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14899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学生用书P95学习目标明目标,提素养1.能抓住特征写景,并通过写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陶冶性情、净化灵魂2.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3.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写出情景交融的文章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仅是农民。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

2、的。培养对自然的情怀,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可以陶冶性情、净化灵魂。从学习写作的角度看,自然的范围极其广阔,培养对自然的情怀,可以大大丰富我们的写作内容。学生喜欢写景,但常常忘了为什么写景,抓不住景物的特征。特征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区别的地方。景物特征就是景物的地域、时令特征,加上物种的差别,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景物本身的特征,是景物描写首先要抓住的对象。另外,景物还具有感情特征。这是因为景物因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而异。同样的景物,在不同人眼里,会有不同的反应。即使在同一个人眼里,心情不同,反应也截然不同。有的甚至会大大变形。“极度失望的人,竟会看见黑色的太阳。”(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正如王国维在人间

3、词话里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描写的标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自然景物是客观的,写什么,不写什么,却全由作者的感悟来决定。故都的秋沁园春长沙写的是不同的秋景,但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引起作者感悟的一面。所以,学习写景,既要认真观察,对景物有准确的了解,又要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写得情景交融。写景状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可通过以下三个阶段进行:一、第一阶段以目观物阶段。所谓“以目观物”就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再现景物,这是写景状物作文的第一阶段。没有这个基础,后面的东西便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在此阶段,要戴着“有色眼镜”观察景物,描其形,绘其色,念好“准、细、顺”三字诀,把

4、景物描摹的准确、细致、有序。二、第二阶段以心观物阶段。所谓“以心观物”就是要用自己的心灵去观照景物,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其实纯客观的景物描写是没有的,其中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但“以心观物”必须建立在“以目观物”的基础上,即“情语”必须有“景语”作依靠。因此,“以心观物”便成了写景状物作文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写好写景作文的核心、关键。那么如何“以心观物”,做好情感投入呢?念好“真”“契”“化”三字诀,做到情景交融,情景联合。三、第三阶段以理观物阶段。所谓“以理观物”就是在“以目观物”“以心观物”的基础上悟出一定的哲理,它是写景状物作文的第三

5、个阶段,是“观之以目”“观之以心”的升华。由于学生视野窄、阅历浅,因而他们由景物所感发、由外物所触动的感悟和理思往往比较浮浅,文章缺乏深度。那么怎样搞好“以理观物”呢?第一要“实”。就是在“以理观物”时哲理的体悟要实在、自然,不能生硬、突兀,要在前面情景的基础上实实在在、水到渠成地闪现思想火花。虽说“草木虫鱼皆可悟道”,但是这种“道”也就是所谓的“理”,并非是凌驾于文章之上的抽象的简单的概念,而是贯注于文章体内的活生生的灵魂,是景物形象的晶体、作者情感的晶体,千万不能简单图解,在文章末尾喊一个口号了事。比如紫藤萝瀑布,作者由眼前紫藤萝的繁盛景象,忆及许多年前紫藤萝的萧条以至灭绝,于是很实在地发

6、出感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是作者惊异眼前盛景,对比以前人、花的不幸遭遇,水到渠成地悟出生命的哲理,由于实在、自然,颇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二要“深”。“深”就是“以理观物”时要讲究深刻、深入。那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泛泛而“论”,是不能打动人心的。只有在“实”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入木三分,这样不仅能引起共鸣,而且能产生醍醐灌顶、刻骨铭心的效果。如岳阳楼记,作者状写了一般人黯景产悲情、亮景生乐感的情形,但并未止步,而是深入下去,进一步指出作为君子应具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从而深刻地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哲理。第三要“新”。

7、就是“观之以理”时具有独特的发现性,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平庸识见或粗糙的世俗观念的诠释,要从常人容易忽略的细枝末节中发现生命的真谛,也就是“发前人所未发,道别人未曾道”。如果这样,一定令读者耳目一新、别开生面,有着一种“反弹琵琶、剑走偏锋”的奇效。哲理再好,感悟再深,翻来覆去,老生常谈,也会令人生厌,这就要启发学生在“观之以理”时具有创新意识,但是又要防止故意追求“奇谈怪论、荒诞不经”的倾向,创新必须以“实”和“深”作基础,由此体悟出的哲理才既有时代的群体意识,又透射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鲜明的个性光辉。快阁的紫藤花徐蔚南细雨蒙蒙,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

8、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 岂仅怜爱你,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宵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1)快阁是陆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2)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

9、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3)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Com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这架紫藤正开在最盛的时候,一层一层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乱哄哄地飞着。(4)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吗?(5)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感觉这无数的白花

10、朵是一群天真无垢的女孩子,伊们赤裸裸的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6)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伊们听,正在奏乐给伊们听。他们是结恋了。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冬青。绕过冬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不过,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薄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7)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

11、野蜂散尽了。我们在架下的石凳上坐了下来,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8)原来又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9)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上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10)(选文有删节)【佳作赏析】(1)开头即抒发感情,表达对紫藤花的爱,吸引读者。(2)使用对比手法,表现紫藤花给我的深切感受。(3)观察极其细致,比喻恰切,“飞”字神妙。(4)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描写,鲜活如

12、在目前。(5)排比、设问、拟人并用,情趣盎然。(6)拟人,细致地描写了花的各种形态,真切自然。(7)细致,可见作者之精心。(8)细腻。(9)人融自然,情入紫藤花。(10)首尾照应,进一步抒发感情。【名师评点】作者的观察非常细致,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将自己的喜爱之情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出来。人只有亲近自然,才能忘却人间的纷扰,物我两化。1注意结构方式。按观察过程的时间先后为序,铺叙景物,穿插写心情来结构文章;或按游程的先后顺序来结构文章等。2描写顺序要清楚。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或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3变换观察角度

13、,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刻画景物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景物的形状因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各有不同,描绘者应当细心观察,多方描摹,用心感受。4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这也就是欧阳修所讲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5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观察景物,不同于简单的照相,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气味等是客观的。当你带着独特的心情,独特的审美眼光去发现、去欣赏,就形成了主客体的统一,景带上你的感情色彩,情又融贯在这特定的环境中,就达到了比较高的美学境界,扩大了想象空间。写景应形象逼真,如若亲见,而对景物的描写又不可太实,还要加上作

14、者的独特感受,加工创造出情景交融、引人联想的深远境界。6描写要生动、贴切、细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寻幽探胜的乐趣,也给我们提供了寄托情思的景物;自然更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心中的自然最美,心中没有自然的人是贫瘠的。以上文字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以“自然在我心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提示】人与自然和谐是高考的热门话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的心中有自然,这反映了我们对自然的重视。心中永存一份对自然的敬畏,就不会伤害自然,就会热爱、保护好自然。自

15、然在心中更是一种生存追求。这个话题能够引导考生在“人与自然”主题方面做些积极思考。“自然在我心中”可以有多种理解:反映“我”对自然的高度重视、热爱;“我”心中有一个理想的自然;“我”对自然怀有深厚的感情,能够读懂自然。2日月星辰,清晨黄昏,是如此美好。你曾留意清晨那独特的美景吗?你曾感受月夜那静谧的气氛吗?请以“我见到了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提示】这是一道要求描绘一处自然景观的半命题式作文题。题目中要求填入某风景地的名称,因此你要回忆你曾见过且有感悟的游山观水的经历来完成文题。例如,在谋篇布局时,首先可以确定“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等主题,然后按照游览的时间或空间的顺序来组织材料,表现所绘景物的特色。在写景的过程中适时融入自己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