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导学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14775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诵 读 欣 赏古 诗 二 首学习目标1.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3.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点: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预习导学1.下面是某位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李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代诗人,因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称其为李昌谷。因仕途失意,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李贺作诗务求新奇,人称“诗鬼”。夏完淳(16311647),南明抗清将领、诗人。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5岁能读经史,7岁能诗文

2、,时人称为神童。14岁随父起兵抗清。夏完淳被捕时,家有白发老母和孕妻。被押解送南京后,不屈而死,年仅17岁。这首别云间便是他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摧(cu ) 凝(nng)燕脂(yn)霜重(zhng)提携(xi)羁旅(j )塞上(si )拓展:列出以上生字词中的多音字,并注音组词。塞si边塞s闭塞si塞满燕yn燕国yn燕子3.朗诵诗歌,完成下表。雁门太守行合作探究问题一:一读诗歌,读诗韵。朗读诗歌,思考下列句子的读音、语气。1.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应以慷慨激昂的语调读。2.别云间中颈联应读出恋恋不舍的深情,语速要读得平缓;尾联则要读出视死如

3、归的气概。问题二:二读,解诗意。1.读雁门太守行,你最喜欢哪一联?为什么?示例:首联。因为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夸张的修辞,描绘了平藩将士们出征的景象,渲染了一幅悲壮雄浑的场景。颔联。因为这两句描绘出一派肃杀的秋色,悲壮的军号响彻原野,边塞上胭脂般的晚霞,逐渐凝成了紫色。夜色降临,将士们还在角声中奋勇前进,表现了出征将士们的同仇敌忾和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2.别云间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联?说说你的理由。示例:颈联。作者已知此次是死别,和前次离别不同。前次离别故乡,是怀着慷慨的心情参加抗清,而此次却难了,此去必当一死,死后家乡如何,父老如何,慈母、妻子如何,都令人依恋忧虑。读来实在动人心弦。尾联。作者

4、别后成了鬼魂,也还关心着故乡,还要归来在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来抗清。这一结尾,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至高亢,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和凛然正气。问题三:三读,悟诗情。1.读雁门太守行,回答下列问题。(1)你觉得诗人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诗歌意境?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语言,描绘了紧张、惨烈而又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2)景色的描写为下面写战争渲染了什么气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3)这首诗意在歌颂什么?歌颂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2.读别云间,体味诗情。(1)你认为“别云间”,除了别故乡,还有其他意思吗?诗人内心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5、2)首联充满了一种什么感情?悲苦感叹而又视死如归。(3)为什么诗人觉得天地不宽广?示例:祖国山河沦陷敌手,自己本欲振翼搏击,谁知落入罗网,所以顿觉天地变窄了。问题四: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别云间结尾所表现的爱国精神相比,哪一个更值得敬佩?示例:(1)我认为是文天祥的诗。因为诗中体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他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诗句读来令人热血澎湃、精神为之一振,而别云间尾联相比之下,稍有不及。(2)我认为是别云间。夏完淳的诗文表现了抵御外辱、矢志复明的心志,抒写了兴亡之恨、山河之泪、家国之痛,歌颂、悼念为国捐躯的师友,痛斥了腐败的朝政,具有饱满的爱国精神、充沛的乐观精神、不屈的战斗精神和悲壮的牺牲精神,是其人生观的真实写照,可谓感人肺腑。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