导课程教学:专业能力与行为三、领导课程教学:专业能力与行为三、领导课程教学:专业能力与行为27.27.有效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确保国家课程、有效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确保国家课程、有效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确保国家课程、有效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落实,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提地方课程的落实,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提地方课程的落实,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提地方课程的落
30、实,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资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资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资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资源。28.28.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担,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担,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担,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课时,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等课程的
31、课时,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等课程的课时,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等课程的课时,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2929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深入课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深入课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深入课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深入课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指导,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指导,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指导,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数量。时数量。时数量。时数量。3030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
32、建立完善促进学生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建立完善促进学生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建立完善促进学生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建立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和升学率。和升学率。和升学率。(四)、引领教师成长(四)、引领教师成长四、引领教师成长:专业理解与认识四、引领教师成长:专业理解与认识31.教师是学校改革发展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尊重、教师是学校改革发展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尊重、信任
33、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信任、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32.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将学校作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将学校作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阵地。33.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动力。(四)、引领教师成长(四)、引领教师成长四、引领教师成长:专业知识与方法四、引领教师成长:专业知识与方法34.把握教师职业素养要求,明确教师的权利与义把握教师职业素养要求,明确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务。35.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以及指导教师开展教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以及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方
34、法。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方法。36.掌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方法以及激励教师主动掌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方法以及激励教师主动发展的策略。发展的策略。(四)、引领教师成长(四)、引领教师成长四、引领教师成长专业能力与行为四、引领教师成长专业能力与行为四、引领教师成长专业能力与行为四、引领教师成长专业能力与行为37.37.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推行校本教研,完善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推行校本教研,完善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推行校本教研,完善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推行校本教研,完善教研训一体的机制,落实每位教师五年一周期不少于教研训一体的机制,落实每位教师五年一周期不少于教研训一体的机
35、制,落实每位教师五年一周期不少于教研训一体的机制,落实每位教师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360学时的培训要求。学时的培训要求。学时的培训要求。学时的培训要求。38.38.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指导教师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指导教师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指导教师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指导教师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支持教师轮岗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支持教师轮岗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支持教师轮岗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支持教师轮岗交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交流,推进信息技
36、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交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交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39.39.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从事有偿补课。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从事有偿补课。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从事有偿补课。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从事有偿补课。40.40.维护和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关爱教师身心健康,维护和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
37、遇,关爱教师身心健康,维护和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关爱教师身心健康,维护和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关爱教师身心健康,建立优教优酬的激励制度。建立优教优酬的激励制度。建立优教优酬的激励制度。建立优教优酬的激励制度。(五)、优化内部管理(五)、优化内部管理五、优化内部管理:专业理解与认识五、优化内部管理:专业理解与认识41.坚持依法治校,自觉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坚持依法治校,自觉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督。42.崇尚以德立校,处事公正、严格律己、廉洁奉崇尚以德立校,处事公正、严格律己、廉洁奉献。献。43.倡导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坚持教书育人、管倡导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38、服务育人。理育人、服务育人。(五)、优化内部管理(五)、优化内部管理五、优化内部管理:专业知识与方法五、优化内部管理:专业知识与方法44.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对校长的职责定位和工作要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对校长的职责定位和工作要求。求。45.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内外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学校管理的变化趋势。学校管理的变化趋势。46.熟悉学校人事财务、资产后勤、校园网络、安熟悉学校人事财务、资产后勤、校园网络、安全保卫与卫生健康等管理实务。全保卫与卫生健康等管理实务。(五)、优化内部管理(五)、优化内部管理五、优化内部管理:专业能力与行为五、优化内部管理:专业能力与行为4
39、7.形成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形成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听取党组织对学校重大决策的意见。核心作用,充分听取党组织对学校重大决策的意见。48.尊重和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尊重和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定期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实行校务权利,定期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会议等管理制度。49.建立健全学校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校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提高学校管理规范化水平,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提高学校管理规范化水平,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
40、相推销商品、服务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等方式谋取利益。50.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建立和完善学校各种应急管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建立和完善学校各种应急管理机制,定期实施安全演练,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置理机制,定期实施安全演练,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置学校突发事件。学校突发事件。(六)、调适外部环境(六)、调适外部环境六、调适外部环境:专业理解与认识六、调适外部环境:专业理解与认识51.坚持把服务社会(社区)作为学校的重要功能,坚持把服务社会(社区)作为学校的重要功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52.坚持把合作共赢作为学校对外关系准则,积极坚持把合作共赢作为学校对外
41、关系准则,积极开展校内外合作与交流。开展校内外合作与交流。53.坚信学校与家庭、社会(社区)的良性互动是坚信学校与家庭、社会(社区)的良性互动是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六)、调适外部环境(六)、调适外部环境六、调适外部环境:专业知识与方法六、调适外部环境:专业知识与方法54.掌握学校公共关系及家校合作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学校公共关系及家校合作的理论与方法。55.了解所在社区、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积极获了解所在社区、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积极获取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相关的信息。取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相关的信息。56.熟悉各级各类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的教育功能。熟悉各级各类社会公共服务机
42、构的教育功能。(六)、调适外部环境(六)、调适外部环境六、调适外部环境:专业能力与行为六、调适外部环境:专业能力与行为六、调适外部环境:专业能力与行为六、调适外部环境:专业能力与行为5757优化外部育人环境,努力争取社会(社区)的教育资源对学校优化外部育人环境,努力争取社会(社区)的教育资源对学校优化外部育人环境,努力争取社会(社区)的教育资源对学校优化外部育人环境,努力争取社会(社区)的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支持。教育的支持。教育的支持。教育的支持。58.58.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引导社区和有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引导社区和有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支持学校
43、工作的积极作用,引导社区和有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接受改进学校工作的合理建议。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接受改进学校工作的合理建议。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接受改进学校工作的合理建议。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接受改进学校工作的合理建议。59.59.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建立教师家访制度,通过家长学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建立教师家访制度,通过家长学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建立教师家访制度,通过家长学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建立教师家访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指导和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校
44、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指导和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指导和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指导和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科学育人方法。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科学育人方法。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科学育人方法。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科学育人方法。60.60.积极发挥学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并组织学校师生参与积极发挥学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并组织学校师生参与积极发挥学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并组织学校师生参与积极发挥学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并组织学校师生参与服务社会(社区)的有益活动。服务社会(
45、社区)的有益活动。服务社会(社区)的有益活动。服务社会(社区)的有益活动。三、实施要求三、实施要求 校长专业标准适用于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校长专业标准适用于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中小学的正、副校长。幼儿园园长及普义务教育中小学的正、副校长。幼儿园园长及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另行制定。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另行制定。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依据本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依据本标准制定符合本地区实情的实施意见。标准制定符合本地区实情的实施意见。具体实施方面有如下要求:具体实施方面有如下要求:三、实施要求三、实施要求 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校长专
46、业标准作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校长专业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和校长管理的重要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和校长管理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校长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依据。充分发挥校长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严格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完善义务严格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推行校长职级制,教育学校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推行校长职级制,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养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养培训质量保障体系。职级制改革视频职级制改革视频三、实施要求三、实施要求 二是各级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养培训的机构二是各级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养培训的机构要将
47、校长专业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养培要将校长专业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不同发展训的主要依据。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校长阶段的需求,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校长培养培训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注重校长职培养培训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注重校长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校长教书育人、管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校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校理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养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长培养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三、实施要求三、实施要求 三是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
48、将校长专业标准作三是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将校长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制定自我专业发展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大胆开展学校管理实践,积极进行自我评规划,大胆开展学校管理实践,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校长培训和自主研修,不断提升专价,主动参加校长培训和自主研修,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努力成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专家业发展水平,努力成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专家具具体体要要求求合合格格标标准准行行动动指指南南通通俗俗呈呈现现 四、怎样做好四、怎样做好理解基础教育理解基础教育优秀校长一定要做的优秀校长一定要做的15件事件事优秀校长具备的能力或素养优秀校长具备的能力或素养
49、校长角色校长角色要有标准意识要有标准意识理解基础教育理解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任务基础教育的任务基础教育的任务基础教育的任务 夯实做人的基础夯实做人的基础夯实做人的基础夯实做人的基础 夯实走向社会的基础夯实走向社会的基础夯实走向社会的基础夯实走向社会的基础 夯实学习力的基础夯实学习力的基础夯实学习力的基础夯实学习力的基础 理解基础教育理解基础教育-现代学生素质发展的十商维度现代学生素质发展的十商维度现代学生素质发展的十商维度现代学生素质发展的十商维度 德商德商德商德商志商志商志商志商情商情商情商情商胆商胆商胆商胆商健商健商健商健商心商心商心商心商逆商逆商逆商逆商智商智商智商智商灵商灵商灵商灵商财
50、商财商财商财商理解基础教育理解基础教育中国学生考美国高考仅中国学生考美国高考仅中国学生考美国高考仅中国学生考美国高考仅7%7%可及格可及格可及格可及格 批判性思维不足批判性思维不足批判性思维不足批判性思维不足中国学生哪不如美国学生理解基础教育理解基础教育“颈部以上颈部以上颈部以上颈部以上”的教育而不是的教育而不是的教育而不是的教育而不是“全人全人全人全人”的教育的教育的教育的教育1 1、只涉及记忆、思维,是一种认知学习、只涉及记忆、思维,是一种认知学习、只涉及记忆、思维,是一种认知学习、只涉及记忆、思维,是一种认知学习2 2、学习应注重心理过程的整体性、学习应注重心理过程的整体性、学习应注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